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慶祝勝利。
從落後到反超,再到被追平,最終輸贏決勝於兩球之間……以一場經典的「龍胖大戰」宣告桌球在停擺了8個多月後正式回歸,再適合不過。
對於中國桌球來說,這是收穫頗豐的一屆世界盃。不僅是因為國乒包攬了男女世界盃的冠亞軍,更是因為樊振東和陳夢的奪冠,為他們扛起國乒大旗以及衝擊東京奧運,打了一針「強心劑」。
不過,穩中有憂依舊是國乒的現狀——除了「龍胖」之外,男乒軍團裡尚無人穩定發揮;丁寧和劉詩雯的缺席讓東京奧運女單人選也充滿變數。
要知道,把馬龍逼入絕境的張本智和以及研究出新技術的伊藤美誠,都渴望在未來佔住男女單打的冠軍寶座。而他們,都還很年輕。
樊振東已經奠定了自己的絕對核心地位。
樊振東,成熟「小胖」
「今天打到這種比分,歷經這種煎熬的過程,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鍛鍊,讓這個冠軍更加的不容易和珍貴。」這是樊振東在贏下自己的第四座男乒世界盃獎盃之後的一番感慨,也是最後這一場「龍胖大戰」的真實寫照。
相比於一路輕鬆晉級的樊振東,在半決賽鏖戰七場的馬龍顯然是決賽中開局狀態更好的一方,用樊振東自己的話說,馬龍的快速發動甚至超出了他的想像。
不過,回過神來的樊振東很快展現出了他在最近一年來的穩定——疫情前的最後一站卡達公開賽,他贏下冠軍;本屆世界盃前的最後一次全國錦標賽,樊振東同樣拿到了金牌。
「3比1領先局面感覺控制住了,但後兩局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而決勝局反倒是自己發揮最好的。」回顧著整場比賽的起伏,樊振東的言語裡也多了一份沉穩。
「馬龍也是打得很好,我自己沒有躲也沒有軟,就是硬碰硬去打。」
馬龍賽後祝賀樊振東。
事實上,拋開「四冠王」的光環,23歲的樊振東在一年多前還掙扎於「心態失衡」的困境之中——巔峰時遭遇滑鐵盧不敵梁靖崑;隨後在中國和日本的公開賽不敵馬龍和許昕無緣決賽;在與鄭榮植、弗朗西斯卡的對決中接連輸掉兩場外戰……直到一年前贏下德國公開賽,他才逐漸找回狀態。
有意思的是,那段「至暗時刻」之前的輿論環境和如今疫情後的男乒世界盃頗為相似,樊振東被寄予厚望成為國乒的下一位「扛旗者」,外界一直認為他是奪冠大熱。
但這一次,樊振東把外界的期待和壓力轉化成了動力,「大家覺得我是熱門,但做到是另一回事,這種期待我更多是融入到比賽當中,而不是去想自己的心態應該怎樣。」
過去八個月的蟄伏和這屆世界盃的考驗,確實讓樊振東變得更加沉穩,就如那些對樊振東特別熟悉的記者們感慨,「小胖賽後不再只談技戰術,也懂得感謝各方,更有大局觀了。」
當然,正是因為有了馬龍這樣的對手,樊振東的這個「四冠王」才顯得格外閃耀。而這對「新老組合」,已經成為了明年東京奧運會桌球男單的「雙保險」。
馬龍、樊振東和張本智和登上領獎臺。
張本智和,他才17歲啊
「領獎臺上,我看著我和張本智和,其實在比賽中都是3比1領先被馬龍追平的,他的綜合能力、比賽經驗、全局把控是世界最強的,他無論在順境逆境都有很多辦法去贏,這都是我需要學習的,而有他這樣的標杆在,就是桌球項目的幸運。」
樊振東在賽後的這番感慨,是對32歲馬龍的讚美——畢竟,差一點馬龍就能拿到自己的第25個世界冠軍,創造歷史。不過,在這番讚美背後,也透著一個中國男乒的隱患——日本的張本智和就在身邊快速成長。
雖然在和張本智和的交鋒紀錄中,馬龍依舊略佔優勢,但在這屆男乒世界盃上,馬龍也肯定了張本智和的進步,「他這幾年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技術和比賽能力,這場球我無論是發球和節奏他都能適應,我都沒招了。」
張本智和才剛剛17歲。
馬龍在賽後坦言,他是靠發球和打法上的變換以及心態的穩定,才幫助自己完成了逆轉,但32歲的馬龍終究會走過自己的巔峰時期,在這一屆東京奧運會之後,除了樊振東,還有誰能頂住不滿18歲的張本智和?
而張本智和也只是那些中國男乒新生代「挑戰者」中最閃耀的一個典型代表,還有諸如林昀儒、弗朗西斯卡和鄭榮植這些名字,在關鍵比賽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這或許算是中國男乒在包攬冠亞軍的穩定發揮背後,不得不思考的隱患之一。
31歲的許昕已經進入職業生涯後期,25歲的林高遠、24歲的梁靖崑和20歲的王楚欽儘管時常有技驚四座的表現,但是世界大賽單打決賽的經驗確實太少。
且不說能否在東京奧運周期撼動樊振東和馬龍的地位,如果在面對著張本智和以3比1領先的這般「絕境」,這些年輕人能否像馬龍一樣頂住壓力?
正如劉國梁此前表示,張本智和最成熟的時期將是2024年巴黎奧運會,至少現在的國乒人員儲備和大賽經歷,還看不到四年之後……
孫穎莎、陳夢和伊藤美誠登上領獎臺。
面對伊藤美誠,誰和陳夢組成「雙保險」?
「穩中有憂」的困擾也存在中國女乒之中,但和男乒不同,女乒更重要的是人員選擇問題。
在擊敗孫穎莎之後,「公開賽之王」陳夢終於如願贏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世界單打冠軍。作為連續10個月女乒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沒有世界冠軍頭銜一直是26歲陳夢的一個「心魔」。
這也難怪她在為國乒贏下連續第四座冠軍獎盃之後,激動不已,「心情非常激動,我終於拿到了世界盃冠軍,這只是一個開始。」
對於陳夢而言,她和此前的樊振東一樣,都在努力跨過心理上的那道坎——幸運的是,這一屆世界盃,她和樊振東都用冠軍獎盃給自己打了一針「強心劑」。
「這段時間,我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思想和心理方面,能夠從比賽中吸收經驗,面對質疑的聲音不斷提升自己。這次奪冠後,未來能夠更加有經驗,也更有自信了。」
不過,由於丁寧和劉詩雯的缺席,這次世界盃也給明年的東京奧運會最終的女單人選留下了一些懸念。
陳夢能否鎖定一個奧運女單參賽資格?
畢竟,在如今的女乒軍團中,丁寧、劉詩雯、陳夢、孫穎莎、王曼昱和朱雨玲都有機會爭取最終的女單名額,但各自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劉詩雯、丁寧的傷病和狀態下滑,陳夢的大賽心態,朱雨玲和王曼昱的狀態起伏,孫穎莎還缺乏經驗……
此外,主要對手伊藤美誠也沒閒著,剛過20歲生日的她也在不斷提升。
作為挑戰者,伊藤美誠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已經展現了自己的野心,儘管對陣孫穎莎最終以2比4敗下陣來,但是她在疫情「停擺」的這段時間研發了新的發球技術,確實讓田志希、陳思羽和韓瑩在比賽中難以適應。
且不說這樣的發球新技術能不能幫助她翻過國乒的一座座「高山」,但她想要「登頂」的決心已經一覽無餘。
就如她在輸給孫穎莎後表示,不論輸贏她都想要從國乒隊員身上學到東西,「輸球可以收穫很多經驗,但如果輸了之後什麼都沒有學到的話,那就不知道後面怎麼辦了。」
世界盃之後,國際乒聯總決賽也隨之而來,當桌球逐漸回歸正軌,東京奧運的最後備戰和衝刺也進入倒計時——陳夢和樊振東的奪冠,帶來的不僅是國乒的新紀錄,也有對於未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