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超 通訊員 陳雪
四通八達的街道、胡同,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收拾的乾乾淨淨,挖掘機正在對路面進行平整,馬上即將開始硬化……走進鋪集鎮南朱郭村,人們不禁感嘆:「不敢想像,沒想到會有今天!」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巨大的改變,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松園村的黨支部書記劉衍芳。
南朱郭村的改變只是鋪集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鋪集鎮全力以赴、多措並舉打響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針對個別村莊存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不平衡的問題,鋪集鎮充分發揮村莊之間結對幫扶的作用,目前全鎮1個社區、13個新村都結成了幫扶對子,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衛生整治氛圍,讓曾經「髒亂差」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統一標準,啃下「硬骨頭」
「違建多、環境差、群眾怨」,這曾是南朱郭村人居環境的寫照。來到南朱郭村,一堆問題擺在劉衍芳面前,還有很多都是歷史遺留問題,該如何下手?劉衍芳和村幹部就挨家挨戶敲門走訪,講道理,做工作,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幾天走下來,大家普遍對村裡的私搭亂建意見很大。
村子西北角老張家是出了名的違建「釘子戶」,這麼多年了,村幹部去過很多趟,都吃了閉門羹。「我這個人就這樣,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好。」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劉衍芳多次去他家做工作,講政策、講法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次不行,那就兩次,三次……,當劉衍芳去到第六次的時候,老張終於鬆口了,最後只提出了一個條件:「劉書記,你拆了我的房子,村裡那麼多亂建的,你能都拆了嗎?」劉衍芳拍了拍胸脯,說到:「大哥你放心,我一個外村人來到這裡,沒有任何私心,就是想踏踏實實幹點實事,能給把你的違建房拆了,其他的我也一定要拆。」就這樣,劉衍芳帶領著機械、人員連夜拆除了老張家的違建房,緊接著第二家、第三家違建房屋相繼倒下,開好了頭,往後的工作就順暢多了。
啃下了私搭亂建這塊硬骨頭,劉衍芳又把整治的目標放在了村裡亂堆亂放的柴草堆上,經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在村外設立了3個堆放點,對農機具、秸稈進行編號,統一、有序暫存。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統一標準,有效化解了群眾的牴觸心理,得到了村民的理解配合。村民們紛紛表示「劉書記做事公道,我們都服她。」
截至目前,南朱戈村共拆除違建房屋10間,整治亂堆亂放110處,平整胡同12條,村莊環境顯著提升。
分組劃片,帶好「火車頭」
「一組都到齊了」「二組齊了」「三組也齊了」……每天早晨7點,各組組長清點完人數,就帶領著自己的組員拿上掃帚、鋤頭開始了環境整治工作。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為了更好地提升整治效率,劉衍芳通過分組分片的方式,讓黨員幹部或者在村裡有威望的村民擔任小組長,帶頭領著幹。分組以後,大家較起真勁,誰都不想落後,逐條胡同、逐個角落清理,幹得熱火朝天。
村民張思園是二組的組長,他家門前的胡同裡原來堵得滿滿登登的,種菜的、 養雞的,還有一棵粗壯的大樹擋了半截路。被任命為小組長後,他首先協調左鄰右舍,把胡同給清了出來,「我作為組長,就得帶好頭,堵了十幾年的胡同,如今通開了,俺這心裡也敞亮了。」張思園切實感受到了環境整治帶來的好處,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開導著其他的村民。
「看到劉書記帶著各個組幹到大半夜,確實挺感動的,我們都積極配合著,如今,村裡私搭亂建沒有了,胡同清理了,串個門再也不用繞遠了,真是方便了。」談及村裡的變化,村民張道慎忍不住點頭稱讚。
強化意識,爭做「主人翁」
「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每天掃一掃、清一清,為村裡環境衛生盡一份心、出一份力……」,每天一大早,南朱郭村的大喇叭裡準時響起劉衍芳的聲音,這一個多月來,劉衍芳多次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並通過村大喇叭、宣傳欄、微信群、發放倡議書、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向村民宣傳環境整治的好處,強化村民責任意識。
伴著這熟悉的廣播聲,村民周鳳雲收拾起房前屋後的衛生,「人家松園村那麼美,我們也嚮往那樣好的環境,現在劉書記來幫我們把衛生整的這麼好,我們可得好好保持著。」
周鳳雲的家門前原來種了韭菜、油菜等新鮮蔬菜,看到大家都把家門前的小菜園子清理了,她也忍痛把菜都拔了,「我在這村裡住了五十多年,頭一次看到村裡衛生這麼好,現在親戚朋友的來串門都誇俺村整潔呢,心裡這個高興吶,這多虧了劉書記。」她一邊掃著胡同,一邊說著。「看到村裡環境變好了,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肯定,再苦再累也值!」聽到村民的讚許,劉衍芳臉上洋溢著笑容。
「村裡環境好了,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經過這次環境大整治,我感覺大家變得更團結了。」村主任張思成坦言,「以前我們也在環境整治上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可是成效不顯著,現在黨委安排劉書記來幫扶我們整治環境,有思路、有魄力、有成效,變化太大了。」如今村民們的衛生觀念有了很大提升,大家的積極性、自覺性更高了,村裡經常能看到主動打掃街道胡同的村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