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成鼎足之勢。而劉備之所以能夠創建蜀國,與曹操以及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是因為劉備有兩位同生共死的兄弟。
關羽與張飛這兩位以一敵萬的千古名將,只因桃園結義時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便甘願為了蜀國赴湯蹈火。
故事中的如此情義,值得我們學習。由此,我悟出其道理:有情有義做人,「牆倒」有眾人幫,且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塊金字招牌。
人的一生中,坦坦蕩蕩地活著,才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義地活著,才算對得起他人的真心;有滋有味地活著,才算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有情有義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擔當。有責任擔當的人,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更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種楷模。
現實社會中,不少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擔當意識「稀缺」,除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外,即便明顯屬於自己的責任,也會想盡辦法甚至通過違法手段來撇清自己的責任。
尤其在一些少數的企業中,員工一旦在工作中受到意外傷害,一些管理人員乃至企業老闆不是勇於擔當,而是想盡辦法或加以隱瞞或把責任一股腦的推到員工身上。
即便是在社會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對責任的擔當意識也是明顯薄弱,而很多街頭矛盾糾紛等等也往往都是相互「推責」引發。
不敢於擔當也好,推御責任也罷,都是為人處世的欠缺,或許是良心道德的缺陷。
為人處事,要以真心換真心,用真情換真情;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踏實。
人的一生,所有賺得的榮華富貴,歸根結底都離不開有情有義。
對待父母時,要付出一顆孝心;對待朋友時,要付出一顆真心;對待愛人時,要付出一顆忠心;對待任何一個人時,都要付出一顆善心。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能夠待人以寬。天大地大,唯心能容。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需要尊重彼此的個性。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我們擁有寬容的心,就能解人之難,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我們為人寬容,就能贏得友誼,獲得更多的朋友。
寬容大度時,給他人留一個機會,就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不僅是做人的風度,同時也是做事的分寸,更是高明的為人處世之道。
工作是一陣子,生活是一輩子,做人是一生一世的事。
祝願你工作有聲有色,生活有滋有味,做人有情有義;一生一世,快快樂樂,幸福美滿!
在人生旅途上,樹起一塊金字招牌,那就是:做有情有義的人!
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交流。
喜歡本文可以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