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歷史
中國的航海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們偉大的祖先就會伐木為舟了。到明朝時,鄭和曾先後七次率領中國的遠洋艦隊,遠下西洋,訪遍了亞非各國,他並不是去掠奪,而是將中國的技術,還有商品帶給了這些國家。他的這一盛舉,不僅積極推動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在世界航海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世界的航海史,阿拉伯人,還有埃及人將中國的羅盤和技術帶入了歐洲,這使得歐洲的航海事業也取得了偉大進步。就在鄭和下西洋之後的一百年內,哥倫布橫跨大西洋到達美洲成為佳話,後來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著名的好望角,繼而到達印度,另外葡萄牙人麥哲倫向西環球航行成功,這些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豐功偉績。
航海路線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應該大家都知道吧。但是航海的最短路線為什麼是曲線呢?
上面這個圖是好望角到澳大利亞南段的航線,它們之間的最短航線居然是大圓航線,而不是直線,這是為什麼呢?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圖的基本知識。地球是一個球體,要想在一張平面圖上真實地畫出地球的樣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們在繪製地圖時,也就不可避免地會進行一些「歪曲」,從嚴格意義上說,要想找到一張沒有任何歪曲的地圖是不可能的。
從上面分析我們知道,我們要求的是曲面上兩點的最短距離,而不是平面內兩點間的最短距離。而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經過這兩點的大圓劣弧(在球面上,以球心為圓心,並且經過這兩點的圓稱為大圓)。這條大圓弧線的曲率小於任何其他經過這兩點的圓弧曲率。所以,看似直線的緯線,實際上都是一個個小圓。大家可以找一個地球儀,自己用一根細線試一下就知道了。這個也可以經過嚴格的數學計算得出結論,大神們可以試一試。
航海安全
在當代,節省燃料和時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在畢竟不是那個依靠帆船航海的時代了,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輪船出現後,時間就變成了金錢,航線縮短,就意味著使用的燃料減少,自然所需要的費用也就少了。航海也好,航空也罷,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
首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因為節省燃料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前方是海盜活躍區域,我們可能寧願繞一下,也不願意經過那裡。同理飛機航線一般都會繞陸地飛行,而不是直接飛越大洋,因為一旦出現意外,在海上找不到任何降落的地方,繞著陸地飛行就不一樣了。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世界上最短的航線,航線只有2.7公裡,耗時僅1分鐘,小夥伴們知道是哪條航線嗎?知道的小夥伴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航海展望
如今我們國家的海軍也逐漸強大起來,目前已經擁有2艘航母,正在全力打造航母戰鬥群。中國遠洋海軍逐漸開始成形,核潛艇發展迅速,其他各型艦艇的生產速度被軍迷愛好者們親切地稱為下餃子,另外海軍航空兵數量增加,兵員素質顯著提高,各兵種之間協同作戰能力明顯增強。最關鍵的是海軍的發展潛力和發展速度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這恐怕也是某些國家懼怕我們的原因。目前以中國海軍的總實力,中國必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力量,穩坐亞洲第一應該是毫無疑問的。衷心祝願我們國家越來越強盛,就像這次疫情一樣,八方有難,中國來援!
小夥伴們還知道哪些關於航海的知識呢?歡迎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