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自古英雄出少年》背後的電影思潮

2020-12-15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由於《打蛇》,牟敦芾被邵氏高層敲打了下,讓其不要踩過界云云。

邵氏的敲打不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但牟敦芾確實離開了邵氏,單幹了。

單幹之前最後一部邵氏電影是《大大小小一家春》,監製方逸華,我沒看,因為找不到,不評價。

之後,就是1983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了。由左派電影公司青鳥電影製片公司和峨眉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

這應該是很多80後影迷的童年回憶了。一部很正統的武打片,唯一創新的地方在於主角是孩子。還有個小屁孩有個妙齡童養媳老婆的惡趣味點,令當時還年少的我印象深刻。

似乎是從這一刻起,牟敦芾開始接觸到了孩子,並且這個元素成為它之後《黑太陽》系列的重要標籤。

在80年代,世界範圍內鬥爭形式都開始趨緩,中美開始蜜月期,中港之間互相交流也變得頻繁起來,尤其是香港左派電影界開始北上,拍出了很多現在看來奇奇怪怪的電影。良莠不齊的質量是這段時間百花齊放的中港合拍片最大的標籤,另一個比較特殊的標籤是配音,當時全國人民已經習慣了譯製廠針對外國人特有的配音腔,結果這幫講廣東話的香港人拍的電影幾乎都安排上了配音腔。其中原因大概是這些電影多數是香港電影公司準備拍完帶回香港市場撈金的,所以大部分原聲製作都是粵語,國內版權方只能重新配音發行。這就令當時已經習慣《茜茜公主》的我們看到一個中國大妞滿口話劇臺詞口味感到十分不適應。

我的童年印象中,這類片子比較出名的,除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還有上海電影製片廠和銀都機構共同出品的《百變神偷》,因為是上海出品,配音是上譯廠的,陣容超級豪華。

還有一部《無敵鴛鴦腿》,印象中應該是合拍片。從風格上看也是合拍風格,甚至我還在某地找到過一個羞羞版的港臺版本。但百度百科上一查卻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單獨拍攝的。這就說不清楚了。

總之,那段時間中港電影人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青鳥,銀都等左派電影公司混的風生水起。

青鳥公司利用這段時間,在大陸海南島拍了一部猛片,也是劉德華先生的處女作,《投奔怒海》。

導演許鞍華,是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最後一部,主演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1982年10月13日上映,香港票房1547萬港幣,位列年度總票房第五位。獲得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邱戴安平)、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及最佳新人(馬斯晨)五項大獎。在2005年香港舉行的「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活動中被選為第八名。

牛逼吧!這不是牟敦芾的作品,在此就不多說了,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感受一下影片的意識形態,再感慨一下那個年代的瘋狂與開明。

但我要解釋一下為什麼要談到它,以及那個特殊的時代,因為在開始《黑太陽》之前必須要理解這一段左派的歷史,以及左派電影人的內心情感。

我們在第二期裡詳細說過,香港電影三級制的誕生,實際上是為了讓成人片上映而做出的,為的是鬆綁,而不是捆得更緊。像牟敦芾這樣的左派電影人,心中對於政治的訴求表達欲望是相當強烈的,這點可以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前兩部作品均遭禁看出端倪。而在當時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審查嚴苛的環境中,文化界左傾思潮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頗為極端的思潮,將自己的政治思想思潮幻化或者依託在某個激進事務上,再進行極端化藝術表現,來刺激人們的眼球,從而達到宣傳目的。這種做法一方面討好迎合了一部分人獵奇的心態,同時也隱藏了自己的真實宣傳。

我們舉一個曲高和寡的例子,來描述這一現象。那就是蘇聯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盧布廖夫》,一個虔誠的教徒。在社會主義蘇聯如何通過電影來表現一個宗教受難題材。塔可夫斯基是這麼做的。它首先利用了民族主義,選取了金帳汗國攻取俄羅斯的那段歷史,將俄羅斯本民族的苦難,與宗教層面的受難,進行了深層次的融合,再拍攝上映。於是一部宗教受難題材的電影就打著描寫民族苦難的幌子出世了。

塔可夫斯基是大師,它可以不涉猥褻地安排這些事情,但別的導演就沒那麼大功力了。所以我們看到了貝託魯奇《戲夢巴黎》裡的果體,很多左派導演甚至畫家等藝術家都有類似這方面的融合曲線經歷。

從這裡出發,再去想想牟敦芾的《打蛇》,你就能理解,這裡隱藏了什麼?想要突出什麼?並且為什麼說它過分了,剝削暴力過了頭了。

確實在《打蛇》裡,對於暴力的描寫表現,有些過分張揚了。說這些事情是真實存在的,真相比電影更寒心,有些缺乏說服力。因為立意不一樣。這也是《薩羅 索多瑪的120天》與《打蛇》最大的不同點。舉個簡單的例子,街上發生了一起車禍,一個青年的腿被直接壓斷。這事是真實發生的,但你一個電影需要把這事情描述的那麼栩栩如生麼?需要給那麼多近景特寫,錄那麼長的哀嚎慘叫聲麼?這時候你解釋說這是真實的,甚至真正的現場比這慘烈的多,是不是很缺乏說服力?這就是香港市民的結論,真相是一回事,但你這麼拍是另一回事。就一個車禍,有那個必要麼?這就是立意上的區別?

牟敦芾懂這個道理,後面他一直在注意這個問題,把左派的政治理想寄託於邪典描寫是一回事。但真正表現歷史,就要認真。

這一認真,就是五年。

相關焦點

  • 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大丈夫」和小媳婦現狀如何?
    前天央視電影頻道又重播了老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影片由中國香港和內地聯合攝製。在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一年多後的1983年《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映,是繼《少林寺》之後難得的一部經典武俠片。《自古英雄出少年》導演是牟敦芾,主要演員有郝勇、張小燕、胡益林等。影片內容主要講述了清朝鹹豐時期,四川「天地會」的一群少年英雄,經過一場場驚心動魄地危險,充滿智慧地殲滅了追殺他們的清廷鷹犬的故事。
  • 《自古英雄出少年》和《黑太陽731》居然是一個導演?
    一、震驚忽然發現《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導演,居然也是《黑太陽731》的導演。牟敦芾。反覆確認了幾次,才相信。小時候看電影,從來只記情節,偶爾能記住幾個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之類的從來不看。所以,真是後知後覺。二、兩部都是讓我久久難忘的電影。1、一部,因為可愛。《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都會溫暖一笑的片子。
  • 《自古英雄出少年》演員猛:3樓跳下接著打,香港武指都呆了
    1983年,一部武打片——《自古英雄出少年》,卻別具一格,演員大都是武術隊的少年。 快40年過去了,打鬥場面記不清了。 但是,一說到那個大丈夫和小媳婦,人們就能對上號了。 可見,電影的人物刻畫有多麼傳神。
  • 童年記憶拍成電影,你會怎麼拍?
    用長鏡頭拍出的童年故事片 ——《童年往事》在當時引發了電影美學的革命——對於蒙太奇理論的挑戰。於個人而言是一種對電影本質的反思和對當時二戰後結構主義思潮的「反叛」。正如「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由一部攝像機固定拍攝而成的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它吸引當時人們紛紛湧入觀看的原因絕不僅僅只是獵奇,還有其長鏡頭中紀實性所傳遞出的故事性與多義性。那麼長鏡頭是什麼?
  • 粉絲借《自古英雄》悼念白靜 來世再圓少年夢
    有白靜的粉絲留言稱:「《自古英雄出少年》裡的繡雲將是白靜繼穗穗之後留給觀眾又一印象深刻的女子。女人心今生短暫,少年夢來世再圓!」廣東衛視與河南衛視則以武俠勵志劇《自古英雄出少年》迎戰暑期檔。作為已故青年演員白靜的螢屏告別作,不少忠實粉絲更是借該劇播出之際悼念白靜。有白靜的粉絲留言稱:「《自古英雄出少年》裡的繡雲將是白靜繼穗穗之後留給觀眾又一印象深刻的女子。女人心今生短暫,少年夢來世再圓!」不久前白靜被丈夫殺害的消息一出,令無數粉絲及其生前好友頗感惋惜。
  • :自古英雄出少年,奈何少年逞「英雄」
    此次鋪排開的超級英雄誕生故事,重點卻在這位「中二」少年成長之路上,「笑果」驚人。《雷霆沙贊!》劇照,15歲少年比利只要喊出巫師的名字「沙贊」,就能變身猛男超級英雄沙贊(右)繼去年年底《海王》在中國內地市場狂卷20億人民幣的票房之後,DC麾下另一個超級英雄沙贊即將於4月5日,本周五在大銀幕上亮相。《雷霆沙贊!》
  • 童年記憶再翻新,這才是真·燃·國產超級英雄啊!
    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這幾部電影的導演都來自香港,劉偉強、李仁港、呂小龍!北上的香港導演們,在經過這麼些年的磨合後,也探索出了一條將商業片的拍攝手法融入傳統題材,為國產電影增光添彩、提升可看性的新路子。
  • 偶像歌手與富家少年的奇妙緣分,高顏值獨立番外《自古藍白出CP》
    偶像歌手與富家少年的奇妙緣分,高顏值獨立番外《自古藍白出CP》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在播出之後反響好的,都會繼續策劃拍攝下一季,或者出一個番外劇滿足來觀眾們意柔未盡的心,這可能是故事的延續,當然也有可能會在其中延伸出新的主角
  • 自古英雄出少年,「汝」子可教
    選題策劃大河報汝州運營中心□統籌執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鴻飛特約通訊員王潤英    寫在前面的話:    8月14日晚,汝州市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發布會在該市實驗中學舉行,22名中小學生獲「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
  • 《菊次郎的夏天》童年的記憶名片
    我們或許曾經都分享過這樣的童年記憶。在某一個恍惚的夏天,生命中無比重要的人突然消失,它不一定是生離死別,也許只是父母的一次遠行;或是小夥伴的搬家轉學;之餘孩子們短暫的生命尺度,時間就好似停止了。而當我們第一次感受孤單,開始尋找那些遺失的美好時,或許又有了新的相遇。當記憶慢慢小消逝,那些描繪著人物的圖畫慢慢褪色,好像從未在生命中出現過。當這個不可思議的夏天結束時,我們突然長大成人了。
  • 電影《奔跑吧,少年》暑期上映 為夢想無所畏懼
    ,回歸記憶的童年。由青年製片人 唐翊源與青年新銳實力派導演周曉鵬強強聯手打造的中國首部青少年公益勵志電影《奔跑吧,少年》,即將在暑期檔強勢上映。《奔跑吧,少年》海報。網易娛樂6月3日報導 追尋兒時的記憶,回歸記憶的童年。
  • 童年回憶殺,RO和秀逗聯動1月6日開啟!探訪RO手遊聯動背後的故事
    一、童年回憶中的遼藝作品 在80、90後的童年中,每天守著電視看各種動畫,當那些熟悉的動畫主題曲在電視上響起來的時候,那是最快樂的時刻。《魔神壇鬥士》、《魔神英雄傳》、《秀逗魔導士》、《鐵膽火車俠》等一系列由遼寧兒童藝術劇院譯製的動畫片,更是童年的動畫經典。通過遼寧兒童藝術劇院的配音老師們的演繹,動畫中那些英雄為大家留下了更多的聲音記憶。
  • 《哆啦A夢》不負童年,走過歲月,願你歸來時仍是那個少年
    一臺手持遊戲機,即使只有俄羅斯方塊一種遊戲,但那卻承載了一段兒時的記憶。就這一個遊戲機,那可是小夥伴們愛不釋手爭著玩的寶貝。那時的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各種各樣的玩具、航模、車模,一部老舊的黑白電視,貫穿了我們整個童年的歡樂,承載著童年裡的美好記憶。
  • 派拉蒙與環球計劃拍攝馬拉度納電影,「童年梅西」或飾演少年老馬
    該記者透露出了派拉蒙與環球影業此項計劃的特殊之處——不是剪輯球王生前的比賽資料,而是請特型演員參演拍攝原創電影,計劃啟用《最後一支舞》的製作班底,也就是讓詹姆斯·D·斯特恩執導,帕特森進行編劇,從劇本到電影配樂,重點就是要原創。
  • 重返童年!我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重返童年!我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不同年我們都可以過兒童節或許我們已褪去眼角的幼稚與青澀成長為堅定的青年但是只要你願意童年從未離我們遠去願純粹無暇的赤子之心永存不知道以下這組照片是否能讓你再次找回童年的美好
  • 英雄背後的心酸,《薩利機長》,一部讓人說不出話的電影
    其中《中國機長》更是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惋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題還充滿了正能量,但是不少影迷在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電影太過於空洞,很難讓人印象深刻。在世界空難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種充滿正能量故事改編成電影的也不在少數。但如果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還得說在16年上映的《薩利機長》。
  • 這些童年的記憶,你還記得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僅電視劇電影出的越來越多了,各類動畫片和動漫的也是層出不窮。以前動畫的受眾只是小朋友們,而現在成年人也愈加多地加入到動漫動畫的行列之中,其實不是成年人也變得愛看動漫和動畫了,而是那群愛看動漫動畫的孩子長大了。
  • 《境·界》死神真人版電影,邂逅童年英雄!
    記憶裡的那個
  • 童年記憶的價值及其文學意義(新作評介)
    本書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二〇一七年出版  新世紀以來,原創兒童文學領域湧現了一大批以童年記憶為書寫內容的兒童小說,頗具特色的也為數不少,作品立足於作家各自童年記憶展開敘事,風格各異,呈現出不同時代童年生命的獨特品質與多樣風貌
  • 《少年三國志:零》:馳騁沙場,燃少年英雄魂!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以三國時期為背景的萬人同屏國戰類手機遊戲《少年三國志:零》網絡版正式公測了。作為少三系列的衍生作品,對於老玩家而言有了創新的玩法,對於新玩家來說卡牌競技玩法也是一個不錯的設定。《少年三國志:零》是遊族「少年三國志」系列全新力作,以三國時期為遊戲背景,以」少年熱血情懷「為理念,在傳統卡牌的經驗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創新,構建了更為全面真實的遊戲場景並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玩法,可以讓玩家有更為真實的遊戲體驗,保證讓每一位心懷少年英雄夢的你有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三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