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應昊翰 記者 史潔
攝影 陳璽 沈書廷
11月24日,繼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館、遊泳館整體通電後,外表形似「玉琮」的杭州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迎來正式通電。這標誌著杭州錢江世紀城「亞運三館」自復工復產全面搶基建工期以來,提前邁入「全電時代」。
資料顯示,杭州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總建築面積184533平方米,毗鄰奧體博覽城網球中心、G20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與奧體中心主體育館、遊泳管共同形成了「亞運建築群」。整體建築外形簡潔、流程,建成後將是全球最大的「玉琮」造型建築物。
工程投運,電力護航。自場館電氣配套項目開工以來,國網杭州市蕭山供電公司專項行動組帶領全體人員,秉持「圍墾精神」,持續克服建設工期短、施工強度大、用電標準高等諸多限制條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積極展開政企聯動,向夜幕要時間,用技術換空間,實時跟進場館最新基建進度、動態調整專員分工。公司創新智能開關櫃、軌道機器人、變電站「入公建」等多種高新技術為場館正式通電奠定基礎。
截至當前,包括綜合訓練館在內,杭州奧體博覽城主體育館、網球中心、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館和遊泳館已全部實現通電。
「就在幾天以前,『蝴蝶』一樣的遊泳館亮起的燈光第一次閃耀在錢塘江南岸,說不出的自豪。」錢江供電所員工俞雋亞介紹道,「這次通電後,後續『玉琮』也將具備初始亮燈條件。接下來包括亞運村在內的場館和設施通電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據悉,拋開大型場館內部體育配套設施對電力的精密需求,僅外部照明系統一項,5天前亮起的體育遊泳館夜景照明就累計採用了12000盞LED點光源、212套大功率LED投光燈、超8000盞LED線條燈、地埋燈和127套智慧燈杆。對比之下,綜合訓練館將以「罅之光」為照明主題,通過線條光重點表現玉琮刻痕,建築步行廊道暖色光與建築外表皮整體的冷白光形成鮮明對比,烘託「玉琮出土、拔地而起」的向上氣概,相關配套系統可謂「 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這個巨型『玉琮』,我們採取了兩路主供、一路備供的供電方式,電源分別來自110千伏清江變和奧體變,確保了建築泛光照明和內部供電考考萬無一失。」作為全程深度跟進亞運場館電力建設項目的參與者,公司員工錢小丹對可靠供電充滿底氣。
與此前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在亞組委獲得央企首個可持續性管理體系認證一脈相承,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在使用綠色電能方面也頗具亮點。
據浙江中新電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自動化分公司負責人餘彬透露,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將配套電力輔控系統可視化平臺,提供數據集成、智能分析、動態展示、協作管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反映電壓、電流、運行溫度等常規數據的基礎上,實時顯示「能耗」、「能耗比」等「綠電」相關指標。藉助系統,場館內的所有用電設備都會根據周邊環境演化出最恰當的用電模式。
以地下車庫為例,假設一個LED燈功率在行人經過時用電達10W,待行人離開後,得益於系統智慧調節,功率將下降至1W。一個燈泡尚且如此,幾萬個燈泡下來,僅用燈一項就能切切實實省下大量能耗。空調系統、過濾系統等一些列智慧用電模塊都在開發之中,海量「綠電」資源將在亞運場館得到高效利用。
隨著亞運倒計時的腳步越來越近,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將以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實景示範「排頭兵」的姿態,圍繞亞運「綠色、智能、節儉、文明」辦賽理念,以「只爭朝夕,捨我其誰」的緊迫感,貢獻電網鐵軍責任擔當。
編輯 鄒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