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想只在CBD打工,於是結伴到城中村養甲蟲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像素筆記 黃宇飛 穀雨影像-騰訊新聞

攝影&撰文| 像素筆記 黃宇飛

編輯|史提芬車 周安

出品|騰訊新聞從昏暗的樓梯間一口氣爬上7樓後,推開一扇鐵門,一間密不透風的暗室就呈現在眼前。在不到10平米的狹小空間裡,近百個填滿「泥土」的塑料盒層疊在靠牆的三排鐵架上。盒內不斷傳出的「吱吱」聲和窗外滲透進來的一絲光,讓這裡籠罩上一層恐怖的氣氛。

這個像極犯罪窩點的詭異房間,實際是3個少年的樂園,可能也是廣州CBD附近離大自然最近的地方。

從左到右分別是董家雄、林梓浩、冼國威。3人仿效「中國合伙人」的電影海報進行合照,但怎麼也學不像。塑料盒裡放滿正在孵化、羽化的幼蟲

最遠離大自然的地方

林梓浩、冼國威、董家雄都是廣州本地人。雖然他們成長於都市,卻有著各自的契機接觸到小動物,大自然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這情懷延續到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後,3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照料動物相關工作,在工作場所裡相識、熟悉,又一起創辦了一間甲蟲培育工作室——蟲森蟲社。

工作室所在地廣州天河區石牌村,是廣州歷史最長、規模最大、離CBD最近的城中村之一

甲蟲是一種小眾的寵物類別,圈子不大,愛好者通常在網上溝通和交易,主要客戶是喜愛昆蟲的青少年。常見的品種,例如毛象大兜成蟲一隻在500元左右。近日,通常輪流值班的3人全員集合,為一對毛象大兜成蟲配種做準備。

3人在展示不同種類的昆蟲

兩隻毛象大兜蟲正在交配,林梓浩在仔細觀察有沒有失誤

「蟲森蟲社」這個顯得日系的名字,包含著3人童年的回憶與對現狀的不安:城市開發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大,野外的蟲子越來越少。他們希望工作室能像森林一樣,在市中心營造一個保護、繁殖、養育昆蟲的特殊空間。

「既然這麼多人排斥這種玩法,

那我就是要玩下去」

在毛象大兜蟲交配的當天早上,林梓浩還在廣州天河正佳廣場雨林館上班。林梓浩、董家雄都是這裡的員工,冼國威也曾在這兒工作。

林梓浩在雨林館巡視動物

林梓浩似乎對雨林館裡的每一種動物習性都了如指掌。27歲的林梓浩是工作室的發起人,也是3個人中年齡最大的,對生活與工作的壓力最有體驗。

梓浩對昆蟲習性、構造的了解達到專業水平。圖為梓浩僅憑動作就吸引蝴蝶停到手指上

「可能從小我就喜歡標新立異,覺得跟隨大眾的愛好養寵物是一種很遜的事情。」他回憶起自己居住的小區有一個小花園。從記事起,這片花園就是他個人的遊樂場,「草蜢、螳螂……小孩子熟悉的昆蟲都能在這兒捕捉到」,童年的回憶漸上心頭,於是他弄起了甲蟲培育的活兒。

林梓浩也熱愛動漫

對於幾乎沒有見過甲蟲的城市孩子來說,它們的好不是所有人都能get到。「我的甲蟲經常被朋友說噁心或恐怖。」他能理解常人對蟲子的恐懼,但當發覺這麼多人反感這種愛好時,他反而得意起來了:既然這麼多人排斥這種玩法,那我就是要玩下去。

家人對梓浩的選擇表示支持

當興趣變成事業,創業的衝動轉變為經營的壓力,梓浩覺得,有些事開始不太一樣了。只是愛好者的時候,培育出甲蟲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即使甲蟲死了,也不會像養哺乳動物一樣傷感,將「愛蟲」製作成標本也是常事。現在愛好變成事業了,培育的昆蟲如果死亡,會讓自己非常挫敗。

一對毛象大兜成蟲在交配,公蟲趴在母蟲身上,母蟲受驚不斷掙扎逃走

工作室內,3人攪拌著毛象大兜母蟲「產房」需要的泥土。「像是這一回配種,幸運的話,母蟲一次交配就可以產下百顆卵。不幸的話,母蟲交配失敗,先期投入的精力和成本就全浪費了。」為了保證基因多樣性,已經交配過的成蟲不會在同一個族群中再度繁殖,這隻已經完成交配的公蟲只有出售的價值。

林梓浩為交配完畢後的公蟲量身長,準備出售

梓浩說,工作室的經營壓力不小,離產生收入還有很遠的距離。房租與木屑的費用,是最大的成本。在這個石牌村的狹窄出租房裡,林梓浩邊做邊說:「幸好目前這兒房租還算便宜,這還得感謝家雄。」

工作室位於廣州市石牌村中心,城中村的熱鬧與冷清交織於此

衣食無憂的少年

想做小時候夢想的事情

生於2000年的董家雄是在這個小團隊裡是年齡最小的,工作室的房間是他家的一套出租房。「雖然是自家的房子,但我們還是要按正常價格繳納房租。」家雄尷尬地解釋,目前工作室租金與電費每月1000元左右,由3人平分。

圖為家雄在雨林館抱起小遊客觀看動物

董家是石牌村最早的家族。在這個位於廣州CBD附近的城中村,出租房屋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物業收租給予了家庭穩定的收入,也給了家雄發展自己愛好的自由。

3人在出租房的樓底商議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家雄在出生的時候,石牌村周邊已經成為毫無爭議的市中心區域,雖然村裡還有少量綠化帶與公園,但總體上已經遠離大自然。對小動物抱有濃烈興趣的家雄選擇了雨林館的工作,並遇到了現在的創業小夥伴。「大家都對動物感興趣,都想做小時候夢想做的事情。」

圖為董家雄養殖的蝦虎魚©受訪者供圖

所以當林梓浩邀請家雄的時候,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沒想到卻遭到家人的反對。父母希望他像石牌村其他衣食無憂的年輕人一樣,找一份相對安穩的工作。

林梓浩和董家雄在練習拍攝,相對於梓浩,家雄對昆蟲了解程度不深,經常向其請教

除了跟隨父親飼養蝦虎魚,家雄從沒證實過自己對一件事的著迷。在家雄的堅持下,家人還是勉強在不辭去本職工作前提下,答應了他的選擇。

董家雄檢查幼蟲發育情況

家人的改觀,是一點一滴發生的。「雨林館的工作分早晚班,下班後,不管什麼班次,我都會來工作室繼續自己的另一份工作,有時一連六七小時在裡面,出來時都已經凌晨。如果碰上早班的日子,那沒幾個小時就要上班了。」

一隻幼蟲在手上蠕動。成蟲交配成功後,大概能產下10來條類似幼蟲

家人見到家雄這種早出晚歸、沒日沒夜、極度沉迷的模樣,也逐漸認可了他的選擇。

不斷丟失的「珍寶」和無法釋懷的遺憾

冼國威在整理幼蟲盒子

工作室的第三位成員冼國威生於1999年,是廣州天河冼村村民。他已經從原來工作的雨林館辭職。「遇到一些職場矛盾,我覺得還是將精力用在我喜歡的事上,比如我們的工作室。」

交配完畢的公毛象即將出售,檢查它的狀況是輪值人員的重點工作

作為冼村人,國威童年的生活環境非常舒適,也培養了相當多的愛好:「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假面超人」裡龍騎士的甲蟲形象,覺得很帥,二年級的時候家裡有電腦了,就開始研究甲蟲。」

冼村與石牌村都毗鄰廣州天河CBD,圖為國威從位於家雄家的工作室,步行15分鐘回到自己家

跟梓浩和家雄不同的是,國威的愛好更多是製作昆蟲標本,而不是飼養活物。在他4年級時,冼村啟動了拆遷工程。隨著安置的推進,他不得不隨家人四處搬遷,「小時候製作的標本每次搬家都丟失一部分,現在已經一個不剩了。」

冼村原來的一個小公園,現在只有一灘水,遠處是釘子戶和新蓋的回遷房

目前的冼村還有大片土地的糾紛沒得到解決

直至近些年,首批回遷房興建完成,國威一家才順利搬回村子。

在出來工作後,國威嘗試過不同的行業,從汽修專業到電影院再到加油站,沒有固定的方向。直到在雨林館,梓浩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

面對創業的邀請,他想,這也許是一種解開心結,補償自己興趣的機會。在漫長的回遷風波中,國威在不斷丟失「珍寶」的情況下度過了青春,這是一種讓人不管年齡多大,都無法釋懷的遺憾。

國威在家喜歡種綠植,這是他與母親的共同愛好,陽臺外是工地、釘子戶、CBD混雜的奇妙場景

3名少年,面對著不同的成長煩惱,卻有著共同的夢想。在這個位於CBD周邊城中村的工作室裡,雖然環境與山間田野大相逕庭,但確確實實是他們離童年回憶最接近的地方。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他們不想只在CBD打工,於是結伴到城中村養甲蟲|穀雨影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穀雨影像|廣州CBD城中村,00後創業養昆蟲,500元一隻
    雖然他們成長於都市,卻有著各自的契機接觸到小動物,大自然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這情懷延續到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後,3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照料動物相關工作,在工作場所裡相識、熟悉,又一起創辦了一間甲蟲培育工作室——蟲森蟲社。
  • 不想打工,想回家養雞,最低養多少只才能保證收入?
    不想打工,想回家養雞,最低養多少只才能保證收入?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活,我相信是每一個打工人都不想做的!但是由於賺錢養家、買房買車等諸多因素造成,我們這些農村打工人還是要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去打工的,畢竟只有賺錢才能讓我們得生活更充實。
  • 和牧野一起養甲蟲
    兜蟲裡的經典代表,日本動漫影視劇裡最常見的甲蟲原型。獨角仙分布也很廣,從中國東北一直分布到中南半島的泰國,包括朝鮮也有分布。且非常容易飼育,體長最大有90mm+,是中國最大的甲蟲之一。  前天剛羽化的姬兜成蟲。
  • 鄭州cbd是什麼意思 鄭州cbd的由來
    有的人剛去鄭州打工,所以對於這座城市還不熟悉,有特別多的地方都非常的陌生,因為有一些地方是由字母代替的,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字母是什麼意思的話,就不清楚它究竟在哪個地方,那麼,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鄭州cbd是什麼意思,然後,再具體的了解一下鄭州cbd的由來。
  • 微小說:城中村的小出租屋
    老梁初中都沒上完就出來打工了。一開始是跟著村裡的人到外面工地上幹活,整日忙忙碌碌掙幾個辛苦錢,後來學了一門手藝,來到了這座城市尋求發展。當時來的時候剛結婚,是帶著新婚妻子一起過來的。他們通過老鄉知道了這個城中村,在西北角找了一個帶院子的出租屋,做起了小生意。
  • 太原曾最「繁榮」城中村,環境不堪入目,卻是外地人的「收容所」
    來到太原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創業,打工的人並不多。其實所有人都不想庸庸碌碌的生存下去,城市中一直都是有適合本城市工作的,在太原打工或許只能是一直工作下去,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一些在太原工作的朋友和我說:想要變富,就要創業。打工想在太原買一套房子是極其不現實的一件事情。不過不論是打動還是創業,在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城中村居住的,因為小區的房子的確是太昂貴。
  • 寂寞的年輕人與摺疊的城中村
    石牌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因為珠江潮汐不定,董、池、潘三個姓氏的人選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安居(石牌村口的地鐵站叫崗頂),他們善於打造和販賣石器,故得名石牌。建國前的石牌村地圖。穿著洗到變薄的白大褂給他確了診,說是眼結膜感染,這個診斷花掉他300元,儘管結膜炎極少需要輸液,但他覺得這樣好得快,不會耽誤工作。「因為不努力就吃不上飯,不回到崗位上,就要自己花錢買飯吃」。300元是他半個月的房租(含水電),與他合租的另外4個人,是他廣西梧州同鄉,他們結伴來廣州找工作。
  • 北京一處城中村:打工者在此聚集,但其中卻有很多人「癱瘓」在此
    但只有真正到了辦大事的那一天才會明白幾年前的自己是那麼的天真和任性,一些事情並不是想像中那麼輕易,許多在外打工的人他們何嘗不想過那種整日安逸的生活呢。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如果不是生活的壓力和一家老小要養活他們也更想歇一歇,但必須要攢到錢完成一些大事才可以。
  • 中國最大甲蟲飼養基地在麗水
    這些都不是保護動物哦,全都是可以飼養繁殖的觀賞性甲蟲。覺得甲蟲離我們太遠對不對?90年代的少年們,你們一定看過一部日本電視劇《鐵甲小寶》。風靡大江南北的:啟動超級變換形態!萌萌的卡布達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獨角仙 現在回想一下,從卡布達到金龜次郎,到甜多利娜是不是以甲蟲為原型的?
  • 揭秘青島名貴甲蟲 獨角仙住豪宅每日吃果凍(圖)
    「幼蟲成長的過程中,要給他們準備充足的食物,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泥土,還要保持好泥土的溼度。」小陳介紹說,幼蟲變成成蟲後成活時間一般在3個月左右。成蟲的養殖與幼蟲的養殖方法又有一些不同。「像獨角仙這種成蟲可以群養,有些甲蟲則不能群養,但都要儘量給他們營造一種逼真的自然環境。」小陳告訴記者,甲蟲成蟲吃的主要是一些特製的果凍或者是香蕉、荔枝等高糖分的水果。
  • 名貴甲蟲飼養潮興起 獨角仙住豪宅吃果凍(圖)
    「幼蟲成長的過程中,要給他們準備充足的食物,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泥土,還要保持好泥土的溼度。」小陳介紹說,幼蟲變成成蟲後成活時間一般在3個月左右。成蟲的養殖與幼蟲的養殖方法又有一些不同。「像獨角仙這種成蟲可以群養,有些甲蟲則不能群養,但都要儘量給他們營造一種逼真的自然環境。」小陳告訴記者,甲蟲成蟲吃的主要是一些特製的果凍或者是香蕉、荔枝等高糖分的水果。
  • 合肥無奈的城中村:曾號稱小年輕的「瀟灑地」,而今卻人煙漸稀
    打工者也會如此,逐利性似乎蘊含在人類的天性之中,所有人都會期待有更好的明天,於是在綜合考慮了多方的條件,諸如薪資待遇、未來的發展前景、房價的增長幅度,甚至連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都會被人們來考慮在內。也因為此,很多打工人在不用的地區、城市之間輾轉。
  • 「切格瓦拉周」:我是真的不想給別人打工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網紅,就在於那句話,我不想打工。道出太多人的心聲,擊碎太多人的幻想。這輩子不想打工。說實在的,我也不想打工。1.現在已經不是憑勤勞可以致富的時代了。為別人打工,只可能獲得極少的報酬,聊以餬口。你付出的努力,只是別人財富積累的籌碼而已。打工皇帝只有一個,而你永遠不可能憑著打工而獲得自己的財務自由。掙錢不多,還幹個毛線?
  • 長沙這一城中村:外鄉人的集聚之地,更有「長沙大雜院」之稱
    相信很多人都能夠知道,對於城中村的重建,相信房東對於這件事情是非常期待的,可是外來打工者並不希望這件事情發生。原因很簡單,房東會獲得大筆的拆遷款,可是外來打工者卻沒有了自己的棲身之地。在大城市生活的時候,我們也是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給外來人口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只有去城中村居住。
  • 日本人有多愛甲蟲,玻利維亞國寶甲蟲賣到瀕危!
    然而,仍有民眾持續偷偷捕捉甲蟲,設法賣到日本。撒旦大兜蟲馬馬尼就是這樣一個甲蟲獵人,在成功捕獲到甲蟲後,他會先測量甲蟲大小,將它們放在塑膠容器,再裝入紙板箱。馬馬尼說,為了確保甲蟲活著抵達日本和其他海外市場,他每隔一天就會給甲蟲洗澡,以保持它們的整潔。馬馬尼利用客運將甲蟲送到秘魯的中間人那裡,再由中間人負責空運至日本。他說,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尋找撒旦大兜蟲以來,他已經利用這個模式向日本出口了約七百多隻甲蟲。此外,他有時也會運送幼蟲到國外,幼蟲更容易瞞過機場海關人員的眼睛。
  • 武漢「奇特」城中村:房子堪稱「小破亂」,但租客卻從不缺少
    ,不再像過去那樣奔波許久,只需要幾個小時,即使是從中國的最北端到最南端,坐飛機只需要幾個小時。往來交通的便捷,也使得人們更傾向於向其他城市去工作,因為即使去到很遠的地方,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也是幾個小時就可以回來,而不像過去,人們從自己的村子裡到鄰近的市中心都要一兩個小時左右,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會有主要選擇的城市,近些年武漢逐漸成為了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的地方,而武漢當地近些年的外來務工人數也逐漸上升。
  • 蟲人物語系列之養蟲蟲人專訪 甲蟲的變化帶來無比快樂
    從本周起,我們將開設一個小欄目-《蟲人物語》,未來會陸續邀請一些蟲圈人物進行閒聊訪談,讓大家一起了解他們的成長曆程及玩蟲養蟲的幕後故事。首期內容就是我們上周末台州行拜訪的對象-養蟲蟲人。羅氏蟲社:現在主力養什麼甲蟲,又飼養了哪些兜鍬品種?養蟲蟲人:甲蟲這塊養的比較雜,每年會挑幾個品種飼養,去年開始主要是南洋、彩虹吧~兜鍬這塊的話,市面上流通較多的品種都有養(其實是懶得想)。羅氏蟲社:有無自製發酵木屑,當前效果如何?養蟲蟲人:說起發酵木屑其實是一路坎坷,自己做發酵木屑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飼養需要!
  • 2隻金毛消失了一天,再次找到時不想說話了:真不想養狗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金毛的服從性比較高,智商也不差,所以養金毛比養二哈容易得多,但我不知道養金毛也會踩雷,不要被那些網絡平臺上的金毛蒙蔽了雙眼,也許你偶然養了一隻靈魂像二哈的金毛。讀完下面的故事,你也許能理解上面的段落,這個鏟糞官家裡有2隻金毛,他為什麼要從這麼多狗品種中挑選它們?他還被許多視頻毒死,看到別人的金髮,他不僅收快遞,還抓泥鰍,但在撫養他們之後,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經常懷疑自己是否買了一隻假狗。那一天,家裡的2隻金毛又出去了,消失了整整一天,當鏟屎官再次發現他們時,他不想說話,他氣得跺了跺腳,終日搗亂,我真的不想養狗。
  • 龍城街道榮獲全市最美文明養犬城中村、物業小區稱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巫妙歡 翁嘉琳)12月23日,記者從龍崗區龍城街道獲悉,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與深圳報業集團聯合發起的2020年度深圳文明養犬評選活動中,龍城街道黃閣坑社區新秀新村榮獲「深圳市最美文明養犬城中村」、紫薇社區公園大地榮獲「深圳市最美文明養犬物業小區」。
  • 農村光棍隨處都有,他們什麼都不想做,難道他們不擔心未來咋過?
    關於農村光棍的問題,其實一直都被人討論,在很多人印象中,覺得這些人平時沒有上進心,打工不長久,在家也不好好幹活,於是就有人生出疑問,這些人難道不擔心他們的未來嗎?因為人是會老的,這些人老了後怎麼辦?他們現在也不積攢一些錢,不知道好好幹活,以後老了靠什麼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