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張丹妮 實習生 陳翾
「本該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穿梭於各大招聘會;如今卻上身穿著襯衫,下身還穿著睡褲,局促不安地衝視頻畫面裡卡成表情包的HR傻笑。」網絡上類似的自嘲段子,的確是不少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的真實寫照。
求職形式改變、企業縮招、開學時間一推再推……疫情所帶來的影響直接反映在他們的求職或升學計劃中。當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已經無法避免,畢業生們該怎麼做,來突破今年的「就業大關」?
故事
疫情期間「意外收穫」:宅家苦學,技能提升
這兩個月裡,張雨欣終於把大三時購買的線上視頻製作課程上完了。為了檢驗學習成果,她還花了一個星期製作了一段動畫電影《哪吒》中的特效片段。
「開始會很焦慮、無奈,擔心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後面做了一些事,反倒平和了。」這是「00後」張雨欣這兩個月的心路歷程。今年6月,學習動漫製作專業的她即將走出校門,春節到現在,她通過線上的方式已經投出了10多份簡歷,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張雨欣告訴記者,遊戲開發、動漫製作等等都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也是主要目標職業。因為從小喜歡看動漫電影,尤其對其中的特效鏡頭感興趣,她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後期製作。
線上招聘沒有敲定工作,張雨欣決定把求職的事先緩緩,好好打磨打磨自己的「剪輯功夫」。這段時間裡,她每天上午學習4個小時的線上課程,其餘時間就自己摸索操作各種剪輯軟體,一天要在電腦前呆上10多個小時。「磨刀不誤砍柴工,感覺自己在視頻剪輯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很多,之後去面試底氣也會足一些吧。」在張雨欣看來,剪輯水平的提升也可以算疫情期間帶給自己的「意外收穫」。
觀點
就業擇業,釐清個人職業目標
長沙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賀良認為,應屆畢業生往往要面臨擇業或升學的壓力,產生焦慮或擔心的情緒是正常現象,不同的只是今年他們還要面對疫情影響下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其焦慮,不如行動。在就業形勢更加緊張的情況下,不管是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還是收集更多企業信息,畢業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
「這兩個月我們學校已經發布了3000多條崗位招聘信息,其實只要用心,疫情之下大學生找工作並不難,難的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在賀良看來,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疫情也是給他們的寶貴一課——如何定義自己的職業期望。
「疫情對於就業崗位的影響一定會過去,對於就業擇業,應屆畢業生的目光一定要放長遠些。他們需要做的首先還是釐清自己的職業目標,再思考自己與期待職業之間的匹配度,進而適當降低期望值、提升自己的技能,都是調整自身和崗位之間匹配度的方式。」賀良說。
創業不是求職受挫的「退路」
除了求職就業,創業也成為不少畢業生的選擇。2018年從長沙民政職業學院社工專業畢業後,彭弈韜開始全身心投入到一個公益創業公司的運營,通過與社區合作的方式,組織志願者團隊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或老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2019年,這個由8人運營的團隊與11個社區展開了合作,創收達到了70萬元。而能夠在創業的第一年達到收支平衡甚至是小規模的盈利,彭弈韜說應該源於他對創業的想法並非一時興起。
從初中第一次參加志願活動算起,彭弈韜已經有了10多年公益志願活動的經驗。在參加志願活動的過程中他了解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業務水平的公益團隊,其實是會有政府、社區組織提供資金支持的。「我能不能也創建一支團隊,把這個興趣愛好發展成為我的事業呢?」帶著這個想法,高中畢業後,彭弈韜報考了長沙民政職業學院的社工專業,入學後的第一年他便開始了公益組織團隊的組建。
「創業絕不是找不到工作的『退路』,如果帶著這個想法選擇創業,那你基本就輸了。」作為大學生創業的經歷者,彭弈韜也看到了許多身邊同齡人創業失敗的案例,坦言並不想為打算創業的應屆畢業生「打雞血」。
近些年來,在國家和地方也出臺了不少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背景下,創業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但從總體上來看,目前大學生創業依然集中於中低端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今年創業所要面對的外部風險會更大,如果學生有創業的想法,要先對自己的項目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再決定。」
律師說法
籤了錄用意向書卻被告之崗位取消,用人單位是否存在違約?
去年11月,武漢某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易浩在學校舉辦的秋季招聘會上,與當地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籤了錄用意向書,新學期開學後本可以憑該文件直接去報到,籤署實習協議。可過完年,他卻收到酒店通知:因為疫情影響,復工時間待定,所有實習崗位取消。在與家人商量後,易浩接受了對方的單方解約,決定回長沙找工作。「我之前也問了很多學長學姐,大家基本都是先籤署錄用意向書,到崗後再籤署實習協議,只是沒想到今年會碰上疫情這個變數。」
【說法】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屹表示,目前國內對錄用意向書的定義很複雜,「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只是一個入職憑證,表達出『你被我們部門錄用了』的信息,並沒有任何屬於勞動合同的相關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易浩想憑藉錄用意向書,起訴該酒店的違約行為並非勝券在握。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