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眼中的兒童玩具「黑名單」

2020-12-22 中外玩具網

 

暑假開始了,為了讓孩子的居家生活不枯燥,不少家長給小朋友添置了新玩具,它們可能是水彈槍、巴克球、溜溜球,也有可能是更高檔的平衡車。但是,家長眼中的這些「愛的禮物」,是否真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呢?近日,記者面向012歲兒童家長發起《關於兒童玩具危險性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彈弓、弓弩類、水彈槍、磁力珠、帶繩玩具、水晶泥、海洋寶寶等常見玩具,以高投票率登上兒童玩具「黑名單」。

 

遇水後膨脹64倍「吸水彈」或引起窒息

 

本次問卷共有6064人參與,其中,學齡前兒童家長5915名,小學1-3年級家長109名,小學4-6年級家長40名。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彈弓、弓弩類、水彈槍、磁力珠、帶繩玩具、水晶泥、海洋寶寶(水精靈)、粘人小手、氣球、螢光棒等玩具,因存在危險因素,位列家長心目中兒童玩具「黑名單」TOP10。其中,彈弓、弓弩類玩具,獲得95%以上家長的投票,也成為家長心目中危險係數最高的玩具。

 

「這些玩具危害性很大」「孩子對其力度及方向把握不準,容易傷人」……不少家長表示,因為孩子年齡小,安全意識不強,在玩彈弓、弓弩類攻擊類玩具時,不容易把握分寸,傷人傷己,「這些玩具很受男孩子歡迎,但是對於它的危險性,孩子並不清楚。」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號稱水彈「一擊即碎」「打在身上也不怕」的水彈槍也上了黑榜,獲得94.1%家長的投票。市民張女士說,隨著幾款網絡射擊遊戲的風靡,水彈槍迅速躥紅,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款玩具卻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安全,「衝擊力挺大,打在身上很疼。鄰居家的孩子在玩水彈槍的時候,把眼睛都打紅了,太危險了。聽說,還有的孩子被打傷,導致白內障,需要動手術裝晶體。」

 

記者了解到,雖然水彈槍傷人事件屢見不鮮,但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依然屬於熱銷玩具,其中,某網店的月銷售量高達1.5萬。一所小學附近的文體店店員同樣表示,水彈槍特別受孩子歡迎,「一放暑假,這種水彈槍就賣得特別好,這幾天賣了好幾把了。」雖然水彈槍外包裝上標註著14歲以上兒童適用,但是店員並不以為意,「不用看這上面標註的年齡,幼兒園的孩子都在玩,傷不著人。」

 

在問卷中,家長對水彈槍的顧慮除了直接射擊傷人外,還有它遇水膨脹的特點。「孩子喜歡將一些小東西往嘴巴、鼻孔、耳朵裡塞,水彈屬於高吸水膨脹物品,一旦在體內膨脹,後果不堪設想。」一名家長表示。記者購買了一袋吸水彈,實驗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吸水彈由原來直徑2毫米左右的硬珠子,變成了直徑8毫米左右、帶有彈性的軟珠,由此計算,遇水後,吸水彈的體積變為原來的64倍。

 

隔著一摞1.6釐米厚的紙,兩顆磁力珠仍能吸在一起。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林倩表示,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此類高吸水膨脹物品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小朋友將吸水彈塞到耳朵裡,洗澡、遊泳時遇水就會膨脹,「小朋友活潑好動,塞到耳朵裡後不容易取出,在取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掙扎,有可能劃傷耳道;如果異物距離鼓膜較近,也可能傷到鼓膜。」另外,如果孩子一次吞食較多,膨脹後可能堵住腸道,造成脹氣等;將膨脹後的吸水彈塞到鼻腔,有可能引發窒息。

 

此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於吸水彈軟彈槍的消費預警》中提到,吸水彈屬於小零件,膨脹率超過現行國家玩具的標準要求,如果兒童吸入或誤吞此類吸水彈,進入呼吸道後可能導致窒息;如果彈射的動能過大,吸水彈打到人體後也可能造成傷害。

 

誤吞磁力珠導致胃穿孔益智玩具成「隱形殺手」

 

記者從本次調查問卷中發現,除了常見的彈弓、弓弩類等公認為危險的玩具之外,當下熱賣的益智類玩具磁力珠,也成為家長心中的高危玩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磁力珠在孩子當中流行起來。這種玩具能減壓、益智,還能開發大腦,只要孩子的想像力夠豐富,能用這些磁力珠擺出不同的的造型。而且這種玩具能從小玩到大,也玩不壞。」市民徐先生說,磁力珠剛流行時,他很支持孩子玩,直到不久前看了一則關於磁力珠給孩子造成傷害的新聞,讓他馬上從孩子手中收走了這個玩具,「新聞報導稱,一個兩歲多的小孩誤吞了10多顆磁力珠,腸子破了好幾個洞。我又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還有很多孩子因為磁力珠命懸一線,特別危險。」

 

磁力珠帶給孩子的傷害,就在我們身邊。今年春節期間,3歲的倩倩因吞下磁力珠,被父母帶到了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檢查。拍片發現,倩倩的消化道裡竟有16顆磁力珠連在了一起,並且在孩子的食管和胃之間形成了穿孔。無獨有偶,3歲的浩浩在玩耍中因誤吞磁力珠,也被家長緊急送到了醫院,「一開始孩子沒有任何症狀,家長也沒有太在意。直到孩子出現腹痛、嘔吐才到醫院就診。」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徐俊傑表示。

 

「很多家長不知道誤食磁力珠的危險。磁力珠具有吸引力,如果在不同時間吞入多個磁力珠,就有可能隔著胃、腸壁吸在一起。磁力珠擠壓胃壁和腸壁,導致胃腸壁壞死,繼而引發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腸梗阻等一系列損害。」徐俊傑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玩類似磁力珠的玩具,以防誤吞後給孩子造成傷害。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磁鐵類異物時,首先要及時到當地醫院檢查,明確磁珠的數量和位置,再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記者發現,在GB 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中,也對此類磁力產品進行了提醒,「現已報導了多起因吞下磁力珠而導致腸穿孔或腸梗阻的事故,其中至少包括一起死亡事故。3歲以上和以下的兒童都曾發生事故。事故中很多兒童僅表現出流感樣症狀,這導致腸穿孔或腸梗阻的醫學症狀很容易被誤診。這些誤診導致了診斷的延誤,對兒童造成嚴重後果。」

 

從某個角度來看,顏色鮮豔、形狀小巧、容易吞咽的磁力珠,正成為隱藏在孩子身邊的安全「殺手」。一直熱衷於產品安全監測的「魏老爸」魏文鋒也通過網絡平臺,以實驗的方式號召家長重視磁力珠的危害。經過反覆實驗發現,兩顆磁力珠能夠隔著88張A4紙吸在一起。「磁力珠在正常情況下看上去好像是無害的,一旦被小孩子誤食進去就變得非常的危險。」魏文鋒提醒。據悉,學齡前兒童小腸壁的厚度小於0.8釐米,結腸壁厚度小於1.2釐米;學齡期兒童小腸壁的厚度小於1.0釐米,結腸壁厚度小於1.4釐米。記者也購買了一盒磁力珠,經實驗發現,隔著一摞1.6釐米厚的紙,兩顆磁力珠仍能吸在一起。

 

據介紹,除了磁力珠,紐扣電池一旦被誤吞,也十分危險,「紐扣電池被誤吞後,若嵌頓在消化道中,尤其是食管中,也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徐俊傑表示,及早發現並處理紐扣電池,是避免造成更大傷害的最好措施。

 

「安全」玩具不安全認準正規廠家再購買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不少家長也提到了細小玩具的危險性。「小玩具或小鋼珠一類的,小朋友如果吃了會被卡到,有時候還會塞到鼻子和耳朵眼裡,很危險。」一名受訪家長表示。

 

還有數百名家長提到了看似無害的水晶泥和太空沙。「存在化學成分」「含有毒物質」「進口鼻容易窒息」「引起過敏」是不少家長給它們貼上的標籤。「水晶泥不僅沾在衣服上特別難清洗,還容易引發過敏。之前孩子就因為玩水晶泥,身上起了很多紅疙瘩。」一名媽媽表示,她曾與其他家長談起過水晶泥,多名家長均反饋孩子因其引發過過敏症狀,「還有的孩子在玩水晶泥時不小心揉了眼睛之後,一直流眼屎狀的分泌物。」

 

另外,看似安全的毛絨玩具也被一些家長拉進了「黑名單」。「一次沒注意,孩子竟然把毛絨玩具裡的棉絮塞到了鼻腔裡,可把一家人嚇壞了。」市民劉女士說,孩子皮膚嬌嫩,毛絨玩具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引發瘙癢、過敏甚至呼吸道疾病,「如果毛絨玩具上帶紐扣等小物件,很容易被孩子吞咽並卡住。」另外,孩子若玩帶繩的玩具,也容易勒著脖子,存在安全隱患。

 

不少家長還表示,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物品,也很可能危及孩子的健康。以常見的螢光棒為例,就有多名家長表示,孩子因操作不當,導致發生了螢光夜崩進眼睛、吞服等危險情況。

 

「受口欲期影響,1歲以內的寶寶喜歡將物品往嘴巴裡塞,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好奇心越來越強,也會將小型玩具和異物往嘴巴、耳朵、鼻子裡塞。」林倩表示,生活中,家長要格外留心孩子的安全;在選購玩具時,要購買外包裝上有年齡提示的、由正規廠家生產的玩具,「電動玩具不建議給太小的孩子玩,因為小孩子好奇心重,會把一些小零件扣出來。」另外,如果要購買電聲玩具,一定要注重音質。

 

「玩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小夥伴』,孩子玩玩具時,家長要給孩子上好『安全教育課』。」幼兒園教師建議,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動手製作玩具,讓廢舊物品再次利用的同時,也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並增強親子關係。

相關焦點

  • 家長眼中的兒童玩具「黑名單」 這些你買過嗎?
    暑假開始了,為了讓孩子的居家生活不枯燥,不少家長給小朋友添置了新玩具,它們可能是水彈槍、巴克球、溜溜球,也有可能是更高檔的平衡車。但是,家長眼中的這些「愛的禮物」,是否真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呢?近日,記者面向012歲兒童家長發起《關於兒童玩具危險性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彈弓、弓弩類、水彈槍、磁力珠、帶繩玩具、水晶泥、海洋寶寶等常見玩具,以高投票率登上兒童玩具「黑名單」。
  • 4種玩具已經拉進兒童玩具「黑名單」,家長們別再給孩子買了
    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們在給孩子買玩具這方面也是越來越大方,不過有些玩具對於孩子來說卻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最新兒童玩具「黑名單」,看完別再給孩子買了!兒童玩具「黑名單」拉繩過長的玩具。寶寶們都愛拉著自己的玩具到處活動,不過那些拉繩過長的玩具不適合給寶寶玩,繩子如果纏住了寶寶的手指或者手腕等部位不及時取下來,會影響血液的循環。
  • 玩具「黑名單」又添新成員,「洗澡鴨」也榜上有名,家長要多注意
    今日話題:家長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選購玩具? 孩子的童年總是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玩具,有了玩具,不僅孩子能夠從玩具中得到快樂,而且家長也能放鬆一下,得到休息。
  • 兒童玩具黑名單又刷新:給孩子細心的呵護,這些玩具請儘量遠離
    01玩具黑名單01玩具黑名單那麼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小編就來為大家排排雷。等下次再看見這些玩具,家長們得稍微留個心哈。⑥雷射筆雷射筆是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保護兒童眼睛產品質量安全認知調查結果》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兒童類產品排名第一位的玩具。
  • 2020兒童玩具「黑名單」,看完渾身冷汗,這5種玩具別再買了
    如何給寶寶選擇安全健康的玩具,一直都是家長們非常在意的事情。有些玩具雖然看起來很有趣,卻暗藏安全隱患,媽媽們可要擦亮雙眼。這5種玩具非常危險,看完渾身冷汗,趕緊拉入黑名單,別再給孩子玩了。兒童玩具「黑名單」,看完渾身冷汗昨天帶女兒去鄰居小羽家玩,小羽家的男寶6歲了,男孩子嘛,總喜歡舞刀弄棒的,正在家裡玩水彈槍,玩得不亦樂乎。小羽馬馬虎虎的,孩子玩耍的時候也不仔細看著,坐下來跟我聊天,就讓倆孩子自己去一邊兒玩。
  • 兒童玩具黑名單又刷新,「洗澡鴨」榜上有名,這四類玩具儘量遠離
    玩具本應該是帶來快樂的東西,但市面上卻一直存在很多危險的玩具,有的在日積月累地侵蝕孩子的健康,還有的暗藏危險,很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給娃選玩具,不僅需要考慮娛樂性質,更要注意安全規範。這四類玩具又上「黑名單」,看看你家中了沒?
  • 2020兒童玩具「黑名單」和「白名單」,選錯真的挺坑娃,參照一下
    執筆:貓貓編輯:壹拾貳定稿:蘇子後玩具是每個孩子最親密的「好朋友」,也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玩具有好有壞,2020最新兒童玩具「黑名單」和「白名單」出爐,看看你家的是哪種?2020最新兒童玩具「黑名單」1、軟泥玩具對於玩具檢驗,各國都有自己重視的部分,比如國外是看重化學元素和重金屬的危害,我國則是注重機械性能的危害性,因此像軟泥類玩具這種看似「無害」的可愛玩具就成為了很多家庭的寵兒。
  • 2020最新兒童玩具「黑名單」,孩子的健康並非小事,這6種不要買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玩具是每個孩子童年必不可缺的「夥伴」,即便在經濟條件差的時代,孩子們也會充分發揮想像力自己創造玩具,比如捏泥巴、過家家等等。如今經濟條件轉好,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更是絲毫不吝嗇,孩子喜歡就買回家。
  •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身為父母責任重大,因為從你懷上他的那一刻開始,未來的幾十年,都要對孩子負責任,畢竟那是你的心頭肉。但如今,很多家長因為寵愛孩子,所以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尤其是玩具,可是卻忽略了安全健康的問題。
  • 2020年最新兒童玩具「黑名單」!看完一身冷汗,別再給孩子買了
    在這個漫長的隔離期,家長都給孩子囤了不少玩具。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看似小小的玩具,卻可能存在不小的隱患。 早在2017年,人民日報曾發布過一篇《家長們注意!這些兒童玩具正威脅著孩子安全》,其中點名指出了幾種該被拉進「黑名單」的玩具。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玩具豐富了孩子們的童年,但不合適的玩具卻會傷害到他們,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那些看似有趣卻有很大潛藏危害的玩具。尤其是被稱為「奪命玩伴」的磁力珠,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
  • 【安全】夏季這幾款黑名單玩具「危」力不小,慎重購買!
    進入夏天,很多網紅玩具成了孩子們的新寵,但是這些玩具安全性如何?這幾款黑名單玩具「危」力不小,慎重購買! 黑名單1:水彈槍
  • 兒童用藥黑名單:家長多了解一下,別再給孩子亂吃藥了
    去年10月中旬,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其中發布了最新的兒童用藥黑名單。看看這份「兒童用藥黑名單」,家長多了解一下,可別再亂給孩子吃了。1、感冒藥小兒氨酚烷胺顆粒1歲以下禁用,小兒氨酚黃那敏不推薦兒童使用,治傷風顆粒非處方藥新生兒早產兒不宜使用,特酚偽麻片和特洛偽麻膠囊全年齡禁用,已上市的也要召回、銷毀。
  • 小玩具大隱患,玩具「黑名單」你買過沒?父母如何正確挑選玩具?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給孩子買到這種已經進了黑名單的玩具! 玩具「黑名單」你給孩子買過沒? ★看一看——有無認證標識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要選擇適合娃的年齡的玩具,像是磁力珠,適合14歲以上的孩子,如果給小孩子玩,就很容易出危險啦!
  • 這7種「毒玩具」已經上了黑名單,家長別給孩子買了,白白浪費錢
    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還要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雖然說這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玩具都可以給孩子買的,這7種「毒玩具」已經上了黑名單,家長別給孩子買了,白白浪費錢。
  • 六一買玩具,家長要慎重,兒童玩具的安全性很重要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家長又要給孩子們購買玩具送節日禮物了。現在兒童玩具市場上魚龍混雜,優質的兒童玩具,有科學性、安全性、趣味性、娛樂性,可以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伴隨孩子健康成長。但是,如果買到劣質或者有安全隱患的玩具,則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有一些傷害還是很嚴重的。夏天天氣炎熱,孩子們喜歡到河邊泉水邊戲水打水槍。有兩種玩具水槍(加壓水槍和電動水槍)很危險。有人做過試驗,把十張厚紙摞在一起,用電動水槍或者加壓水槍呲水,一下就可以穿透,力量大到出乎意料。如果呲在別的小朋友的眼睛上,會傷到眼球,後果會很嚴重。
  • 「尖叫雞」和「小黃鴨」,上榜兒童玩具黑名單,你們家還在玩嗎?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是玩具陪伴度過的,在玩具中收穫樂趣,在玩具中感悟成長,玩具給每個家庭構築起了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對於現在市面上的產品,孩子的玩具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玩具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玩具的實用性、娛樂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考察玩具的安全性。
  • 幾種「危險玩具」早已被拉入「黑名單」,孩子再喜歡,家長也別買
    不過,有很大一部分玩具對於孩子的傷害都是很大的,家長給孩子挑選玩具時,還需要關注玩具的安全性、材質質量等方面,確保孩子能夠遠離危險,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一般情況下,如果玩具的噪音超過70分貝,就會對兒童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如果噪音達到80分貝以上,孩子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裡,會產生頭疼、頭昏、耳鳴、煩躁、記憶力減退等情況。如果玩具發光過於閃亮,孩子可能會因為好奇便長時間盯著閃光部位看,最後出現視力下降、散光等問題。
  • 家長注意!央視曝光:這些兒童玩具有危險!
    家長注意!央視曝光:這些兒童玩具有危險! NEWS #兒童平衡車被曝有毒物質超標300多倍# 近年來「網紅玩具」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
  • 受疫情影響,今年六一節玩具店來的多是家長,兒童是「稀客」
    28日,在漢口中山大道長江二橋邊的大型商業中心的幾家品牌玩具店內,有一些成年人正在挑選玩具。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六一」註定與以往不一樣。  在兒童玩具店,設有兒童節布置,但少有兒童來。  一家長正在通過手機,給孩子看現場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