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裝備100%國產化!中國高溫輸電技術獲新突破,有望領先美日歐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高溫超導輸電,是當前電力行業研發的先進技術前沿之一,被譽為「下一代電力傳輸戰略性技術」。所謂高溫超導,指的是在相對於絕對零度而言的接近-200℃的液氮環境下,利用超導材料實現低電壓等級的大容量輸電。日前,在這一技術領域,中國迎來了新的突破。

深圳特區報1月13日消息,我國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標誌著全球首個應用於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實現了新突破。

報導指出,上述工程將於2021年年內在深圳建成投產,屆時將為深圳城市地標平安大廈等重要負荷供電。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並在使關鍵設備實現了100%國產化。

在這一技術上,我國近年來也好消息不斷。據新華網報導,在去年4月份,由國家電網興建的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已於上海開工。落成後,該工程還將成為全球輸送容量最大、距離最長、全商業化運行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

縱觀國際,超導電纜技術的發展已有20餘年歷史。當下,這種技術主要由中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把握。

1992年,在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美國企業開始對超導電纜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從而使該國成為最早發展超導電纜技術的國家;到1999年底,超導電纜開始在美國電網中併網運行。

歐洲方面,丹麥於2001年率先宣布實現超導電纜掛網運行。此後,法國、義大利也開展了超導電纜的技術開發。不過,由於近年來投資減少,歐洲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技術逐漸減緩。總的來說,隨著我國在這一領域的不斷突破,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躋身於國際超導電纜技術的前列。

文 |林妙瓊 題|曾雲梓 圖|饒建寧 審|曾雲梓

相關焦點

  • 鋼鐵關鍵技術和裝備國產化勢在必行
    但在關鍵技術工藝、核心裝備等方面,我們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環境日益複雜、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加強技術創新、促進國產化已是勢在必行。當前,我國基本上已經淘汰了橫列式型鋼軋機等落後軋制工藝及裝備,70%以上的軋機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且有一大批國際領先水平的板材軋機裝備投產,如攀鋼百米鋼軌全長餘熱淬火工藝技術、鞍鋼鮁魚圈5500毫米寬厚板軋機、本鋼2300毫米熱連軋機都是在立足於國產化的基礎上建成投產的。
  • 關鍵核心部件實現100%國產化
    日前,由大連海事大學、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研製」項目取得重大研究進展,成功研製出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並已順利通過車間陸上聯調試驗,系統關鍵核心部件實現100%國產化。
  • 中國首次公開神龍二號:助核武器技術再獲突破
    大會發布了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2013-2015),展示了我國從2013年6月30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核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是我國自主創新的標誌性技術突破,涉及核物理、核能發電、裝備技術、鈾礦採冶、燃料元件、醫用航天等多個科學領域,為我國核電產業、國防科研以及核能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在滬開工 今年底將建成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4月30日,國內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在上海開工。這是高溫超導電纜輸電技術在國內的首次商業化應用。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100%,並填補多項國際標準空白,標誌著我國在高溫超導輸電領域已居於國際領先地位。高溫超導輸電是當前電力行業最具革命性意義的工程技術之一。高溫超導,是在相對於絕對零度而言的接近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氮環境下,利用超導材料特性,使電力傳輸介質接近於零電阻、電能傳輸接近於零損耗,從而實現低電壓等級的大容量輸電。
  • 我國OLED面板蒸鍍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作為顯示面板蒸鍍機的核心部件,此舉意味著中國OLED行業核心裝備及器件的國產化實現重大突破。  蒸鍍是OLED的核心工藝,點源是蒸鍍機的關鍵器件,對OLED蒸鍍速率、穩定性和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被視為蒸鍍設備的「心臟」。目前國內各大OLED面板廠家配套的點源均為從日韓進口的傳統點源。
  • 關鍵結構件3D列印技術在新一代載人飛船中的應用
    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承受惡劣的氣動力熱作用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此次試驗船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已具備雛形,也標誌著艙體結構、材料、控制系統等領域一大批新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 中船重工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事關中國電磁炮和電磁彈射?
    經過多年發展之後,中國在造艦技術方面的發展,讓不少國家都羨慕不已。儘管我們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我們向前的腳步並沒有絲毫停止。就在近日傳出喜訊,武漢開幕的第十五屆全國高溫超導學術研討會上,中船重工712所就表示,他們已經在高溫超導電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沒有意外的話,5年後可以實現示範應用。意味著712所再立新功。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超導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一個臨界值後,電阻變為零的現象。
  • 中國芯的雙面矛盾:梁孟松與國產化是反向路
    在美國的全面封鎖下,未來中國科技產業的主旋律只有三個字:國產化。 當國內晶片產業訂下「國產化」目標,這與過去三年來眾人奮力拼搏 7nm 高端工藝技術目標,是車頭車尾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 我國在小圓角曲面高溫合金蒙皮技術方面獲突破
    資料圖:中國航天三院原標題:三院159廠冷成形小圓角曲面高溫合金蒙皮拉深成形技術獲得突破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159廠在冷成形小圓角曲面高溫合金蒙皮拉深成形技術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此技術的突破,提高了小圓角曲面高溫合金蒙皮的成形效率和質量,大大降低了型號的製造成本。
  • 北鬥總設計師: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
    北鬥總設計師: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 2020-11-26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他是半導體材料裝備國產化扛旗人
    他們意氣風發,決心要幹一件大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全自動單晶矽生長爐的國產化。曹建偉主要負責核心的軟體控制研發,這也是推動單晶爐從半自動跨越至全自動的關鍵。歷經曲折,半年後,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全自動80A型單晶矽生長爐由此誕生。持續創新,才能永葆產品青春。
  • 面對當前形勢,國產化自動焊裝備能否突出重圍?
    中國企業的勇毅堅強令人振奮。種種事件表明,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能靠自己拼出來。面對當前形勢,如果中國能有一臺屬於自己智慧財產權的優秀自動焊裝備,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本篇文章約2600字,預估需要5分鐘閱讀)
  • 盤點中國領先世界的高科技領域,美歐服了,網友:厲害了我的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進步讓西方乃至全球震撼,下面在我們盤點中國領先世界的科技領域。   量子技術。中國在世界上發射了首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
  • 幹勇:高端新材料核心技術全面突破時代即將到來
    本報實習記者 趙萍   「國家高質量發展對重大裝備、重大工程高端裝備提出需求,新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信息技術、能源技術、交通技術等領域的發展,中國進入到對高端材料核心技術進行突破的關鍵時期。」
  • 大飛機國產發動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相關公司有望受益(附股)
    原標題:大飛機國產發動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相關公司有望受益(附股) 摘要 【大飛機國產發動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相關公司有望受益(附股)】據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日前透露
  • 美日將達成新貿易協定,美日歐鐵三角正在「合攏」
    美日將達成新貿易協定,美日歐鐵三角正在「合攏」     邵旭峰
  • 【身邊的榜樣】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雷丙旺
    在北重集團工作30多年,雷丙旺先後擔任冶金技術室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技術部部長、副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集團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等職務,武器裝備關鍵材料科研生產核心領域一直是他工作的重心。上世紀90年代,大型無縫鋼管擠壓技術一直被國外公司壟斷,按照當時每噸2萬多美元的價格計算,進口一根無縫鋼管的價格超過一輛頂級轎車。
  •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在滬開工
    新華社上海4月30日電(記者王默玲)由國家電網興建的國內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4月30日在上海開工。這是高溫超導電纜輸電技術在國內首次啟動商業化應用。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100%,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距離最長、全商業化運行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高溫超導輸電,是當前電力行業最具革命性意義的工程技術之一。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完全掌握了20千瓦霍爾推力器的關鍵技術,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技術還卡在離子推力器的關鍵技術上,這兩個技術雖然類似,但是在功率上卻天差地別,這也就是中國航天技術能夠取得這麼快速發展的原因。
  • 高溫合金專題報告:把握尖端工業材料的自主可控機遇
    1、高溫合金:高端裝備關鍵戰略材料,工藝技術是核心壁壘1.1、高溫合金:屹立於金字塔尖的尖端工業材料 高溫合金是以 Fe、Ni、Co 為基,在 600℃以上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蝕性能,並在一定應力作用下可以長期工作的金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