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創| 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2020-12-17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11月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閉幕。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

  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江蘇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工業4.0時代,江蘇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科技周刊》記者參與多場論壇,探尋他們的「智造」密碼。

  智慧機器人應對海量作業場景

  27日,「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與人共融機器人的應用和未來發展作主題演講。

  「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這三個基本特徵。」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論壇上表示,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人機互動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譚建榮舉例,物理學家霍金作報告時使用眼球交互系統通過眼動在電腦上打字,實現與人交流。「眼動交互技術是人機互動與共融的關鍵技術之一。」譚建榮說,此外還有觸控交互、動作交互等。

  「在技術上,我們已經實現了煎蛋機器人、按摩機器人、咖啡機器人、去毛刺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的研究。」江蘇產研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所長駱敏舟說,協作機器人的新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把人解放出來,享受生活。

  2015年以來,工業機器人總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與人共融機器人細分市場的增長尤為突出。駱敏舟認為,下一代機器人將是可以融入人的正常生產生活環境,可以與人合作交互,具備人的靈巧作業以及智能決策能力的智能化機器人。

  目前,江蘇產研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已研發出一款輕型協作機器人。在江蘇某家研製金剛石工具產品的企業,輕型協作機器人在切割片工件的加工環節中負責噴漆。「油漆塗料對人體傷害非常大,噴漆工人需時刻穿戴繁瑣厚重的防護服以及工業防護面具進行作業,儘管如此,還是避免不了有毒物質的吸入。」駱敏舟表示,輕型協作機器人安全、靈活、人機互動性能高,特別適合代替人工解決此類噴塗難題。

  「在作業場景實踐中,我發現人機共融機器人目前面臨環境、任務、安全和交互四大挑戰。」駱敏舟認為,從安全角度來看,與人共融機器人還面臨很多難題需要攻克:「比如機器人未來要進入家庭,進入社會,他一定是安全的。如果不安全,誰都不會使用。所以長時間的日常應用,比如機器有個磨損的過程,都會出現不安全的因素。機器的軟硬體的故障、人類的誤操作,都會導致不安全性的因素。」他表示,隨著與人共融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面向人機、機機協作的智能化作業場景將不斷出現。

  輕量化技術助力汽車產業變革

  作為「工業之王」的汽車產業,在我省製造轉型過程中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會「智能製造助力汽車產業變革」分論壇上,100多名行業專家,圍繞汽車智能化關鍵技術、智能產品研製、智能化工廠建設等問題,打造推動汽車智能化與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與需求深度合作的重要平臺。

  「江蘇是汽車大省,汽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連續3年全國領先。」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說,江蘇產研院正緊密圍繞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發展方向和產業需求,引進和集聚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布局落地一批研發載體和重大項目,打造面向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生態體系。

  「汽車智能化是必然方向,高效、便捷、安全、節能出行需求驅動汽車智能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說,以安全為例,道路安全出行需求推動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傳感器等飛速發展為汽車智能化實現提供支撐。

  目前,無人環衛、無人公交、無人配送、無人礦車等智能汽車不斷湧現,應用於民眾出行、物流運輸,以及港口、礦山、園區等特殊場景。

  「智能汽車進入協同發展時代,打造協同式自動駕駛系統是關鍵。」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汽車技術研究所所長成波說,通過車路雲一體化融合,構建協同式智能交通系統,解決單車智能和傳統交通管控的局限,實現高效、高安全的交通出行。他介紹,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在全國各地支持建設16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國內20多個省市發布道路測試細則,頒發測試牌照超過400張,「目前我國正處在技術研發推向示範應用階段,各地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推廣與商業應用。」

  無論是普通汽車還是智能網聯汽車,輕量化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實現輕量化,輥壓成型技術是關鍵。「傳統工藝下,鋼材在衝壓時單段應變過大,易產生回彈,模具調試難度大,所以合格率不高。」蘇州億創特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晏培傑介紹,他們已成功開發出新一代3DMAX輥壓成型技術。

  腦機融合也能服務智能製造

  電影《環太平洋》中主人公通過腦神經連接機甲的原理可以在工業製造中實現嗎?在大會「智能感知技術與應用」分論壇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腦機融合智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陳弘達向大家分享了腦機融合技術前沿進展以及如何服務智能製造。

  什麼叫腦機融合?陳弘達解釋說,腦機接口和人機融合是不同的概念,其通過大腦和智能設備連接,跨越了傳統的肌肉或者是文字的限制,可以實現大腦和機器之間的信息的交流,使大腦功能得到延伸拓展。

  人類只擅長具有不確定性、時空關聯性以及泛化通用性的任務,如語義解釋、自適應學習、聯想記憶、多模態信息處理等;人工智慧擅長高精度、大計算量任務,信息不易丟失,與外設具有良好接口。「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結合,才能達到最佳,人機混合智能將是未來智能的最高形式。」陳弘達這樣認為,未來新一代人工智慧把腦機融合加入進來後,會使人類變得更聰明、更精準、更有力量,也更加強大。

  大學生畢業後通過腦電檢測,分析其是適合做「碼農」還是市場營銷;裝有義肢的殘疾人通過腦電操控輪椅,更得心應手;電競項目中,淘汰掉手柄、操縱杆的玩法,直接用腦電操控……陳弘達說,腦機融合技術能夠廣泛應用於教育娛樂、智能生活、醫療健康、國防軍工等領域,腦機融合智能系統及其關鍵部件的應用規模將超千億美元。

  「我們成立了江蘇集萃腦機融合智能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下設腦電專用集成電路研發中心、腦機融合智能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等,對這一領域展開研究突破。」陳弘達說,目前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用眼睛看屏幕打字的功能,能夠做到1分鐘打60個英文字符(12個單詞),這對於患有漸凍症等患者的交流,是個巨大的福音。

  陳弘達說,腦機融合技術作為人工智慧技術新的發展方向,將服務於智能製造,腦控機械臂、腦控生產線等應用場景將會在未來出現在智能製造領域。

  交匯點記者 張宣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工業4.0 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原標題: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11月28日,2020世界
  • 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11月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閉幕。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江蘇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工業4.0時代,江蘇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
  • 鐵蟻雲設備售後管理系統如何為設備廠家搶佔工業4.0高地?
    作為製造大國,機械製造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20年是《中國製造2025》實施的第五個年頭,網際網路協同製造、智能製造等方式正逐步完善,在工業4.0的背景下我國機械製造業的發展面臨著重要戰略機遇,然而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受全球經濟環境與疫情的多重影響,形勢逐顯低迷,工程機械行業可謂面臨著諸多風險交加
  • 智能設計「插翅」南湖工業4.0
    5月5日,南湖區工業設計企業對接會在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舉行,該活動吸引了南湖區近30家知名規上企業參加。從機器換人到工業智能設計,當前,有越來越多的南湖區工業企業加快了從製造到「智造」的腳步。
  • 河南光山宇恆服飾:工業4.0+智能製造打造智能市場
    光山縣宇恆羽絨服飾(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裡。這裡是豫南地區為數不多的沒有鐵路通行的縣城之一。翠綠滿目、水澤片片,層疊起伏的稻田、丘坡上那株株慄樹和隨風搖曳的風竹,處處彰顯出大別山北麓的款款情懷。河南光山縣屬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然而卻是羽絨服飾製造的重要基地,素有「羽絨之都」的美稱。
  • 2019中國智能工廠、工業4.0高峰論壇時間表出爐
    展館會議室上海天沐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劉傑安 智能製造經理數控壓裝系統在智能裝配中的應用及解決方案10:25-10:453H展館會議室蘇州新絡智能技術有限公司Karoly Szalai 中小型企業定製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10:45-11:053H展館會議室
  • 可連接MES系統的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軟體,工業4.0教學
    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軟體介紹1、軟體介紹該軟體是一款三維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軟體,基於海量元素模型,以拖拽方式快速搭建仿真工程。虛擬設備與真實設備具有相同特性,以實際的PLC程序、機器人程序、工具機數控程序等驅動虛擬設備運行,在虛擬場景中完成整個工程的調試與驗證。通過力學物理引擎、達到實際的運行效果。
  • 搶佔智能製造的「制高點」 蘇州吳江發布六個行業的智能車間團體標準
    12月22日,蘇州市吳江區工信局召開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發布會,同時發布了六個行業的智能車間團體標準,再一次搶佔智能製造的「制高點」,進一步確立了蘇州吳江智能製造的先發優勢和領軍地位。
  • 對話工業4.0,智能裝配「玩」出新高度 ——來AHTE 2021 PK新本領之...
    工業4.0如今已經成為了全球範圍內熱議的話題,對於企業來說,智能裝配如何實現在多行業下的合理運用是如今裝配領域企業中共同追求的課題。 作為自動化生產裝配行業盛會,AHTE上海國際工業裝配與傳輸技術展覽會十多年來就致力於推動汽車零部件、電子、家電、新能源汽車、醫療、電梯、食品、飲料、包裝、菸草及日化等行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在這一平臺上,智能裝配的每一小步,正在向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的美好願景跨出一大步。
  • 工業4.0俱樂部走進曼威--探討C2M理念
    12月9日,由工業4.0俱樂部主辦,曼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沙龍活動,邀請了20餘家行業企業的CEO、CTO、總經理、項目負責人等來到曼威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實地了解曼威網絡科技在工業4.0及C2M解決方案平臺領域的布局和戰略,親身體驗C2M智能平臺。
  • 數位化工業4.0柔性智能製造生產線實訓系統參數、介紹
    同時在工業軟體和智能機器設備下,實現了軟硬結合、相得益彰,本質是人機一體化。  1、智能製造生產系統  智能立體倉儲單元、機器人底蓋裝配單元、機器人法蘭裝配單元、鎖螺絲單元、檢測單元、AGV智能小車單元、系統中央控制單元等多個功能模塊單元。
  • InShop工業4.0軟體如何助力提升車間的製造品質與產能
    InShop工業4.0軟體如何助力提升車間的製造品質與產能 奧寶的PCB軟體解決方案子公司Frontline推出產品InShop; - 一款服務於PCB製造商的全新工業4.0軟體解決方案。InShop將為印刷電路板製造商提供對整個生產車間的數據端到端快速並有效的分析,以近乎實時的生產監控並發現異常,從而幫助改進生產運營KPI(利潤、產能和質量),加速新產品上市時間和改進工藝穩定性。奧寶是KLA公司的子公司 (納斯達克:KLAC)。
  • 先進計算賦能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
    1月13日,由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的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大會暨聯盟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並致辭,原教育部部長、原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到會做主旨報告。
  • 浙江台州:以數位化轉型賦能發展 打造工業4.0標杆城市
    浙江台州:以數位化轉型賦能發展 打造工業4.0標杆城市 2020-12-01 20:45:0612月1日,在杭州舉行的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台州專場)上,台州市委書記李躍旗表示,面向「十四五」,台州市委提出了打造工業4.0標杆城市的戰略目標,核心就是以數位化轉型賦能發展,努力打造浙江省乃至全國數字與製造融合最緊密、產業數位化生態最優的地區之一。
  • 義大利印刷業的工業4.0之路
    德國的工業4.0概念、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將全球視野更多地推向了「智能化」。可以看見的是,全球的智能化浪潮已然來到,只是在不同國家、不同領域所呈現出的「浪花」的差異。
  • 工業4.0 大潮,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很香,助力中國製造彎道超車!
    這次疫情,眾多製造業企業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迅速調整供應鏈,及早轉產、復產。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意識到工業網際網路是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製造業大進化工業4.0概念最早由德國提出。
  • 金政委明槍暗指郎鹹平為「江湖騙子」,工業4.0到底是什麼樣的?
    對於這種問題大家都是避之不及,「金政委」卻直接迎難而上他先批評了一下工業4.0的說法:很多德國教授都不知道這個說法,懷疑是中國的公知製造出來嚇唬中國人的。可能郎鹹平都還沒理解工業4.0的意義就上來一頓操作......工業4.0驅動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特徵是互聯 [9] 。網際網路技術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反饋,因此,催生出消費者驅動的商業模式,而工業4.0是實現這一模式關鍵環節。
  • 天津智能製造企業數量佔規上工業20%
    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是培育新動能、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由之路。一季度本市經濟運行數據亦顯示,新動能引育紮實推進。昨天從市工信局了解到,眼下本市智能製造企業數量已佔規上工業20%,也就是說,每5家規上企業就有一家為智能製造類企業,且其數量增加值佔比接近規上工業30%。一場智能製造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傳統老工業基地向智能城市轉型的「賦能升級」,正在天津悄然上演。
  • 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卡奧斯「中國方案」引領智能製造變革
    11月28日,全球工業4.0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首輪獲獎企業揭曉。在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其旗下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簡稱海爾智研院)賦能下,由海爾智研院、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海爾中德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海爾中德熱水器互聯工廠組成的「燈塔基地」——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評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這是該獎項首次花落中國。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 曼威工業4.0項目落戶泰州——數據引領未來
    2016年3月8日,曼威C2M工業4.0大數據中心暨機器人製造項目正式落戶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 ,於泰州國際金陵大酒店舉行籤約儀式以及新聞發布會。  泰州市海陵區區委書記徐克儉、海陵區區長陳翔等,曼威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寧、戰略諮詢中心副總裁石龍、運營中心副總裁金劍和市場副總裁劉斌等以及相關媒體出席本次會議,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