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經濟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莫裡森到底著了什麼魔

2020-12-17 三角解密

今年以來對華態度變得最快的國家可以說就是澳大利亞了,在反華問題上就像是美國的急先鋒一樣,出手比誰都要積極,但是讓人看不懂的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是非常依靠中國的,這就使得澳大利亞像是「精神分裂」了一樣,一會對華強硬、大動幹戈,一會又希望和中國「快樂共存」、重修舊好。

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澳大利亞,看似經濟是平穩發展的,但是政治上卻非常複雜,在這十年以來,澳大利亞已經換了六任總理,原本澳洲總理選舉是三年一選,但是由於政局的動蕩,這十年以內沒有任何一個總理是可以在總理的位置上待滿整個任期的,這讓澳洲民眾在政治問題上難免陷入對內訌和癱瘓的擔憂。

2018年莫裡森就是在這種氣氛下「奇蹟」當選的,被稱作「奇蹟」是因為當時莫裡森所在的聯盟黨在大選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陷入了內訌的醜聞之中,莫裡森當時都對自己能當選不抱有什麼期待,但是和他們爭總理之位的工黨相比之下更加糟糕,並且莫裡森屬於偏右翼保守派,和澳大利亞主流社會傳統剛好相契合,這才讓他可以擔任總理之位。

如果要保住自己的執政地位,就得迎合右翼選民的想法,於是反華的對外基調也就在這種氣氛之下被確定了下來。

而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對華態度突然之間急轉直下,讓中澳關係緊張成為了世人皆知的事情,同樣世人皆知的是這種緊張關係的源頭就是澳洲政府在涉中的重要問題上頻頻採取錯誤言行。

如今中美博弈,澳大利亞政府一邊倒的政策直接站在了美國對華戰略的最前線上,澳大利亞這種做法勢必會讓其成為針對的對象。與中國相比,澳大利亞更應該意識到,如果中國對澳大利亞採取經濟制裁措施,澳大利亞並沒有太多籌碼可供處理。

2019年,中澳雙邊貿易額將達到1589.7億美元,增長10.9%;澳大利亞對華出口1039億美元,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8.2%;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550.7億美元,佔澳洲進口總額的25.8%。中國是澳大利亞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佔澳大利亞貿易順差總額的80%以上。

這就意味著,中澳之間的貿易一旦產生問題,先受到影響的一定是澳大利亞,假如中澳之間的所有經濟往來被切斷,澳大利亞經濟將會衰退6%,而中國承受的經濟損失只有0.5%。

經濟上如此依賴中國,又沒有和中國有什麼歷史遺留問題,為什麼澳大利亞在反華問題上如此積極,想必很多人都想不通。如果單純只是因為澳大利亞想通過站邊美國,獲得美國的軍事、經濟資源傾斜的話,這個單一的理由並不是很能站得住腳。

今年美國受到疫情的影響尤為嚴重,經濟萎縮不說,國際影響力也在一直下降,很多美國的傳統盟友都已經開始和美國離心了,現在站邊美國、和中國撕破臉怎麼看都好像並沒有那麼符合澳洲利益。

並且澳大利亞政府現在看起來也是知道中國對於澳大利亞有多重要的,還幾次三番釋放「求和」信號,但為何總是不願意去好好修復一下「冰封」的中澳關係呢?

澳大利亞在對華問題上的「擰巴」,被澳大利亞電視劇《烏託邦Utopia》的一個橋段演繹得淋漓盡致。

《烏託邦Utopia》中,一群澳洲政府官員圍坐在桌子邊開會,部長表示國防白皮書建議的預算都已經花到4000億澳元了,一旦總理問下來到底花在了哪裡,他們要怎麼說,要選擇一個區域性的敵人出來。

官員們支支吾吾,說出來的都是一些區域性的對手,但要具體到究竟是哪個國家,官員們就都不說話了。

部長只能說:這樣吧,我說一個國家,你們要是同意就點頭。然後他說了中國,這些官員對視了一眼說好吧,這個問題就過去了。

接著部長問,那花了這麼多的預算是為了保護什麼?並讓他們說出具體事務,這些官員又回答不上來了,於是部長又表示還是他說一個,其他人同意就點頭。

然後部長說是為了保護貿易航線,其他官員都表示贊同。他又問那澳大利亞的頭號貿易夥伴是誰,這時其中一個官員搭話了,說大家可不可以只點頭就好,所有人都點頭附和。

部長說:頭號貿易夥伴是中國。我們每年消耗了這麼多的預算,來保護我們和中國的貿易航線,來避免中國的威脅?沒有人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嗎?

這回,所有官員都在搖頭。

在當時,這部劇的情節可以說是黑色幽默,但是現在來看就像是預言一樣。

從當初的聯繫緊密,到如今的針鋒相對,中澳關係的惡化存在著這背後的三大原因。

首先就像是《烏託邦Utopia》中的一樣,澳洲政府需要製造一個假想敵出來,不管這種對立的理由多麼不可思議,但是他們要為自己多花費的預算找出一個合理解釋。並且莫裡森原本就是因為他的右翼立場而上任的,反華可以讓他的右翼選民們更加支持他。

第二點就是偏見,在最近中澳的漫畫事件中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偏見有多深了,他們看不見中國現在發展到了什麼水平,還固執地認為什麼規則都是他們制定的,中國沒有話語權。

第三是對美國錯誤的盲目信任,曾經擔任過澳洲外交部長的鮑勃·卡爾就曾表示,澳大利亞政府一直有一種感覺,他們認為澳大利亞國際特徵的最佳表現,就是成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因此,他們看不到現在美國的衰弱,他們擔心甚至恐懼美國對他們的關注度降低,因此急著向美國證明自己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寧可本國利益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澳總理莫裡森到底著了什麼魔
    當地時間11月19日,莫裡森更是對中方直接擺明其強硬態度,而這就讓人不禁疑惑,究竟是什麼理由竟讓一國總理如此魔怔?寧可讓本國利益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到底。莫裡森的這一表態,還要從前一日中國駐澳大使館發給澳方的一份文件說起。
  • 莫裡森被忽悠搞對抗,盟友卻在背後挖牆腳
    中澳最近因為一張漫畫的事情搞得氣氛非常緊張,莫裡森暴怒,要求中國向澳方道歉,而且美國、英國、法國、紐西蘭等國家也紛紛站出來聲援澳大利亞。我們知道聲援澳大利亞的都是西方國家,他們跟澳大利亞都是一個圈子裡混的,看似是在給澳大利亞打氣,實際上他們各有自己的算盤。
  • 莫裡森政府通過一項新決議,對中國打出一記重拳
    近期由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華偏激的態度,也導致的外交關係出現了裂痕。而莫裡森在對華問題上情緒反覆,一邊在國際上對中國潑潑髒水散發輿論,一邊又轉頭向中國求和,找尋新的貿易途徑。這樣嚴重的雙標行為,中國必定不能買單。
  • 莫裡森為啥總和中國過不去?反華力度愈烈,美國也猜不透了
    中國經濟在近年崛起,不僅在國際上為中國提升了一定的地位,因為貿易合作的關係,也讓中國與多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順應時代趨勢的變化,全球化的共同發展才是各國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然而在這個時候,澳大利亞卻偏要逆勢而行,頻頻破壞與中國的合作和外交,使得中澳雙邊貿易受損,兩國關係也越發緊張。
  • 莫裡森又變臉了:澳大利亞與中國互惠互利
    編輯:拾遺根據相關報導顯示,11月30日,澳洲總理莫裡森突然要求中國必須「道歉」,起因是因為一幅漫畫;後來又在12月1日其表示,不應該將事件放大。澳總理變臉頻繁令人難以捉摸根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報導,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近日再度提及中澳關係,他指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
  • 莫裡森這是什麼操作?每次都是他把事情捅大的,然後又跑出來滅火
    在整個過程中,莫裡森作為澳大利亞最高領導人,表現得格外「刺眼睛」,好多時候其實都是他把事情故意給捅大的,但最後又跑出來滅火,收拾爛攤子,讓人搞不懂他這是什麼操作。今年5月,我國對澳出口大麥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停止幾大澳牛肉出口商對華出口後,莫裡森隨後表示,「澳大利亞即便經濟受損,也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之後,澳大利亞仍緊隨美國,對我國內政指手畫腳,於是我國在疫情期提高了對出口商品的檢測標準,澳出口大受影響,也直接導致經濟數據下滑。
  • 莫裡森,怕了?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5日報導,在伯明罕揚言要將煤炭問題訴諸世貿組織(WTO)後,莫裡森15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政府仍將「澳煤炭遭禁」的消息視為「媒體猜測」,但會予以嚴肅對待。他還稱,如果猜測成真,這會對環境與兩國貿易關係「產生雙輸局面」。但隨後,莫裡森就中澳間展開對話充滿期待。
  • 外交部2分鐘反擊澳總理合集,莫裡森惱怒的到底是什麼?
    面對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犯下的嚴重罪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非但沒有道歉,反而試圖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社交媒體上轉發的一張譴責暴行的插畫轉移焦點。澳總理惱怒的到底是什麼?
  • 值得注意,澳大利亞高層換人,莫裡森政府頂不住了?
    莫裡森政府在這個關鍵時刻進行高層換人,將負責貿易的強硬派貿易部長換下去,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頂不住壓力,要求和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普遍的看法是,澳大利亞政府雖然沒有在貿易摩擦中獲得便宜,但是也並沒有不堪一擊,低頭認輸,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摩擦現在還處於緊張對抗之中,關係錯綜複雜,更何況澳大利亞最近又拉攏了一些西方國家為自己站臺,並揚言要聯合起來對抗中國。所以,如今將強硬派的貿易部長換下去,的確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 「國際銳評」既攻擊中國又想從中國賺錢的莫裡森們難道神經錯亂了嗎?
    說起國際政壇上擅於變臉的政客,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絕對名列前茅。這不,在就「漫畫事件」賊喊捉賊地要求中國道歉後,莫裡森又畫風突變,3日公開聲稱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並說「與中國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的,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好處」。
  • 多次對華示好無果後,莫裡森態度大變,欲對中國「扣動扳機」?
    此前因為澳大利亞總是找茬,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的相關貿易進行了一些限制。澳大利亞眼看財路受阻,莫裡森態度開始變化,開始不斷的恭維中國了。只是在眼看著多次對華示好無果後,莫裡森的態度再次開始大變,欲對中國「扣動扳機」,但是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莫裡森突然對中國拋「橄欖枝」,卻又附加前提條件
    中國不願和任何國家發生衝突,但需要對方給中國最起碼的尊重,如果莫裡森政府無法做到這一點,那麼中澳關係就不可能恢復正常。,近日,在英國智庫舉辦的交流會上,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談到了中國,莫裡森表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那樣,在扶貧領域做出如此優秀的成績。
  • 「莫裡森總理,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然而這還不算完,澳大利亞現在要面臨的除了自然災害之外,還有來自與最大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風險,這些都像是懸在澳大利亞百姓頭上的一把利劍。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可以說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變得如此緊張,澳方總理莫裡森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他的一意孤行才導致了澳大利亞陷入如此焦灼的局面。《澳大利亞人報》網站近日發表了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這篇文章從各種角度分析了澳大利亞當前的處境。
  • 終於有明白人提醒澳總理莫裡森,「大象會在意袋鼠嗎」?
    而中國當前已經是全世界14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國,離開澳大利亞,傷不了什麼。所以中澳關係「吵」起來後,澳大利亞80多艘運礦砂和煤的船靠不了中國內地港口,著急的是澳大利亞。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唯一一個能夠今年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全世界都盼著搭中國發展的便車來拯救和復甦本國經濟,澳大利亞能離得開中國嗎?四 卡文·霍格為什麼是很傷心委屈口出此言呢?
  • 斯科特·莫裡森,躺贏成總理,反華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莫裡森所做的,也不過就是隔空喊話,希望儘快恢復與中國的對話,甚至願意無條件磋商,「澳大利亞至始至終都希望,一直參與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中。而不是像有的國家那樣,試圖遏制其發展。我們彼此在經濟合作中受益匪淺,這才是中澳的未來所在。」這位一貫對中強硬的澳大利亞總理到底什麼來頭?他是怎麼一路開掛成為總理的?近期突然向中國「認慫」又是為什麼?今天的文章,我們將詳詳細細做出解答。
  • 莫裡森卻要中國道歉
    針對澳軍人的惡劣行徑,環球網30日報導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澳大利亞對澳軍的戰爭罪指控進行調查,並在推文中引用了畫家烏合麒麟的諷刺漫畫,漫畫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用刀抵著一名兒童的喉嚨,上面還配有文字「不要害怕,我們來給你們帶來和平」。
  • 打得什麼主意?澳總理莫裡森對華態度180度大轉變,突然誇起了中國
    澳大利亞自今年起與中國的外交貿易關係日益緊張,貿易局勢不容樂觀。在中國對澳大利亞採取一系列限制措施後,澳大利亞意識到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於是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率先提出要與中國對話,但是澳大利亞總理對中國還是不屑一顧的態度。 但近日澳大利亞總理突然發生了轉變。
  • 莫裡森突然稱讚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讓這麼多人脫貧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中國經濟的崛起對全球經濟都有好處,不會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在2020年急轉直下,澳大利亞方面的很多措施都在針對中國,在這個時間點總理莫裡森一改之前狂妄自大的態度對中國誇讚,也讓我們詫異不已。
  • 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澳媒突然質問莫裡森:請問你是哪來的自信?
    據海外網報導,莫裡森的種種行為就連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大量的企業家甚至是農業人員對於澳大利亞政府當前的行為都表現出了極大憤慨,澳媒甚至突然質問莫裡森:請問你是哪來的自信?要知道目前澳大利亞能夠做的便是儘可能恢復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否則沒人知道接下來將有哪一個行業會徹底垮掉。
  • 莫裡森推特評論區,被《致莫裡森》刷屏了……
    莫裡森可能沒想到,漫畫事件的後續來得這麼快。在中國億萬網友催更之下,12月1日晚間,中國青年漫畫家「烏合麒麟」新作《致莫裡森》神速出爐。:「喏,你要的道歉」。此事隨後在國際社會和中國網際網路激起輿論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