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布袋戲的戲迷們常以「道友」自稱,一是源於早期的布袋戲中「三教」的戲份比較多,戲中常以道友稱呼修道之人;二是意為喜愛布袋戲的同道中人。從道友「觀」戲,今天讓我們走進霹靂布袋戲「道友」的世界,從外部的角度去了解霹靂布袋戲的魅力。
1.人物性格飽滿
微博:「素還真,愛上霹靂雖然才三年,與你錯過19年,但我還有未來幾十年與你共度,與霹靂一起度過,餘生請多多指教了。」
(圖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也被譽為「中國的冰與火之歌」,編劇大大從來不吝嗇人物的受歡迎程度,剛爬上一個牆頭,沒過幾集牆就塌了。就連霹靂布袋戲的第一男主,素還真也是這樣,全真全賢但不是無所不能。其次人物去臉譜化,人物有血有肉有悲有痛。就拿素還真而言,前期素還真擅長審識奪勢,時而是翩翩君子講君子之禮;時而殺伐果決,為了武林和平也會使用一些奸詐,性格中帶著一絲傲氣;後期敗於歐陽上智之手,磨掉了他的傲氣,知「人外人,山外山」性格越發謙遜;妻子、妹妹、摯友離他而去,人生的重大打擊讓素還真越發珍惜身邊之人,願意為了保護他們而損害自己的利益。從傲氣到謙遜,從利己到越發「白蓮花」,素還真的每次成長和變化都是合理的,心情會隨著劇情的推薦而不斷變化。真實二字,也許是我喜歡霹靂的原因。其三人物為編劇原創,編劇大大嘔心瀝血,安排合理的情節以及故事,為人物注入靈魂,才有了霹靂宇宙系列的火熱。對於霹靂,始於人物,忠於故事,合於原創。
2.特色的閩南語配音
微博:「慢裡耶,慢裡下,慢裡羞,慢裡煙「,作為一個閩南語一級愛好者,香糯溫婉的閩南語配音真的戳我。「
(圖片來自於網絡)
老版的霹靂布袋戲大多是閩南語配音,剛看的時候,確實有點不適應,只覺得咿咿呀呀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可什麼事情都離不開「真香「定義,隨著劇情的推進,配音逐漸」上頭「,越發覺得韻味十足。相對於普通話,閩南語15個發音,在音色的變化以及語言的表達上更為豐富。「八音才子」的黃文擇帶有戲曲感的念白腔調為霹靂系列故事增添了別樣風味,。」千人配音出一人」,劇中無論是男女老幼,飛禽走獸的聲音都為黃文擇一人扮演。時而軟糯,時而深沉,時而圓潤,時而悽涼,很容易代入進去劇情中。
3.古風古韻的詩號
微博: 旁白人物臺詞詩號之美,剛入坑那會一度驚為天人。我特地找了個本子把那些古風古韻的詩號都記了下來。
(圖片來自於網絡)
詩號也是定場詩,元雜劇時期便有。霹靂布袋戲中的各色人物均有屬於自己的詩句,這些詩句或是編劇大大原創,或者出自古詩詞,或是改編於古詩詞。讀來朗朗上口,別具一番古風古韻。如楓岫主人的詩號:笑看嫣紅染半山,逐風萬裏白雲間;逍遙此身不為客,天地三才任平凡。句句沒提楓岫主人,句句都在說楓岫主人,「染半山」為秋天楓林染紅山林;「追風白雲」化用無心雲出岫,對應「岫」;」不為客「即為」主「;」平凡「極為人。如此,四句意思暗指「楓岫主人」這一人名。除此之外,青陽子:萬裡黃沙不見僧,狂風暴雨掩儒生。三教原本道為首,焉能平坐共齊名?可見霸氣;香獨秀:浮名本是身外物,不著方寸也風流,可見趣味……
4.融於環境的音樂
微博:收百家之長融會貫通,霹靂的配樂一直保持著超高的水平,BGM從未讓人失望過。
(圖片來自於網絡)
所謂「聽音識人「,霹靂布袋戲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情境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不同音樂,BGM一響起便知道是哪個人物出場,他目前面臨著什麼樣的情境中。且使用了古今中外各種樂器去演奏,其中嗩吶神曲——夜神泣,由鬼毛浩老師在2009年的創作曲,主奏的樂器為簫與哨吶互協奏,成為—夜神的專屬音樂。每當夜風起時,遠方滄桑哀鳴陣陣的聲音傳來,夜神從荒野中走來,如泣如訴,讓人思索,這個少年什麼時候才能擺脫悽涼。
5.跌宕起伏的劇情
微博:傳統木偶工藝+武俠背景框架+現代化的表現形式+天馬行空的劇情實在是太吸引人啦,霹靂布袋戲講述的遠方的故事,但是反饋的是人間的酸甜苦辣
(圖片來自於網絡)
霹靂布袋戲的編劇絕對是業內最會講故事的人之一,語音運用純熟,腦洞也大的飛起來……主線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原武林權利相爭的故事,編劇大大們以筆為刀,雕刻霹靂布袋戲的宇宙。詭譎宏大,天馬行空的原創劇情以及人物著實讓我著迷。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同樣的,一千個道友也有一千個霹靂布袋戲,在你的眼中霹靂又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