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時候,一部《東京愛情故事》橫空出世,五個少年人在東京這座大都市的愛恨糾葛看的觀眾無比揪心,也讓很多人因此愛上了日劇。
2012年的時候,同樣以都市作為故事載體的《北京愛情故事》開播,同樣是五個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除了複雜的感情戲,最讓觀眾記憶深刻的就是劇中對於北漂們辛苦打拼後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一座大城市,是很多年輕人嚮往並為自己的豪情壯志付出努力的地方,也是很多故事開始和結束的載體,「城市愛情故事」系列因為題材很接地氣,所以一直很受觀眾的歡迎,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在12月7日開播的《香港愛情故事》。
提到「香港」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狗血又充滿市井氣息的經典港劇,還有三天兩頭上熱搜的住房困難。
而《香港愛情故事》就把這兩點很好的結合了起來,從社會現實出發,將當代香港年輕人的戀愛睏境,以及老年夫妻婚姻問題全都娓娓道來。
一:真實接地氣
我個人覺得,就《香港愛情故事》首播內容來看,這是我近期看過最不像港劇的一部港劇,因為這部《香港愛情故事》雖然講的也是充滿市井氣的家長裡短,還有幾輩人的感情矛盾,但是卻沒有往常港劇中慣用的狗血橋段,和戲劇矛盾衝突。
反而是極盡突出在香港這樣特殊的環境裡,一家幾口人蝸居在狹小的空間裡的那種矛盾重重,但又充滿家庭溫暖的平凡之感。
《香港愛情故事》的主角是一個普通的香港家庭,男主角是即將邁入婚姻的長子,女主角的家庭住房問題同樣緊張,兩個人雖然相愛,但是如果結婚的話那是鐵板釘釘的買不起房。
如果說我們內地的婚姻矛盾點還是房本加不加對方的名字、嫁妝和聘禮的金額問題,那麼香港的婚姻矛盾就更加的尖銳突出,那就是除非你成為了人上人,否則根本不不要奢望在香港買得起大房子。
房子是絕對買不起心儀的,但是婚還要不要結?
《香港愛情故事》在第一集就將這個困擾大家多年的問題直接擺在了明面上,特別是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主角想要親熱一次,卻連酒店都時刻滿房,就連鐘點房也需要漫長的排隊時間,這對於熱戀期的情侶來說不光是煎熬,更是掃興。
特別是兩個人期待能在婚前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湊完了所有能用的錢,再加上貸款,也只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買一套又小又破的一居室,看到這的時候,不少觀眾都發現《香港愛情故事》拋開了過去港劇裡那些金光閃閃的設定,真實的將香港婚姻現狀擺在了大家面前,這種接地氣的劇情反而更受歡迎。
二:人設突出且鮮明
在《香港愛情故事》所展現的這個家庭裡,每一個角色都是鮮明立體且充滿衝突的。
比如辛苦工作半輩子退休之後,脾氣暴躁在家裡當大爺的父親,以及隱忍退讓了半輩子,一直在家做主婦的母親,在大兒子即將結婚的這個節骨眼上,爆發矛盾準備離婚。
不得不說龔慈恩飾演的母親演技真的是絕了,每次在家裡毫無尊嚴的忍讓退避之後,總會在大家看不到的時候悄悄地坐在這間小得令人喘不上來氣的屋子裡麻木的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會在半夜被丈夫的鼾聲吵醒後露出那種空洞又茫然地眼神,她已經在這間擠得令人發瘋的屋子裡待了半輩子,終於下定決心在生日這天攤牌離開。
《香港愛情故事》沒有一味的主打相親相愛的感情牌,反而是真摯地把老輩人的感情矛盾剝開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這部劇同樣把當下年輕人的心理把握得很準,這個家庭裡的大女兒就是因為看透了父母婚姻中的雞零狗碎與矛盾,所以是一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而她的男朋友更是一個「妙人」,每次在白彪飾演的父親發表直男癌言論的時候,就會化身「槓精」直接開懟,笑得觀眾直打跌。
而小女兒雖然還在上學,卻立志要當一個精緻的網紅主播,並且最大的夢想就是嫁給擁有大房子的高富帥,她對兄長是否結婚並不關心,她對父母是否會離婚也不關心,更像是一個游離於整個家庭之外的角色。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男女主角之間一直互相打氣,不僅努力工作攢錢,更是在矛盾發生的時候想方設法的進行調解。
《香港愛情故事》的矛盾是多重的,比如婚姻困境和買不起房子之間尖銳的矛盾,但是好在故事的底色是溫暖且積極向上的。
《香港愛情故事》目前僅更新了1集,但在豆瓣上清一色的四五星好評,除了接地氣外,這部劇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節奏快,一集就拍出了狗血國產劇四五集的內容。
現在網友們只希望後面的劇情也要穩住,千萬不要加一些亂七八糟的狗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