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界|這一家子監獄警察的故事

2020-12-06 澎湃新聞

微視界|這一家子監獄警察的故事

2020-07-30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導 語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古語有云:「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加強對黨忠誠教育,學習宣傳先進典型,引導黨員、幹部見賢思齊,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建設良好的家風,不僅是每個家庭培養好子女的需要,也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前提。

瞧,這一家子優秀黨員

在2019年蘭州監獄「七一」表彰大會上,分別榮獲全省監獄系統、蘭州監獄年度優秀共產黨員表彰獎勵的韓美娟、父親韓德山和丈夫李華,在領獎臺的鮮紅黨旗下,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的合影,也見證了這個兩代監獄民警之家的光榮傳承。

父母都是在監獄系統堅守了一輩子的老同志、先行者,韓美娟和她的大哥、丈夫也都在追隨著父輩的足跡。在上一輩的教育薰陶下,韓美娟始終把一個監獄警察家庭的自豪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帶到日常工作中,當所在黨支部開展黨員民警講「微黨課」活動時,她也將這份來自監獄警察之家的傳承和感悟講述給身邊的同事。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丈夫李華、大哥韓成延都主動請戰參加了監獄封閉執勤任務,父親病重時,家庭的重任更多的壓在韓美娟柔弱的身軀上,單位和家中兩頭奔波,她哪一頭都沒落下。當同事們關心安慰她時,她卻半開玩笑的說:「沒事,能克服,我們這樣的『多警』之家早都習慣了……」

韓美娟同志結合自身家庭經歷

為政治處黨支部上微黨課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韓美娟同志的自述文章《家風傳承 守望前行》,一起走進這個兩代監獄警察之家的故事——

家風傳承 守望前行

1996年12月30日,我大學畢業後分配至甘肅省女子監獄籌備處參加工作。上班的前一天晚上,父親母親給我上了一課,教我怎樣去工作,現在我已經工作24年了,但當時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也將會繼續影響著我的一生。

韓美娟在女子監獄時的工作照

那晚,父親對我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工作中,你一定要記好筆記,不管是開會、接電話還是領導安排的工作,你都要勤記錄、多思考,這樣才不會遺忘或者曲解領導的工作安排,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少走彎路。」他還拿出他從警38年來的各種筆記給我看,從自己親手裝訂的手抄本到後來的辦公筆記本,每一本都記錄的一絲不苟,每一頁都寫得條理清晰,翻看著一本本筆記,就如同看一場電影,記錄著他每天平凡而充實的工作。

韓德山同志老照片

母親也囑託我說:「你要勤快,工作中要懂得謙讓,不要和同事計較得失,更不能和同事發生口角。」她要求我每天早點去辦公室提開水、搞衛生,要求我對同事要有禮貌,對每一個來辦事的同事報以微笑,並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需求。

退休後韓德山同誌喜好剪報

我的父親叫韓德山,1938年出生於吉林延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多年來,父親工作過的地方有好幾個,從風沙漫漫的河西到靖遠再到蘭州,擔任過的職務,從技術員到大隊長再到監獄政委,無論崗位如何變化,他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始終能夠和群眾保持密切聯繫。記得那時,群眾有什麼事,都可以隨時找他談,到辦公室,到家裡,到田間,到地頭都可以,他從不擺架子耍威風,平易近人,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做事一貫踏踏實實,從來不搞虛頭八腦的東西。他自己的發言稿總是親自起草、修改,有時一改就是半晚上。他對待工作這種兢兢業業的精神也一直影響著我們兄妹三人工作至今,傳承者他的優良作風。

韓美娟母親周毓華

韓美娟父親和母親的合影

我的母親叫周毓華,1944年出生於上海,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隨家人到河西飲馬農場,認識了在這工作的父親,從此就留在了風沙漫漫的河西走廊。據當時在飲馬農場的老人回憶母親時說:那個周老師燙著頭髮,很愛笑,對人很友好,很有修養,喜歡穿各種帶花的裙子……母親一直在單位子弟學校從事教師職業,在學校裡,不管是幹部的孩子還是職工的孩子,她都一視同仁,充滿愛心。多年以後,他的學生來看望她,回憶起母親當年如何教他們拉手風琴、學畫畫,說普通話,給他們講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第一次知道了火車、電話、電梯、電視……他們中有人這樣說,母親給他們大山溝裡的孩子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知道了外面的大千世界,開闊了眼界和視野,很慶幸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師。

韓美娟的愛人

蘭州監獄內管大隊民警李華

韓美娟的大哥

蘭州監獄辦公室民警韓成延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我的家庭是監獄人民警察隊伍中平凡的一家,我的愛人李華也是蘭州監獄的一名普通民警,而我的兄弟姊妹三人中,大哥大學畢業後分配至監獄工作至今,二哥從人民武裝警察轉業後在省高檢工作;我先在省女子監獄工作後調到蘭州監獄工作至今,大家都從事著警察或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我們兄妹三人沒有什麼非凡的成績,但在工作中都兢兢業業,和同事和睦相處,多次獲得各種獎勵。

韓美娟迎接疫情防控期間

封閉執勤換防出監的丈夫李華

父母親沒有給我們豐富的物質財富,但就如何為人處世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將伴隨我們一生並將繼續傳承下去。家風的傳承看似平淡無奇,但如果把每一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匯聚起來,就能為社會鋪就萬千多彩祥雲,留下滿地溫馨花香。

來源|甘肅省蘭州監獄

編輯|甘肅省司法廳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微視界|這一家子監獄警察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呂錚——警察筆下的警察故事
    作為原著作者,呂錚參與了電視劇《三叉戟》的編劇工作,這使得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在眾多涉案劇中顯得更加真實。「我身邊有很多警察同仁們也在追這部劇,他們平時很少看電視劇,因為沒有時間。但這次他們都覺得這部劇很真實地講述了警察的工作、生活,所以一直在看。」
  • Q版警察演繹別樣的警察故事
    Q版警察演繹別樣的警察故事 (1/9) "← →"翻頁
  • 「我和警察的故事」!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講述警民故事,弘揚警察精神,充分展示警愛民、民擁警,警民和諧一家親的魚水親情,即日起,宜昌市公安局組織開展「我和警察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及美術書法攝影主題展覽徵集活動。
  • 成龍:主演《警察故事》之幕後故事
    於是受不了這口氣的成龍一怒之下重返香港,決定自導自演一部電影,一雪前恥,讓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看看誰才是累贅,此時香港即將回歸,治安上出現很大問題,迫切需要正面的英雄形象,警匪片一時成為影壇最中意的題材,於是成龍便決定就以警察為主題,拍一部動作片。
  • 致敬經典港片:警察故事
    有句話說九七之後再無「港片」,是的「港片」是我們這代人的回憶,從小看著港片長大這樣說應該不算過分。說無港片不是沒有好的作品誕生,是說獨屬於當年時代背景下的一種風格再不可複製。警察故事系列可以說代表並且開創了警匪片潮流,影片裡大牌明星結集以詼諧幽默加驚險刺激動作深受一代人的喜歡。整部電影成龍大哥可謂是用生命來拍攝,影片的開始追公交車只用一把雨傘掛著公交車地上來回拖拽到凌空拖拽,整個過程全靠成龍大哥自己,雖然傘可能是特製的但是掉下去還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 我與警察的小故事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前夕,湖北省公安廳聯合湖北日報向廣大網民徵集「我與警察的小故事」。徵集活動深受網民歡迎,湖北日報新媒體平臺、湖北發布、平安湖北微信號上網友留言刷屏。細讀留言,有甜蜜的愛情,有溫暖的牽掛,有敬仰,有感激……網友的心裡話,看哭了不少警察小哥哥小姐姐。
  • 西安旅遊警察背後的故事
    在擁擠的人群中遠遠望去,總會見到穿著黃色反光背心的人,前面印著「旅遊」,後面印著「警察」,這四個字帶給遊客的是安全,是安心。 他們的身上發生著怎樣的故事呢?近期,記者採訪到了不同的旅遊民警。 ■ 景區裡的「活地圖」 「大家印象中的警察是不是只會打擊破案、巡邏抓捕?其實我們會得更多。
  • 日本一家集體失蹤,警察也感到奇怪……
    在廣島縣的世羅町山上家,一家之主政弘、太太順子、女兒千枝以及正弘的媽媽三枝還有一隻寵物狗有一天突然人間消失。2001年6月4日,順子參加了公司員工旅行,本應該前往中國大連市,但她並沒有在預定時間到達集合地點,其中一名同事決定到山上家裡查看。結果到了之後,發現他們家裡一個人都沒有,連政弘的白色轎車和家裡的狗也消失了。
  • 電影《新警察故事》:港片謝幕之作
    一段輝煌的謝幕,往往也會有標誌性的東西,而2004年上映的電影《新警察故事》,就稱得上是港片的謝幕製作。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過經典、太能代表港片,後續仿佛也再沒有港片能夠超越。在《新警察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元素。比如成龍的武打電影風格,比如港片中經典的警匪元素,比如吳彥祖、謝霆鋒的帥氣。
  • 西安警方發布Q版海報演繹警察故事
    原標題:西安警方發布Q版海報演繹警察故事   西安警方5日發布了十張Q版警察海報,包括社區民警、交警、特警等多個警種,所有上鏡「民警」都是萌酷可愛的Q版公仔,Q版的警務站和防爆特種警車也首次亮相。
  • 【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我和警察的故事:《爸爸媽媽為城市築起安全...
    【慶祝中國人民警察節】我和警察的故事:《爸爸媽媽為城市築起安全城牆》 2021-01-06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察故事:成龍與香港動作電影以及此外其他
    假如非要從成龍的所有作品中挑選出一部代表作,那一定是1985年上映的《警察故事》。這部由成龍執導並領銜主演的警匪動作片,集結了林青霞和張曼玉參與其中。在100分鐘的時間內,它不僅為香港的電影史留下了諸多的經典場面,它由此所形成的一種新的審美取向和類型電影製作的模式更成為了後來電影拍攝的寶貴經驗。
  • 警察故事 | 大喬小喬和老喬 一家三口的使命傳承
    大喬剛成為警察時被分到了公安灞橋分局。當時灞橋荒涼偏僻,晚上連路燈都沒有,街頭更是看不見幾個人影,值班都不敢出大門。她就向老喬抱怨,老喬嚴厲地批評了她,告誡她說,警察是支紀律部隊,服從命令是天職,必須服從組織安排。喬彩虹回憶,那天父親非常生氣,但第二天還是親自開三輪摩託車送她去上班。寒風凜冽,父親的臉凍得通紅。
  • 警察故事2021
    警察節來了,講述一則沒有槍林彈雨、千裡緝兇,看不見硝煙瀰漫,只見平凡的警察故事,供君佐酒,與君共勉。我們其實沒有故事,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只有寧一生默默無聞,付之朝暮,只願腳下這一畝三分地永遠安全、穩定的決心。警察節來了,人民警察們,節日快樂!
  • 電影《警察故事》中男主不再叫「陳家駒」而叫「陳國榮」?
    《警察故事》系列電影28年前後共拍攝了6部,其中2004年陳木勝導演的《新警察故事》和2013年丁晟導演《警察故事2013》算不上續集,《新警察故事》口碑不錯,吳彥祖還憑藉這部影片拿了金馬獎,就有人把它看成《警察故事》的續集,《警察故事2013》口碑很爛,景甜也憑藉此片獲獎,不過拿的是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演員,就沒人願意把這部電影歸類到《警察故事》裡。
  • 身邊的榜樣 感人的故事 ——「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走進...
    身邊的榜樣 感人的故事 ——「西寧公安講警察故事第四季」走進南川、甘河公安分局 2020-06-06 04: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讀警察故事,領小熊回家
    shanghaipolice)推出的微信系列專欄「警察故事這次,依然準備了50對警察小熊送給大家 | 實拍↓↓↓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高雷出現了,衝到了中間,大吼一聲:「都不準動手」,這一聲顯然震懾住了雙方,無人敢動。「高警官,明顯他不對,我家裡光被擋掉了,你說怎麼辦?」「瞎講吧講,啥地方影響到你採光啦」。
  • 母親節,講幾個「警察媽媽」的故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也在成長,現在張明珠一貫的理念是: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到家之後她會迅速轉換角色,從警察轉換成媽媽,陪孩子玩遊戲,給孩子講故事,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有危險要找警察,警察是會保護大家的人,兒子總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每當這時,張明珠所有的疲憊都會隨之煙消雲散......
  • 《新警察故事》:陳木勝沒有等來張國榮,卻讓成龍等來了楊採妮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部陳木勝執導的香港早期經典動作電影《新警察故事》。這部帶著遺憾與希望的經典影片,幾乎開創了香港電影新的時代!01《新警察故事》是上一代《警察故事》的延續,但是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上又完全不同。這個新字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 電視劇《三叉戟》火了,原著作者講述北京警察故事
    《三叉戟》播出後,呂錚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變化,此前他為了採訪警察同行挖掘故事絞盡腦汁,很多警察不願開口。劇播期間,呂錚的電話竟被「打爆」,為此他不得不晚上八點半就將手機關到無聲。同行們紛紛分享講述經歷。對這一轉變,呂錚煩惱一陣後,更多的是開心:「這是素材的富礦啊!」虛構的背後有千萬現實支撐,每個警種跟每個警種的差別,只有警察才能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