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的新聞裡,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個了。
海水冰冷刺骨,海風呼呼地吹,媽媽就這樣拉著女兒走向大海……
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孩子不寫作業。
每次放假,家長們都說,求學校快點開學吧。最近家長整天在家裡陪孩子上網課,看著孩子不好好學習,怎麼管都不聽,看著就大腦充血,腦殼疼。
所以,媽媽把孩子拉到海邊,想嚇唬她。
中國式育兒觀念,「棍棒下面出孝子「,輕則怒罵呵斥,重則棒棍交加,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長記性,拖著女兒去跳海,還好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才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
但在孩子的眼中,這次的經歷將成為她童年的噩夢。
可以想像的是,10歲的小女孩一定哭著喊著,」媽,我不去「,」媽,我錯了,我一定好好學習」,使勁的扯著媽媽的胳膊,希望能阻止媽媽的行為。
女孩最怕的是被媽媽拖進大海,自己最依賴的人要丟棄自己的恐懼。此時的媽媽正在氣頭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女兒不認真學習被媽媽拖進大海事件一爆出,在網絡上就掀起來渲染大波,一部分人都在口誅筆伐,吐槽這位母親的心狠;另一部分人,卻是對這位媽媽的體諒,熊孩子太難帶了,這媽媽一定是被逼的不成樣子了。
可見,還是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位母親也只是萬千父母中的被曝光的一個而已。
02
還有一則新聞,是說一位母親因為兒子不做作業而氣的去跳江。
生命誠可貴?就為了孩子不好好作業而去尋思覓活,這何不是一個對孩子的情感和道德綁架呢?
經過這次事情後,孩子每每學習的時候就會在想,「如果我不好好學習,我媽就要去跳江了」,這樣大的壓力壓在孩子心裡,學習只會變成他的負擔,能逃避學習所有事情都會成為他放鬆的理由。
所以說,不懂教育的父母就是潛在的」行兇者「!
據有關數據調查,中國有74.8%的孩子被暴力對待,其中有65.8%的孩子曾受到精神上的虐待,父母是主要的施暴者,他們採用言語羞辱和忽視等方式對孩子進行了精神上的施暴。
樂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但我小時候,我最常從父母口中聽到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
不論我做什麼,在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我更優秀,他們聽話、懂事、成績好;長大了,別人家的孩子找的工作好、單位好、對象好……
或許,父母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激發我的自尊心,希望我更加努力,但是這些所謂的「比較」,在潛移默化中侵蝕了我的自尊心,讓我變得膽怯和不自信。
一直到上大學之前,我都不敢在公共場合大聲講話,一站到講臺上被大家看著,就會大腦一片空白,臉頰極速躥紅。
直到上大學後,遠離父母,漸漸在眾人面前重拾自己信心,才發現在眾人面前講話其實沒有那麼可怕,我也沒有那麼」差「。
但如果當時如果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我的學習生涯將會更加坦蕩。
那麼,孩子不好好學習,到底該怎麼辦?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示範和引導。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家長的影子。
父母的認知能力文化水平通常對子女教育起巨大作用,父母眼裡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井口。
03
教育講究的是言傳身教,而不是看著上課就能解決。
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就需要了解他為什麼不想學習,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其實,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
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來感受這個世界的。
我們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曾經有一些願望幻想,當自己的爸爸媽媽讓我們傷心時,我發誓我長大以後絕對不會這樣。
但漸漸的我們又活著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多想想自己的小時候,也是一個能夠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的一個方法。
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談教育時說,「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
要想讓孩子做到任何事情,你先做給他看,你不用說話,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用嘴。
家長,你希望孩子做到什麼,你就演示給他看他自然而然就會模仿你這個。你想啊,當初的你的第一任偶像不就是爸爸媽媽嗎?
其次,育兒中,夫妻關係十分重要。
看過《家有兒女》的必然對劇情瞭若指掌,這個歡樂的家庭是一個重組的家庭,但是幾個孩子卻相處得相當的愉快,就好像親生一般。這個家裡,每天都充斥著歡聲笑語。
《家有兒女》裡,夏東海和劉梅一直是模範夫妻。
他們是好父母,首先是因為他們是一對好夫妻。
曾經有人調侃說:小的時候我天真的以為長大後能過上劉星家這樣的生活,
城裡人卻說:我們以為北京人都過這樣的生活,而北京人說:我們距離那樣的生活還有挺遠。
但其實,更珍貴的,是家庭氛圍。對孩子,不能通過極端的教育去逼迫,而是要循循善誘,用生活氛圍去感染他。
魯迅說過:「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到天空,他想潛入蟻穴。」
作為爸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首先要指導孩子豐富頭腦中的表象儲存,帶孩子多去博物館、外出遊覽開拓視野,其次,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指導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的積累三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玩具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好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家庭幸福,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即使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父母對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言語批判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有時候不經意的話,很有可能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引用73歲的柳傳志老先生作客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的一段話。
他說:「言傳身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你是他的榜樣,他是你的樣子;你以身作則地培養他優秀的品質,讓他在成長中不斷磨練,成為最好的自己。卻也不忘初心,永遠擁有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