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另一種智慧生物?科學家發現烏鴉有意識,不愧是最聰明鳥類

2020-12-12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說的是烏鴉看見一個只裝了半瓶的水,於是填滿了石頭喝到水的事。

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個童話故事。很少有人會想到,即使烏鴉沒有聰明到這個地步,它仍然是最聰明的鳥類。以至於有些人認為,如果人類真的滅絕了,烏鴉可能是世界上最聰明、能夠統治地球的生物。

生物學家指出:一隻烏鴉的大腦佔了身體總重量的2.3%,這在鳥類之中傲視群雄。相比之下,我們平常吃的家雞,腦部重量僅僅佔了全身的0.1%左右。而一個普通人類大腦重約1400克,體重按照65公斤計算,大腦佔的重量也不過是2.15%。由此可見,烏鴉的大腦確實非常發達。

當然,腦部的重量僅僅是個參考,還需要實際表現來證明。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有些烏鴉已經懂得了工具的使用,甚至它們彼此之間還可能有情感的交流。

而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和人類一樣,烏鴉也有自己的意識!也就是說,它們有屬於自己的主觀體驗,去理解這個世界。

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在靈長類動物中證明了這一點。如今,連鳥類也被發現了意識,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一下「意識」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同為大腦,但靈長類和鳥類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以初級意識為例,這是一種感知現在、即將和未來的世界變化的一種能力。對於靈長動物來說,這需要藉助大腦皮層來實現,也就是大腦上像核桃一樣坑坑窪窪的部位。而對於鳥類來說,它們根本根本沒有大腦皮層,如果你吃過雞頭或者鴨頭就會發現,它們的大腦是非常光滑的,就像榛子仁一樣。

正是由於這樣的大腦結構,讓科學家對包括烏鴉、喜鵲在內的所有鴉科鳥類仍然充滿了質疑。即便它們的確是非常聰明的鳥類,以至於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甚至具有和靈長類動物相似的認知能力,但是對於它們是否有思考的意識,科學家們仍然十分懷疑。因此,有些人希望能夠通過實驗,對這個猜想進行證明。

實際上,對於不會說話的動物來說,想要確定其意識的確有點難。就算烏鴉知道「自己」的概念,也理解周圍的「世界」,並且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但是由於無法交流,又沒有過於明顯的表現,所以科學家也一直沒有直接證明這個理論。

不過,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動物生理學家Andreas Nieder還是找到了辦法,他和他的同事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終於在兩隻小嘴烏鴉的身上證明了這個觀點。

實驗的第一步,是訓練兩隻烏鴉對視覺刺激做出反應。他們在烏鴉面前放了一塊屏幕,屏幕上投射了一些燈光。這些燈光都非常明亮,同時會不斷地變換位置,而屏幕前的兩隻烏鴉,也在不斷地隨著燈光轉頭。很明顯,它們是在注視著燈光。

接下來,他們提升了難度,這些燈光出現的時間非常短,而且也微弱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兩隻烏鴉有的時候能夠注意信號,有的時候注意不到信號。

整個實驗過程中,一共有幾十個環節,每隻烏鴉被展示了差不多2萬的燈光信號。在進行實驗時,研究人員利用事先植入到烏鴉腦部的電極來監測那裡的神經元活動。當烏鴉感覺到自己看見了燈光時,研究人員就會記錄下當時烏鴉腦部的神經元活動;而當烏鴉沒有看見燈光、沒有轉頭的時候,研究人員就檢測不到這樣的神經元活動。

這種神經元活動和烏鴉表示肯定態度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可靠的,Nieder說:「最初的設想是,那些代表著沒有主觀意識的視覺輸入的神經細胞會和那些有恆定強度的視覺刺激產生相同的反應。可是,我們的研究成果明確顯示:烏鴉的腦中負責更高水平過程處理的神經元是受到主觀意識影響的,或者說得更準確一些,它們就是在產生主觀意識。」

這表明,主觀意識並非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而這個意識的來源也並非是哺乳動物才有的大腦皮層。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也證明了這一點:鳥類腦部的平滑,絕不是複雜性不如哺乳動物的證明。

在這項實驗中,德國魯爾大學波鴻分校的生物心理學家Martin Stacho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偏振三維成像和神經迴路追蹤技術,對鴿子和貓頭鷹的腦部進行了解剖結構的繪製。結果他們發現,兩種鳥類的大腦內部結構竟然和哺乳動物十分相似!

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鳥類擁有意識並不是一件多麼不可理解的事,至少已經有了足夠的基礎。也許它們正是憑藉著這樣的大腦結構,和哺乳動物並列演化出了自我意識,這在生物學上叫做趨同進化。同時,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功能早就隱藏在了幾億年前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共同祖先體內,但是最終在兩種動物分化後才得以實現。

Nieder指出:「人類和烏鴉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大約生活於3.2億年前,那種感知的意識可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並且一直傳承下來。不論是哪種情況,感知意識的能力都可以在不同的大腦結構中實現,而且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Nieder所說的這個「祖先」,就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羊膜動物。這些生活在恐龍時代以前的生物,腦部就有一個微電路流傳了下來,體現在了今天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身上。

這些研究表明,初級意識在鳥類和哺乳類動物身上可能會非常普遍,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那麼,它們是否還有次級意識呢?它們是否「意識到」自己有意識呢?這樣的初級意識,是否會幫助它們成為除人類之外的智慧生物呢?

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問題,也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證明。如果它們真有發展為智慧生物的可能,我們又該如何與它們相處呢?

相關焦點

  • 哪種鳥最聰明?科學家掃描數百種頭骨得出答案,鸚鵡和烏鴉上榜
    哪種動物演化的最成功?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一方面,衡量的尺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另一方面,包括人在內的任何動物,都是在適應中不斷演化的,得以存活至今並且繁衍生息,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成功.當然,如果以大腦的情況做判斷,人類無疑是佼佼者,但是仍有另一種動物能與人類共享這一殊榮,那便是鳥類,鳥類豐富的腦神經元一直為人稱道。最近,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恐龍,以及已滅絕和現生的鳥類,推測出了它們大腦演化的過程。
  • 新研究發現,烏鴉智商超高,智力水平與大猩猩不分伯仲
    除了人類,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是誰?相信人們會第一時間想到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的確,靈長類動物真的很聰明,聽說過1971年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動物園大猩猩可可嗎?據說已經掌握了2000個手語,能與人類用手語進行交流,可惜的是可可沒有後代。
  • 科學家發現烏鴉有著驚人的「思考能力」(圖)
    烏鴉具有驚人的使用工具、語音以及一定的智慧行為,科學家認為從中可以發現有關外星生物的思維特徵據國外媒體報導,烏鴉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鳥類,通體呈現黑色,科學家發現烏鴉有著驚人的「思考能力」,在做出決策的時候類似於人類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的鳥類
    科學家證明烏鴉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屬種類,渡鴉是烏鴉中較為聰明的一種。渡鴉在鳥類中是屬於腦部最大的一類。就像其他的鴉科,它們被指有一些顯著解決問題的事跡,令人相信鳥類也有高等的智慧。亦有觀察渡鴉利用其他動物來協助處理事件,如呼叫狼及野狗等前往動物死屍的地方。這些犬可替其撕開腐肉,協助它們更易於食用。它們會觀察其他渡鴉收藏食物,牢記這些收藏的地點,並從而偷取食物。 2、非洲灰鸚鵡
  • 烏鴉是鳥類中最聰明的,是一種社會性極強的動物
    烏鴉是鳥類中最聰明的。它們能夠數數、區分複雜的形狀,能夠很好的進行學習觀察,是一種社會性極強的動物。為了確認各自的社會地位,它們會在空中進行飛行技術方面的競爭,進而優勝劣汰。   各地的烏鴉也都有不同的專長。
  • 科學家發現它獨特的基因機制,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外星生物!
    憑的就是智慧,人類依靠智慧創造出飛機、潛艇、機器人,擁有了更強的飛行能力、遊泳能力和戰鬥力,因此才能打敗其他150萬種生物,成為這個星球的統治者。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世界上擁有大腦基因組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在人類的大腦裡面大概擁有20000-25000組基因,擁有更多的基因意味著可以承載的信息更多,大腦承載信息能力越強那麼就越聰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人類只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之一,而不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這個「之一」就說明人類並非地球上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難道還有比人類大腦基因更多、更聰明的生物?
  • 為什麼說烏鴉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它們到底有多聰明,長知識了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做《烏鴉喝水》,課文講的是烏鴉在口渴之後找水喝,終於找到一個裝水的瓶子,但是水很少,嘴巴根本夠不著。於是烏鴉想出了一個辦法,它撿來一堆小石頭扔進瓶子裡,然後水面升高,烏鴉就喝到水了。這個故事也就成了烏鴉聰明的例證。
  • 烏鴉和人類一樣聰明,不僅有自我意識,而且有非常細緻的內心活動
    烏鴉和人類一樣聰明,不僅有自我意識,而且有非常細緻的內心活動 Crows have sensory conciousness just like human species 在一個研究中,烏鴉執行了一個複雜的任務,其中要激發數百個進行分析活動的感覺神經元。
  • 人類會永遠統治地球嗎?3種動物表示不服:我們只是不和你爭而已
    地球已經存在40多億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地球上的植物、動物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恐龍的滅絕,人類的誕生等等。如果若干年以後,如果人類也滅絕了,哪種動物最有可能統治地球呢?人類會永遠統治地球嗎?3種動物表示不服:我們只是不和你爭而已。
  • 烏鴉可能是除靈長類外最聰明的動物
    這隻烏鴉是如何隨機應變地解決如此複雜的問題?其驚人之舉似乎意味這隻烏鴉的精神活動與我們人類相近似。當時媒體的新聞標題即稱之為「聰明絕頂的烏鴉」。只是後來人們發現 Betty 並不像最初想像的是一隻特殊的烏鴉。許多年後,研究發現新喀裡多尼亞烏鴉都習慣弄彎樹枝做鉤子。這種烏鴉在野外經常這樣幹。
  • 烏鴉究竟有多聰明?超乎你的想像,「烏鴉喝水」只是皮毛
    對於烏鴉是最聰明的鳥類,相信大家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因為在我們身邊一直都流傳著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那就是「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詮釋了烏鴉的智慧,充分說明了烏鴉是一種「心靈手巧」的動物。在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排行榜上,烏鴉更是高居第六位,僅僅落後於人類、黑猩猩、海豚、大象和章魚。
  • 烏鴉很聰明,但它們是否足夠聰明而墜入愛河?
    你比五年級的學生聰明嗎?好吧,這很複雜。(圖片:anyjazz65 / Flickr) 無論烏鴉是否帶來了小女孩的禮物, 讓一些英語專業學生感到羞恥,或者學習記憶面孔,這些鳥兒都會繼續以他們的智慧讓我們驚奇。許多研究和故事將 他們的智慧 與人類兒童的智慧進行比較。
  • 科學家提出另一種想法,人類或不是地球生物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這幾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通過不斷發展與進化,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統治著地球,但是關於人類的進化,卻成了困擾人類最大的未解之謎。在很早以前科學家關於人類的起源就提出了神創論、外星起源論等等,但是這些假說都是科學家的猜想,並沒有被證實,目前人類還是普遍認可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由古猿一步步進化而來的。
  • 腦容量不到14毫升,智力卻與黑猩猩相當,烏鴉為什麼那麼聰明?
    烏鴉是不是真的很聰明?科學家一直都試圖從實驗中找到答案,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讓它們照鏡子了。事實上,「照鏡子」實驗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至今,早已經成了認知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黑猩猩、紅毛猩猩、大象以及海豚等動物,都在實驗中表現出了識別出鏡中自己的能力。
  • 烏鴉到底有多聰明?
    2005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Louis Lefebvre曾經總結75年內世界各國發表的鳥類學論文,從2000次鳥類取食策略和學習行為的案例中,總結髮現,智商最高的一個類群就是雀形目鴉科鳥類(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2005)。
  • 地球上最聰明的7種動物,浣熊會開鎖,小豬學會反射原理
    戰國時期孟嘗君養了很多食客,其中就有雞鳴狗盜之徒,幫助他逃回了齊國。其實他還不夠聰明,因為他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價,養一隻浣熊就能解決問題。1908年,動物學家H.B.戴維斯在一項奇怪的研究中發現,浣熊只需不到10次嘗試,就能打開複雜的鎖。另一項研究則表明,浣熊經過三年的學習後,能夠記住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甚至可以識別並區分不同的符號。浣熊開鎖的研究可在戴維斯的書《浣熊:動物智能研究》中找到。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可是地球的歷史過於漫長,很多研究甚至牽涉到宇宙層面,因此科學家需要更多的時段來慢慢連接演化史拼圖,這需要一個相當久的過程。恐龍在地球的生命演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開恐龍演化之謎,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不過,時至今日恐龍研究,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人類沒有辦法得到科學的解答,特別是恐龍到底有沒有滅絕,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找到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
  • Sbike動植物百科:世界最聰明的十種鳥類,都是寵物鳥的常客
    烏鴉喝水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鳥類的聰明,其實鳥類的智商遠超於人類對它的了解。這份榜單由鳥類學家研究得出,權威性很高,智商排名由低到高。榜單內的鳥類基本都是寵物鳥的常客,有耳熟能詳的,也有十分陌生的,一起來看看吧!
  • 烏鴉的聰明,讓人驚嘆
    烏鴉,是雀形目鴉科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性情兇猛。為雀形目鳥類中個體最大的,體長400~490毫米。我的家鄉盛產核桃,每年秋末冬初,成群的烏鴉總會來到這裡,到果園裡撿拾那些被果農們遺落的核桃。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看看有你知道的嗎?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地球的主宰,一直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物種。近年來,隨著地球生物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還有很多動物也有非常聰明的大腦,有些動物的智慧甚至超出了人類的想像……黑猩猩的基因和人類有99%的相似度在動物界中,黑猩猩是和人類基因最相似的動物,具有高達99%的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