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為珍貴的資源。通過車聯網進行大數據收集,並發掘發揮大數據應用的價值,是車企的機遇,也是趨勢。而當一個最懂用戶汽車的品牌在大數據時代有了智能網聯的賦能,是否會迸發出新的契機?
什麼才是一臺真正的智能網聯汽車?它要具備智能化與車聯網兩個核心要素,它要能實現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和控制執行,有自己的思考與辨識能力,它要有多種方式的交互與遠程控制……這樣的標準下,很多只是內置一張流量卡,能聽聽流媒體音樂,或是只能通過語音進行藍牙電話撥號的車型,無法被稱之為智能網聯汽車。
一年前,以「網聯科技、智能駕駛、數位化智能服務」為品牌核心的新寶駿正式發布。一年後,新寶駿在不斷尋求智能網聯核心技術與用戶真正需求之間契合點的道路上,已經踏出了堅實的步伐。
基於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階段與核心技術的認知,新寶駿一方面在車聯網、語音識別、遠近程控制等技術領域進行積極布局與嘗試,另一方面也在體驗上下功夫,去探索哪種呈現形式對用戶最友好。
真正了解用戶是技術升級與創新的依據,是在細分市場做出引領性產品的基礎,是打通用戶與品牌之間的壁壘,真正形成生態閉環的根本。正因如此,一年已經擁有四款智能網聯車型的新寶駿品牌,第一次發布了旗下產品用戶的智能網聯使用偏好報告,並對用戶的使用數據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對於行業而言,這份智能網聯用戶數據的發布,能夠了解到用戶真正的使用場景與習慣,由此確定哪些是用戶最迫切需求的功能,哪些技術應當成為標配,哪些應當是未來花大力氣攻克的用戶痛點,哪些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為什麼新寶駿的智能網聯數據值得關注?
如果按照現在人們習慣的以手機為終端設備進行互聯為標準,智能網聯汽車應當是能將手機互聯的體驗帶到車上,將手機的硬體生態與應用生態帶入到智能座艙裡。
換句話說,智能網聯應當是一個品牌的基因,是品牌開發車輛最原始的輸入需求之一,而不是只停留在配置層面,考慮為配置單表格多增加幾行內容。
這就是新寶駿此次發布智能網聯用戶偏好數據值得關注的重要原因。與眾多品牌將智能網聯看作「錦上添花」的功能不同,新寶駿從誕生之日起,將智能網聯視為品牌建設的支撐點和品牌標籤的差異化之一。這個原本就把傾聽用戶聲音並快速響應視為立身之本的品牌,在智能網聯收集的大數據支持下,有創造出更強驅動力的可能。
新寶駿用戶如何使用智能網聯?
真正好用的智能網聯應該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以人為本,另一個是全時全維互聯。任何車載智能網聯技術的出發點,都應該要能為用戶提供24小時在線的無縫銜接出行服務。
基於這個理念,新寶駿創新地提出了「手機車聯網」的概念,將智慧型手機與智能車機深度綁定,最大程度將手機生態的硬體性能、軟體功能與車機生態的車輛專屬、用車場景適配結合在一起,從而讓用戶願意用、輕鬆用、無感用,解決了絕大多數手機依賴的用戶被迫需要進入另一套車機系統的真實痛點。
在新寶駿車型上,所有能夠在手機應用上實現的功能——導航、音樂、遊戲、購物、發微信,車機都可實現;所有需要對車遙控的功能——車門、車窗、發動機、空調,甚至智能駕駛的偏好,手機都可設置。而且因為手機的專屬性,在全家不同成員使用同一部車時,或者某個人使用不同的新寶駿車型時,所有的個人駕駛習慣信息都可以實現無縫同步。
這種情況下,新寶駿用戶對於車聯網語音控制、近程與遠程控制車輛有著很高的使用頻次。
1. 語音控制
截止目前,新寶駿車聯網喚醒語音次數超過730萬次,各車型用戶的語音控制佔比已經達到了50%左右,成為用戶日常用車習慣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其中語音導航、語音音樂、語音微信發布、語音空調啟動是用戶最喜歡的語音控制功能。
語音控制的功能豐富程度、語音識別的精準程度與反應速度,直接決定了用戶是否願意去使用智能網聯繫統。而新寶駿強大的語音系統,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用戶的某些出行習慣。在導航和音樂兩個最高頻次使用的功能上,用語音控制替代手動選擇已是大勢所趨,而語音發送微信,甚至是語音搶微信群紅包,更是新寶駿基於對場景理解後的創新。這種由剛性需求+好用體驗形成的黏性,是新寶駿智能網聯繫統潤物細無聲的前提。
2. 近程車控
一年來,新寶駿用戶使用近程車控超過230萬次,主要為使用手機藍牙實現打開/鎖閉車門,此外根據環境情況,設置空調、車窗等的組合模式,也是近程車控常用功能之一。
車鑰匙從實體鑰匙到手機鑰匙,進步的不僅是便利性,更是用網聯化實現了安全的本質性躍升,是智能網聯汽車不可逆轉的趨勢。只要隨身攜帶手機,車鑰匙就可以徹底成為備用物件,安全性反而更有保障。
3. 遠程車控
新寶駿用戶使用遠程車控的使用次數近500萬次,最常用的功能是定位尋車與車門的遠程開閉。
這項功能的高頻次使用,是現代人群一個用車痛點的集中體現——我的車在哪裡?在碩大的購物中心停車場裡忘記停車位置,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定位尋車功能因此也是當代汽車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同時,當偶爾需要出借車輛,或是別人臨時需要從自己的車內拿取物品時,遠程對車門、車窗、後備廂等的控制,就顯得更有價值,並且能對車輛狀態實時監控,遠比出借鑰匙更加安心。
可見,一套好用的智能網聯繫統,不僅僅是技術與功能的堆砌,更是要從用戶的實際用車場景出發,在不增加用戶額外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在無察覺的使用體驗中進入到智能網聯的世界,並產生使用黏性。
語音控制、近程與遠程車控,是用戶使用頻次最高的功能,是身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門檻。但除此之外,其它各類智能互聯功能的存在感相對偏低,新寶駿總體用戶車聯網使用率目前大約在20%左右。這事實上是整個汽車行業在智能網聯領域遇到的瓶頸,也遠非汽車行業可以單獨解決的問題。
從用戶偏好看智能網聯的下一步?
用戶的需求千變萬化,而車型的研發時間往往以年來計算。這種矛盾的客觀存在,讓方向與趨勢的判斷顯得格外重要。
車載智能網聯,可以劃分為網聯輔助信息交互、網聯協同感知、網聯協同決策與控制三個層級。當下行業普遍處於第一個層級,也就是基於網聯輔助信息交互衍生的信息服務,如導航、娛樂、資訊、救援等。而新寶駿正是通過解決了入口級的便利與易用,讓用戶在第一層級產生了黏性。
但在實現信息服務後,車聯網的下一步一定是用於網聯協同感知和控制的V2X車聯萬物,與之相關的技術與服務都將隨之帶動。智能計算平臺、感知融合、5G等基礎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也在助推智能網聯向更高的層次進化。
用戶對於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感性的需要,是更加「懂你」的交互。也就是汽車能更加自主地識別乘員的狀態與意圖,進而主動監測、主動交互、主動關懷。乘員的身體狀態、車內外的環境狀態、車輛的實時位置、道路與其它基礎設施的信息,將這些整合在一起進行學習與分析,判斷出用戶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智能網聯汽車在下一時代的發展方向。
此時,車不再是孤立的個體,也不再是無感情的機器,而是以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創新為承載,逐步減少用戶參與汽車操作的器官,為用戶節省時間與精力,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以人為本、全時全維互聯,這兩個關鍵詞,仍然是智能網聯汽車堅守的核心。而想要持續深化,僅僅靠汽車產業的努力已不夠,需要更多生態夥伴的加入。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在車聯網應用場景的探索方面走在前列,有著完整且充滿活力的車聯網產業鏈。
2019年12月,新寶駿宣布聯合華為、博泰、愛奇藝、喜馬拉雅、蘇寧、攜程、美團、百度雲、酷我等眾多生態夥伴共同打造「移動智能空間」,就是智能出行生態構建加速的表現之一——車企憑藉量產優勢持續將新技術落地,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用技術創新不斷為汽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新寶駿,不僅因為生態夥伴共建、體驗先人一步落地的速度與效率,將智能網聯變成其發展道路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更因對趨勢與人群的洞察,選擇合理的技術路線,而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者。
在智能網聯汽車的下一條賽道,在下一個萬物互聯的入口級爭奪,在為用戶提供有生命、有情感、有智慧的移動空間方面,新寶駿已經牢牢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