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佳麗 見習記者 劉 璐
40年間,他做過架子工、焊工、鉗工,崗位在變,愛崗敬業的激情永遠不變。「信念堅定、敬業奉獻、技術立身、嚴管博愛」,這16個字是他的座右銘,牢記於心,始終堅守。
他就是凌源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檢修中心燒結站黨支部書記、站長徐小寶。
徐小寶所在的燒結站負責鐵前燒結設備檢修維護任務。從事設備檢修維護幾十年,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愛廠敬業,甘於奉獻。
2015年9月,凌鋼第二煉鐵廠迴轉窯鏈篦機主減速機柔性傳動系統發生故障,軸承破碎,必須更換。由於無備件,大家討論後決定,將減速機與軸承座間主軸斷開,修復後加裝軸套,用過盈配合連接主軸。時間緊迫,徐小寶帶隊搶修。54歲的他戴花鏡、拿卡尺,一遍遍測量打磨,和工友奮戰72小時,眼睛熬紅了,嗓子喊啞了,累了就回車裡睡,3天下來只睡了5個多小時。最終,實現一次安裝成功,避免了全線停產15天的損失,一次性為企業綜合創效110多萬元。
讓徐小寶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力量來自信念,也來自他對技術的鑽研。「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徐小寶認為,創新必須要靠技術支撐。為此,他帶領燒結站職工勤練技藝,完成技術創新20多項,創效2000多萬元。2015年5月,「徐小寶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他帶領工作室70餘名骨幹繼續以每年近500萬元的創效成果,撐起設備檢修創新創效的一片天。2017年,工作室被評為「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
工作上,徐小寶是燒結站的「主心骨」;生活裡,他又是全站的「大管家」。全站200多人的情況他了如指掌,職工患病住院,他多次探望;家在外地的青年工人,從婚戀到吃住他全「包」,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寶哥」。不僅如此,徐小寶還組建凌鋼勞模愛心團隊,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資助貧困家庭學生上學。
40年裡,徐小寶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勞動模範」等榮譽,去年又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站在新起點,我將把榮譽化為動力,為開創凌鋼的美好明天繼續努力!」徐小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