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許多小白Faker買鞋的時候會問:你家的鞋靠譜嗎?是原單廠貨嗎?是專櫃貨嗎?是代購嗎?我經常一臉懵逼併且不知所措!遇到這樣的問題的確讓我有些哭笑不得。在這個文案為王的市場,我想跟大家聊聊我自己對Fake的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一波Faker不再上當受騙!
第一期我想聊一下Fake的品級
其實在很早之前,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叫法,像公司級、純原這種名字都是近一兩年才出來的,最初的Fake,有通貨、超A、真標這三個大類,且這只是籠統的叫法。
很多人談到通貨就覺得這種鞋應該是最爛的,其實不然。即使是通貨,也有好壞之分,但它們的共性就是便宜。別覺得你們不會穿就認為這種鞋不好賣,像某寶、拼夕夕裡頭,這種貨多的不的了,關鍵是銷量還很驚人!低端潮流市場也基本靠這種貨撐起來的!
超A,這種貨很早以前比較多見,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專注高端貨的緣故,不接觸這類品質了。這類貨不好評價,只能說比通貨稍微好一點,實在要給個評價就勉強算是低仿了…
真標,它的出現意味著Fake真正進入了高仿時代,大家別認為真標就是有正品的鞋標,剛入門的小白都會被這個誤解。市面上的真標基本有正品鞋型,同類材料和做工,鞋標、細節也有比較高的水平,外觀上和正品沒有太大區別。要我來說,PT的Fake發展到今天,真標鞋功不可沒。很多人聽到真標鞋的時候會問,真標鞋能過鑑定嗎?我笑笑不說話…
簡單的說,真標時代的鞋圈還沒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球鞋溢價也沒有現在這麼瘋狂,全網驗鞋的也基本都在某撲,大部分Sneaker買鞋都不會考慮要不要驗一下,所以真標不為過驗而生!關於Fake過驗問題,我將在後續更新一期專題主要講這個。
公司級,最初的公司貨就是正品,後來為了讓Fake更上一個臺階,這個詞就被推出來了。當然,價格也順勢太高了不少,公司級成了比真標高一個檔次的Fake!相比真標,公司級的用料、做工要更為嚴謹點,公司級的出現也意味著國人的消費和追求上升了一個層次,這個時候正品球鞋市場的溢價已經悄悄開始了。
純原,迎來了Fake的一個跨越性的發展。「純原」和「公司級」出現的意義差不多,都是為了讓Fake能賣到更好的價格。同時,部分純原的確也達到了Fake的巔峰,做工和材料與正品相差無幾,甚至有些還能凌駕正品。說句實在話,純原的出現的確讓更多人可以低價擁有近乎完美的正品體驗感。
但是純原的出現也讓整個Fake市場渾濁不堪,各種以次充好的現象被放大,想賣到一雙真正靠譜的純原依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況且,你所理解的純原或許是最好的Fake,但是在我們同行眼裡,純原都還有來自各種工廠的各種版本,像OG,G5,H12,PK,KO等不同的貨。有人會問他們區別在哪裡?無疑是配套工藝和組裝工藝的區別了,說白了就是材料和做工的不同…這些不同的版本差別有大有小,而且出廠價格差的大有200多,更何況到你們手上呢…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怎麼能買到一雙靠譜的純原?這個問題完全不能從鞋子琢磨,而應該從鞋販子出發,具體的咱們下次再談!
今天大致聊了一下Fake的品級,有對有錯還請資深同行輕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一期講鞋標,為什麼PT的技術連鞋都能造出一毛一樣,反而一個鞋標搞不定?大家可以先思考思考,下期見!
有不懂的或者想交流交流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公眾號內d我,旨在讓大家能買到更好的鞋!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