來源|知呱呱研究院
文|Lemontea
我們都喜歡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可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電子蠟燭的出現,「蠟炬成灰」的現象可能將不復存在。
安全環保,絢麗多彩
什麼是電子蠟燭?
電子蠟燭,其實是一種LED燈,因而也有人將其稱為電子LED蠟燭燈。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還出現了風控蠟燭燈,調節顏色的同時還可以選擇燈光效果,閃爍、脈動、彩虹及蠟燭等多個不同的燈光效果。安全環保,也更新奇有趣。
電子蠟燭應用非常廣泛,可以用來當做小夜燈,或者用於家庭裝飾,完全可以把它用在任何可以想像的地方,非常方便。
美企對我國電子蠟燭發起337調查
近日,美國L&L Candle公司和Sotera Tschetter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337調查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特定電子蠟燭及其組件侵犯其專利,請求ITC發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寧波華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中國企業為列名被申請人。
近年來,美國針對我國企業的「337調查」新增案件數呈上升趨勢。從鋼鐵、光伏電池片、LED、半導體器件、無人機,甚至小到打火機、跳繩、不倒杯、車載手機支架、摺疊吸管等,幾乎無一行業能夠倖免。從華為、中興、大疆到永安藥業、安泰科技、隆基股份,再到聯想集團,時刻提醒我們,能否建立核心技術壁壘,事關企業生死存亡。
美國「337調查」來勢洶洶,防不勝防。企業若是敗訴,就意味著侵權產品將退出美國市場(除非達成和解)。
火焰躍動,以假亂真
智能時代,蠟燭也很潮
隨著我們的生活進入智能時代,智能垃圾桶、智能花盆、智能水杯、智能手套、智能耳環、智能帽子等,都已經見怪不怪。智能蠟燭也由剛開始的簡單的模擬蠟燭的外形做出LED燈芯,發展到第4代第5代的吹風聲控蠟燭燈,功能也越來越強,能投影,能感應聲音,感應吹風;色彩越來越多,趨於個性化及禮品化。
智能時代,蠟燭也很潮。有些創新,完全顛覆你的想像。
一部iPhone就能控制的蠟燭
這款蠟燭看外觀和真的蠟燭沒有太大區別,實際上它的外觀是用鐵皮打造的,內部有一個自動點火器、燃燒模塊和WiFi模塊,你只需要將iPhone的一款APP連接到蠟燭上,你只需要點擊APP上的一個圖標就可以控制蠟燭的開關了。
帶音箱的蠟燭
近日,索尼推出一盞「檯燈」LSPX-S2 。上方小圓柱形的透明電晶體搭配金屬銀底座,整體設計簡約卻不失質感,典型的日式性冷淡風。往桌上隨意一放,伴隨暖意洋洋的微光,畫面呈現的靜謐感油然而生。它的LED燈除了支持32級調光外,還支持一個全新的「燭光模式」,讓這個音箱像蠟燭一樣閃爍。
內置香味的藍牙蠟燭燈
這款藍牙智能蠟燭燈是一款室內氛圍燈,小巧精緻的外觀設計十分討喜。可以改變燈光顏色、效果,居家就能營造浪漫氛圍;定時開/關功能,賦予其小夜燈的角色,安心助眠;如同蠟燭般可吹亮/吹滅,更是設計師希望帶給用戶的一份樂趣。此外,把它翻過來還可以直接當做燭臺使用,並且它內置怡人的香味,特別適用於情侶約會,朋友聚會時調節氛圍。
定製你的心願,專利來幫忙
最近幾年,「私人訂製」真的很火。服裝、美食、旅遊、婚禮、學習……只有你能想到,幾乎沒有不能「私人訂製」的。現在,你的心願,也可以私人訂製!「心想事成」「吉祥如意」「開心快樂」「身體健康」……你的心願都能顯示在蠟燭上。
這些絢麗多彩,效果逼真的蠟燭,背後都離不開技術創新。我們檢索了相關專利,真是大開眼界!
一種360度漂移火焰電子蠟燭燈
目前的電子蠟燭燈,通常是利用燈光投射到反射片的方式來模擬蠟燭火焰,觀賞的角度受到限制,而且在電子蠟燭燈的頂部,會有一個反射片(作為漫反射載體),帶來的效果非常的不真實,使得整個仿真度不夠高。這種360度漂移火焰電子蠟燭燈,利用多個射出光源照射到一個立體的火焰燈芯的多個角度,觀賞者的觀賞角度不受限制,並通過光源的關閉,明暗等燈光控制,使得燈光效果更為逼真。
火焰片懸浮式電子蠟燭燈
目前,傳統的電子蠟燭燈的火焰片都是懸掛在支架上進行擺動,該結構的火焰片擺動幅度小,擺動不流暢,從而導致了模擬蠟燭燃燒時火焰擺動的效果差。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特發明了一種火焰片懸浮式電子蠟燭燈。本發明的擺錘通過連接杆懸掛在彈簧和掛鈎上,可以使火焰片、連接杆、擺錘和磁鐵組成的結構的重心在擺錘上,從而使得火焰片、連接杆、擺錘和磁鐵一起擺動得更穩定。
超燃的蠟燭外觀,逆炸天!
外觀設計專利,最能顯示蠟燭的顏值。讓我們先睹為快!
仿真燭淚
仿真花朵
仿真南瓜
太陽能蠟燭
可愛奶嘴
技術創新,專利保護
最後提醒大家
電子蠟燭可以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
構建嚴密的專利組合
保護力度更大!
一吐為快
事因:最新的專利申請表明,寶馬似乎正在為自動駕駛車輛研發一款摺疊式方向盤,這將顛覆我們對方向盤的認知。從專利圖中可以看出,這款方向盤設計頗為緊湊,一旦車輛接管操控後,可為主駕駛提供更多的膝部空間。這款革命性的設計通過改變駕駛員手中方向盤的形狀,從而提醒駕駛員車速過快,而非使用語音警示或音頻通知。
問:你如何看待開寶馬,手握「橄欖球」方向盤?
答:乍看以為是球型檔杆。
PS:看了以上內容,您或有「不吐不快」
速到評論區「一吐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