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說:
上一次,我們比對了部分較熱門的一段配方奶粉,發現留言中詢問二三段奶粉的讀者很多,所以馬上把二三段奶粉橫評提上了日程。
前言
現在,國家對註冊的配方奶粉非常重視,中國的配方奶粉標準幾乎是全球最高的。
詳情查看原文:
《奶粉知食4:各國奶粉標準有哪些不同?海淘該淘哪國的?》
每個月各級質監部門都會進行大量的檢測,對實測值不符合標稱值的情況,處罰很嚴厲。
國產、國行奶粉的合格率也非常高。
配方奶粉,可以說是現在中國質監最嚴的產品!
所以,國產、國行配方奶粉,虛標營養成分的情況,是極少見的。
反之,國外版本的奶粉,只在進入中國時,由海關檢驗檢疫(檢查病菌、微生物等),並不會在銷售環節受到嚴格的監管。
這也是花爸一直建議大家儘量購買國產、國行奶粉的原因。
而且,國家把配方奶粉作為相關國計民生的產品,對非執法機關檢測配方奶粉,有諸多的限制。
因為國家監管部門經常檢測各品牌配方奶粉,花爸認為沒有必要再對配方奶粉的指標一一檢測。
所以與一段奶粉一樣,有關二三段奶粉的橫評,我們會根據產品的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電商詳情頁的描述,以及品牌歷史,和近幾年發生的安全事件,參考中國乃至歐洲美國澳新等國家地區的標準要求,對產品的營養性、健康性、安全性進行評分。
目前,我國二三段奶粉統一執行的是現行國標《GB10767-2010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而在2018年8月衛健委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徵求意見稿)》(對應二段奶粉)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幼兒配方食品(意見徵求稿)》(對應三段奶粉)(後稱「二段/三段意見稿」)中,對二、三段奶粉進行了進一步的區分:對二段奶粉中營養成分的規定會更接近一段奶粉。
具體變化的分析我們後面會詳細說。
因此,對於二、三段奶粉的評分標準,根據國標和意見稿的變化,相比一段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主要由奶源奶基、基礎營養成分、可選擇性營養成分、其他配料、品牌信任度五個部分組成。
二三段奶粉的評分指標,和指標說明如下:
奶源奶基
指標說明:奶源奶基主要包括配方奶粉的奶源地、製成奶粉的奶基原料兩部分。
奶源
優質奶源是好奶粉的前提和基礎,大家可以通過產品詳情頁了解各款奶粉的奶源地。
世界上最好的牧場都集中於南北緯的大約40~50°區間的溫帶草原。因而,人們稱之為南北半球的兩大「黃金奶源帶」。
四季的溫溼度、土壤成份的構成、水源與降雨條件……這些因素決定了牧草和奶牛/羊的生產環境,也成為了鮮奶品質的決定性因素(蛋白質含量、乳脂肪含量、乳乾物質或乳總固形物、潔淨度等等指標)。
自西向東的北半球「黃金奶源帶」包括了愛爾蘭、荷蘭、法國諾曼第、德國北部、蒙古、中國內蒙古、日本北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等地區。
而位處南半球「黃金奶源帶」的,僅有澳大利亞南部、紐西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3個地廣人稀的區域,乳品產量相對稀缺珍貴。
此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由於自然環境良好、監管措施更嚴格,牛奶品質通常要比發展中國家好一些。而目前,我國很多奶粉品牌也都擁有了處於黃金奶源帶的自控牧場,品質也更有保障。
「自有/自建/專屬牧場奶」是指原料生鮮乳從生產到加工都在品牌的掌控之下,這樣的掌控力更能成就奶粉的安全與放心。
奶基
說奶基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奶粉的生產工藝,奶粉的生產工藝分三種:溼法、幹法、乾濕複合法。它們的生產流程如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奶基和生產工藝並不對應,三種生產工藝都可以用於鮮奶和還原奶的加工。
三種工藝也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比如用溼法工藝奶粉的均一性更好,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營養素的熱損耗問題。
而幹法工藝雖沒有了熱損耗,而且能夠更好地確保各種營養添加成分的比例或量值,但因為沒有熱處理,所以對生產環境和原料質量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現在中高端嬰幼兒奶粉的生產大多採用乾濕複合工藝,不過成本也更高。
奶粉的生產工藝雖沒有絕對的優劣,但還是要和奶基相匹配,比如如果還原奶採用溼法工藝,實際上則是經過了兩次高溫乾燥:生鮮乳成粉一次,粉再還原成乳,再乾燥一次。
這樣一來,一是還原奶儲放時間可能會比較久,二是經過了兩次高溫乾燥,可能會造成一些熱敏性營養素的損失。
因此,以鮮奶作為奶基的奶粉相對更為新鮮。
鮮奶奶基奶粉:即在配料表上,僅標註了鮮牛奶,牛奶、生牛乳、全脂牛奶、脫脂牛奶的,就是以鮮奶為奶基的奶粉。還原奶奶基奶粉:即在配料表中,僅標註了奶粉、乳粉、全脂奶粉、脫脂乳粉的,就是以還原奶為奶基的奶粉。鮮奶+還原奶奶基奶粉:配料表前三位中出現了奶(乳)液以及奶(乳)粉的,就是混合奶基的奶粉。
評分標準:
必需營養成分
指標說明:
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後稱「國標」)中,規定二、三段配方奶粉中必須添加:10種礦物質,13種維生素,它們和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合稱為「基礎營養成分」。
而在意見稿中,部分基礎成分的限值出現變化。因此,這部分評分在考量配方奶粉是否符合現行國標的基礎上,還會對符合意見稿要求的指標進行額外加分。
蛋白質:意見稿要求總蛋白質含量降低,二段奶粉增加乳清蛋白比例要求
國標中二、三段奶粉中蛋白質總量(0.7~1.2g/100kJ)
但意見稿中,二段奶粉蛋白質總量(乳基0.43~0.84g/100kJ;豆基0.53~0.84g/100kJ),乳清蛋白佔總蛋白含量應≥40%。
蛋白質主要分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中乳清蛋白分子小,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而酪蛋白則易在嬰兒胃中形成較大凝塊,消化吸收速度較慢,還可能使嬰兒的腎臟負擔過重。
三段奶粉意見稿中蛋白質含量要求降低為0.43~0.96g/100kJ。
脂肪:增加了亞油酸上限,及對α-亞麻酸的含量、比值規定
目前國標中只對脂肪總量(0.7~1.4g/00kJ)、亞油酸(≥0.07g/100kJ)進行了規定。
但在意見稿中,對二、三段奶粉脂肪總量有微微調高(0.84~1.43g/100kJ)、增加了亞油酸上限(0.07~0.33g/100kJ),而且補充了對α-亞麻酸(≥12mg/100kJ),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例(5:1~15:1)的要求。
有研究發現,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例接近5:1,寶寶2-3歲時認知能力更好。
碳水化合物:補充了限值要求,增加了乳糖含量要求
現行國標中對二、三段奶粉碳水並沒有要求。
意見稿中要求:
二段奶粉碳水總量(2.2~3.3g/100kJ),乳糖佔碳水化合物總量應≥90%。
三段奶粉碳水總量(1.8~3.6 g/100kJ),而且乳糖佔碳水化合物總量應≥50%。
乳糖是最適合嬰兒食用的糖類供能物質,嬰兒消化道內有充足的乳糖酶,能很好地分解、消化、吸收、利用乳糖,同時乳糖還能促進嬰兒對鈣的吸收,和腸道內乳酸菌的繁殖。
維生素&礦物質:調整或增加了多數營養素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具體調整見下表:
評分標準:
可選擇性營養成分
指標說明:
根據GB10767-2010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可選擇性成分指標表,針對硒、錳、膽鹼、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七種成分,其有益性依據較充足,因而在滿足含量要求的前提下越多加分越高。
而且在二段奶粉的意見稿中,硒、錳、膽鹼三種成分,已由可選擇成分調整為必需成分,因此對於有強化這三種成分且添加量較多的二段奶粉,會進行額外加分。
而對於其他可選擇性成分,也根據其生理功能以及依據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分。部分可選擇性營養成分及其功能如下表所示:
評分標準:
其他配料
指標說明:
比起一段奶粉,二、三段奶粉中更容易出現一些相對不那麼健康的配料。所以還要針對這些可能對嬰兒健康存在危害或潛在危害的成分進行減分。
其中香精、香蘭素可以增加奶粉的香味,讓寶寶不抗拒,但這樣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如果食品中少了這種口感的話,有可能就不愛吃或者不吃。會導致孩子長大以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食,重者會增加消化負擔,損害器髒的發育。
白砂糖、蔗糖、葡萄糖漿吃多了可能會引起嬰兒蛀牙的可能。嬰幼兒過度的攝入蔗糖,不但會影響乳牙,還會影響恆齒。同時還會出現肥胖症的發生。
麥芽糊精和澱粉則屬於營養價值不高的成分,其添加可能影響其他成分的吸收。
棕櫚油則容易和鈣質產生反應形成鈣皂,影響寶寶鈣質吸收,還會加大寶寶便秘機率。而澱粉和麥芽糊精營養不高,可能給寶寶帶來飽腹感,影響其他成分的吸收。
評分標準:
品牌信任度
指標說明:
品牌信任度,這對家長們選擇奶粉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很多家長在選購奶粉的時候也更傾向於選擇沒有「黑歷史」、底蘊足的老品牌。所以這部分的具體評判由4方面組成:
1.品牌歷史,一個歷史越久且安全事件越少的品牌更值得信賴;
2.近10年內是否出現過安全事故;
3.近10年內是否被處罰(通報)過;
4.產品配方是否已經通過了國家食藥監局的註冊。
這些評判指標可以對奶粉的安全性做出一個粗略的宏觀評估。此外還有一點,有些大企業不但可以生產普通配方奶粉,還能生產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否生產特配粉也體現了企業的實力,爸爸媽媽們也可以酌情考慮。
評分標準:
最終將4部分評分相加,即為各款奶粉的綜合評分,我們會對比各款奶粉的總分,劃分不同的推薦指數,分數越高,推薦度越高,以供大家參考。
分數區間對應推薦指數表(範圍含下限):
小紅花測評簡介:我們國內從事商品對比測評的人士,成立「小紅花測評」的宗旨,是通過進行獨立、客觀、專業的對比測評,向父母推薦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兒童和家庭用品。「小紅花測評」堅持三大原則:不接受企業提供的測試樣品、不接受試圖影響檢測結果的廣告和贊助、獨立付費委託國家認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敬請關注百家號「小紅花測評」,獲取更多嬰童產品對比測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