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連環殺人案告破:如何識別有反社會人格的「冷血惡魔」?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壹心理  來自專輯社交溝通

徐清|作者

歐小宅、蟲子|編輯

sebastiaan|圖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反社會人格」。

江西連殺3人的曾春亮落網了。

曾春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受害者家裡視頻中拍到的曾春亮,帶著毛巾,拿著尖刀和錘子。不久後再出現的時候,一身血。

一周之內,曾春亮殺死了三個人,還用錘子砸傷了一個8歲的小孩子。警方一度把懸賞金漲到了30萬。

要知道,其中的兩個死者是對老夫妻,和曾春亮素不相識啊。

還有一個死者是村裡的駐村幹部,這個幹部還有3年就可以退休了。

被捕的時候,曾春亮竟然一臉淡定,甚至表情詭異:「如果不是我主動出山,你們再過十幾天也抓不到我。」

根據媒體的報導,他無父無母,無妻無兒,無房無車,因為偷東西坐過兩次牢,在監獄裡度過十來年。

從監獄裡出來之後,有人勸他去工廠打工,他有些沮喪:誰願意要我這樣一個坐過牢的人?

同時他也討厭上班,掙得又少。

他一心只想幹票大的。

慘絕人寰的情境,加上這些特徵讓人不得不聯想:曾春亮是不是反社會人格?

這個老少全殺的「冷血惡魔」,

是反社會人格嗎?

有人說,是。否則,他有什麼理由來殺一個和他毫不相干、從無恩怨的一家三口呢?

在最近的兇殺案中,曾春亮七八錘子下來,把熟睡中的老人半塊腦骨都錘碎了;

甚至,正在廚房做飯的手無縛雞的老太,也被曾春亮捅了將近十刀。

不過,這只是我們對曾春亮的猜測。鑑別一個人是不是反社會人格,是個技巧很高的技術活兒。

反社會人格不是一種健康的人格特質,它是一種人格障礙。

而鑑別一個人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根據第四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通常參考以下七項診斷標準:

1、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2、習慣於欺騙和操控別人;

3、辦事容易衝動,沒辦法提前做出計劃;

4、容易發怒,很有攻擊性;

5、毫不顧忌自身或者他人的安危;

6、一貫地不負責任;

7、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如果一個人出現以上多項特徵,精神病學家會推測,這個人可能是反社會人格障礙。

但是,完全符合以上七項標準還不夠。在專業上想要鑑別反社會人格障礙,還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在15歲之前就有類似的行為,還要持續很多年。

所以,不能輕易給一個人貼標籤。

很多人易燃易爆炸,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脾氣不好而已。退一步說,他也只是具有反社會傾向,但還沒有嚴重到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程度。

關於反社會人格群體,還有一個印象,認為反社會人格的人,外表很迷人:

外形高大帥氣;

善談幽默;

從不吝嗇表達對你的愛意;

事業有成,不是CEO就是高管;

不僅帥氣,還多金……

很多人認為,這也是反社會人格能成功玩弄周圍人的原因,他們的外表太具有迷惑性了。

那麼,反社會人格就等於魅力值爆棚了嗎?

當然不是,這是誤解。

拿曾春亮來說,他身上的許多特點更符合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徵:

首先,無法遵守規則。

在曾春亮26歲的時候,他因為偷東西,坐牢7年。出獄4年後,又因為偷東西再次坐牢8年。

法律作為社會規範的底線,他難以遵守。

其次,不顧他人的安危。

我們常說的同情心、惻隱之心,在他身上同樣缺失。

今天5月份剛剛從監獄出來,又跑到康海家裡,光明正大地睡在人家的樓上。私闖民宅,被康海媽媽發現之後,還用螺絲刀捅傷康海。

第三,被抓時毫無悔意。

第四,隨身攜帶錘子和尖刀,很有攻擊性。

其實,很多像曾春亮一樣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有著共同的特徵:從來沒上過學,沒有工作,非常自卑。他們自然是談不上魅力值的。

誤區:所有反社會人格都會犯罪?

又錯了。

雖然反社會人格很「沒人性」,但是不等於都會犯罪。頂多讓人覺得他是個極品。

瑪莎博士在《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一書講過一個案例。

洛克,一個35歲的男人,是紐約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畢業,他屬於反社會人格。但是他既沒殺人,也沒犯法。

那他是怎麼個「沒人性」法呢?

說來可恨又可笑,他當年和前妻西妮結婚,就因為看上她家的遊泳池。

這理由聽起來沒什麼,但是洛克做得非常過分,並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喜歡。

婚禮從頭到尾是西妮出錢包辦。在西妮懷孕之後,洛克乾脆辭掉工作,專心專意讓西妮養她。

妻子懷孕了,總得照顧下吧?孩子出生了總得照顧下吧?

洛克沒有,不幹,當看不見。

他也不工作,整天躺在遊泳池,曬著太陽美滋滋的,還說謊,說自己得了抑鬱症。

抑鬱症是塊磚啊……

西妮為了養家不得不上班,迫不得已請了保姆。

更極品的還在後頭:

結婚後,洛克把西妮從臥室趕了出去,讓她睡了一年客廳。

西妮提出離婚,洛克還要求分一半房子出來。

洛克的真愛就是那個泳池,不是人。至於西妮感覺受傷,洛克一丁點都不在乎。

這些可惡的行為也是他一貫的做派。

在結婚之前,洛克每次交女朋友,每次住進她們的房子裡,只是為了——不用交房租。

這就是洛克禍害人間的方式:裝可憐,成為寄生蟲。

可見,反社會人格不會都衍變到犯罪,但是會讓其他人很無語。

研究表明,世界上反社會人格的比例,每25個人中就有一個。

這意思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中,甚至你的伴侶有將近4%的概率是反社會人格。

按照這個比例,如果反社會人格的人都要犯罪,那麼監獄裡都要人滿為患了。

但是實際上,以美國為例,監獄中的囚犯其實只有20%是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就在你身邊,

但是很隱秘

很多反社會人格的人其實很隱秘。即使像洛克的前妻西妮,35歲的成功人士,但依然會上套被他們折磨。如果不是相處久了,你很難發現。

舉個例子。

一個事業有成的國際總裁,妻子是億萬富翁的女兒,英俊聰穎。光看硬體條件,你敢確定他不是反社會人格嗎?

偏偏他是。

在瑪莎博士的筆下,這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斯基普。

他幼時,就開始在湖畔別墅,用鞭炮炸青蛙,喜歡看動物殘忍死去的樣子。

長大之後,憑著過人的交際能力,以及還算豐厚的家底,他成為了一個眾人眼中很迷人的人。

但是,他性騷擾女下屬。遭到女下屬反抗,他直接打折了她的胳膊,事後還怪她:「都怪你不同意,我才這麼做的。」

更可氣的是,因為斯基普是個商業奇才,基於他做出的巨大貢獻,公司寧可賠上幾十萬也要把這事壓下去。

而斯基普能一路從5歲到50歲都這麼猖狂,也是因為父母的庇護,一路為他保駕護航。

他的媽媽在知道斯基普炸青蛙的時候,不以為意。

很多時候,反社會人格的犯罪,在家庭教育和職場規範這兩個層面,都沒有過關。

對待周圍已經犯罪的反社會人格,態度不應該這麼隱晦而曖昧。一邊說要做個人,一邊容忍甚至縱容他們的過分行為。

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有著易怒、易衝動、攻擊性強烈的特點,一旦不經意逼急了他們,結果不堪設想。

對於我們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的人,學會識別很重要,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識別這種非暴力型的反社會人格,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a. 小心長期不負責任的人

這些不負責任,小到總是冷不丁地給你甩鍋,養孩子,上班賺錢,做家務,全是甩手掌柜。

而且態度冷漠,像是和你住在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b. 小心經常跟你撒謊的人

就像上文提到的洛克,他撒謊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以此想逃避工作,讓伴侶一個人養家。

c. 小心那些沒有同理心的人

換句話說,小心那些沒有良心的「白眼狼」。

研究表明,精神變態在做了害人害己的事後,大腦根本不會發信號告訴他們做錯了事。

如果一個人同理心很弱,處處欺凌弱小,要小心這種人了。

d. 很難抑制衝動

反社會人格的人很難控制衝動,所以要小心不要逼急他們,免得他們走極端。

但不得不說,部分很聰明的反社會人格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多聊聊童年,多認識一些他的朋友,也是降低風險的辦法。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 《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作者瑪莎斯特。

2. 《精神變態和反社會人格有什麼不同?》,作者好奇寶寶。

- The End -

作者簡介:徐清,自由撰稿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人生來便是惡魔?美國著名連環殺手,嬰兒時的照片就能嚇到人
    《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反社會人格:「良知既非行為也非認知,更為人熟知的說法叫「情感」。」而在反社會人格中,有一條最為著名的認定條件就是,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 1988年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始末
    1988年的甘肅省白銀市「連環殺人案」,相信很多人想起還會心有餘悸。從1988年到2002年間,兇手連續強姦殺人11起,最小的受害者是個年僅8歲的小女孩。14年後,兇手高承勇終於被警方抓獲。由於時間跨越太久、案件過於複雜,該案被稱為「建國後十大懸案之一」。
  • 盤點韓劇讓人發怵的「反社會人格」角色,暗黑變態主角超致命魅力
    近來許多韓劇男女主角不再只是帥氣多金總裁、白傻萌美少女,而是更多去寫出深層、內心面的故事,像是先前的爽劇《梨泰院Class》和熱播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邪惡之花》,一致圍繞在「反社會人格」特質上,此類韓劇也讓觀眾直呼過癮。
  • 杭州殺妻案嫌犯的「雙面人生」:如何辨別隱藏著的反社會人格者?
    瑪莎·斯託特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在歐美國家,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佔到了4%,也就是說,每25個人裡就有1個是反社會人格。而在秉持儒家文化的東亞,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僅為0.3%。許某某殺害來女士的這個案子,又掀起了一陣鼓吹「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浪潮。
  •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調查結果公布 正義來遲 罪行已過追溯時效
    【華城連環殺人案調查結果】7月2日,曾震驚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在經過一年的重新調查後,警方宣布了最新的調查結果。正義姍姍來遲,此時距離華城連環殺人案首起案件發生已有34年,按照韓國法律,李春在的罪行已過追溯時效。「對於在這一系列案件中因為不合理調查而受到傷害所有人,我深表歉意。」裴勇珠說道。華城連環殺人案是1986年9月到1991年4月之間發生的10起案件,是韓國最嚴重的一起特大殺人案,受害人均為女性,年齡從十幾歲到70多歲不等,長期以來一直未能破案。
  • 南醫大女生遭姦殺案告破,有人想起南大碎屍案、白銀連環殺人案
    「南醫大姦殺案」「南大碎屍案」「白銀市連環殺人案」每一件都駭人聽聞,很多人也總是容易將這三起案件混淆,在微博、朋友圈等大肆傳播,那麼事情的真相是什麼?他們之間有沒有聯繫?1號君帶你了解事情始末——28年前南醫大姦殺案破了!
  • 世界上每25個人,就有一個是反社會人格?遇到這4類人要小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自從線上打車盛行後,出現了多起司機殺人案。還記得21歲空姐被順風車司機殺害的新聞嗎?這讓人們越來越擔憂乘車安全。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這樣的事情呢?經心理學家調查研究發現,世界上每25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反社會人格。
  • 《素媛》原型出獄,時隔12年,無絲毫內疚,反社會人格的人請遠離
    審訊他的警察給出這樣評價:我認為他是比較具有反社會性格的人。著名的河南省正陽縣楊新海連環殺人案,楊新海作案26起,致使67人死亡。楊新海正是典型的反社會性人格。楊新海、高承勇與趙鬥順極為相似,他們都屬於一類人,反社會性人格的人。
  • 「白銀案」與世界級連環殺人案相比 屬於什麼水平
    ­  (原標題:與世界級的連環殺人案相比,「白銀案」屬於哪個level?) ­  隨著白銀案告破,知名的中國謎案又少了一件。另一起曾經轟動網絡的「南大碎屍案」能否告破,再次引起了人們討論。
  •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告破,兇手逃亡三十三年,藏身處讓警方傻眼
    的確,若要維繫社會穩定,必須要有法律做支撐,以法律為框架。 而今天所介紹的主人公,「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兇手李春載。這位殺人犯在逃亡33年後才被發現,當爆出他的藏身地之時,頓時令抓捕人員傻眼,也令無數網友憤慨不已:「為什麼會有追溯期,他為什麼不是死刑?」
  • 別被李準基金秀賢們給騙了:真實的反社會人格是怎樣可怕的存在
    一、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唐人街探案2》中,王寶強曾經問過劉昊然一個問題,那些連環殺人犯都有哪些特徵,劉昊然回答他們小時候都「尿床,縱火,虐殺小動物」。這大概是許多人對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初步印象。很多人想到反社會人格,只會想到殺人犯、連環殺手這樣的人,其實這類人反倒是不會太害怕,因為他們一旦觸犯法律,很容易被抓,並處以極刑。但是,還有一類「非暴力反社會人格」存在,他們不會公然違法,所以法律制度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他們會躲在自己的偽裝下面,讓你無從知曉,甚至你還會以為這是什麼絕世大好人。
  • 華城連環殺人案調查結果真兇認罪,殺害14名女性,並...
    正義姍姍來遲,此時距離華城連環殺人案首起案件發生已有34年,按照韓國法律,李春在的罪行已過追溯時效。「對於在這一系列案件中因為不合理調查而受到傷害所有人,我深表歉意。」裴勇珠說道。華城連環殺人案是1986年9月到1991年4月之間發生的10起案件,是韓國最嚴重的一起特大殺人案,受害人均為女性,年齡從十幾歲到70多歲不等,長期以來一直未能破案。
  • 華城連環殺人案調查結果 人間惡魔瘋狂作案 曾被改編電影
    李春宰(《朝鮮日報》)【華城連環殺人案調查結果】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華城李春宰連環殺人案歷時一年調查結束,警方2日公布調查結果,認定李春宰作案23起,殺害14名女性,並強姦、搶劫9名女性。此時距離華城連環殺人案首起案件發生,已有34年。遺憾的是,李春宰的罪行已過追溯時效。
  • 陝西特大殺人案始末:冷血惡魔殘殺77人,還賣掉母親和兒子
    大家都認識的超級悍匪白寶山,他即便殺人如麻,但對老母親孝順有加,在獄中還牽掛子女的生活。然而,下面小編要跟大家講述的這一個特大連環殺人案兇手,卻是一個泯滅了人性的罕見惡魔。 彭妙計所幹下的這一波連環入室搶劫殺人案中,最殘忍的是7月20日凌晨血洗潼關縣代字營鄉北洞村村民亢振亞家,他瘋狂殺害了亢振亞一大家子八口人,直接將其滅門。
  • 從電影看反社會型人格到底恐怖在哪?——《壞種》(下)
    老師評價艾瑪而影片開頭是艾瑪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用冷漠的聲線,對爸爸說:外面噴水池裡有隻死貓。英國著名詩人霍頓曾說:良知是我們的靈魂之窗,邪惡則是窗簾。而邪惡這扇窗簾,會遮擋住我們對反社會性人格的了解。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做了不考慮別人感受,或是違反倫理道德的事情時,內心會有一些內疚感。而在反社會型人格這裡,是沒有這種不安感的。
  • 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偵破始末
    2018年3月30日上午10時許,甘肅白銀中院一審宣判「白銀連環殺人案」,被告人高承勇被判故意殺人罪、強姦罪、搶劫罪、侮辱屍體罪,數罪併罰判處死刑。2019年1月3日,高承勇被執行死刑。時間追溯到31年前。
  • 真實的反社人格可能沒那麼可愛
    甘肅白銀市曾於1988年至2002年發生連環殺人案,有11名女性慘遭入室侵犯、殺害並虐屍的案件,一度搜查不到真兇而懸賞20萬尋找線索。最後在警方的不懈追查下,終於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賣部逮捕了兇手。於是我們一般都會將反社會人格障礙跟連環殺人狂、冷血殺手或暴力罪犯聯繫在一起,其實它也分暴力心理變態型和非暴力心理變態型,前者有強烈的暴力傾向,並且很可能會真實實施,往往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 網飛新推,帥氣有魅力,學歷高的泰德邦迪,是美國最冷血連環殺手
    有沒有發現,各種告破的連環殺人案裡,兇手都竟然看起來人畜無害,像我國幾年前破獲的白銀案,犯人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鄉村老爸,還有近來的北大學子成為弒母案的嫌疑人等等。犯罪人落網以後,周圍人都比遠在異地的吃瓜群眾要吃驚,什麼?他?他怎麼可能殺人?接著古訓就在心裡冉冉升起,人心隔著肚皮,誰知道誰到底是誰。
  • 快評丨南醫大命案28年後告破,不只是偵查技術的勝利
    在此新冠病毒肆虐之際,微博上有網友留言,「如果不遇害應該今天也是個白衣戰士了吧。」目前該案的細節尚未披露,根據報導,警方發現嫌疑人的一個親屬,其DNA與南醫大命案嫌疑人的DNA比對高度符合,經過進一步排查,最終找到了嫌疑人。毫無疑問,這是以DNA為代表的現代偵查技術的又一次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