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應達到胸懷全局、腳踏實地、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狀態。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是在政協全局工作中專門從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專門委員會。民宗委辦公室是服務委員會履職的工作機構,宗教處則是專司宗教工作方面的履職服務和任務落實的。立足崗位,談一些粗淺認識。
胸懷大局
胸懷大局,從政協層面講,就是政協工作方向要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方向一致;就民宗委及辦公室而言,就是要把民宗委工作放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特別是民族宗教工作全局中把握;具體到宗教處,就要深刻理解在什麼樣的大局中認識宗教問題、把握宗教政策、做好宗教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是同路人,是我們依靠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和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宗教是國際政治博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要支持我國宗教界正面發聲,在波詭雲譎的國際鬥爭中發揮積極作用。
腳踏實地
腳踏實地,從政協層面講,就是政協履職內容要緊扣《建議》要點;就民宗委及辦公室而言,就是要聚焦於全會關於統戰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部署;具體到宗教處,就要緊緊圍繞《建議》第15章第56節所強調的「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力。
宗教具有「隱而要」的特點,不在顯處,但十分重要,宗教領域一旦出問題往往是大問題。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講,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宗教工作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關係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關係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關係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
前不久,我作為工作人員參加了民宗委「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宗教治理現代化」專題組赴上海、湖南的調研。調研組在深入調研後,形成了「四化」的重要共識: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要堅持中國化方向,二要提高法治化水平,三要納入社會化管理,四要適應現代化要求。這也是腳踏實地做好政協宗教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核心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促進各宗教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國法與教規的關係、公民與教民的關係、宗教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關係等,都是在新的歷史進程中各宗教必須直面和回答的問題,都需要在宗教思想體系的現代化建構中圓融貫通。越是中國化水平較高的宗教越要走在宗教中國化的前列,越是中國化程度不足的宗教越是有可能取得宗教中國化的顯著成效,越是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越是要高舉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旗幟。提高法治化水平,重在讓宗教脫敏。宗教事務歸宗教事務,法治問題歸法治問題,該怎麼管就怎麼管,不能一味強調涉宗教問題的敏感性、特殊性。納入社會化管理,近些年各地進行了豐富實踐。安全、消防、文保、社保等工作覆蓋寺觀教堂,深刻改變了其傳統管理模式和理念。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的網格化管理,特別是一些地方將宗教工作納入綜合執法的實踐,為宗教事務納入社會化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適應現代化要求,本質上就是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使宗教的自我管理和外部約束符合當代中國的歷史階段、發展進程和整體面貌。去年以來探索推行的宗教活動場所法人登記,具有典型的現代化意義。各地普遍開展並日趨成熟的宗教事務信息化管理,也是宗教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向。
擼起袖子加油幹
擼起袖子加油幹,從政協層面講,就是要發揮優勢、找準角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發揮人民政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民宗委及辦公室而言,就是要把握工作定位,把握界別特點,發揮好政協民宗委在我國民族宗教工作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具體到宗教處,應從五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強化理論武裝。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準確把握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政策把握能力。在實際工作和調研中發現,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理解不到位,是一些宗教工作幹部做不好宗教工作的根本原因。有的人對宗教持仰望態度,對高僧大德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明裡暗裡燒香拜佛,也有的人將宗教等同於封建迷信,視宗教為牛鬼蛇神,更談不上尊重宗教的文化價值,還有的人不把信教群眾看作群眾的一部分,自覺不自覺地將之列為對立面,對加強我國宗教人才培養也有想不通的地方。強化理論武裝,是宗教工作幹部隊伍建設的當務之急。二要著力貫徹落實。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對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到實處。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民宗委按照汪洋主席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與宗教界委員共商國是時的倡議,推動各宗教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取得了良好成效。這兩年,民宗委駐會副主任楊小波工作中每到一處寺觀教堂,都會問及有沒有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如果有,是否納入了保留曲目、形成了常態化機制?如果沒有,能不能唱響?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正是小切口大成效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生動實踐。三要深化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近兩年,民宗委在專題調研工作中,摸索出了調研組成員利用休息時間深度訪談宗教工作幹部、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的工作方法,每次調研訪談人數達四五十人以上。走進基層,聽到實話,才能更加深刻理解宗教問題,提出契合實際的意見建議。四要善於服務引領。從事宗教工作的政協幹部,特別能夠強烈地感受到是和不同信仰的人在一起共事,思想碰撞乃至立場鬥爭時刻都可能發生,「始終存在一個誰影響誰的問題」在宗教工作中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不是要改變別人的信仰,而是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如何交朋友,如何掏心窩子說話,如何找到公約數,如何增進共識,如何通過宗教界代表人士來引領信教群眾,都需要能力和藝術。五要勤於總結推廣。這是發揮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2019年7月召開的「加強和創新寺觀教堂管理」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浙江省運用現代化技術、大數據方法探索宗教活動場所信息化管理的經驗,得到了更大範圍的認同。今年7月召開的「加強我國宗教人才培養」宗教界主題協商座談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和研究生班的成功實踐,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為進一步拓展宗教人才培養渠道提供了重要借鑑。今年12月中旬,我們還將舉行「弘揚優良傳統、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宗教界主題協商座談會。一些在調研中發現的代表性人士也將在這一平臺上亮相,相信他們的經驗分享,必將有助於我國宗教中國化水平的提升。
(作者宿正伯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宗教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