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可以倒退,如果《龍劍》在《劍靈》之前上線,那如日中天的或許就是《龍劍》,奈何事與願違,在韓遊風靡的年代,搶先一步上線的《劍靈》佔盡天時地利。

《劍靈》上線,《龍劍》腹死胎中
已經在國內初具規模的"動作網遊",一直處於韓遊統治下,隨著國產之作《龍劍》曝光,新一代國產"次時代動作網遊"進入玩家視野,即將迎來高光時刻,此時半路卻衝出一個程咬金《劍靈》,在騰訊大肆宣傳推廣下,一舉掀起了"動作網遊"熱潮,而此時的《龍劍》還只是個殘次品。

迫於市場壓力,趕鴨子上架的《龍劍》,被迫與《劍靈》進行了一番激烈角逐,奈何大量玩家已經先入為主,認為《龍劍》抄襲《劍靈》,把一個殘次品和一個成品進行苛刻比對,各種挑剔的觀點,甚至調侃《龍劍》簡稱"LJ"。

玩家們自動忽略《龍劍》優於《劍靈》的畫質,更多元化的遊戲世界背景,更加清晰暢快的打鬥感,更加酣暢淋漓的戰鬥體驗,更加奔放的野外PVP。最終一塊璞玉,沒有拋光打樣,沒有精雕細琢,就漸漸地淡出玩家視野,《龍劍》還沒開發完成就腹死胎中。

穢土轉生,《龍魂時刻》問世
沉默數年,網易捲土重來,在2017年《龍魂時刻》開啟測試,在吸取了《龍劍》的經驗教訓後,《龍魂時刻》順應市場,既然國內網遊低迷,那就去全球最大的平臺,於是《龍魂時刻》上線STEAM平臺,還得到了STEAM一度推廣。

豪禮不斷送,STEAM玩家不買帳
初來乍到的《龍魂時刻》,上線STEAM後就開啟了各種充值大酬賓,還有各種免費豪禮大贈送,甚至還有許多優惠折扣,STEAM玩家卻無動於衷。

東西方結合,STEAM玩家,不愛
《龍魂時刻》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東西方混合的大世界中,既有西方元素的人物和建築模型,又有東方神秘的元素,想要兩邊討好,最後卻一邊都沒撈到好處。

動作與閃避的結合,STEAM玩家,再見
《龍魂時刻》強調動靜結合的遊戲體驗,玩家在打怪過程中觸發條件,進入"龍魂時刻"狀態,怪物靜止,玩家輸出buff增加,進行瘋狂屠戮,在網遊中如此"新穎"的玩法理念,卻依舊得不到STEAM玩家的認可,畢竟單機遊戲裡這類"子彈時間"的設定很普通。

評審專家上線,國內玩家開噴
作為一個具有創新意義的網遊,《龍魂時刻》沒有太多照顧國內玩家的情緒,更多的是一味追求所謂的"差異性",衝出傳統網遊束縛,奈何這樣做的結果,就逼得國內玩家搖身一變,身穿"白大褂"直接進入點評環節。

畫面粗糙,模型不夠細膩
批判最多的就是《龍魂時刻》的畫面,由於採用的是自主研發的引擎,並沒有虛幻3那樣更為真實的實時追光效果,也沒有更為合理的物理反饋,哪怕做得再精細依舊存在許多瑕疵,最終達到量變引起質變的效果。

過度強調子彈時間,反而降低刀刀在肉的打擊感
《龍魂時刻》太過在意它的"龍魂時刻"狀態了,玩家無時無刻不再想辦法"躲避",然後進入"子彈時間"才有輸出,普通狀態下動作體驗,變成了"閃避"條件的提供者,如此循環"閃避-龍魂-閃避-龍魂",直到將怪物擊殺。

過度氪金,丟臉丟到國外
作為全球玩家最多的平臺,STEAM凝聚了全球億萬玩家,原本想著蹭人頭,能"賺"更多錢的《龍魂時刻》,卻受到了如山洪般的打擊,老外都懵逼"網遊還能這麼玩的?",處處透露氪金氣息。

國內玩家或許習以為常,然而國外玩家卻是頭一次,還有一大部分受夠國內網遊壓榨,逃到STEAM的國人玩家,更是對國內網遊"恨之入骨",更有玩家直呼"垃圾氪金網遊,丟臉丟到國外。"

結語
《龍魂時刻》真的如此差評嗎?不然,拋開國內"看到氪金,就要張口!"的習慣,"精益求精"只要是國產就挑毛病,《龍魂時刻》也有自身出色的地方,無論是子彈時間,還是「不氪也能玩」的遊戲體驗,《龍魂時刻》也是一款可以一玩的網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