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內被機槍子彈爆頭竟啥事沒有?說好的頭盔中彈扭斷脖子呢!

2021-01-08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 無限建制

士兵的頭盔擋住子彈就會斷脖子?

在軍迷圈中,關於士兵頭盔是否真能防彈的爭論一直伴隨著頭盔的發展演變。持肯定態度的一方往往會拿出大量戰場上頭盔擋住致命子彈的例子來印證自己的說法,而反對者則常常用「低速流彈、擦彈」、「只能擋住破片」的說法來反駁。

▲這種情況就屬於擦彈被彈飛了...

最近一則關於頭盔的新聞為這場爭論增添了新的「素材」——近日,一名美軍中士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紀念品:一個被子彈打爛的美軍頭盔做成的紀念獎牌。拿爛頭盔當獎品發士兵,為何有如此奇葩的頒獎呢?

▲士兵獲頒特殊獎牌

據了解,這頂頭盔是該名士兵在阿富汗服役時佩戴的,之所以被打成「開花狀」還被做成了獎牌頒發給他,是因為在阿富汗戰場上該頭盔為其成功在6米距離上擋住了一枚7.62毫米x54R的機槍子彈命中(打中頭盔後腦部位)。

▲被打爆的頭盔近距離特寫

事件回溯到2018年9月3日,該名中士與隊友在美軍營地內執勤時,兩名反水的阿富汗警察身著制服混進基地,並對在場美軍發動突然襲擊,一人使用AK,一人使用PK機槍在6米距離向美軍射擊,多人中彈受傷。

▲近年來阿富汗「皇協軍」反水襲擊

美軍事件頻發,前任駐阿富汗指揮官尼科爾森將軍

在出席營地授權儀式時,都在胸前配掛了手槍自衛

不可思議的是,看似傷的最重的「被爆頭」士兵,被擊倒幾秒後就爬了起來,據當事人稱「只感覺後腦像被馬踢了一下」。這個案例也成為美軍近期宣傳其頭盔超強防護性能的一個典型案例。

▲此前美軍在阿富汗被狙擊手

擊中頭盔安然無恙

該事件中為美軍士兵擋下致命打擊的頭盔是美軍在2012年後才配發部隊的最新款ECH頭盔(增強型戰鬥頭盔),該頭盔一改世界主流頭盔在80年代後普遍採用的凱夫拉材料設計,而是改用了防彈性能更強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

▲頭戴ECH頭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美軍宣傳稱,新式頭盔比市面常見的凱夫拉頭盔防護性能提升70%,重量卻減少了110克。與凱夫拉頭盔相比,它不僅可以有效抵擋彈片、手榴彈破片、手槍彈直射的傷害,還可以「至少擋住7.62毫米步槍彈直射」,可以說是極大的進步了。

▲PK機槍試射

本次擋住7.62毫米機槍彈更是刷新了美軍頭盔抵擋子彈的記錄,7.62毫米x54R型機槍子彈相比於AK系使用的7.62毫米x39型步槍彈,彈頭更重,裝藥量更大,初速更高(高出200米/秒),穿透力和動能自然也就大得多。

▲各型7.62mmx54R彈藥

普遍應用於蘇/俄系各型輕重機槍

與SVD狙擊步槍等槍械

不過呢,雖說被打中頭盔都叫「被爆頭」,但能不能有效擋住子彈,還是要看子彈的著彈角度,雖然媒體報導都不乏誇讚之詞,但仔細觀察被打爛的頭盔就可以發現,機槍子彈並不是垂直打中頭盔,

▲被AK擊中生還的美軍士兵展示他的頭盔

看樣子也是被AK子彈擦中

而是由下及上,以較大的角度斜射命中頭盔後部左上方,纖維材料並沒有被穿透,而是被子彈挖了一個小坑。傳統凱夫拉頭盔也有很多類似擋住AK子彈非直射命中的例子。不過如果要像這樣擋住7.62機槍彈,凱夫拉頭盔確實無法保證士兵毫髮無傷。

▲凱夫拉頭盔遠比金屬頭盔減緩

衝擊力的效果好

目前各國軍隊中主流的頭盔依然是凱夫拉材料頭盔(我軍稱為芳綸頭盔),其引領者依然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美軍在1982年開始裝備凱夫拉材質頭盔,這種頭盔隨美軍參加多次局部戰爭經受了考驗,因此得到推廣。

▲子彈擊中凱夫拉頭盔正面,士兵頭部僅受輕傷

被老天爺眷顧的少數人

主流的凱夫拉頭盔,都是按近距離防手槍子彈或防600米/秒左右破片的防護標準設計的。而要防住AK系列槍枝的7.62毫米彈藥則略為困難。

▲頭戴「電焊盔」的俄羅斯反恐部隊

可以擋AK子彈直射的頭盔不是沒有,例如一代經典「電焊盔」-俄羅斯K6-3頭盔,擋住AK子彈直射輕輕鬆鬆。

▲演習中的法國憲兵特勤隊(GIGN)

頭戴KFS型防彈頭盔,其透明面罩也具有防彈功能

然而類似頭盔又重又貴還不透氣,不適合大規模量產且在野戰環境中使用,因此僅裝備俄軍中經常要執行室內CQB(近距離戰鬥)任務的反恐部隊、特種部隊等特殊軍事部門,法國GIGN,德國GSG-9等知名反恐部隊都裝備有類似的重型頭盔。

▲在GIGN處置法航8969號班機劫持事件時

首先進入機艙的突擊隊長被恐怖分子手槍近距離爆頭

但防彈面罩將子彈擋下,雖身中多槍仍頑強生還

(截圖自法國電影《突襲》)

首先頭盔的凱夫拉材質在中彈時會通過層層變形來吸收大部分衝擊力,其次頭盔內部是通過吊帶與軟內襯材料與頭部柔性接觸並不是「長」在人頭上的,它們也可以極大減緩衝擊力、防止殼體碎片傷及頭部。

▲拳擊手的重拳對頭部的衝擊力那麼大

也沒幾個能把脖子打斷的

經過這一系列對衝擊力的減緩,子彈此時的力量僅如同一個拳擊手揮拳打在士兵腦袋上。因此子彈打中頭盔,即使不死也要折斷脖子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

▲裝配全套戰術裝備的美軍FAST頭盔

雖然至今防彈頭盔也不能100%的防禦步槍子彈,但是它早已變成士兵不可或缺的裝備,現代已經進入信息化戰爭時代,頭盔所承載的不再單單是保護士兵,它還要向多功能。相信在未來,會看到更多創新型頭盔的出現。

相關焦點

  • 甘迺迪被爆頭細節:其妻本可以救他一命,圖8專家在分析驗屍報告
    甘迺迪被打中的第一槍,雖然是脖子中彈,但此彈並不致命。槍手藏身在附近的高樓6層裡,在窗戶裡伸出狙擊槍行兇,槍法非常準。 甘迺迪被打中的第一槍的子彈射中位置示意圖。子彈從甘迺迪的背部射入,並從他的喉嚨部位穿出。
  • 為什麼二戰日軍頭盔喜歡加個網,而德軍頭盔卻沒有
    大帽簷留著當常服用,鋼盔帽子卻是有好處的,它可以抵擋子彈的威力。不過缺點也不少,當時的日軍對於帶頭盔這件事很不情願,由於金屬材質的原因,頭盔在他們埋伏作戰時很容易碰到東西發出聲響,暴露位置。而且頭盔在太陽的照射下還會反光,讓隱藏的日軍漏出馬腳。
  • 美軍不系頭盔帶,是怕斷頸椎?其實是誤解頭盔作用了
    【話說軍世】很多人都在說二戰、越戰中的美軍不系頭盔帶,是為了避免子彈擊中頭盔時,衝擊力可能折斷頸椎,確實那時候的美軍資料照片中大多數都不系頭盔帶,不過似乎現代美軍反而並沒有這麼做。二是同日軍作戰,日軍狡猾奸詐,可能從背後勒緊脖子,如果美軍將頭盔帶繫緊的話,會被抓住了頭盔帶,難以掙脫。還有的說,美軍打仗從不系頭盔帶的這個一個小細節,卻救了美軍幾十萬人的命。
  • 實拍:頭盔給力!駐阿美軍險些被狙擊手爆頭
    試驗中的「凱拉夫」頭盔只是被打出一個坑。頭盔真的可以救命!近日駐阿富汗美軍上傳到YouTube的一段實拍視頻披露,2013年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的一次清剿行動中,一名美軍海軍陸戰隊員差點被藏匿的狙擊手一槍爆頭,幸虧美帝裝備精良的「凱夫拉頭盔」把子彈擋了下來。視頻中,三名美軍陸戰隊員移動到一幢建築內尋找槍手。就在他們準備穿過門廊時,突然一枚子彈擊中了中間士兵的頭部。慌亂之餘,士兵迅速後撤檢查被擊中士兵的「傷情」。
  • 毛瑟98K狙擊槍擊穿頭盔沒問題
    毛瑟98k,二戰一代名槍,可謂5發栓動步槍的顛峰之作,旋轉後拉槍機步槍,發射7.92×57毫米大威力步槍彈,從其0.6米的槍管射出的步槍彈丸,有效射程高達800米,比二戰時有效射程600米的布倫式輕機槍射程都要遠,可見此槍的威力有多麼強大。
  • CF全方位評測:機槍中的步槍?!魔改武器MG36
    而在機槍中,自然有G36系列的魔改武器,它就是MG36。由G36更換加厚重型槍管後得到的一種火力支援武器,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真正的「輕機槍」(兩腳架和彈鼓通用),並沒有完全取代MG3/MG4在德軍現役的地位。而本期的《全方位評測》所要講的正是這把有著「火力支援武器」定位,介於步槍和機槍之間定義的武器:MG36。
  • 發射完全相同的子彈,步槍和機槍的射程一樣遠嗎?
    大多數都有1.3米甚至1.4米,這樣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上長刺刀後全長接近2米,可以在近戰中當長矛一樣佔據優勢。第二,槍身長自然槍膛以下槍管也長。長槍管的好處是可以讓子彈的發射藥爆燃後的推力比較完全的作用到子彈上。而且槍管長了,裡面的來複線也更長,這樣子彈可以獲得更穩定的自旋狀態。而且老式步槍還大多採取全威力的長彈。
  • 真實戰場上,中彈之後是啥樣?還能拍拍土站起來繼續作戰嗎?
    如果按照抗戰神劇來,一個人受傷後還能如此神勇,何必進行了長達8年的抗戰呢。所以這種不符合歷史的劇情也被網友們戲稱為「抗日神劇」。那麼在真實戰場中,中彈之後究竟有何後果,果真的和劇情中所說的那樣,中彈後倒下,再拍拍土站起來繼續作戰嗎?
  • 日本HO103機槍那些事
    且HO103管長度只有800mm,比老乾媽短了一截,因此HO103機槍子彈的初速彈道或者初速都沒有老乾媽那麼優秀,因此本子們只能在彈頭上下功夫。看這複雜的結構就能理解為毛本子將這玩意叫做炮了~)一式穿甲曳光彈可在300米距離上日穿12毫米厚的鋼板,而其中最有個性的當屬Ma-103榴彈了,其它國家的榴彈裝備在口徑至少在20毫米以上的炮上,而日本學意呆利12.7mm口徑子彈就折騰榴彈。
  • 機槍連續射擊世界紀錄,10挺機槍100萬發子彈,打了12小時
    馬克沁採用一條容彈量為333發的6.5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每條彈帶可以接續,理論上的持續射速可達600發/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裝備了上萬挺馬克沁重機槍,在1916年索姆河戰役中,德軍的火炮和馬克沁機槍,在一天之內打死6萬名英軍,成為一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戰鬥。從那以後,馬克沁機槍聞名全球,成為最厲害的殺人利器。
  • 印度軍用頭盔的防彈性能如何?突擊步槍10米內對它射擊,後果嚴重
    雖然相對而言比較沉重並且戴上去讓人感覺不舒服但某些時候軍用頭盔還是可以挽救士兵的生命,其效能在歷次局部戰爭以及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得到了充分肯定,而它的防彈性能就是至關重要的。現代戰爭的戰傷統計資料表明破片和直射彈對頭部的傷害是戰鬥減員的主要原因,而突擊步槍的有效射程300米左右,我們看看近距離能否擊穿頭盔。估計在10米範圍內利用突擊步槍對印度軍隊配發的頭盔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它由金屬纖維和合成樹脂等製作而成,重量在1公斤左右。
  • 日本侵華古怪槍械:「鬥牛犬」長相最醜,「雞脖子」機槍最奇葩
    因其毛病太多,首先外形難看就不提了,作戰時經常走火,子彈卡殼不斷,槍體小部件經常性損壞,維護困難,故障率居高不下,導致差評也很多。南部式衝鋒鎗2.南部式衝鋒鎗:相信朋友們對下圖這支造型古怪、外形難看的槍械就很陌生了;在日本侵華時期,該槍械並沒有被日軍廣泛使用,裝備量不足900支,子彈射擊距離只有50米,只配備了陸軍戰車乘員使用。
  • 在現實中,如果人被機槍擊中會怎麼樣呢?
    相信看過不少戰爭類電影的人都會注意到有些電影裡面的人被擊中了身體後,只會留下一個小小的傷口,甚至有些牛逼的角色甚至還能端著武器朝著機槍的人射擊。這個可就太過於誇張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在現實中,人被擊中擊中身體之後,又會發生些什麼呢?
  • 士兵在戰鬥中跳入水裡,真的就能躲避子彈嗎?
    這種操作,可能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子彈這玩意兒,速度快、威力大,連鋼盔都防不住,跳進水裡就能躲子彈?這究竟是好萊塢神劇情節,還是有科學依據呢?首先啊,我們來看看子彈射擊的原理。一顆完整的子彈,包括裝填發射藥的推進部分的彈殼,以及彈頭部分,推進部分就是彈殼的圓柱體部分,彈頭是前端錐形部分。
  • 被子彈打中到底有多可怕?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後果超乎想像
    被子彈打中到底有多可怕?會對身體造成怎樣的傷害?後果超乎想像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對於子彈打中人體之後,產生的作用有一定的誤導,事實上當一個人中彈之後,人不可能若無其事的談笑風生,所以電視中的那些劇情,大家看看就好了。
  • 《逃離塔科夫》各防禦等級頭盔怎麼選 各防禦等級頭盔選擇推薦
    穿深高於護甲防禦則子彈擊穿護甲,對被命中部位造成標註的肉傷。 穿深恰好擊穿護甲防禦,沒太多富裕,會造成減額傷害。(這條在高級頭盔時會講到,平時不會講究這個東西) 頭甲都要錢,當你的防具沒有意義時,為什麼不省下錢裸奔呢?
  • 採購.338口徑機槍,射程可達2000米
    步槍方面美軍出乎意料的大膽,打算淘汰小口徑,採用新的6.8X51mm中口徑子彈替換原來的5.56X45mm,中口徑用.338NM換掉7.62X51mm,大口逕到還是萬年不變的12.7X99mm M2重機槍"老乾媽"。西格-紹爾公司展出的6.8毫米口徑步槍和搬用機槍。
  • 《戰地1》武器推薦系列——MG15 n.A 輕機槍
    MG15 n.A 輕機槍屬於《戰地1》遊戲本體,玩家如果想解鎖這把武器,需要達到支援兵職業等級1級,並且花費200戰爭債券解鎖,解鎖條件還是比較簡單的。從數據上分析, MG15 n.A 輕機槍打出去的子彈最高傷害為23,25米時衰減到20.8,40米後為最低傷害17.5,在輕機槍中,屬於比較標準的傷害。
  • 狙擊手射擊目標是脖子還是頭部?和遊戲可不一樣!身體的這兩個地方...
    說到狙擊手,大家也不陌生了,部隊中的神槍手,身懷絕技,偽裝技能很強、偵查技能很強、槍法很準等等,在遊戲中,大家就喜歡穿個吉利服,然後找個地方趴著,觀察附近的目標,等著有人送上門來,然後一槍爆頭,在遊戲中,大家都是先打頭,在現實中呢?狙擊手的射擊目標是脖子還是頭呢?
  • 班用機槍上戰場,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從56式班用輕機槍說起
    正手操槍射擊時,要使兩個腳架的活動餘量前後處於正中央,如果槍管向前抵死腳架,會誤低,也就是射擊時子彈會容易打低,如果槍管向後拉著腳架,會誤高,出現跳彈。所以,槍管和支架的連接間隙要處於正中央,前後不能抵死腳架連接間隙,這是機槍是否打的精準的關鍵,一個訓練有素的機槍手,能夠兩發、三發變著花給你打,保證100米距離發發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