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和蜜獾誰更厲害?為什麼?

2020-12-22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鬣狗和蜜獾都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明星」動物,不同的是蜜獾有的是「美名」,而鬣狗有的是「臭名」,因為蜜獾是「世界上膽子最大的動物」,它體型雖然不大,但是無論面對多強的對手,它從來都是無所畏懼的,人送外號「平頭哥。」而鬣狗則是經常以多欺少,做出「殺人越貨」的勾當,人送外號「掏肛二哥」。那麼,「平頭哥」和「掏肛二哥」誰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二哥」鬣狗的戰鬥力

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被稱為非洲二哥,不過當然不是所有的鬣狗都是「哥」,在鬣狗科下的四種動物中(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和土狼),只有全身有黑色斑點的斑鬣狗才是體型最大、數量最多的存在,因此,真正的「非洲二哥」是斑鬣狗。

斑鬣狗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和半荒漠地帶,其中以草原數量最多,而它們的分布與獅子、花豹等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有著高度的重合,因此,想要在強敵眾多的大草原上生存下來,斑鬣狗必須要有很強的實力。

首先,斑鬣狗是高度群居的食肉動物,一個斑鬣狗群成員最少也有5隻以上的成員,其中體型最大的雌性為「首領」。即便是體型較小的雄性也有著平均50公斤左右的體重,雌性的平均體重甚至到了65公斤左右,與花豹的體型不相上下。

其次,斑鬣狗有著強大的咬合力。在網上主流的說法是斑鬣狗的咬合力比獅虎都要高,但是這個數據來自於一個紀錄片《巨齒鋼牙》,而裡面的測量方式與正常的測量咬合力的方式不同,他們用的是一個剛性的測試器,而且測試的位置是裂齒,眾所周知,食肉動物的裂齒是用來撕裂獵物的,比犬齒的咬合力大,而在捕獵時,犬齒才是食肉動物的殺手鐧。因此,斑鬣狗的咬合力並不是傳言中超過500公斤,而是250公斤左右(犬齒)。不過,即使是250公斤,也與花豹(280公斤左右)非常接近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斑鬣狗的裂齒咬合力要比花豹高很多(花豹大約有430公斤,斑鬣狗有560公斤左右),因此,斑鬣狗在進食時能夠咬碎骨頭,而這也是它「碎骨者」稱號的由來。

最後就是斑鬣狗的「看家本領」了。雖然斑鬣狗一直以來給人的形象都是「以多欺少」的「強盜」,但其實,斑鬣狗的獵物有70%以上是自己捕獵的,它們甚至能夠通過團戰獵殺斑馬、角馬等大型食草動物。而它們之所以能夠放倒大型動物,除了靠數量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手段,那就是「掏肛」,斑鬣狗跳躍能力不強,它們無法像貓科動物那樣在捕獵時用鎖喉、襲背等方式,所以,它們選了動物防禦最薄弱的地方-肛門。即使如非洲水牛如此龐大的動物,一旦被掏肛成功,整個消化道都被扯出來後,也只能轟然倒地。因此,斑鬣狗又被稱為「掏肛二哥」。

看完了斑鬣狗,我們再來看一下蜜獾

如果論體型,蜜獾在非洲連前五十都排不到,因為它的體長不足1米,體重平均只有9公斤左右,最關鍵的是在大多數食肉動物都群居的大草原上,蜜獾依然是個「獨行俠」。在非洲的陸地食肉動物中,就拿大貓花豹都把「家」搬到了樹上避免其他食肉動物的威脅,而蜜獾依然在陸地上「蹦躂」,它憑什麼呢?

首先是膽識。作為拿到了「世界上膽子最大動物」吉尼斯紀錄的動物,在蜜獾的眼中,就沒有害怕的動物,無論對面是一群獅子還是鬣狗,它從來不會逃,只有戰。

其次是身體構造。僅僅是有膽識,沒點本事,就是愣頭青。但是蜜獾不同,它的膽識是建立在自身的實力上的。首先是它的靈活性,蜜獾是鼬科動物,雖然鼬科動物大都體型不大,但是它們清一色的都很靈活。其次,蜜獾有著皮肉分離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如果被獵物咬住了致命部位,它能通過扭動身體的方式,讓位置改變。這樣雖然皮肉之苦難免,但是能避開致命傷。

最後就是攻擊性了。蜜獾雖然體型不大,但是尖利的爪子、鋒利的牙齒應有盡有,因此在面對一些大型食肉動物時,它們總是能夠利用靈活的身體,加上爪子和牙齒給對方造成傷害,雖然這些傷害不致命,但是傷口多了對動物來說風險也就高了很多。因此,這就是獅子不太願意招惹蜜獾的原因。

鬣狗和蜜獾誰更厲害?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分析,如果說對於獅子而言的話,顯然蜜獾要比鬣狗要厲害。因為,在單挑的情況下,無論是雄獅還是雌獅都有殺死斑鬣狗的能力,而且一旦斑鬣狗落單,它們遇到獅子,生怕自己跑不快。但是,如果是蜜獾遇到獅子,獅子想要獵殺蜜獾要費很大的勁,甚至蜜獾還能給獅子造成傷害。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蜜獾要比鬣狗難纏很多。

其次,蜜獾有著免疫大部分蛇毒的能力,而斑鬣狗沒有,因此在遇到毒蛇時,斑鬣狗顯然也沒有蜜獾厲害。

但是,如果是比獵殺一些大型獵物的能力的話,體型較小的蜜獾就不如斑鬣狗厲害了。

如果說是兩種動物單挑的話,蜜獾的攻擊性就沒有斑鬣狗強了。首先,如果蜜獾遇到一群斑鬣狗,儘管蜜獾很兇猛,它最終也會命喪斑鬣狗之口。其次,如果是單對單的話,由於斑鬣狗體型小於虎豹,且屬於貓型總科下的動物,所以它的靈活性要比獅子和花豹強一些,因此,在遇到蜜獾時,雖然蜜獾在過程中也能給斑鬣狗造成傷害,但是最終的結果依然是蜜獾被鬣狗殺死。不過,在現實中,蜜獾確實是鬣狗們不太願意招惹的存在,因為這貨沒什麼肉,還很猛,所以,沒有必要與蜜獾生死大戰。

總結

蜜獾相比鬣狗來說體型要小很多,所以如果比個體戰鬥力,肯定是斑鬣狗更厲害,再加上斑鬣狗是群居動物,而蜜獾是獨居動物,因此,它們就更沒有可比性了。但是,蜜獾也有自己的厲害之處,比如免疫蛇毒、皮肉分離等,所以在面對一些動物時,蜜獾也有比鬣狗厲害的地方。

不過,總體而言,蜜獾是非洲所有的食肉動物都不願意遇到的存在,原因也很簡單,肉少還挺猛,太難纏了~

相關焦點

  • 「平頭哥」蜜獾與「惡魔」袋獾誰更厲害?為什麼?
    「平頭哥」大家都知道是蜜獾的稱號,而「惡魔」這個稱號大多數人卻有些陌生,它正是袋獾的簡稱,全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眾所周知,如果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有稱號,那麼這種動物一定有「過人之處」,比如「草原之王」獅子、「森林之王」老虎、「水中霸主」鱷魚等等。那麼,這兩種有稱號的動物究竟誰更厲害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兇殘的鬣狗和不要命的蜜獾誰更厲害?結局難以預料!
    那麼蜜獾和鬣狗誰更能打?真打起來只有一個結果,差別不單在體型上。眼睛蛇這樣的毒蛇,對於蜜罐來說就像是吃辣條一樣,假如蜜罐被咬了的話,睡上一覺就可以想沒事一樣站起來。像獅子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遇見了平頭哥都會對其避讓,可見它是多麼的兇猛,難纏好鬥。
  • 驚豹和鬣狗誰更厲害?為什麼?
    鬣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看到驚豹這個名字,許多小夥伴可能一頭霧水,這也難怪,畢竟驚豹是已經滅絕超過1萬年了。那麼,驚豹與鬣狗這兩種跨越了萬年的兩個物種究竟誰更厲害呢?我們先來簡單的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的數據。
  • 狼獾與「平頭哥」蜜獾究竟誰更厲害?為什麼?
    「平頭哥」蜜獾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狼獾則主要分布在亞、歐、美洲大陸上,因此,從分布上看,兩種動物是沒有相遇機會的,既然沒有相遇機會,自然也沒有實戰的數據。所以,要想判斷狼獾和蜜獾誰更厲害?我們只能通過對比兩種動物的數據以及習性了。
  • 鬣狗群對付1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壓制,畫面實在不忍直視!
    鬣狗群對付1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壓制,畫面實在不忍直視!蜜獾因它的毛髮酷似黑幫大哥,因此它也被叫做平頭哥,這天它在草原上覓食,這讓不遠處的鬣狗群虎視眈眈的瞧上了,鬣狗群為了保證戰鬥力。它們一般都會組成小隊伍,這不平頭哥見到它們來勢洶洶的樣子,本以為平頭哥會快速逃走,但沒想到它不緊不慢的挑釁著鬣狗,鬣狗見到它如此囂張,於是它們準備向平頭哥展示自己的絕技。
  • 四五隻鬣狗掏肛1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反掏肛,畫面實在辣眼睛!
    四五隻鬣狗掏肛1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反掏肛,畫面實在辣眼睛!蜜獾「平頭哥」的稱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和它們愛幹仗分不開聯繫,蜜獾生性孤僻,無所畏懼,不是在幹仗,就是在前往幹仗的路上,說來你可能不信,獅子見到蜜獾都是繞著走,只因這傢伙完全不把獅子放在眼裡,常常將它們咬得叫苦不迭。
  • 「平頭哥」蜜獾與貓咪大戰,誰更厲害?為什麼?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平頭哥蜜獾蜜獾是鼬科的代表動物之一,在整個鼬科家族中,體型最大的狼獾,體長也不過1米左右,體重平均也僅有16公斤左右,更不用說其他的鼬科成員了。因此,總的來說,鼬科動物的體型只能算是小型動物。
  • 三隻鬣狗掏肛一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反掏肛,畫面實在辣眼睛!
    三隻鬣狗掏肛一隻蜜獾,不料竟被蜜獾反掏肛,畫面實在辣眼睛!鬣狗最喜歡的就是不勞而獲,一隻懷孕的母鬣狗在草原上見到其它動物吃剩的羚羊,正在美味的享受著,但是意外發生了,平頭哥也看中這隻獵物,鬣狗的單體作戰能力比較弱。
  • 如果「非洲平頭哥」蜜獾跟科莫多巨蜥打起來,它們誰更厲害?
    至於為什麼蜜獾會有如此大的熱度,可能原因就是這傢伙,不論對方什麼實力,它都會勇往直前,「退縮」在它們的字典中,是完全不存在的。而且蜜獾完全不是花架子,在猛獸遍地的非洲大草原上,蜜獾雖然比不上「非洲一哥」獅子,也比不上「非洲二哥」鬣狗,但蜜獾好歹也是「平頭哥」。
  • 非洲鬣狗與花豹在二十平米的鐵籠裡,誰更厲害?為什麼?
    鬣狗與花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對「冤家」,而且從許多的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花豹被鬣狗欺負,並且結果往往是花豹落荒而逃。這讓許多人認為花豹是打不過鬣狗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將鬣狗與雄性花豹關在籠子裡,誰能勝出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巖蟒與森蚺,誰更厲害?為什麼?
    巖蟒和森蚺分別是非洲最大的蛇與美洲最大的蛇。按理說,兩種動物是不可能的相遇的,但是,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非洲巖蟒已經入侵到了美洲。從目前來看,入侵美洲的非洲巖蟒僅僅到達了美國,也就是北美洲,而森蚺則是南美洲特有的動物。因此,兩種動物在現實中還是無法相遇的。
  • 遇到鬣狗會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平頭哥號稱「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可見平頭哥是非常厲害的。平頭哥這種動物非常的有趣,它有著一身光滑的皮毛,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個頭,十分的。真的有這麼厲害嗎?蜜獾分布於非洲、西亞及南亞。而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個的楞貨鬣狗。鬣狗在非洲草原有著「非洲二哥」的稱號,也就說除了非洲一哥獅子之外,沒什麼是它們的對手。其中斑鬣狗體型最大,咬合力達到了1326.8磅,遠超過超過了美洲豹、獅子、老虎等,在陸地動物中僅次於河馬,畢竟體型差距不知道多少倍,據說史上最強「非洲二哥」,重達300公斤,一口就能咬死獅子。
  • 為什麼動物園不飼養「平頭哥」蜜獾?
    蜜獾在生物學分類上,隸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科蜜獾亞科蜜獾屬,主要生活在非洲中南部的熱帶雨林、大草原以及沙漠的邊緣地帶,另外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其體型大約1米左右,雄性略比雌性大一些。它們的食譜比較廣泛,通常都是暈素搭配,比如小型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昆蟲、蛇類、螞蟻等,以及植物的果實、漿果、堅果等,有時也食用腐肉。
  • 鬣狗與北美灰狼單打獨鬥,誰的勝算更大?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鬣狗在非洲大草原上被稱為「非洲二哥」,在食肉動物中的排名僅次於獅子,而北美灰狼中有最大的灰狼亞種,這兩種動物的對決一定精彩異常。不過可惜的是,北美灰狼都分布在北美洲,而鬣狗僅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大陸上,所以二者沒有交手的機會。因此,要想判斷兩種沒有交手機會的動物誰更厲害?我們就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
  • 雲豹和獰貓誰更厲害?為什麼?
    一般情況下,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中,體型優勢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這就是花豹為什麼打不過獅子,獵豹打不過花豹的主要原因。但是,對於兩種體型相近的同科動物來說,要想判斷它們戰鬥力的強弱,就要通過一些基本數據以及習性來做一下綜合對比了。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種中型的貓科動物。
  • 「平頭哥」蜜獾在非洲大草原上,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
    老規矩,還是先說答案:平頭哥蜜獾當然不是無敵的。在非洲,一頭普通的花豹分分鐘就能教它做「獾」。那麼,為什麼有許多的小夥伴會認為平頭哥蜜獾是無敵的存在呢?下面我們就詳細的說下蜜獾的「過人之處」以及真實的「平頭哥」。
  • 獅子大戰鬣狗,誰更勝一籌?
    說到最兇猛的動物,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獅子和老虎吧,獅子被稱為是草原之王並且他們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在尋找食物的時候他們也是會選擇集體捕食的,但是如果他們落單的話,獅子的力量也就會大大減少了,這不就有一隻獨自捕食的獅子大戰鬣狗,誰能更勝一籌呢突然畫風突變太有愛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哪種動物與「平頭哥」蜜獾長得最像?
    蜜獾的背部從頭到尾都被白色的毛髮覆蓋,這就是「銀髮和白披風」,剩下的毛髮以黑色為主,黑白的配色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也顯得非常的個性。那麼,為什麼說蜜獾「非洲大陸我最兇」呢?因為,蜜獾可是拿到了「膽子最大動物」的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動物。
  • 《獅子王》中的鬣狗有多厲害,和花豹單挑誰強?
    斑鬣狗斑鬣狗和棕鬣狗僅見於非洲,而縞鬣狗橫跨亞非兩洲。迪士尼版《獅子王》中和獅子同時出現在銀幕上的是斑鬣狗,而義大利版《獅子王》裡和老虎混在一起的的鬣狗吉爾蒂是縞鬣狗。棕鬣狗在自然界中,鬣狗和花豹的較量時有發生,可分為搶食戰和殺戮戰。搶食戰1.斑鬣狗VS花豹在非洲,成群結隊的斑鬣狗對花豹的威脅很大。
  • 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平頭哥為什麼誰都不怕?全靠3項神技能
    說真的蜜獾還不如一條狗大。蜜獾因為頭的頂部和背上平整的銀灰色短毛就像是留著寸頭染著白髮的江湖大哥,再加上它那放浪不羈,彪悍的性格人送外號「平頭哥」。平頭哥主要生活在在非洲。當地流傳著一句話「非洲亂不亂,平頭哥說了算」。當然這只是網友們的調侃的玩笑話。不過平頭哥的威名在江湖上可不只是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