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上午,德州市首起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蘇傑案」二審公開宣判,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獲悉消息的德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李警官在欣慰之餘更有些激動。作為該案的主辦偵查員,他勤奮耕耘了整整兩年,結識了多名受害百姓,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算是沒辜負他們的囑託和希冀。
雷霆鐵腕,一擊即中!至今,德州百姓再提起「蘇傑案」,仍不住拍手稱快。
事實上,自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德州市公安機關全體民警便以強大攻勢撒下天網,他們靠前一步,主動作為,為德州百姓掃出了朗朗乾坤、盈盈正氣。
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10個、惡勢力犯罪集團40個、其他涉惡團夥360餘個,刑事拘留2800餘人,破獲刑事案件1500餘起,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6.4億餘元。
強有力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讓德州這座北方小城的社會治安環境持續改善。2018年行動開展以來,德州違法犯罪類警情、刑事發案同比大幅下降,群眾安全感調查分值上升3.56分,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上升。
利劍出鞘
蘇傑案告破,一拳重擊震懾四方
2018年3月20日,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剛剛開始,一夥來自樂陵的黑惡勢力進入警方視線。德州市公安局收到群眾舉報信件反映山東德州樂陵蘇傑涉嫌違法犯罪線索。3月30日,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以蘇傑等人強迫、組織賣淫案、尋釁滋事案、強迫交易案立案偵查。隨後,偵查人員經過5個月的艱苦和縝密的偵查,查明自2008年以來,蘇傑糾集手下人員,依託樂陵市西北客運公司,強行控制樂陵市區至大孫鄉公交線路,逐步形成以蘇傑為組織領導者,蘇琳琳、王好偉等為骨幹成員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組織私設稽查隊,採取暴力、威脅手段,肆意打砸、查扣線路車輛、司乘人員;狂妄自大,暴力毆打執勤人員;逞強耍橫,隨意毆打他人,強佔他人財產;泯滅人性,欺辱多名女中學生……
抓捕條件成熟後,市公安局決定異地用警,由德州市和慶雲縣兩級公安機關聯合布局收網,最終於2018年11月將該團夥成員一網打盡。
蘇傑案跨度時間長,涉案人員多,案情複雜、敏感,團夥成員多數系前科人員。面對強勢的審訊,他們油鹽不進,態度惡劣,拒不供述,案件偵破遇到了瓶頸。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主辦偵查員李警官注意到,團夥中一名人員背地裡對蘇傑心有不滿,於是耐心說服勸教,數日後,終於成功撕開了一道口子,獲取了大量線索。順著線索,通過分化瓦解,共查實刑事案件30餘起。
為擴大戰果,德州市公安機關先後兩次發布徵集線索通告,樂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通告宛如一把時刻懸在頭頂的利劍,震懾著曾與蘇傑共同犯案的黑惡勢力。最終,又深挖出違法犯罪線索39條,至此,盤踞樂陵社會長達十年之久的一顆「毒瘤」被徹底剷除。
蘇傑案被稱為德州涉黑「第一案」,但這絕不是最後一案!
2018年至今,德州市公安局始終將打擊矛頭對準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涉黑涉惡問題:2020年8月7日,左某良犯尋釁滋事罪、詐騙罪、非法拘禁罪等,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8月18日,於某強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8月20日,陵城區人民法院又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等罪數罪併罰,判處豆某輝有期徒刑二十五年……
三年來,德州公安機關始終聚焦農村地區的黑惡勢力,共打掉黑惡團夥90餘個,刑事拘留620餘人;對準破壞經濟秩序的黑惡勢力,打掉套路貸、暴力討債團夥50餘個,刑事拘留430餘人;對準交通領域的黑惡勢力,打掉黑惡團夥6個,刑事拘留80餘人;對準建築工程領域的黑惡勢力,打掉黑惡團夥18個,刑事拘留220餘人。特別是德城公安分局打掉的於某龍、於某輝「套路貸」黑惡組織,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90餘名,破獲案件200餘起,查扣涉案資產2800餘萬元,成果顯著。目前,案件正在開庭審理中。
如今的德州,天地有正氣,浩然日月明。
精準施力
對準群眾來信,不放過每一條細微線索
人民群眾是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知情人,也是受害者。但迫於惡霸的威脅、恐嚇,他們往往不敢吐露實情,正因如此,辦案民警對每一條細微線索,都高度重視,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周玉傑案就是通過一封匿名舉報信被牽出的。
2017年夏天,德州市公安局收到一封舉報信,舉報人來自平原,稱自己「被」貸款數萬元,還款的數額成倍激增,不同面孔輪番威脅恐嚇,讓他深深陷入「套路貸」中。
被舉報人周玉傑是平原縣中小企業互助中心負責人。獲悉線索後,德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周玉傑及其關係人開展拉網式摸排研判。8月,周玉傑等人到案,專案組對其及其關係住所、經營場所進行搜查,對相關筆記本、帳本、法院文書、電腦、手機進行查扣,又掌握了一批關鍵證據。截至移訴之前,專案組共查扣周玉傑帳本14冊,借款合同及擔保合同22份,與周玉傑相關的一串案件漸漸明了。
2019年11月14日,陵城區人民法院以惡勢力犯罪集團對周玉傑等人進行宣判,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今年3月12日,市中院維持原判。
人民群眾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力量之源。事實上,早在行動之初,德州公安就公布了舉報電話、郵箱,全面收集線索。鬥爭以來,共收到群眾來信3000餘件,發布公開徵集違法犯罪線索通告50餘次,落實舉報獎勵57.6萬元,敦促170餘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形成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民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濃厚氛圍。
德州市公安局出臺《涉黑涉惡線索摸排核查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規定》,明確派出所線索摸排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滾動摸排機制,至今共摸排線索2500餘條,直接破案500餘起。嚴格落實線索核查「三長負責制」,重大線索由市局統一組織部署。
截至2020年8月底,德州公安機關共採取提級核查、異地核查線索50餘條,重點線索查結率98.7%。通過核查線索,打掉涉黑組織7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1個。
靠前一步
打掉「保護傘」 清汙除垢,毫不手軟
每一股黑惡勢力背後都有「保護傘」,有的甚至不止一把。「黑老大」們社會關係網錯綜複雜,其中不乏所謂的高官、領導。在辦案過程中,公安民警也曾多次遇到過本應與自己立足同一戰壕的「戰友」。
「侯長松案」偵查之初,辦案民警經過深度研判分析,發現侯長松在微信上成立了一個「崔莊大車群」,成員均為齊河貨運車主或司機。而侯長松常在群內發布查車「預警」,信息與交警道路管控信息基本吻合。
很明顯,這是公安系統內部出現了問題。
打蛇打七寸。敏銳的辦案民警沒有聲張,而是抽絲剝繭,逐步深入。結合群內交流時出現的微信號、車牌號、手機號、銀行帳號等信息,通過綜合研判,民警對群內人員的身份信息實現落地。在抓獲侯長松後,確定了為侯長松提供領車便利的公職人員身份信息。
今年5月,德州市紀委通報黨員幹部充當惡勢力「保護傘」典型問題:2016年至2018年,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齊河大隊表白寺中隊原中隊長楊翠勇接受侯長松等人請託,利用職務便利,採取不予查處、直接放行或減輕處罰的方式,為違法營運車輛提供方便,構成受賄犯罪,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此案一出,齊河的黑惡勢力再無藏身之處。
在德州,深挖徹查「保護傘」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德州市公安局將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靠前一步、主動作為,依法及時將涉嫌違紀違法公職人員的身份、線索、證據等提交市監察委。2018年以來,共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違紀違法線索100餘條。
一批黑惡勢力「保護傘」被徹底摧毀,德州公安清汙除垢,毫不手軟。
長效機制
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黑惡不除,則民不安、國不寧。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
如今,掃黑除惡進入了「深挖根治」決戰決勝和「長效常治」開局起步階段,德州公安一鼓作氣、持之以恆,不斷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建機制、夯基礎,深化部門聯動。德州公安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嚴格落實「一案三查」、線索雙向移交、重大案件同步介入工作機制,召開聯席會議4次;與檢法機關嚴格落實研判會商、提前介入工作機制,召開案件會商會議420餘次;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等重點行業領域治理,與重點行業監管部門召開聯席會議10次,發送公安提示函50餘份,共同破解治理堵點。
頂層設計也在不斷加強。市公安局黨委堅持半月一調度、每月一研究,市縣兩級公安機關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第一責任」,市局黨委成員與分包縣市區局、縣級公安局長與重點案件「雙捆綁」作戰。
260餘人的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線索核查和專案攻堅「雙專班」隊伍凝聚成一把尖刀,德州市公安局逐一制定各縣市區公安局攻堅任務,壓實責任,確保全號令統一、步調一致、責任落實。
掃黑除惡收官之戰,攻堅的腳步永不停歇。今後,德州公安機關將緊緊圍繞依法嚴懲、綜合治理、群眾滿意,深入分析黑惡犯罪特點,及時總結提煉技戰法,學習借鑑成熟經驗,不斷創新工作模式,逐步形成打擊、整治、管理、建設的長效常治機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民群眾的美好追求如今切實落在德州百姓身邊,在這兒生活,群眾心中有安全感,身邊有守護人。
德州公安融媒體中心
撰 稿 | 侯 進 李 傑 韓 冰
編 輯 | 王 冉
責 編 | 趙 帥
策 劃 | 王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