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重點項目觀摩|商河縣:承接「北起」使命 建設現代化新城市...

2020-12-06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12月5日至8日,濟南市開展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暨重點工作攻堅年觀摩評議活動。

5日上午,觀摩團一行來到濟南市商河縣先後察看了海峽兩岸溫泉花卉創新園項目、山東康爾泰應急防疫物資產業園項目、綠色智能建築產業園項目、領軍科技產業園項目。據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商河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6億元,增長3.5%;1-10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億元、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7%,實際使用外資2498.9萬美元、增長98.1%;1-8月份完成出口總額7.2億元、增長72.8%,增幅持續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

海峽兩岸溫泉花卉創新園項目

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蘭花生產基地

項目位於商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佔地面積700畝,總投資5.6億元,主要建設地熱智能溫室30萬平方米及科研、生產、保鮮、展銷、辦公等配套設施。於2020年5月10日動工,12月底前溫室全部建成,達到了當年籤約、當年建成、當年投產。可實現年產600萬支高端切花,400萬盆高端盆花,出口日韓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產值3億多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

同時,該項目填補了我國花卉產業多項空白: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蘭花生產基地,是全國蘭花品種最多、應用新技術新成果最多、全國鮮切花出口最多的蘭花生產基地。通過「訂單農業」方式把技術品種推廣到周邊各地,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隨著海峽兩岸溫泉花卉創新園項目的投產運營,全縣溫室高端花卉面積達到100萬平以上,花卉產業由紅掌一枝獨秀發展到蝴蝶蘭、繡球、紅玉珠、一品紅等百花齊放,全力打造中國北方花卉矽谷。

山東康爾泰應急防疫物資產業園

將儲備價值20億元以上應急防疫物資 實現各產業鏈入駐

園區佔地420餘畝,規劃建築面積31.14萬平方米,現已建成生產車間、實驗室、倉庫、辦公樓等7.1萬平方米,擁有科研、技術、生產等員工近3000人。現已實現日產民用熔噴布20噸、醫用熔噴布15噸、各種無紡布60噸,KN95口罩日產能800萬片、平面口罩日產能1200萬片。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所有產品均已通過國標類檢測,取得Ⅱ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成為商務部「雙白名單」企業,獲得歐盟CE認證、俄羅斯EAC認證、美國FDA註冊,產品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是山東省最大的防疫物資生產儲備基地。

另外,園區二期計劃總投資8.9億元,建設科研中心和防護服、醫用床墊、PVC手套和丁腈手套、衛生用品類、食品生產及研發升級類產品等六大生產專區。達產後可常年儲備價值20億元以上應急防疫物資,實現各產業鏈入駐。實現年產值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成為商河工業強縣戰略新的增長點。

綠色智能建築產業園

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綜合建築產業化基地 年產值可達10億元

該項目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0億元,總建築面積16.91萬平方米,包含大型智能綜合生產車間、智能倉儲車間、辦公樓、員工宿舍樓等。今年8月份已建成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生產線6條,大小設備30種、80餘臺,可年生產單元體幕牆45萬平方米、框架式幕牆75萬平方米、鋁合金門窗60萬平方米、塑鋼門窗20萬平方米、中空玻璃10萬平方米,實現年產值3.8億元,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後續將新上智能家居產品、裝配式、裝修安裝產品、輕鋼結構設計與研發、高質量幕牆玻璃等生產線10條,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可達10億元,納稅6000多萬元。

同時,項目通過定製個性化的智能設備和生產線,引進自動化門窗生產線,實現人機協同,人工智慧與製造業結合發展,打造新型工業「智能化」生產線。同時,採用智能化管理體系,通過與設備聯機,由大數據分析實現產業化管理,將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綜合建築產業化基地,引領全行業工業化進程。

領軍科技產業園

建成後年產值將突破30億元 創造稅收1.5億元

該項目是由山東領軍科技集團依託商河經濟開發區標準廠房,打造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產業園佔地面積224.37畝,總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總投資12.5億元,包括11棟標準廠房、3棟配套用房,以及專家人才公寓等相關設施。目前領軍科技產業園正在進行設備訂製,計劃明年5月完工,可年產160萬平方米A級無機複合聚苯防火保溫板、120萬平方米室內輕體隔牆板、40萬平方米裝配式智能足球場模板、4000噸EPP成型成品,實現年產值6.7億元。下一步將拓展新型建材產品生態,建設高端環保裝備製造產業,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將突破30億元,創造稅收1.5億元以上。

據悉,觀摩評議活動按照「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的原則,重點看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十大千億級產業項目,特別是能夠推動12個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項目;重點看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等載體平臺,特別是能夠帶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五個濟南」建設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內容。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

相關焦點

  • 2020年濟南重點項目觀摩丨槐蔭區:打造醫學和大健康產業新高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12月6日下午,濟南市重點項目建設暨重點工作攻堅年觀摩評議活動到濟南市槐蔭區進行觀摩。濟南寬禁帶半導體產業特色小鎮項目 構建半導體創新產業集群濟南寬禁帶半導體產業特色小鎮以「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產業鏈項目」為抓手,通過引進優質項目,吸引優秀人才,努力打造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半導體前沿技術孵化地·寬禁帶應用創新先導區」。
  • 濟南街頭首現本土鮮花,商河200萬盆「溫泉花卉」扮靚泉城
    近日,不少市民驚喜發現,濟南的街頭巷尾正悄然發生著改變:主要道路沿線、城區綠地廣場和公園景區,處處呈現花團錦簇,綠意盎然的景象,節日喜慶氣氛日漸濃厚。與以往不同的是,主城區近一半的鮮花都來自商河縣,這些高品質、高顏值的「溫泉花卉」將助力各區打造多彩景觀。
  • 觀瀾|高東高速通車:濟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環的「南東西三弧」大局
    重點推進濟濱、濟萊臨(沂)、濟棗、德商、濟濟(寧)、魯中等高速鐵路建設,加快濟青中線、濟南至高青、繞城高速外環線等建設。加快高唐至東阿、高青至商河、青蘭等高速公路建設,與淄萊高速共同構建大濟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環」。在上述文字中,「高唐至東阿」「高青至商河」「青蘭等高速公路建設」「淄萊高速」,都與大濟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環」有關,或者說,這幾條路線,都是濟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環」的一部分。
  • 山東濟南:披星戴月之後,收穫熱血澎湃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在奮力衝刺、決戰決勝四季度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組織這次重點項目建設觀摩評議活動,意義重大、催人奮進。3天半時間,觀摩評議人員到14個發展主體的55個實體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考察,並在總結評議會議上綜合考量打出了分數。
  • 全球最大會展中心加速產業裂變,助力濟南強勢「北起」
    在先行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球最大國際會展中心,將帶動區域產業加速聚集,成為濟南「北起」的「動力引擎」。9月1日,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線項目,在跨黃「三橋一隧一高速」中率先通車,為「北起」注入強勁動力。記者從濟南先行區了解到,除已經正式通車的濟樂高速南延外,齊魯黃河大橋、鳳凰黃河大橋、濟南黃河隧道跨河通道項目也在全面加速建設中。其中,齊魯黃河大橋計劃在2021年6月達到通車條件,鳳凰黃河大橋計劃在2021年12月達到通車條件。
  • 東阿縣重點項目觀摩團到東阿經濟開發區現場觀摩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廖偉 通訊員 楊騰 東阿報導  11月16日,東阿縣舉行重點項目觀摩會,觀摩團先後來到東阿經濟開發區高端裝備產業園、嘉美建材、澳潤藥業、益生堂阿膠、五季康元、詠年堂阿膠、濟韻堂阿膠、豪事達智能家居、巖溶泉水廠二期、潤康阿膠、百年堂阿膠、華潤生物產業園等12個項目觀摩點,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互相交流的方式,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 濟南時隔17年這樣定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據大眾日報報導,從「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到「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濟南市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漸展開。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 先行區召開中科院工熱所項目推進會
    朱俊強對先行區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將充分發揮研究所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與先行區開展深度合作,全力推動研究成果在先行區落地並實現轉化,更好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助力濟南北起,以前沿科技成果帶動先行區經濟社會發展。
  • 2020年濟南重點項目觀摩|黃河戰略新擔當 起勢賦能新天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暨重點工作攻堅年觀摩評議活動於12月5日至8日舉行。12月5日,觀摩團一行來到濟南市天橋區考察項目進展情況。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濟南市天橋區委區政府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搶抓全市「中優」「北起」新發展格局引領下天橋新的重大發展機遇,以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為目標,緊緊抓住重塑產業輝煌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兩大重點,聚力攻堅、實幹圖強,各項工作全面起勢。
  • 今明兩日濟南氣溫短暫回升
    以下是濟南未來幾日天氣情況:  今天夜間到12日多雲,南風2~3級12日夜間轉北風4~5級陣風7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南山區-1℃,市區及其它區縣2℃左右,最高氣溫11℃左右。  13日晴間多雲,北風4~5級陣風7級夜間減弱到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7℃左右,市區及其它區縣-4℃左右,最高氣溫3℃。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蔡宇丹在再造一個新城上,20年前有鄭州鄭東新區,現在有雄安新區,山東有黃河北岸的濟南先行區。2003年1月20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樁,拉開了鄭東新區建設序幕,昔日的魚塘、玉米地迅速被現代化高樓取代。
  • 品觀摩項目之優 見發展質量之高!濟南觀摩評議活動第四日8個項目...
    12月8日上午,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暨重點工作攻堅年觀摩評議活動走進濟南高新區、歷下區,涉及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等領域的8個優質項目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壯闊氣象。【走進高新區】規劃建設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匯聚澎湃動力濟南高新區亮相的4個項目分別為: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中科院濟南科創城項目(一期)、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科技創新園項目、漢峪金谷雲鼎大廈項目。
  •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第一片區現場觀摩會與會人員觀摩紅山區和松山區
    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第一片區現場觀摩會與會人員觀摩紅山區和松山區 2020-10-15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項目觀摩會打「擂臺賽」,來看看長沙項目建設這一年
    12月29日至30日,為期兩天的長沙市重大產業項目流動觀摩會舉行,長沙市領導及各區縣(市)、園區、市直部門和相關國有企業負責人組成的觀摩團將赴全市15個產業項目現場,看實績、比高下、論英雄、促發展,為擔當「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
  • 開啟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新徵程
    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東部漢峪金谷崛起成峰、中央商務區拔地而起,西部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初具規模,南部「詩畫南山」魅力彰顯,北部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中心城區有機更新,章丘、濟陽完成撤市(縣)設區,萊蕪、鋼城融入步伐不斷加快,「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破題起步。
  • 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利津街道立足實際 做大做強新產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呂金虎 東營報導12月14日下午,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團來到利津街道進行觀摩。第一站觀摩中國(利津)環保產業園項目。山東省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鳥瞰圖該項目一期佔地33畝,已完成投資8600萬元。產品被德大鐵路、黃大鐵路、黃河灘區舊村臺改造、濟南綠地奧體中心、融創萬通、碧桂園天譽、市實驗中學、縣中心醫院等7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使用。
  • 2020年濟南商河縣職專招聘人員控制總量教師(20人)專業技能測試辦法
    聯創世華名師1對1課程 「專業為你」高端定製濟南聯創世華電話:400-110-5311、0531-88956323 、88956353、88956385、889563872020年濟南商河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招聘人員控制總量教師
  • 高質量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 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如皋現代化...
    ,加快跨江融合,高質量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如皋現代化篇章。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南通市委決策部署,堅決扛起新的重大使命,高質量建設長江以北最強縣市,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如皋現代化篇章。
  •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傳達學習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最後,陳西武結合任職三個月以來的工作經歷,分析了園區高質量發展暨「四大提升」工作會議內涵,從提振主導思想到提升主導產業,再到契合全區發展大局,闡述了黃河北一體化發展、四引一控等概念的始末由來。他要求,園區上下要深刻領會區委、區政府對黃河北發展的重視程度,更加熱愛天橋和本職工作,進一步增強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黨建為引領,發揮好推動桑梓組團破題起勢、加速崛起的牽頭作用,抓實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等工作,換發改革活力,提升經濟實力,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貢獻園區力量。
  • 濟南: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場,我們邀請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秦蕾,請他圍繞「搶抓機遇、勇擔使命,加快建設省會城市副中心」,介紹萊蕪區在聚焦重點任務、產業賦能、項目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萊蕪區委常委、副區長李秋超,萊蕪區政府副區長李婭麗,萊蕪區政府副區長、萊蕪農高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學常,請他們回答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