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為是便攜最大推力讓此耳放爆火,其實並不如此

2020-12-12 燕七評測

昨天介紹了乂度的網紅級耳放poke,咱也說了,擁有索尼walkman氣質的poke很適合日系冷聲或者德系直白的動圈耳塞,除此之外其體積大小也足以稱之為優秀級別的便攜。

poke對乂度的影響是巨大的,但真正讓hifi燒油刮目相看的是乂度在poke後面推出的xd05 plus。作為乂度xd05的升級版,好像咱也說不出為何它就火了,但能肯定的是馬太效應足以解釋一切,實在不懂就當是乂度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有了一定量級的關注度,火也就是只是個程度副詞。

不過從產品本身來說,xd05 plus確實有不少升級之處,外在的有藍牙模塊提升便攜優勢;內在的有升級dac/升級xmos/增加cpld數據整形晶片/升級可調節電壓,最最引人注目的必須是1000mw的推力。

大力出奇蹟雖然不是絕對準確,但多數時候真能讓人刮目相看,典型的就是很多耳機推不好時,商家推薦的都是換平衡線。乂度xd05 plus的1000mw推力其實有點類似,它的供電由xd05的±9V變成了±8V-15V,通過一個增加的BOOST開關進行調節。

這種設計的妙處其實就是考慮耳機的阻抗匹配,並不是所有的耳機推力給足了聲音就好了,有些耳機推力太足反而有明顯失真,聲音衝而幹乃至炸耳等等,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體驗過,所以xd05 plus並不是單純的大推力,而是可調節的大推力,以保證適應更多耳機。

作為便攜耳放裡目前推力最大的作品,xd05 plus也被很多人拿來和臺機相提並論,比如難整的hd650/拜亞t1等等,這也讓很多未曾體驗過的老燒充滿懷疑。這懷疑並不是沒有道理,推力大還真不是萬金油,臺機除了有較大的推力,更有豐富的架構空間進行電路的設計,在提供推力同時還能保證細節上諸如動態啊瞬態的科學。

所以關於乂度xd05 plus從整體上需要注意的兩點如下:

1.它是可調節的工作電壓,推力也是可手動調節的,目的就是適應更多耳機;

2.它的大推力並不是幹掉臺機,而是將臺機便攜化的另一種可行的方案,你要用它聽拜亞和森海的那些高阻抗大耳確實能聽,但那聽感比起一些臺機的表現肯定是有明顯差別的。

知曉上述兩點,你對乂度xd05 plus的期望值會不會重新定義呢?個人的結論之一,它仍然是便攜耳放推高阻大耳的首選之一;結論之二是它的可玩性不遜市面上的各種同類產品。usb/同軸/光纖/aux四種輸入接口,支持dsd硬解,支持更改運放,支持手動調節功率,支持低音調節,並有三檔增益可調,最重要的是還有可拆卸藍牙模塊。為啥說這點很重要,當你明白不同套餐不同價格,不同體積有不同攜帶感受以及一機兩用,手機/pc/播放器/耳塞/大耳/音箱都能搭配時,你就會發現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買的一臺設備可以物盡其用而不是吃灰吃久了又忍痛甩賣是多麼有必要了。

再回到產品本身上來,說xd05 plus是便攜的其實有點牽強,22.8x139x75.2mm的三維,276g的重量再搭一手機或者播放器多少有些沉。不過你真要計較這點那只能花更多的錢去嘗試mojo,但話又說回來,xd05 plus的機身雖然欠缺幾分精緻,可散熱包括捆包設計都有講究,實在不樂意捆綁的就直接加藍牙模塊,最重要的還是其價格,目前活動價1749元,不算貴,官方旗艦店還有幾款大耳搭配優惠,有興趣上車的可進店參考。

相關焦點

  • XD05 Plus(新款)外置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
    有多少人會跟我一樣,至今都把品牌名念成「叉度」的?XD05外置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算是品牌旗下最為人熟知的產品,並且衍生和更新換代了好幾款產品。這次菠蘿拿到試聽的是他們在今年下半年展會才開始展示的新版XD05 Plus,因為還沒正式上市的關係,所以最終能買到的可能會跟我手上的這臺有區別。
  •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潛力 隨身耳放選購指南
    對於很多發燒友和嚮往優秀音質的朋友來說,隨身耳放一定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東西。對於很多一直YY這樣產品的朋友來說,卻依然有很多朋友不了解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隨身耳放,或者說不知道如何選購一款隨身耳放。隨身耳放如何選?曾經筆者也折騰過不少的隨身耳放,也是個「捆綁黨」的忠實粉絲,喜愛隨身耳放的大推力、通過耳放改變各種聽音的口味、通過線材的折騰感受到整個系統的一點點變化、不同的電池帶來的不同聲音。
  • 飛傲uBTR便攜藍牙耳放體驗,手機沒有3.5耳機接口的有救了
    最近,藍牙耳放這類產品逐漸火了起來,在iPhone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後,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也跟風取消了3.5mm接口。在加上手機一般是推不動Hi-Fi耳機的,這時,你就需要一個耳放了。在耳機和手機中間加一個便攜藍牙耳放,它能起到音頻擴大功用,將手機的音頻輸出功率提高10倍左右,讓你能更好地享受Hi-Fi耳機的極致體會。所以說,廣大沒有3.5mm接口手機的發燒友們終於找到了一個目前最好的方案。這款飛傲(FiiO)uBTR 便攜藍牙耳放,能將手機推力提高10倍,身板卻如打火機版嬌小便攜。
  • 手機聽歌提升音質:解碼耳放線的必要性及產品推薦
    我們的手機或者便攜播放器是已經集成了解碼晶片。耳放呢,具體到臺式音響系統裡就是功放,它工作原理其實也簡單,就是負責把解碼的模擬信號進行放大,調味以適應不同的耳機和音箱。不管音源,還是解碼器、耳放都受到電的影響。
  • 追求輕巧好聲音的選擇 飛傲Q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便攜解碼耳放市場是在HIFI市場裡一個非常小眾的細分市場,在這細分個市場裡繼續堅守的廠家並不多,產品種類也不是特別的多。雖然這個細分市場比較的小眾,受眾消費群體並不多,但是還是有些廠家還在繼續堅持,其中飛傲就是在這個細分市場繼續堅持的廠家之一。
  • 始於1964年 黑力量安橋DAC-HA200便攜耳放試聽
    之所以說「黑色的隱秘力量」首先是因為安橋的產品總是以黑色為主色,雖然在國內安橋的曝光率不是很高,但是這家始於1964年的企業一直都是HiFi、AV功放的行業領先者之一,在日系廠商中鐵三角很早就開始做便攜的耳放,但是真正讓更多人關注到便攜這種產品是索尼
  • 音愛而聲 愛國者EROS解碼耳放讓好聲音不絕於耳
    而愛國者EROS打造的可攜式AM-1 HIFI解碼耳放,讓隨身攜帶成為可能,家裡、辦公室、地鐵、運動等各種場景下,都可以享受自然、純粹的好聲音了。音樂發燒友們更願意購買更好的耳機、耳放,去聆聽那些無損HIFI音樂,在天籟般的音樂中放鬆自我。高阻抗、低敏感的耳機,聲音寬鬆自然,低、中、高頻的層次更加豐富,但這類耳機往往需要更大推力,這就需要配置解碼耳放來驅動了。愛國者EROS AM-1 HIFI解碼耳放為移動便攜而生,小巧輕便的身材可隨時隨地暢享好聲音帶來的動感音律。
  • 索尼耳放多少錢 索尼耳放評測介紹
    大概有很多朋友並不了解耳放是什麼,畢竟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產品,使用率不是很高。耳放主要應用於耳機和音頻播放器之間,起到放大聲音的作用,市面上的耳放普遍價格較為高昂,銷售定位人群也只是專業人士或者對音質音色要求比較高的發燒友。
  • 都說AKG K701需要大電流,為什麼耳放都沒標註過?
    但是各位看官有沒有沒法,無論是在網店上還是不管什麼品牌的介紹上,你在查看耳放的的參數上,基本都是輸出功率、THD+N、SNR或者分離度這些,而老燒說的大電流這個參數從來也沒有出現過?那說到輸出功率,討論的焦點自然是離不播放器或者耳放的推力大小。不過,這幾個數值是如何計算的,並不是每個朋友都了解。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簡單介紹耳機/耳放的功率是如何計算的,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另一個視點來看待這事。
  • ——乂度XD05 Basic解碼耳放賞玩
    二是耳放戰線的拉長和豐富,無論是藍牙耳放,還是解碼耳放線,在市場上都頗為活躍。作為國產界的資深廠牌,乂度(xDuoo)的產品線中,耳放始終被擺在C位。今年更是打出了「大力推耳放」的口號,在雲發布會上,一大波兒的耳放新品首映眼帘,升級迭代更是全面。無論是藍牙耳放XP-2 PRO,還是可拆卸的「小尾巴」LINK2,以及XD-05大家庭的新丁均有列席。
  • 參考級調音,無限潛力 樂圖S1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隨著隨身HiFi產品越來越便攜化,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街HiFi聽音都選擇了更加輕量化的藍牙耳機、藍牙解碼耳放、可攜式解碼耳放等。當然,前兩者一直以來都因為藍牙連接的音質問題一直難以被追求極端的HiFi玩家所接受。因此,通過手機供電驅動的可攜式解碼耳放一直是這類人最為關注、也是最希望其能在音質上有所突破的產品。
  • 讓手機的耳機口成為擺設:簡評山靈UP4藍牙耳放
    或許是眾多發燒廠家都看到了其中的風口,實際上除了山靈UP2外如今推出這類藍牙耳放的友商並不少,鐵三角、earstudio、海貝等廠家都有相關產品,像飛傲的BTR系列甚至以及頻繁的推出了共4款產品。相對來說,山靈推出同類產品並不不算多,就算他家本身是眾多發燒廠家當中最具進擊性的之一,但藍牙耳放此前其實也就UP2一款而已。
  • 靜謐逼真 體驗索尼全時hi-res耳放pha2
    除便攜端測試,pc端測試採用同樣的歌曲和耳塞,不同的是加入了akg k702做測試。pc使用foobar2k和hi-res audio player。pha2和pha1最大的不同在於,2對24、96以上文件盒dsd解碼進行了支持,並且支持部分otg安  卓手機和Walkman新產品的支持,使得可玩性更加豐富。
  • 樂彼發布 W1 解碼耳放:CS43198 DAC 兼容蘋果安卓手機,售價 1180 元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今晚 20:00,國內 HiFi 設備製造商樂彼,在微博直播發布了其首款便攜解碼耳放:W1。該款解碼耳放搭載了 CS43198 旗艦 DAC,相比同類產品普遍採用的 CS43131 DAC 級別更高,能夠實現整機 >128dB 的信噪比。
  • 音貌具優,試聽鈺龍金絲雀二代解碼耳放一體機
    2019年下半年,我不知道為什麼就著了魔,對於大耳有了興趣,先後在美亞上買了2個監聽耳機,一個是索尼MDR-7506,一個是拜雅DT-880,拜雅DT-880選的還是600Ω,便攜播放器就別說了,插在電腦上都有些帶不動,總感覺有些悶悶的,不夠通透,於是就想入手推力大的耳放,尋來覓去,鈺龍金絲雀二代進入了我的選擇範圍。
  • 為何說NAD這款DAC差點是功放史上最大遺憾,時間驗證了它的前衛
    最大的變化是TWS耳機的火熱,不管是做傳統音頻廠商還是手機廠商,還是上有有代工資源的都出來了。第二點變化估計是發燒友看得更清楚,那就是便攜耳放和藍牙耳放的興起,也有不少非傳統音頻廠商擠了進來。開篇說這兩點,其實還我心裡有點逆反姿態,因為我很早就開始在推薦一些真無線耳機和便攜耳放以及藍牙耳放,期間遇到過不少人近乎仇恨和鄙視的姿態回應我。
  • 靈音MG3純耳放評測
    我自己用的是墨菊,4.4和3.5都能用來設置為LO,功率輸出一樣出色。至於耳放輸出方面,由於只有一個4.4平衡輸出,所以用戶可能會需要用到轉接,這個根據你的耳機插頭來做選擇。另外,前面板上的XLR/RCA指的是耳放輸入時的輸入信號切換的,跟耳放輸出沒關係,這一點別搞錯。
  • 預測WS15最大推力指標可能上調了!
    反倒是推力升級版的太行發動機已經裝配在重型隱身機上,開始大批量的下線可以被多方面證實。那麼為何已經接近實際裝機的WS15到現在還沒有公開出現?難道研發和試飛過程還有什麼突出的問題?有一種新說法,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可能性是很高的。這就是說WS15的最大推力指標已經被重新設定。不論最大非加力推力和最大加力推力指標都同步上調了。因此需要某些科目重新試飛。為何說這種新情況有很大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