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已經是第七季,從最初的驚為天人,高山仰止,到後來的內幕重重,備受質疑,再到今年的重新整裝,強勢來襲,雖然已經沒有了水哥,鮑橒,王峰這些「神仙級」人物,沒有了「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的叨叨魏,沒有了山水雲之隊,幸好蔣昌建還在,整個節目,依舊魅力無限。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
今年的賽制,有了更多的看點和懸念,越來越趨向於娛樂化。節目組的重點,不再是發掘更多的「最強大腦」,而是讓節目更有熱點,有收視率,有熱議,所以,賽制不再單單只是為選手服務。
「現場出題,現場備戰,現場比賽」是對黑幕的回應,為了讓觀眾更感官的認識到比賽的真實和殘酷。同時,這樣的賽制,題目的難度也越來越低,「最強大腦」變得越來越「不強」,驚豔不再。
第七季實行圈層賽制,C圈層已經在第四期遭遇「滅圈」,最後勝出的六個人,只有楊軼留了下來,其他的C圈選手,全部淘汰。
最悲壯的,當屬李培碩。
兩位教授設計了一個很「奇葩」的規則,C圈勝出的6位選手,並不是去挑戰B圈,而是3人挑戰B圈,2人挑戰A區,1人挑戰S圈。
對於C圈選手來說,挑戰S圈選手,那是一件勝算非常渺茫的事情。畢竟,坐在S圈層的四位選手,是在場選手中的人之龍鳳,出類拔萃,實力超強。
挑戰B圈層,如果說有50%的希望,那麼,挑戰S圈層,5%的希望也沒有。
節目組給出了挑戰題目,也給了六人10分鐘的商量時間。當他們在備戰間商量誰去S圈層的時候,大家都沉默了,他們清楚地知道,挑戰S圈層,意味著什麼。
這時候,滅圈賽第一名的李培碩,勇敢地站了出來,他自告奮勇要挑戰S圈層,第六名的潘華龍也站出來,說按照田忌賽馬的規則,自己挑戰s圈層,應該是整個團體最好的選擇。
李培碩沒有答應。作為團體中的第一名,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背負這個重擔,即便是沒有取勝的希望,也要背水一戰。
來到賽場上,主持人請嘉賓們給李培碩一點建議,薛兆豐建議他選擇兩位小朋友,很中肯務實的建議,畢竟清華姚班的實力,不是平常人可以挑戰的,婁雲皓和黃明睿說不定可以一試。攸佳寧建議黃明睿動一動,畢竟目前為止,他只參加了一場比賽。
李培碩堅定地選擇了黃明睿,給出的理由是「他坐太久了,年輕人應該多運動」。結果和大家預想的一樣,李培碩挑戰失敗,黃明睿守住自己的位置。
雖然嘉賓們都建議李培碩選擇黃明睿,李培碩也選擇了黃明睿,但他之所以選擇黃明睿,和嘉賓的建議無關,他早就認定了黃明睿,在備戰間的時候,內心已經有了選擇。
李培碩的選擇,和選手有關。
李培碩來自清華大學,對他而言,清華大學是自己的第二個家,所以,本著「絕不內戰」的原則,他絕對不會選擇趙金昊和張洗月這兩位清華校友。那麼,就剩下黃明睿和婁雲皓了。
婁雲皓是取代宋佳昌坐上的S席位,他在比賽中的手速是非常快的,在和宋佳昌比賽中,可見一斑。而挑戰s圈的這場比賽,和手速有莫大的關係。
這樣,只剩下黃明睿了。黃明睿實力很強,但他只參加了一場比賽,對他的真正實力,大家並沒有真正的了解。
同時,黃明睿是初試排名第一的選手,輸在了黃明睿手下,他可以接受。
所以,李培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黃明睿,最終敗北。就像他所言,敗在了策略上,是可以接受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