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當前更大的問題,是當前使用的檢測試劑能否檢測到新的變體。
這兩天,「英國新冠病毒新毒株已失控,實施最嚴封城命令」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在網上,大量倫敦居民扎堆「逃離倫敦」的視頻熱傳。
「傳播力激增70%」「傳染性更強」……面對新情形,英國方面採取了應對措施。據新華社報導,英國首相詹森宣布,英國首都倫敦以及英格蘭東南部和英格蘭東部的部分地區,從周日(20日)上午開始實行最高級別「4級」的封鎖限制。
從目前看,公眾最關注的,莫過於新冠病毒新變種被認為比原始毒株傳播性高出70%。英國短期內宣布更嚴格的限制,當地民眾中泛起的恐慌情緒,還有多國緊急限制與英國人員來往,都是為了應對新冠變異毒株出現後疫情快速傳播的嚴峻局勢。
畢竟,「傳播力高出70%」意味著,變異後的新毒株只需要更少量的病毒,就可以實現相同程度的感染。對即將迎來聖誕節的英國來說,這註定將讓其承受更大壓力。
在一般民眾的理解中,出現了病毒變異且傳播速度更快,就意味著病毒更危險。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毒株更致命或者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沒有證據表明疫苗對新毒株的效力會降低。此前世界各地都發生了病毒變異,也都只是輕微的變異。按照流行病學的防控要點,查出感染源、切斷感染途徑和保護易感者,疫情完全可以防控住。
現在更大的問題,其實是當前使用的檢測試劑能否檢測到新的變體,以及被早期毒株感染治癒的人體內產生的抗體,能否對新變體產生同等水平的免疫力,避免輕易復陽情況的發生。
鑑於當前的突發形勢,英國和倫敦當局做出了疫情防控為四級的決定。據悉,新增的第四級是為應對病毒變異和傳播速度增加而制定的。該規定要求民眾在家工作,避免在其他地方過夜,不要離開本地。可消息一出,倫敦民眾不僅沒有待在家裡,反倒大量「逃離倫敦」。在逃離倫敦之前,倫敦各大商業街擠滿購物的公眾。
公眾逃離倫敦有多種原因,但現在看,生物醫學因素和疫情本身所佔比例較少,而社會文化因素居多。光「病毒變異」幾個字,就足以讓很多人惶恐。到頭來,也是恐慌造成了倫敦民眾的「逃離」。
對英國人來說,聖誕節是神聖而又歡樂的傳統節日。但由於疫情的肆虐和應對疫情措施的升級,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人們歡度聖誕的願望將落空。失望之下,很多倫敦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逃離。然而,恰是「逃離倫敦」,成為英國疫情防控的最大變數。車站、機場聚集大量人群,反而為病毒創造了更好的傳播條件。
如今也有些英國人意識到,只是為了過節和與家人團聚就逃離倫敦,是非常愚蠢且不負責任的行為。與可能被傳染和傳染他人相比,遵守四級防控的決定,待在家中是最好的疫情防控方式。這對英國當局也是提醒:公共衛生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下達疫情防控升級的指令外,更多地傳播疫情防控的簡單常識,也太有必要。
□張田勘(專欄作者)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