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展英國畫家多伊格作品:看似落伍的繪畫中有嶄新風景

2020-12-06 澎湃新聞

英國當代畫家彼得·多伊格與達明安·赫斯特同屬於「青年英國藝術家」(YBAs)群體,早年憑藉大膽的裝置藝術引領藝術潮流。2020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策展前後歷時五年,將彼得多伊格的個人展覽首次帶進日本。多伊格在看似落伍的繪畫領域鑽研歷史與當代視覺文化,創造出迄今未曾得見的嶄新風景。

近20年來,多伊格還組織免費的電影放映會「工作室電影俱樂部」,由他手繪的海報繼承現代繪畫的發展脈絡,將繪畫與電影、音樂等一般意義上的「大眾文化」甚或是「亞文化」連結了起來。

享有「畫家中的畫家」之美譽的英國當代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 ),以擅長描繪浪漫而富於神秘色彩的風景而聞名,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將高更、梵谷、馬蒂斯、蒙克等近代畫家作品的構圖和題材、電影場景和廣告招貼畫、自身在居住地親歷的風景等多種多樣的意象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濃厚個人色彩的畫作。

英國當代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策展前後歷時五年,終於得以在今年2月26日到10月11日舉行「彼得多伊格展」,這是美術愛好者們翹首以待的、多伊格畫作在日本的首次特展。展覽原定於6月14日結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術館休館數月後於6月12日重新開展,展覽時間也隨之延長。

彼得·多伊格作品

彼得·多伊格作品彼得·多伊格於1959年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990年在倫敦的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獲得碩士學位,1994年獲透納獎提名,以此為契機在倫敦藝術界一躍成名。當時以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1965- )為代表、名為「青年英國藝術家」(YBAs)的一群年輕畫家頭角崢嶸,大膽而引人注目的裝置藝術引領藝術潮流,多伊格在看似落伍的繪畫領域鑽研歷史與當代視覺文化,創造出迄今未曾得見的嶄新風景,其作品因富於新鮮感而備受好評。

彼得·多伊格《在路旁》 1986-88年《在路旁》(1986-88年,油彩、畫布,畫家藏)是1980年代多伊格初入畫壇、寂寂無名之時黯然返回加拿大期間所作。加拿大的農村風光在畫家眼中十分新鮮,被用作繪畫的題材,畫中男子仿佛在向森林深處眺望,他頭頂的樹枝也好像指向遠處。畫作受到當時流行的新表現主義風格的影響,呈現出怪誕之感,而又含有懷才不遇的感傷氣息。

彼得·多伊格《銀河》就讀於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時創作的《銀河》中,漂浮在湖面上的獨木舟是自電影《黑色星期五》(1980)的最後一幕中得到的靈感,而且這一場景也與蒙克畫作的氛圍有共同之處。畫家之意不在於描繪電影場景的陰森恐怖之感,而是著力突出其中蘊含的寂靜情調。「獨木舟漂浮於水面」成為1990年代多伊格畫作中常常出現的意象。

彼得·多伊格《卡農=湖》《卡農=湖》描繪加拿大卡農湖(「卡農」與意為「獨木舟」的英文詞canoe拼寫相同)風景,該地也正是世稱「小船畫家」的近代畫家湯姆·湯姆遜發生意外事故的身亡之地。在這層意味上,水面上動搖不穩的獨木舟意象也與加拿大的近現代美術語境連結在一起。多伊格的早期作品中,無論是主題意象還是塗抹顏色的方法,都存在著很多令人難解之處,比如他喜歡用水平線將畫面分割為上下兩部分,著重強調下半部分——下半部分畫面中的意象也更加具有物質性的實存感,與水面上方的現實相比,水中虛幻的倒影反倒更加給人以實感。現實與虛構、此處與彼處二元對立,同時這種對立又被有意地模糊了邊界。

彼得·多伊格《滑雪外套》1994年《滑雪外套》以刊登在多倫多的報紙上的日本北海道「斷崖滑雪場」(地名原名「ニセコ」,讀如「niseko」,在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語言中意為「斷崖」)廣告畫為素材,畫面縱向一分為二,左右互為實像與鏡像,在多伊格作品中也是比較另類的存在。滑雪外套色彩鮮亮繁雜,作為背景的白雪也染上粉紅色,呈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多伊格擅長使用各種不同筆法,《滑雪外套》採用顏料尚未乾燥時即塗抹其他色彩、利用顏料的互相滲透呈現獨特色彩效果的技巧,與之相對,《淹沒》使用顏料反覆塗抹,甚至可見厚重顏料的裂隙,作品肌理各具特色。

彼得·多伊格《淹沒》1990年2002年,多伊格移居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首都西班牙港。此後一段時期,他的作品主要描繪海邊風光,一改厚重地塗抹顏料的風格,薄塗油畫顏料、甚至能透過顏料看見畫布底色,或運用水彩顏料構造豔麗的色彩對比,《石牆》便是這種畫風轉變下的代表作品。

彼得·多伊格《石牆》2004年「獨木舟」這一貫穿多伊格畫家生涯的主題意象同樣多次出現在這一時期的畫作中,小船漂蕩不定,被波浪推向遠方,仿佛也引領著觀者的思緒漸行漸遠。

彼得·多伊格《白色獨木舟》1990年

彼得·多伊格《紅船》不同於早期作品中時常出現的「白色獨木舟」意象(《白色獨木舟》、《淹沒》等),《紅船》等畫作中的小船顏色變得豔麗生動,富於熱帶的鮮活氣息。《多人旅館》中的湖泊以繪有德國人造湖的舊明信片為素材,穿越色彩斑斕的石牆構成的蜿蜒迴廊行至觀者面前的兩名男子則以畫家本人的舊照片為原型,男子身著衣衫形制古舊卻令人難以辨認,由此營造出一種時空交錯、如夢似幻的氛圍,與星空、湖面等靜謐的自然元素相輔相成、完美地融為一體。據說多伊格原本想以加拿大創作歌手尼爾·楊格(Neil Young,1945- )的專輯封面為素材,但最終還是以自己的舊照片為素材,此外,畫面的結構和人物形象也與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的《狂歡節之夜》形成呼應。多伊格常常選取梵谷、塞尚、馬蒂斯等巨匠畫作中的意象,加以獨出心裁的創作,盧梭的作品同樣也是其靈感源泉之一,近年作品如《西班牙港之雨》、《夜晚的遊泳者》都可見盧梭畫作的影響痕跡。多伊格的這些作品所描繪的對象和所採用的技巧、顏料、筆法都與前一時期的作品差異甚大,這既與他移居熱帶島國的現實經歷有關,也體現了他不甘於僵化、不斷挑戰自我的創作態度。

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的《狂歡節之夜》

彼得·多伊格《西班牙港之雨》

彼得·多伊格《夜晚的遊泳者》2003年以後,多伊格與友人、同為藝術家的切·拉布雷斯一同主持電影放映會「工作室電影俱樂部」(studio film club),放映會面向社會大眾免費公開,放映結束後眾人圍繞電影交流,有時還舉行音樂活動,形成了一種類似文化沙龍的社群氛圍。多伊格為放映會創作了一系列即興手繪,作為通知近鄰等參加者的海報,他從倫敦的影院、小劇場中獲得靈感,選擇過去的電影傑作進行放映。這些手繪海報繼承現代繪畫的發展脈絡,將繪畫與電影、音樂等一般意義上的「大眾文化」甚或是「亞文化」連結了起來。

《狂歡中的陌生人》(「工作室電影俱樂部」海報),2011年在2015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中,創作於1990年的《淹沒》拍出約2600萬美元的高價,成為彼得·多伊格受到一般大眾矚目的契機。他的作品時常採用大幅尺寸,呈現出將傳統繪畫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意識,本次展覽中也有多幅大型作品,甚至有畫作寬度超過3米。畫作本身的巨大規模,給觀眾以印刷品或相片難以傳達的強烈衝擊力,也為當代藝術展覽提示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可能性。

彼得·多伊格《紅色的男人(歌唱卡利普索)》2017年

展覽現場 攝影:木奧惠三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英國印象派風景畫家,阿爾弗雷德·西斯萊,風景油畫作品欣賞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1839年10月30日-1899年1月29日),是英國印象派風景畫家,是印象主義畫派創始人之一,住在法國。西斯萊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英國家庭。1862年後與莫奈、雷諾瓦和巴齊耶等畫家交往密切,受其影響很大。
  • 英國畫家烏格羅油畫作品欣賞(靜物與風景篇)
    在畫家烏格羅筆下的風景畫中,依舊是典型的平面化處理。這種空間上的簡化與壓縮極具現代主義的特徵。畫面注重構圖上的安排,在結構線和輪廓線所包圍的封閉性圖形中,畫家以平塗的方式來進行填充。這種平塗的方式看似非常簡單,它幾乎和一個兒童所畫的平塗沒有區別。
  • 細緻精美的建築風景,日本畫家杉山八郎的鋼筆繪畫作品
    「我始終相信,有一群同類,愛畫、愛美、愛生活。歡迎關注一格插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細緻精美的建築風景鋼筆畫,出自日本畫家杉山八郎。日本畫家杉山八郎的建築風景鋼筆畫。日本畫家杉山八郎的建築風景鋼筆畫。日本畫家杉山八郎的建築風景鋼筆畫。
  • 英國畫家透納和康斯特布爾,共同打造出英國風景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有兩位傑出的風景畫藝術家,一位是浪漫主義畫派畫家威廉·透納,另一位是現實主義畫派畫家約翰·康斯特布爾。他倆處於同一個時代,共同將英國的風景畫藝術推向了頂峰。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 1775-1851),是英國繪畫史上的神童,28歲就成為皇家美術協會正式院士,史上僅有。他才華敏妙,富於幻想,作品洋溢著濃鬱的浪漫主義氣息。
  • 英國畫家阿瑟哈克油畫作品欣賞!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的代表
    ◆今日分享英國畫家阿瑟哈克(Arthur Hacker)的油畫作品。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作品,以寫實為傳統風格,畫風細緻而端莊,用色清新而淡雅,呈現一種憂鬱的情調感。畫面中的花朵將人物映射得格外美豔,不是機械化的風格展示,而是將時代因素富有藝術潮流的美感。
  • 浪漫派「光之畫家」透納:在陽光中高歌,在風景水彩畫中沉淪
    英國綿延的平原和柔和的陽光不像巴黎般浪漫,更多的,帶有一種柔和的溫情。但也是這種溫情,使得英國的水彩畫享譽全球,在這種溫情裡,你能看到橘色的黃昏,漾動的水汽。而畫家透納絕對是英國風景水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他對於光和水汽的把握令人驚嘆。作為一名浪漫派畫家,透納的畫作對後來的印象派奠定了基礎。
  • 英國繪畫:他筆下的農村,太美了!
    , 是鄉村寫實風景畫家。他首先在蘭貝斯藝術學院學習繪畫,然後從1874年至1979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並於1879年因為他的作品獲得金獎。在這裡,La Thangue受到巴比松學校露天風景畫家的影響,如Bastien-Lepage和Dagnan-Bouveret,儘管他的老師對這一運動持強烈批評。
  • 英國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威廉·透納油畫作品,光與色的極致
    光與色一直是繪畫的主旋律,一部繪畫史幾乎就是光與色的變化史,代表著人類如何看待並理解光與色。 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作為風景畫中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代表著印象派之前,人類對光與色理解的極限。
  • 高原與湖泊 英國風景畫家-理察·珀西:湖區、高原風景畫
    無記錄(Unknown) 原作收藏方: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藝術家創作時間:日期未知 畫家作畫年齡: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60.9釐米(23.98英寸),寬度:96.5釐米(37.99英寸)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風景油畫 – 布面油畫美術作品名稱:基爾亨城堡,奧湖 (Kilchurn Castle, Loch Awe) 美術作品作者:西德尼·
  • 瑞典傑出畫家安德斯·佐恩anders zorn繪畫作品欣賞
    畫家安德斯·左恩anders zorn(1860 - 1920),是傑出的瑞典油畫家、銅版畫家與雕塑家。他在斯德哥爾摩的工藝學校(1875-77年)與美術學院(1877年)學習,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安德斯·左恩到過歐洲的許多國家(包括俄國)、北非、美國等。
  • 牧牛風景 英國風景畫家-理察·珀西:山間、河谷、湖泊、牧場
    A.D19C_英國風景畫家西德尼·理察·珀西(生於1822年3月22日至1886年4月13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風景畫家,威廉家族成員。1822年3月22日,西德尼·理察·珀西出生於倫敦,原名西德尼·理察·珀西·威廉士。
  • 「妙在自然」——石增琇水彩風景畫小輯2021年檯曆
    石增琇水彩風景畫小輯2021年檯曆 封面作品 《菲斯古城的夕陽》 摩洛哥,2017>     天津美術網訊 《牛年大吉——石增琇水彩風景畫小輯》2021年檯曆由天津市友好合作城市企業促進會、天津市金德信典當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共收錄了著名水彩畫家石增琇先生在各地寫生風景畫作品13件,通過簡潔透明的水彩語言,
  • 海灘風景畫:海灘的繪畫研究、海灘上的月光-蒙克|美術作品
    19世紀至20世紀挪威畫家_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於1863年12月12日至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Phyllis Wolff:英國女畫家菲利斯沃爾夫繪畫作品
    「我喜歡菲利斯·沃爾夫的作品有很多新鮮的活力和誠實,我想起了一些在蘇格蘭著色時尚,除了有像她這樣的工作,在當今藝術世界是一個自然的地方」 ——埃德溫·馬林斯「......近期的繪畫肯定是最好的,她的職業生涯中,每makr是有意義的,而且顏色完美的秩序
  • 日本,韓國兩位畫家水彩風景對決,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不同地方的人,從行為到飲食習慣都有很大的不同, 表現出來的就是西方人大多開放,中國人則更加含蓄和內斂,這種差別放在繪畫上,我們一般就可以輕易地分辨出這些畫風,是來自哪個國家的藝術家創作而成。今天,油畫醬就選擇了韓國和日本兩位水彩風景畫家,他們兩位畫的作品都是兩個國家的街邊小店,雖然同樣的材料,同樣的題材,不過,兩位畫家的作品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下面就來看看吧。
  • 看似半成品,但整體感很好看,義大利畫家賈尼的風景油畫之妙
    #書畫家#塞薩爾·賈尼(Cesare Ciani),義大利畫家賈尼的繪畫作品大多是描繪他的家鄉佛羅倫斯的日常場景,有時也會畫一些人物肖像。他的畫風曾經受另一個義大利畫家喬瓦尼.法託利(Giovanni Fattori)的作品影響。
  • 英國Peter Ellenshaw 風景繪畫欣賞 迪斯尼美術創作 奧斯卡提名
    也在玻璃上繪畫,為電影創作銀幕背景。 離開米高梅,到迪斯尼工作室為電影「金銀島」進行美術創作,在他加盟迪斯尼的三十多年中,他贏得5次奧斯卡提名。彼得Ellenshaw的作品遍布全球的公共和私人畫廊。他已獲得無數榮譽和獎項,包括那些由美國電影學會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獎,芝加哥電影協會獎,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路易斯安那州的R.W.諾頓藝術博物館獎,迪斯尼傳說獎等。
  • 「5根鉛筆」繪畫出來的彩鉛風景畫,畫的實在是太「逼真」了!
    ◆日本藝術家 林亮太(Ryota Hayashi)帶來了彩鉛風景畫的作品。他的風風景作品不仔細觀看,看不出是用「彩鉛」畫筆繪畫出來的彩鉛風景畫。日本畫家林亮太對藝術創作充滿了熱誠,喜歡用彩鉛畫來繪畫城市的街景,可以讓不同的人感受到彩鉛畫筆的魅力。乍看下去還以為這些彩鉛畫作品是使用濾鏡拍攝出來的照片。
  • 風景水彩畫:樹林繁茂的山坡-米勒|美術作品
    A.D 19C法國畫家_讓·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生於1814年10月4日至1875年1月20日〕,法國藝術家,法國鄉村巴比松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們愛戴的畫家,以其農民畫而聞名,他那純樸親切的藝術語言尤其被廣大法國農民所喜愛,就連著名荷蘭藝術家梵谷也是他的忠實「摹」拜者。
  • 一周觀展指南|大英賞羅丹與希臘藝術,上博看三百年英國風景
    此外,英國大英博物館的「羅丹與古希臘藝術展」及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的「建築的日本展:傳承的譜系」也都值得期待。風景畫記錄了人類自然觀的變遷,英國著名藝術史家肯尼思·克拉克爵士曾說,自中世紀以來,人類的自然觀就不斷地發展升華,並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孕育了「與萬物和諧共處」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