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個矛盾的生物。小時候不懂得人世間的艱辛,總幻想著一夜間長大。等長大了,卻懷念兒時的無憂無慮。
我的小時候,仿佛已經好遠好遠了。
我隱隱約約地記得,我家從曙光小學搬到竹陽中學時,爸爸一頭擔著我,一頭擔著箱子,而且好像還有滿天的星鬥,我看著星空唱著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可成年後向阿爸求證,阿爸說:「那時家什少得可憐,大概是拿你壓擔。」哈哈,壓擔就壓擔吧,反正那時看著星空,唱著歌,在阿爸平穩步伐中的我很快樂。
我也隱隱約約地記得,小時候看電影,趴在阿媽背上睡著了。阿媽背著我回家,她的不太寬闊的肩膀成了我的安穩的小床,阿媽走著走著,一路走一路搖,我一路趴著竟不知不覺睡得香甜。到後來,我竟有幾次撒嬌似的非要在阿媽的背上睡覺,阿媽被我鬧得無奈,只好在忙餘馱著我走呀走呀,直到我睡著。
那時候的快樂真的好簡單,夏天的夜晚假裝在涼床上睡著,阿爸和阿媽就會輕手輕腳地將涼床搬回堂廳,然後再小心地將我抱上床,其實我早就醒了,只不過一份小女孩子的嬌寵讓我故意假寐。第二天會得意地在阿爸阿媽面前炫耀,其實他們早已看穿了我的小伎倆,歡快的笑聲就瀰漫了整個家。
小時候,一小袋瓜子,一張糖果紙,一張火柴皮,一本小畫書……都能讓我樂上半天。單純的滿足讓幼時和少年的我成天扎著兩個羊角辮,無憂無慮地笑著,快樂著。
小時候,在夥伴中,在學校裡發生的一點點快樂的事情,我都會眉飛色舞地向阿爸阿媽報告,可有時候看起來他們在笑中含著一絲難言的苦澀。
直到長大後成年,我才了解這一份笑之後苦澀的意味。
可人總是這樣,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沉默。生活的壓力,孩子的學習,社會中的人情,壓在成年人的肩上,他們要思慮周全,他們要賺錢養家,他們還要應對風雨。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不易,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擔當。只是,我還是時常會回想起少時的自己,那麼的開心的笑容,那麼一點願望滿足之後的心甘。
只是,人總是要長大。總要學會用自己的肩膀去扛起責任,扛起擔當,如同我們的父輩為少時的我們遮風擋雨一樣,我們要為他們遮風擋雨了。
請問:親愛的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願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