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中國LOL奪冠後,我們逛了Twitch:這個直播平臺居然不捧美女主播!| 深度》
中國隊得冠軍了!昨天,中國隊以3:1戰勝韓國隊,獲得了雅加達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的冠軍。雖然只是表演項目,但能在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賽場上看到電競大神們低舉著五星紅旗和對手握手,足夠令電競的真粉假粉路人粉一邊抹眼淚一邊大笑。
由於國內沒有直播可看,網友只得另闢蹊徑,到國外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Twitch上觀看比賽,連續好幾天把Twitch搜成了熱詞。
看完比賽,意猶未盡的網友在Twitch上逛一圈,想看看「國際版」的馮提莫、陳一發兒,卻驚奇地發現:Twitch竟然沒有會唱歌跳舞講段子的網紅女主播!
真不是國外這屆觀眾不行,而是因為直播平臺設置的不同導致觀眾對產品產生了有差異的訴求。
價值十億美元的平臺
2007年,Twitch的前身justin.tv成立。一開始網站只有一個頻道,直播創始人Justin Kan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刷足了話題度,Justin Kan和合伙人把justin.tv擴展成一個直播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平臺上做直播。在justin.tv的所有頻道中,增長速度最兇猛的是遊戲頻道。
2011年——justin.tv將遊戲頻道單獨拆分出來,成立Twitch。
2014年——justin.tv關閉,公司集中所有資源發展Twitch。
2014年5月——谷歌有意以10億美元收購Twitch。由於谷歌旗下的YouTube也有遊戲頻道和直播頻道,再加上Twitch,有被相關部門判定為壟斷的風險。如果出了問題被政府強行拆分,Twitch要求谷歌給巨額的「分手費」。雙方在賠償金額上談崩了。
2014年8月——亞馬遜以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ch。
接近十億美元的價值,谷歌和亞馬遜的垂涎,都令國內的公司和投資人意識到,原來單獨的遊戲直播平臺有這麼大的價值。
2014年,鬥魚、戰旗、虎牙先後成立,Twitch的第一批國內模仿者出現了。
Twitch VS 鬥魚
Twitch上的主播什麼畫風,看看主播排行榜就知道了。訂閱人數最多的前三名主播是Ninja,TSM_Myth和shroud。Ninja以前是《光環》職業玩家,TSM_Myth現在是北美知名電競俱樂部TSM《堡壘之夜》戰隊的隊員,shroud是北美知名電競俱樂部Cloud9《CS:GO》戰隊的隊員。Twitch排名前十位的主播裡,沒有一個女性。
需要說明的是,Twitch上有穿著性感、聊天為主玩遊戲為輔的美女主播。她們存在感不強不說,名聲還不太好。看看她們的花名就知道了:bikini streamer/camwhore。
比如說這位Djarii。上傳了203個視頻,粉絲數量剛過30萬。相比之下,TSM_Myth上傳了191個視頻,粉絲數量416萬。
這群美女主播可謂兩頭不討好,時不時就被其他主播實名抵制。男主播認為美女主播分走了本應屬於他們的流量和用戶。女主播認為這群主播加深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使得本該關注她們遊戲技巧的人過分關注她們的長相、身材和打扮。
而國內的直播平臺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不知你發現沒有,上得了臺面的直播平臺都有女主播當臺柱子。拿鬥魚來說。在2017年年底鬥魚評選出的十大巔峰主播裡,網紅女主播阿冷、馮提莫和陳一發兒分別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第二名是唯一的綠葉yyf,曾經的dota職業選手。
這些女主播雖然號稱是遊戲主播,可直播一小時,一分鐘遊戲都沒打的情況一點兒不罕見。唱歌是主業,兩首歌之間講講段子嘮嘮嗑是副業,偶爾發個福利跳段舞,打遊戲怎麼看都是順帶的。
評論 VS 彈幕
關於Twitch平臺,有這樣一個故事:
2012年,索尼在線娛樂公司的全球品牌經理歐米得·達裡亞尼進入公司的第一天,部門頭頭就對他和市場部的同事咆哮:「如果你們這些蠢貨弄不明白Twitch的玩法,我們就玩完了!」
歐米得接到的任務是,搞明白為什麼觀眾寧願放棄自己玩遊戲的機會,去看別人玩遊戲。一次,在給高管做匯報的時候,他像往常一樣隨手打開一個Twitch頻道。主播看到直播間的信息提示,說了一句「歐米得,你來啦」。
登時,在場的所有高管都坐直了。他們發現了遊戲直播平臺的魅力。
那就是互動性。以前在電視裡誇誇其談的主播,如今在向你招手問好。單向傳輸變成了雙向互動。
Twitch和鬥魚都能實現主播與粉絲的實時互動,區別在於互動留言出現的位置。
Twitch上的粉絲留言不會從屏幕上飄過,而是單獨出現在屏幕右側的評論區。這麼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不妨礙粉絲觀看遊戲。主播待在屬於他的屏幕上,粉絲的留言在旁邊的聊天區滾動。主播會刻意看聊天區的內容,也會有意和粉絲互動,不過,直播的主動權還是掌握在主播手裡。
脫胎於A站的鬥魚沿用了飄在屏幕上的實時彈幕。一牆一牆的彈幕,一梭一梭的火箭,刷得頻繁了,連人臉都看不清。觀眾發出的彈幕霸佔了本應屬於主播的屏幕,主播無論願不願意,都得接受觀眾的入侵。觀眾集體起鬨讓主播唱個歌跳個舞,一屏又一屏的彈幕奪走了屏幕,直到主播應了粉絲的要求。主動權被觀眾攥在手裡。碰見土豪連刷十幾個火箭,土豪的名字會一遍又一遍地以醒目的方式出現在屏幕上,引得其他觀眾紛紛叫好。在這一刻,屏幕不再屬於主播。
喜歡用彈幕的人想必都有過類似的體驗:點開一個視頻,如果視頻內容吸引你,就看視頻;如果視頻無聊,就看彈幕,看大家吐槽視頻有多糟糕。倘若無聊的視頻沒有彈幕,你會關掉視頻。正是因為彈幕的存在,你才會選擇繼續看下去。也就是說,彈幕,成了內容的一部分。
彈幕,既「汙染」了觀看行為,也是使觀看行為持續的原因。
對於直播而言,作為主播與粉絲互動方式的彈幕是直播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時彈幕的互動性太強,使內容變了質:遊戲玩得好不好,甚至玩不玩遊戲,變得沒那麼重要。
訂閱 VS 打賞
Twitch直到2016年才跟國內直播平臺學習,引進了打賞功能。在此之前,Twitch走的還是國外網站普遍採用的訂閱模式。
如果喜歡一位主播,Twitch的觀眾會訂閱主播的頻道,每月4.99美金,Twitch留2.5美金,剩下的2.49美金歸主播。待到訂閱人數足夠多,不但分成變為六四、主播佔大頭,主播還可以在直播中間插廣告。接不接廣告,一個小時的直播插幾條廣告,由主播自己決定。據CNN報導,截至2016年,靠訂閱和廣告在Twitch上賺了至少六千萬美金的知名主播有一萬四千人。
為了不影響直播質量,主播一般都不會選擇插多條廣告。訂閱人數才是根本。訂閱上去了,影響力大了,廠商的贊助自然就來了。因此,保證優質的內容質量,是主播的首要目標。
而國內的直播平臺從PC直播時代到如今一直在倚重打賞模式。
PC端直播,是YY、六間房和9158的天下。9158,諧音「就要我吧」,花名「線上夜總會」,2014年在香港上市被諷刺為「用美女堆砌的IPO」。YY和六間房的名聲也不比9158好多少。
9158上的主播在秀場唱歌跳舞,觀眾看高興了,送虛擬玫瑰花、送虛擬飛機。根據9158的招股書,2013年,每個月平臺平均能賣出57億件虛擬商品。
名聲不好是一回事,能紮實賺到錢是另一回事。既然國內用戶沒有為內容付費的習慣,既然PC端直播有成熟的盈利模式,鬥魚、虎牙們沒有道理不拿來用。
用9158公司的一把手傅政軍自己的話說:「9158和YY是直播1.0時代,類似於端遊;鬥魚是直播2.0時代,類似於頁遊。兩者的區別只有這麼一點點。」
Twitch的訂閱模式是一個月起訂。如果用戶信任主播,也可以選擇訂一年。這種模式在主播和用戶間拉開了一段距離。打賞模式是實時的。此時此刻就得滿足用戶的需求,不然一分錢都賺不到。這種赤裸的供求關係令主播不得不竭盡全身力氣諂媚觀眾。
國內無論哪種直播,因為打賞模式的存在,都脫不了秀場的影子。遊戲直播的秀場化運營,是各類直播研究報告中經常出現的詞。原來在陌陌直播的阿冷,在陌陌是秀場主播,來了鬥魚搖身一變成了英雄聯盟的遊戲主播。
以前是100塊錢脫一件衣服,200塊錢脫兩件衣服,現在是幾萬、幾十萬給唱首歌。打賞加實時彈幕,把看直播的觀眾提到了上帝的位置。
實時彈幕令觀眾對遊戲內容的關注度下降,打賞令觀眾對主播的反饋格外重視。兩者疊加,使得觀看重點從遊戲轉移到主播個人身上。與此同時,觀看重點的轉移突顯了美顏濾鏡存在的必要性。
真人VS濾鏡
Twitch學習了國內遊戲直播平臺的打賞模式,沒有學習美顏濾鏡。這涉及到政治正不正確的問題。美國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強調多樣性。保證多樣性,也包括保證美的多樣性。
把臉都削成錐子、把眼睛都修得又圓又大,潛臺詞不就是大餅臉眯眯眼不夠美嗎?把臉都搞得又白又嫩,不就是在歧視其他膚色的主播嗎?讓身材顯得更苗條,豈不是在歧視豐滿的人群?
可不要認為這是沒事找事。國外的政治正確嚴格得很。美圖公司曾經就因為把黑人美成了白人,把塌鼻子美成了山根高聳的鼻子,在國外飽受抨擊,背上了種族歧視的鍋。Netflix之前想推一部新劇講述胖女孩瘦下來以後逆襲的故事。劇還沒播,就有18萬名網友要求停播該劇,因為這部劇宣傳「肥胖可恥」的價值觀,涉嫌物化女性。
反觀國內,美顏濾鏡賦予了每個直播間裡的主播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個錐型下巴和白得反光的皮膚。無論主播實際年齡多大,看上去都像十八九。
在前文提到的鬥魚魚樂盛典上,守在電腦前觀看直播的粉絲們發現了一個大問題:認不出心中的女神了。原來離開濾鏡美顏的女神們,長相如此「真實」。
有趣的是,明明在網絡上隨手就能搜到濾鏡前後的對比,也沒見女神們的粉絲少幾個。粉絲明知女神之所以是女神,都是濾鏡的功勞,依然甘之如飴。
這充分說明,真假對於觀眾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能從觀看直播的行為中獲得什麼。
進了小主播的直播間,主播熱情地跟你打招呼,讓你體會到了在現實中從未體會過的溫情。進了大主播的直播間,就算不花錢,你也可以和粉絲們一起發彈幕起鬨,哄主播講個段子來聽聽,你的發言決定了主播的行為。如果你有錢,你還可以一擲千金,讓主播當著幾萬幾十萬人的面,喊出你的名字,對你表示感謝。沒錢的粉絲會跟著叫喚,狂刷「圍觀土豪」、「66666」。
看直播,是為了尋求心理滿足感。應了那句俗話,花錢買開心。
和一個長相普通的主播相比,自然是長得更美的主播發出問候、講的段子、唱的歌更能令觀眾開心。
一邊是評論+訂閱+真人,一邊是彈幕+打賞+濾鏡。
國外觀眾看Twitch,心態類似於看體育比賽。能紅起來的主播一般都先得業務水平過硬,能呈現出精彩的比賽,然後才是性格是否有趣、脾氣是否對路。這個過程類似於喜歡上某支球隊或某位球星。
國內觀眾看遊戲女主播,和粉偶像差不多:磕的就是人設。偶像本人是什麼樣的性格不重要,只要設定對口味,粉絲就願意掏錢。心滿意足的觀眾,賺得盆滿缽滿的主播,保證了流量的平臺,既然大家都開心,何必在意真假,何必在意是否物化女性。
觀察這幾年的網絡世界,無論風口在哪兒,國內用戶總能玩出幾分虛無感。無意義的互噴是這樣,實時彈幕上的自嗨是這樣,魔性短視頻的爆紅是這樣,對遊戲女主播的追捧也是這樣。大家通透得很:反正都是在虛擬世界大夢一場再回歸慘澹的現實,不如隨心所欲做個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