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遊記這部家喻戶曉的小說,在眾多的影視劇中都會涉及到相關的題材。誰也想不到,就是這一本神魔小說帶來的轟動效應,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西遊記講述的是使徒幾人從東土出發,去往西天求經的故事。一路之上師徒命運多舛,遇到了不少的妖魔和鬼怪,最後在經過師徒幾人合力下,終於消滅了一路上的妖怪到達靈山,成了正果。如今有很多人在解讀西遊記,因為西遊記中有太多影射現實的東西,這也是西遊記的魅力之處。
在師徒四人這個團隊中,不,應該說是師徒五人團隊,因為小白龍雖然是一匹寶馬,但起碼也是取經成員之一,沒有了小白龍的腳力唐僧這一路之上估計會累癱。話說當時團隊之初也只有唐僧一人,唐僧是接到了觀音菩薩的取經任務,在得到九環錫杖和錦瀾袈裟這兩件寶貝後,唐僧便踏上了旅途。在將孫悟空救出之後,唐僧也算是多了一個保鏢,只不過這個保鏢也是惹禍的根苗,第一場大禍就是孫悟空惹下的。當時的唐僧與孫悟空來到觀音院,準備借住一宿,第二天就走,可沒想到觀音院長老看唐僧穿著破爛,對其冷言冷語。孫悟空一向崇佛,卻沒想到觀音直屬的觀音院長老卻如此勢利眼,隨即這隻猴子就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的師傅有一件好寶貝,這就是錦斕袈裟,於是便從包裹裡拽出袈裟,放在老頭子的面前,這一看不要緊,觀音院長老活了幾百歲,以為這輩子閱遍珍寶,結果真的大開眼界,馬上改變了態度,好吃好喝對待唐僧。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孫悟空這麼一顯擺,卻讓老和尚起了歹心,居然半夜裡教唆自己的弟子去火燒唐僧禪房,可是他哪裡知道孫悟空去了天上,借了避火罩將唐僧保護起來,任寺院隨意燃燒,最後整個觀音院都給燒沒了。可是這袈裟卻不翼而飛,原來是黑熊精,看到自己的老朋友家中失火,趕來救火,這才臨時起意見袈裟晃眼,將其盜走。這才引出孫悟空大戰黑熊精,最後還是由觀音出面解決,將黑熊精收納為自己的門徒,守護山林。
那麼這件錦斕袈裟,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眾人對其垂涎三尺呢?其實這件袈裟是佛門的至寶,袈裟在佛教中是一種具有很強象徵意義的外衣,其主要作用就是頒發給一些佛性極強的弟子,讓這些弟子能夠更加努力修行。我們在影視劇中也能看到諸多的神佛,都會披上一件袈裟,雖然其沒有禦寒的作用,但是披在身上意義非凡。這件錦襴袈裟來歷更不一般,因為這是佛祖特殊賜予下來的,在唐僧還未取經之前,觀音菩薩化為老僧,在長安街頭叫賣袈裟與九環錫杖號稱9000兩。世人紛紛對之嗤之以鼻,唯獨唐太宗在聽說有此至寶後花重金買下,並將其賜予給了唐僧。此時的觀音顯聖,命唐僧作為東土的取經之人去西天求經,並告知唐僧袈裟乃佛門重寶,通體是璀璨金光,又在其上鑲嵌七寶美不勝收,不僅能避水火,更能消災解厄化險為夷。
其實對於這件袈裟來說,還有一個人非常想得到它,觀音院的老和尚和黑熊精只是貪慕佛門至寶想將其收藏,可是這個人卻想用袈裟保全自己的性命,這個人就藏在取經的隊伍中,他就是小白龍。小白龍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坐騎,由於早些年打碎了玉帝的夜明珠,所以玉帝一氣之下將其打入死牢,準備在剮龍臺千刀萬剮。幸虧觀音菩薩出手相救,這才讓玉帝放其一馬,但死罪可饒,活罪難免,小白龍被打入了凡間,成為了一條山村野龍。
此時的小白龍已經沒有神位的編制,其武藝也甚是低微,此時他的死敵也出現了,這就是金翅大鵬鳥。據說金翅大鵬鳥性惡,喜食龍,而且一次還能吃500條,這一下就讓金翅大鵬鳥成為了他的天敵,所以小白龍不得,不在鷹愁澗棲身以躲避大鵬鳥的侵害,小白龍知道唯一能解救自己的辦法就是接近唐僧,將袈裟披在自己的身上。因為觀音菩薩曾經說過,唐僧的這個袈裟,龍披一縷,可避大鵬之災,最後才讓小白龍得以投靠唐僧。想一想,在取經的隊伍中,豬八戒總是嚷嚷著要散夥,孫悟空卻一直在維護著取經團隊的利益,嘔心瀝血。要是讓二人知道小白龍原來是因為這個目的而來,那麼孫悟空的心可是要涼了,但是豬八戒肯定會大笑,原來自己的幾位師弟也跟自己一個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