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花園》:臺灣偶像劇天王天后沉淪記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如果你是電視寶寶,一定不會不追今春最紅的臺灣偶像劇《想見你》。

▲它實在太紅了,即使不關注的人,也能看見這部劇和主演時不時上熱搜,甚至有影評人認為它和去年的品質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標誌著「臺劇的復興」。

隨即想起了陪伴著我們青春的那些古早臺灣偶像劇。

無論你是70後、80後、還是90後,這些盛極一時的臺劇在你的青春裡一定佔據了一席之地,而現在大陸劇的霸道總裁多少還有單均昊、紀存希的影子,今天就來聊一聊臺灣偶像劇的那些人,那些事......

▲這些都是風靡萬千少女的經典偶像劇,女生都祈禱自己遇到一個霸道總裁,男生都在學怎麼耍酷。

偶像劇的說法,來自於日本1990年代的「趨勢劇」(trendy drama)。 日本知名趨勢劇製作人大多亮這樣定義: 「所謂趨勢劇,就是由年輕的工作人員、年輕的編劇以及年輕的演員所拍攝的面向年輕人的電視劇。 」

中視2000年播出的《麻辣鮮師》可以說是第一部臺灣偶像劇,不過並未引起太多關注。

真正開啟臺灣偶像劇浪潮的,是2001年臺灣華視播出的《流星花園》。

這是一部女性向的偶像劇,播出後男主角言承旭要比女主角大S紅得多,實際上可以說是紅遍亞洲了。

可是微妙的是,當「流星」熱潮褪去,大S的演藝事業還能不斷翻紅,心直口快的她雖然也屢屢爆出「公主病」、「被家暴婆媳不和」、「想殺死媽媽」等負面新聞,但也每次憑著高情商大方應對,不少記者都認為大S和小S是最好採訪的明星,她們的媒體、公眾印象極佳。

而言承旭這些年卻像一顆流星,遺憾地早早隕落了。

《流星花園》之後只有一部《白色巨塔》口碑不錯,那也只是靠著強大的製作班底,隨之而來的,卻是不斷的「脾氣差」、「耍大牌」、「狂躁症情緒不穩」負面新聞,從而也影響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一位天王一位天后,兩人的性格、事業規劃能力、待人處事態度和外力因素有著天壤之別,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個人努力、幸運固然很重要,但能不能長久走下去,還必須審時度勢,觀察時代變遷的風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情商抓住下一次命運的饋贈。

出身:一個被愛包圍,一個窘迫難處

1976年,大S出身在一個小康之家,其實她的少女時代,過得並不如意,父親常年酗酒,喝醉酒便會家暴,在母親的哭泣和和妹妹的驚恐下,大S通常是第一個衝出去質問和制止父親的。

到大小S上小學的時候,徐爸爸開始不務正業沉迷賭博,在外甚至還有了一個情人。 好在徐爸爸在臺北博愛路上開了一家正泰銀樓,做著首飾生意,雖談不上大富大貴,卻也是足夠小康。

▲大小S年輕時就隱隱有股童星味。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大S還是小S都沒有怨恨過父親,甚至在父親過世後不斷追憶和父親的溫暖片段,這就很重要,說明早年破碎的家庭並沒有影響她們開朗樂觀的性格。

父女間親密有愛的關係決定了女孩日後在戰場上搏殺時怎麼與異性相處。 她們十分早熟,早早與這世界和解了。

▲早年的家庭照和普通幸福家庭無異。

而童年的言承旭比大S過得更不容易,1978年他出生在一個貧窮又複雜的四口之家,有媒體報導言承旭是私生子,後來他也以「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默認了。

他家境貧寒,父親在他12歲時去世,媽媽靠著做裁縫養大他和姐姐,小學5年級的時候言承旭就開始打工,糊玩具包裝盒,一個月能賺500塊。

他小時候不曾吃過外形完整的新鮮水果,家裡天花板上的水泥隨時會掉下來,冰箱老舊到會漏電,還電到過姐姐。

▲言承旭小時候非常可愛,大大的眼睛像葡萄。

而上中學後,去夜市擺地攤、在工地做搬運工等工作,他都幹過。

2005年,言承旭在《白色巨塔》時曾被記者提問: 「很多人對醫院醫生有童年陰影,你有嗎? 」他回答,「其實小時候沒怎麼去過醫院。 家裡條件不好,生病了,都是爸爸自學給我打針。 」當時,他家境的拮据可想而知了。

▲言承旭自訴早年工地打工,還落下傷病。

因為太窮,遭到同齡學生嘲笑,內向、敏感、缺乏安全感自卑又自尊心強的性格可能就在這時候形成。 過了很多很多年,言承旭談起被嘲笑的經歷,仍忍不住難過哽咽。

▲把這一段用視頻放出來,是因為能看到他眼中的多種表情,心酸、難過、想強裝作無事卻依然難過。

底層家庭忙於生計,是無暇顧及愛的教育的,但誰小時候不需要父母的愛,他曾經說自己很喜歡生病,那樣就能得到母親和老師的關注。

窮的後遺症還有省,言承旭除了公司宣傳提供的服裝之外,平時幾乎不買任何衣服,規定自己一個月的電話費不得超過人民幣120元,基本上只要超過這個費用,他就不打電話也不接電話。

有時候,言承旭的節儉,讓身邊好友看了都覺得很丟臉,好友劉畊宏就說,言承旭去路邊攤買滷味,還會趁老闆不注意的時候,偷拿一打方便筷子回家,這種摳看上去沒什麼,可是在親密關係裡可是很致命的,試想一個什麼都不願意給出來的男人誰能愛他呢?

▲一個背包背八年,包包撕裂、破損了,言承旭還又縫縫補補,繼續再用。

▲吃大家吃剩的火鍋這也是很誇張了。

原生家庭顯然沒有給與言承旭足夠的愛的滋養,成年後自卑、逃避問題、不擅長與人交際、對自己的成功心存迷惘甚至不相信自己配得上......

樁樁件件在娛樂圈這修羅場都是大忌,在圈內混要麼有實力要麼有情商, 八面玲瓏,有好人緣,那隨之的演藝機會也自動會來。

可這二者都是言承旭不具備的,他除了一張俊臉和一副好身材能吃苦之外,演戲實力麻麻,情商更是麻麻,而且也沒有真正強大的自我,那種叫ego的東西。

▲言承旭在多次採訪中提到自己自卑心理。

出道:一個險成遺珠,一個撿頭彩撞大運

大S明顯二者都具備。

大S本來讀的是國光藝校,但那裡完全採用軍事化管理,讓大S很不適應,天天吵著要去妹妹那裡氛圍比較寬鬆的華岡。 可是徐媽媽嚴詞拒絕。

一次,兩人在大馬路上因為轉學的問題又吵起來,大S越想越氣,當車開到高架的時候,坐在副駕駛的她對徐媽媽撂下一句「我的人生為什麼要由你來決定! 」直接打開車門跳了下去,在車流不息的高架橋上一個人跑了。

這次抗爭最終也取得勝利,重考和妹妹一起就讀華岡藝校,於戲劇課同班就讀。 對於自己的人生,小小的年紀的大S就能堅定又自信。

▲大S走了三天,累了就去投靠同學,睡個覺,吃桶泡麵,傍晚時繼續出來走。 三天之後,大S給家裡打電話,小S告訴她媽說了有什麼話好好說,大S這才回了家。

姐妹倆可能永遠想不到他們能入行是因為和他們八竿子打不著的林志穎有關,1992年左右,林志穎橫空出世,他的爆紅讓母校華岡藝校也成為媒體焦點,生源人數直線激增,這所此前一直默默無名的學校一下子走進大眾視野。

當時臺灣最大的唱片公司歌林唱片宣傳主管陳國欽受林志穎爆紅啟發,決定從學生中開發新人。

一次,大S參加了一些廣告短片的拍攝,其中導演覺得這個小姑娘長相甜美,便將她推薦給了自己的朋友陳國欽。他對大S很有興趣,找到徐媽媽洽談籤約細節,然而徐媽媽表示如果只是大S一人她不會同意,要籤就把姐妹倆一起籤了 (徐媽媽的厲害早期就顯見了) 。

▲徐家三姐妹合照,可以看出小S不屬於當時流行的清純掛,連大姐都要比她清秀。

當時小S還是初三,其貌不揚,牙齒又亂,比起姐姐的天生麗質,妹妹實在顯得有些邋遢,陳國欽拿捏不準,於是約了兩位節目製作人朋友,請他們幫忙過目把關。

DV播放了一段在公園裡錄製的視頻,兩姐妹自說自話,對著鏡頭做各種搞怪的表情,一個製作人頻頻搖搖頭,說太奇怪了完全不知道在搞什麼,看不出有什麼章法,而另外一個卻說不一定,他覺得姐妹兩人看起來非常機靈,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另類,她們這種無釐頭風格搞不好會很受年輕觀眾歡迎。

最終陳國欽還是將兩人一起籤下,合約從1993籤到1999。 當時表示看好的那位製作人,他的名字叫做沈玉琳。

▲多年以後,《康熙來了》第五期節目的主題「奇怪製作人」,沈玉琳就是這一期節目的嘉賓。

1994年大小S考入華岡之後,陳國欽便正式開始為她們籌備發片了,每到周末公司還為她們安排了老師另開小灶,這年年底,姐妹倆以SOS組合名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佔領年輕》。

▲當時大小S一色的披肩長發,包裝成青春可愛的日本小女孩形象。

借著發歌的機會,她們開始陸續有機會到各個節目中露臉宣傳了。

因為姐妹倆多才多藝,唱念做打樣樣能來,再加上古靈精怪,什麼話都敢講,連主持人都敢懟,這種強烈的反差正是綜藝節目需要的效果,這段時間常常能在電視上看到兩姐妹的身影。

▲《十分鐘的戀愛》出自專輯《天天寄出的信》,可惜她膾炙人口的歌也只有這首。

在大S出專輯、做助理主持,儼然已經是一個小小明星時,這時「吾家有美男初長成」的言承旭也悄悄入了圈,不過是模特圈,他從高中就開始做模特、拍MV、拍廣告幫補家計。

▲從左到右是幫影樓拍婚紗照、拍MV、拍牙膏廣告、拍電話廣告,那時還是土土的本名廖洋震。

言承旭那時的想法很簡單,通過做模特打工攢錢,然後開一家店讓家人輕鬆一下。

在2000年前他一直做模特,並籤約當時臺灣的最大模特公司凱渥,這也是林志玲早年的模特公司,他們也算相識於微時。

2001年,被稱為「演藝圈入學班」的臺灣第一部偶像劇《麻辣鮮師》播出,潘瑋柏、藍正龍、朱孝天、霍建華都是由此戲正式出道演藝圈,言承旭也是如此。

他在劇中扮演一位壞學生洪明龍,而因為這個角色在當時很受歡迎,引起了《流星花園》製作人柴智屏的注意,於是,隔年讓他出演《流星花園》,以後的一切你們都知道了。

▲這時言承旭還是清爽的短髮,之後長發就成了他鮮明的標誌。

雖然都是逐夢演藝圈的少男少女,但是請注意,言承旭和大S此時已凸顯家庭不同而造就的性格差異,大S家庭總體來說有愛、給予很大寬鬆度,演藝圈沒有出路,還能回家,那裡有媽媽妹妹和一大家徐家人的支持,大S出道也是純粹因為想當明星。

但言承旭沒有明星夢,只是因為媽媽看到兒子出現在電視上很開心,才決心入行,因為這樣他才覺得自己有點出息。

同時他沒有退路,總是在為生計奔波勞碌,他必須拼了命地抓牢這個圈子,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好起來。 這讓他不能不緊張,總把自己的弦繃得緊緊的,總是要求自己必須做到最好。

▲言承旭很清楚自己非科班出身缺少專業的演藝基本功訓練,但被經紀公司裹挾的他是不可能在當紅時停下工作進修,這讓他對自己的工作很矛盾。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言承旭總是心事重重、不苟言笑,整個人繃得緊緊的。

《流星花園》導演蔡嶽勳曾這麼評價過他: 「很用功、很努力,他最大的問題是在表演時要放輕鬆,演戲時,不能總是繃著,認真是需要保持的,但是認真和輕鬆是兩回事,所以放鬆一點會讓他的表演看上去更舒服。 」

▲蔡嶽勳親自指導言承旭演強吻戲。

也因為不像大S那樣讀過藝校,所以演藝基本功為零,雖然他也和公司提出抗爭想學跳舞、唱歌,無奈爆紅後的商業片約不斷,他心裡的空始終沒有通過學習和自學去彌補。

在拍《白色巨塔》時,其中他拍攝一個帶失望表情走路的鏡頭時,竟NG了近20次才過關。 在NG到第12次的時候,導演爆粗: 「只是一個失望的表情,豬頭! 拿點專業出來好不好! 」以狠力拍桌子抗議。 最後,在副導演出面調停下才算完成當日拍攝工作。

▲《白色巨塔》豆瓣8.3分,是言承旭評價最高的一部劇,演技雖然比《流星花園》有所提升,但在老戲骨的碾壓下,他有些力所不逮。

經紀風波:一個遊刃有餘大獲全勝,一個身陷囹圄枉做棋子

要成長為一名巨星,經紀風波難免會遇上。

SOS的經紀風波遇上的很早,早期她們三年間發了五張唱片,都沒有大賣。 這時的陳國欽希望將姐妹倆轉賣給一家日本公司,重新打造送去日本發展。

這一計劃遭到了徐媽媽的強烈反對,女兒們剛剛高中畢業,好不容易在電視上嶄露頭角,愛女心切的她怎捨得把她們送去異鄉漂泊。 這時,經紀人和徐媽媽就有了矛盾。

姐妹倆臺北本地的日常工作,都被徐媽媽親自接管,徐媽媽將銀樓的生意交給親戚打理,拜託各種親朋好友找電視臺的關係,想方設法幫助女兒去上節目,儼然已經是SOS真正的經紀人了。

▲徐媽媽早期總是陪著姐妹上節目,是一個厲害的星媽。

最終矛盾爆發點在徐媽媽撇開經紀公司私自和皇冠聯繫出版《SOS超猛青春》,陳國欽把姐妹倆徐媽媽和雜誌社告上法庭,表面上是一張宣傳照的版權問題,其實背後的實質是SOS的合約。

為了給徐家施壓,陳國欽甚至使出了殺手鐧,他拿出一份文件,聲明SOS這個名稱早已被他註冊商標,合約問題如果無法妥善解決,大小S便不能再公開使用這個名字。

無奈姐妹倆只能登報改名ASOS,意為Adult Sisters Of Shiu (成年的徐氏姐妹) ,陳國欽忍無可忍,威脅要對她們提出上百萬的違約賠償,限制她們以SOS組合名義參加任何節目與活動。

新人鬥不過公司,那時大S已經做好了退圈的準備,她在東區百貨商場的地下一樓租下一個門面,和大姐一起開了家服裝店。 剛成年的她們就遇到事業第一個暴擊。

▲越過經紀公司出版的書被抓住把柄提告。

要不怎麼說她們有貴人呢,許多新人剛出道時就因為和公司矛盾而冷藏甚至退圈渺無音信了。 當時大小S在初代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做助理主持,那時的主持是臺劇演員龍韶華,反響平平。

製作人王偉忠就決意換成當時立志當歌手還在歌唱舞臺守擂的吳宗憲,如果一個節目的三個主持全換,那風險太大。 於是王偉忠拜訪了徐家,希望未來大小S的經紀事務可以籤到自己手裡,他會想辦法幫助二人處理眼前的麻煩度過難關。

▲改版後的「我猜」果然收視第一,一鳴驚人。

可是那時王偉忠的江湖地位也不足以搞掂這份合約,於是真正的大BOSS楊登魁出馬了,他給陳國欽打了一通電話讓他放人,陳國欽接到電話二話不說立馬答應了。 楊登魁後來成了大S的乾爹,《倩女幽魂》也是為了捧大S專門為她開的。

▲右邊就是大S乾爹楊登魁,他對大S的寵愛讓小S懷疑楊老闆喜歡自己的姐姐,不過在某次《康熙來了》邀請楊登魁之子上節目,緋聞也澄清了。

原本對於徐家來說天大的一場官司,沒想到楊登魁一通電話就一筆勾銷了,大小S和徐媽媽對他感恩戴德、投桃報李,在楊登魁新創的八大電視臺中開始主持娛樂新聞節目《娛樂百分百》,從此正式一舉成名。

由此看出,大S雖然出身平民,顏值和身材也平平 (早年還被吳佩慈吐槽是黑肉底) ,但她的起點還是要比F4高一點,未接拍《流星花園》已經是個小明星,出道後有乾爹罩,上節目有媽媽保護足以讓她在娛樂圈有恃無恐釋放天性。

當時臺灣普遍流行八點檔和瓊瑤式溫婉女星,她思維跳躍、出口成梗,愛搞怪無釐頭的風格正對了千禧一代年輕觀眾的口味,時代造就了大S這朵奇葩,她也需要借力再開創自己的時代。

▲當時大S在《娛樂百分百》完全就是個諧星,也難怪當接演《流行花園》時還質疑諧星怎麼能去演偶像劇。

經紀糾紛搞掂,在主持界風生水起,大S抓住的第二陣風就是接拍《流行花園》,在此之前,她曾經想過演戲,不過卻被王偉忠潑了冷水,認為她不適合,所以當時導演蔡嶽勳找到她時,她也一度猶豫。

大S拿著漫畫書回家,小S見到倒吸一口冷氣說: 「這是我最愛的漫畫,你一定要演。 」妹妹這句話很重要,大S好歹是抓住了這趟順風車。 拍這部劇時,無論劇組在哪裡拍攝,大S都要每晚6點趕到電視臺錄製《娛樂百分百》。

可想而知精神和體力雙重壓力多麼大,《娛樂百分百》製作人小隆記得大S拍完《流星花園》來錄節目時,壓力很大,「蠻情緒不穩的,就是比較沉默,她進來都是像行屍走肉。 」終於有一次大S失控痛哭,但是哭完還是繼續當鐵人。

有一次大S因為熱感冒發高燒被送到附近醫院,醫生要求她打點滴,但因為要趕戲,她就問醫生能不能把打點滴改成打針,結果被醫生斷然拒絕。 在輸液的時候,大S一直盯著輸液瓶,盼著它能滴快一點,好去趕下一個通告。

▲當時是在大熱天拍攝,大S要追車、被水淋,真正的日曬雨淋,大S演員的專業素養戰勝了愛美心。

心智就是從那個時候磨練出來的,時過境遷,大S只是說一句: 做演員是我自己選擇,都得受著。

似乎,大S抱著一種和自己死磕的態度,不斷挑戰自己的意志力,如同旁觀者一樣看待自己的心志,就想看看自己到底能撐多久。 在她的世界裡,似乎從來沒有「不可以」幾個字。

▲蔡康永說,徐熙媛身上最大的特點是:不想對人生投降。她的家人和朋友們都無比愛她,也大都提到她的ㄍ一ㄥ(GIN)和辛苦。但其實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並為之付出。

同樣的,言承旭和經紀人柴智屏也發生過大撕X,一方面言承旭個性較真脾氣不好,另一方面的柴智屏呢也是一位把藝人壓榨到底的經紀人。

在拍《流星花園2》時,她曾讓F4去拍廣告,讓全劇組空等他們,惹得大S抱怨連連。 當新人時還能老實被壓榨,當言承旭有了別的心思,脫離F4自己發展,那這場糾紛就是遲早的事。

2001年,言承旭準備接拍《蜜桃女孩》,但疑似對女主角吳辰君的表演方式頗有微詞以「身體不適」為由退出,可是那時連定妝會都舉行了。

▲《蜜桃女孩》的導演鄧安寧後來表示言承旭在為人處世上確實「有問題」,需要時間加以改進。

後來有一次與《娛樂新聞》記者發生誤會,進而使主播陶晶瑩淚灑現場,為顯道歉誠意,言承旭乾脆取消接下去的錄製,捨命陪君子! 沒料到因為事先沒通知,竟讓另一臺的娛樂主播高怡平空等一場,她主持的《完全娛樂》因言承旭的臨時爽約而程序大亂!

▲桃子在採訪中提到過這段往事。

▲製作人、工作人員都對他頗有微詞。

2002年是言承旭是非纏身的一年,6月,F4來到廣州拍廣告,卻驚爆某廣告公司向記者索要5萬塊錢的「採訪費」,遭拒後廣告公司人員竟然打了其中一家報社的記者。

此時旁觀的執行經紀人柴小倩並沒有及時調停,這種前無古人的騷操作已經在廣州媒體心目中失了印象分。 然後就是大S耿直吐槽言承旭「難相處」,「好不容易脫離他們,不想再和他們有關連,我和言承旭本來就不是朋友。 」

▲2004年言承旭上《娛樂百分百》和大S同框,旁邊的小S拍手大喊「大複合」,但兩人氣氛還是有點尷尬。

最後,在11月,F4香港演唱會前夕,言承旭爆發了召開媒體見面會,炮轟柴智屏沒人性吸血鬼,身邊只有江一朋、鄭茂良有人性。 請留意江一朋這個名字,他直接主導了這場撕X戰。

當時柴智屏是可米經紀部總經理,江一朋是經紀部總監,從柴和言後來的對峙中,可以看出兩人見面時間不多,連簡訊溝通也很少,實際上負責具體事宜的是江一朋,言承旭甚至稱過他是「恩人」。

▲柴智屏被稱為「偶像劇教母」,絕對強勢鐵血,除了言承旭,其餘F3與她關係也一般,只有仔仔與她續約,後來的王大陸也起訴她要求解約。

F4太紅了,誰都想分一杯羹,這其中就有江一朋,傳聞江一朋發動兵變,準備帶F4跳槽,言承旭在香港記者會上向柴智屏開炮就是他挑動的,此前媒體公布出一份F4兩年來收入明細表,F4兩年來直接收入超過1億臺幣,柴智屏抽取其中的60%,餘下的由4人平分。 這份名單也被認為是江一朋提供的。

11月末,他帶著F4在大陸開演唱會更是騷操作不斷,無論上海、南京、成都還是廣州,F4演唱會的推廣活動都被嚴令禁止、取消歌迷會、演唱會拒絕記者攜帶相機、很多問題由江一朋代答、嚴密阻擋F4和媒體接觸.....一口氣得罪了主辦方、電視臺和媒體,F4耍大牌、難搞的印象是沒跑了。

▲江一朋在此次演唱會的行為實在令人費解,到底是怎樣的經紀人才會以得罪媒體和歌迷為樂趣? 除非這家公司已經惡意放棄了F4的形象與資源,或者有人趁將在外,要斬斷F4和經紀公司的最後一絲脈脈溫情。 難怪會傳出「撬牆角」的說法。

即使江一朋明裡暗裡都放言即將集體跳槽,但老謀深算的柴智屏來了一招釜底抽薪,搶在江一朋進一步行動之前與言承旭和好如初,於是就有了香港演唱會落幕時言承旭含淚致謝柴智屏。

輸家江一朋敗走被調離管理「可米小子」,言承旭被半賣給福隆 (經紀約可米和福隆共同所有)。 此外,柴智屏還得到得到了相應數額的「轉會費」,這場大戰她是唯一的贏家。

其實F3與柴智屏的關係也一般般,只有言承旭跳出來充當了靶子,我想不僅因為心思單純,也是弄不明高層角力,他們的商品「藝人」撼動不了大樹只能做棋子。

2002年下半年,F4除了不停地演出、拍戲、拍廣告之外,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進步。 在臺灣市場上已經疲態盡顯,新劇集期望值亦大不如前,這些都是高層權力鬥爭帶來的不良後果。

與福隆約滿後,2005言承旭和飛輪海組合的經紀人馮家瑞合資開「戲夢堂」,也著實沒折騰出什麼火花,2003到2005年只有一部《魔幻廚房》,還曾經三年換了六個經紀人。

▲當言承旭唱到《我是真的真的很愛你》時感動得雙眼通紅,還說: 「F4成立差不多兩年了,經歷過很多事,我要多謝柴姐(柴智屏),沒有她就沒有F4,謝謝! 」

沒有大S貴人攙扶的幸運,言承旭面對經紀公司只能自己解決,然而獨木難支,格局觀、性格和為人處世態度讓他陷入僵局。

高層鬥爭中他站在江一朋這邊,可是從江一朋難看的吃相就決定他並非良人,又得罪了人脈廣背景深的柴智屏,言承旭的人氣可以說從此事件漸漸回落了,不是旭迷也挺遺憾這顆流星的流逝的。

流星後時代:大S沉淪得甘之如飴,言承旭沉淪得無可奈何

因為敬業和背景,接下來大S不愁沒有戲拍,《戰神》、《轉角遇到愛》《泡沫之夏》、《求婚事務所》等奠定了臺灣偶像劇女王的地位。

▲大S的經典角色不止杉菜一個,還有俞心蕾、綺羅。

不過如果安於臺灣市場,那大S充其量就是臺灣本土女星。 她逐漸把重心放在香港和大陸,第三次風——進軍大陸,她頭也不回迅猛抓住了。

在兩岸電影電視交流還沒有那麼頻繁的年代,臺灣演員要佔據電影主角,只能搶先和香港公司籤署合約,先擁有演員選擇權,自然臺灣演員可以成為主流,之後加入的大陸電影公司,都只是第三方的電影代表。

而且臺灣可以提出男主角一定要是天王,這樣可以拉動女主角的人氣。 大S的《保持通話》、《未來警察》、《大內密探零零狗》就是搭上這趟順風車進大陸,和劉德華、古天樂合作創造了高票房。

▲《未來警察》甚至是第三番,壓範冰冰一番。

雖然都知道其實這些票房主要都是港星帶動的,但是票房就等於身價,只要電影票房高了,臺灣演員的身價、知名度自然就提高,就會有更多導演來找臺灣演員加入電影。

到了2010年6月,大陸與臺灣籤署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取消臺灣電影進口的配額限制,臺灣電影步入了一個新時代。 大S更是喝了頭啖湯,快速在2010年7月到2011年間,連續拍了《龍鳳店》、《劍雨》、《大武生》。

▲那些年大S拍過的合拍片,不乏大製作和與當紅男星合作。

走出臺灣小天地,大S才看到自己的短板,早年大S總是自誇自己是仙女,拍了第一部電影她就必須向自己坦白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不是周迅那種天生電影臉。

▲讓一個愛美如命的女演員說出這種話著實不易,不過也看到大S對自我的清醒認知。

《大武生》票房失利後,大S索性把重心放在家庭和備孕上,懷了三胎再復出後,早已改天換地,莫說臺灣演員逐浪於前,大陸也有了自己的偶像劇文化,這江湖不再是大S的江湖。

雖然她也不無失落地抱怨來找自己的都是媽媽角色,但現在上上綜藝節目,拍拍廣告,收入也相當不錯,還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誰又能說不是最佳選擇呢。

▲霸氣的大S不接受外界對她年紀的評價,寧願不接也不願接受這個對中年女性有歧視意味的潛規則。

至於言承旭,公司很早就規劃他臺灣日本兩地發展,他出過日文單曲、寫真,頻頻在日本開見面會。 就臺灣這個演藝市場來說,早期跟日本走得比較近的,臺灣和日本的很多藝人就經常在兩地活動。

▲左圖雜誌標題是虜獲亞洲女性的永遠的王子,右圖是日本主流雜誌《周刊女性》,能登上該雜誌的華語藝人屈指可數。

但他又選錯了,這個時代,畢竟大陸才有更廣闊的市場。

言承旭後知後覺,到2011年才開始拍大陸偶像劇,可惜大勢已去,大陸的選秀偶像、韓流回流偶像一茬茬,少女們對鮮肉的長情長不過10年,大家哪裡還記得有言承旭這麼一個十年前的流量明星呢。

▲這幾部偶像劇你看過嗎?有些連名字都很陌生,也沒水花。

在2017年,有傳趙麗穎將和言承旭主演《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傳言一出,就遭到趙麗穎粉絲抵制,認為他又老又過氣,經紀人回應是言承旭已有許多排定的工作,沒有空檔接這部戲。 可是言承旭在忙什麼呢,只有2016年一部《因為愛》和今年的《交換吧! 運氣》。

▲《因為愛》豆瓣評分4.3,連劇照也很少。

▲《交換吧! 運氣》43歲的言承旭還是和23歲的女生演偶像劇,也是蠻感慨的。

大S年少出道,經歷了臺灣偶像劇騰飛,合拍片的開始,也嘗到了大環境下臺星的沒落,毫無疑問,她是有主見、果斷、精明的,每一次都能抓住風口嘗到了拓路者的甜頭。

她的內在更像一個好奇且有征服欲的勇者,不斷拓寬自我和演藝的邊界。 她明明極度怕「鬼」,卻要折磨自己拍「鬼片」,在臺灣做明星做得好好的,偏要去未知的環境攻城略地。 現在流行的「走出舒適圈」,大S絕對是踐行者,哪裡不舒適就去哪裡。

而言承旭,是一路往內收,性格上內斂,不擅長也不愛與別人來往,江疏影曾和言承旭合作了一部戲,戲外竟然沒有說過話,唯一一次聊天還是江疏影看到言承旭一人坐在橋邊很孤獨,去安慰他時多聊了幾句。

演藝事業上,他也是固守臺灣一分三畝地。 臺灣市場在縮窄,大陸才能提供更多機會,前有明道,後有「天庭宴」就能說明時代大趨勢。 再加上早年輕信江一朋,得罪了大陸媒體,等他回過神來,卻已失去了最好的時機,寥寥幾部電視劇也無甚火花。

所以,對於天王天後來說,可能有一部劇爆紅,但那真的不代表什麼。

看大S和言承旭從同一部劇裡火出來,但走向不同的路向,就深刻地說明性格決定命運。

當流量不容易,但當巨星更難,因為要成為巨星除了天賦機遇運氣性格之外,你還要學會一項特別的本事,就要要學會做一個時代的聽風者。

其實這也是每一個行業的高人必須要學會的一頂技能,就是你要努力去看時代的走向,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每一次拐點都會帶來下一次浪潮,如果你看得準時代的走向,即便不怎麼用力,站在風口過處,怎麼樣你也會比別人飛得快,這叫順勢而為,這種聽風的能力,和對時代變化的把握,和一個人的認知、格局、心智的修煉息息相關。

所以看似離經叛道、寧折不彎的大S在自己事業道路上每每都跟著風向順勢而為,反而走得順當,而聽不到風向即使帥如言承旭,也是十來年就泯然眾人了。

人生艱難,有些幽微時刻真的是努力大於選擇。

祝大家好運!

相關焦點

  • 臺灣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主題曲,火了17年的手機鈴聲,回憶殺!
    臺灣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主題曲,火了17年的手機鈴聲,回憶殺! 原標題:臺灣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主題曲,火了17年的手機鈴聲,回憶殺!
  • 《流星花園》2018版開播,它會重現F4+大S時代臺灣偶像劇盛況麼?
    再過一天,《流星花園》2018版就將在大陸首播四個小哥哥挺好看的,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一直很佩服偶像劇教母柴智屏柴姐的,近20年來,在華語偶像劇及偶像明星的製造上,無人能企及於她她最早和馮家瑞開創了可米國際,後來因為拍2001版的《流星花園》,而創立了可米瑞智,專業打造偶像藝人
  • 新版《流星花園》遭猛批,「越拍越土」的偶像劇出路在哪?
    作者/王雅莉新版《流星花園》又雙叒叕上熱搜了。「流星花園進度快」「道明寺打杉菜」「花澤類 渣」……從新版《流星花園》上周開播起,圍繞它的討論就一直不斷。作為臺灣偶像劇的開山之作,這個超級IP的影響力可見一斑。不過與之相對的卻是它極低的豆瓣評分。
  • 曾經風靡大陸十多年的臺灣偶像劇,是如何走向沒落的?
    說起臺灣偶像劇,對於現在的85後,90後的小夥伴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它可能是我們整個青春回憶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就算到了現在,這群過了30歲的人,都能脫口而出幾部自己看過的電視劇名,譬如《王子變青蛙》、《惡魔在身邊》、《格鬥天王》等等。
  • 回顧內地偶像劇二十年,也許新版《流星花園》得這麼拍才能紅
    文/趙婧今年4月,臺灣金牌製作人、2001版電視劇《流星花園》的製作人柴智屏在微博上宣布將重拍《流星花園》,消息一出立馬引起熱議,而前兩日有關演員的最終人選仍然吸引了大批粉絲關注的目光。雖然已經過去16年,但是《流星花園》IP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覷。
  • 43歲言承旭再演偶像劇,女主也是《流星花園》演員?甜到發鼾
    說到偶像劇,19年前臺灣的一部《流星花園》不得不提,這部電視說它是開創了偶像劇的先河也不為過,成為多少青春少男少女忘不掉的經典回憶。《流星花園》當年有多火,就不用再多說了吧!之後,國內雖然也出了無數部青春偶像劇,但無論是翻拍還是原創,都不盡如意。即使是2018年翻拍的新版《流星花園》也是反響平平,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水花。因此,自從傳出言承旭將再出演偶像劇,並且女主還是新版《流星花園》的女一沈月,這樣的神仙搭配,真的是讓人不得不期待啊!
  • 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
    〓 點開「臺灣偶像劇」百度詞條,糊臉就是《流星花園》的海報就像提到AJ就得說說喬丹一樣,提到臺灣偶像劇就一定繞不開《流星花園》。在這之前,臺灣並沒有偶像劇這一說法。2001年4月21日,由不知名組合F4主演的《流星花園》被佛系地放在深夜檔播出,因為實在是沒人認識他們。顯然,臺灣的電視臺主管不具備大陸的鬥地主思維。他並沒有意識到,哪怕扔出的牌是四條三,那也是炸。
  • 曾經風靡大陸十多年的臺灣偶像劇,為什麼消失了?
    說起臺灣偶像劇,對於現在的85後,90後的小夥伴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它可能是我們整個青春回憶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就算到了現在,這群過了30歲的人,都能脫口而出幾部自己看過的電視劇名,譬如《王子變青蛙》、《惡魔在身邊》、《格鬥天王》等等。然而,最近這些年,不論是在電視或者網絡平臺上,我們都很難再看到這類劇的影子了。
  • 臺灣偶像劇才是最強回憶殺
    因為陪伴他們成長的除了光怪陸離的香港電影之外,還有內地的歷史正劇、香港TVB的武俠劇、臺灣的偶像劇。其中,臺灣的偶像劇更是許多少女心中的粉紅泡泡,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偶像劇鼻祖《流星花園》。2001年《流星花園》的出現為臺灣偶像劇定下了基調,臺灣電視劇也由瓊瑤領銜的言情時代進入到柴智屏、陳玉珊主導的偶像時代。劇中鳳梨頭的傲嬌男孩道明寺、等離子燙的夜店咖美作、格子衫的文藝風流男西門、備胎鼻祖的憂鬱王子花澤類以及「綠茶婊」杉菜構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世間始終你好:為什麼我們如此懷念臺版《流星花園》?
    《流星花園》現在再回味《流星花園》,簡直像跨越了一個時代。身為臺灣偶像劇教母的柴智屏曾經這樣說過,在《流星花園》之前,「那個時候臺灣沒有偶像劇」。偶像劇的開山鼻祖,當之無愧。《流星花園》改編自神尾葉子的漫畫《花樣男子》。
  • 為何「四大天王」造型潮到現在?而臺灣f4涼的卻那麼快
    每個年代的娛樂圈男神都會變遷,從周潤發狄龍四大天王到F4鹿晗蔡徐坤嫩草鮮肉壓倒硬漢,大眾們的審美也一直在改變著,不過現在回看當時的四大天王髮型到現在看依舊帥的一批,而臺灣F4的造型放到現在來看卻逐步被淘汰了。
  • 臺灣版《流星花園》中的插曲簡介
    第1頁:《流星花園》介紹 第2頁:《流星花園》插曲   《流星花園》是臺灣電視人根據日本漫畫家神尾葉子的作品《流星花園》(又名《花樣男子》)改編拍攝的真人版電視劇,去年在臺灣華視推出,結果收視一路長紅,打破了近年了臺灣鄉土劇壟斷電視市場的格局,在臺灣掀起了搶拍日本漫畫真人版的熱潮。
  • 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青春偶像劇,現在漸漸走向沒落了?
    要說到臺灣偶像劇的開山鼻祖,那麼一定要說起那部風靡全亞洲的《流星花園》而當初這部劇播出之後風靡了,全亞洲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認識了「周渝民」,「言承旭」這兩個年輕小夥子,當然還記得的就是「F4」了。屬於《流星花園》的年代,街上的那些盜版碟片都被買光了,而也有不少的年輕少女,吵著嚷嚷著要去看言承旭,要看流星雨。
  • 新版《流星花園》遭吐槽,網友:有個版本比臺灣的更深入人心
    新版《流星花園》正在湖南衛視熱播。作為一部屢被翻拍的經典大IP,該劇一開播,話題量一度衝到微博熱搜第二名,收視率也曾獲得同期第一的好成績。然而,隨著劇情進一步展開,收視率卻持續下滑,豆瓣評分更一度降到2.9(滿分10)。
  • 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榜單出爐 天王天后雲集
    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榜單出爐 天王天后雲集 2012年01月16日 18: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偶像劇的20年,看過這些劇的8090後都老了吧
    《流星花園》。 海報、雜誌、貼紙、光碟、衣服、鞋子、書包、筆記本,只要有《流星花園》的LOGO就是超級搶手貨。 而根據「偶像劇教母」柴智屏的估計,從播出到2005年,至少有5億人看過F4的演出,全世界有16個國家和地區播放過這部劃時代之作。 可以說,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一個華語組合能超過當年F4的影響力。 《流星花園》的出現不僅是改寫臺灣電視劇史的標誌,更是開啟臺灣偶像劇黃金十年的鑰匙。
  • 8090後曾經看過的臺灣偶像劇
    8090後小時候看過的臺灣偶像劇,那會一到放假就會守候在電視機前面,那會電腦還不怎麼流行,也沒有視頻網絡。陪伴我們的只有電視機,記得湖南衛視和安徽衛視都播過很多偶像劇。那會小編和農村的夥伴們都會圍在一起看這些電視劇。下面我總結了以下作品。
  • 臺灣偶像劇:黃金十年到蟄伏復興,巔峰對比令人惋惜!(上)
    最早的臺灣偶像劇是《麻辣鮮師》,靈感來源於日本漫畫,雖然反響一般,但是集結了後來爆紅的偶像明星,比如言承旭,潘瑋柏,藍正龍等等,奠定了受眾基礎。開啟臺灣偶像劇爆紅市場的當屬《流星花園》,經典就是不管時隔多少年都百看不膩,還被翻拍成各種版本。
  • 那些年的臺灣偶像劇,你最愛哪一部?
    臺灣偶像劇盛行的時候,我可是一部接一部地追啊,看看這些暴露年齡的偶像劇,你追過哪一部?4、《流星花園》F4,一個既遙遠又熟悉的名字。十幾年前,這個名字像流星般划過80、90後的青春,如此閃耀奪目,又如此稍縱即逝。2001年4月,一部叫《流星花園》的偶像劇在臺灣播出後,立刻在亞洲捲起狂潮。
  • 《流星花園》:道明寺霸道,杉菜綠茶,是怎麼成為偶像劇經典之作
    01《流星花園》是我看的第一部偶像劇,直到現在,我也覺得這部劇沒有辦法複製,更不會再有人是「道明寺」本尊。看過很多遍《流星花園》,一直巨無敵喜歡道明寺這個角色,霸道又專情,是直男也是暖男,只是用自己的方式,一生只暖一個人,特別是在杉菜一次又一次傷害道明寺之後,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杉菜好,這樣的道明寺真是讓人愛著、心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