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講述的是,在未來世界,一場席捲全球的戰爭讓所有的國家政權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得以倖存的人類聚集在芝加哥。新世界的創造者們為了謀求長久的和平,將倖存者們分成了無私派、誠實派、無畏派、友好派和博學派。他們通力合作促進這個世界的進步。碧翠絲(謝琳·伍德蕾 飾)出生於無私派家庭,她在16歲那年,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將決定自己終身所屬的派系,可意外的是測試表明她是一個罕見的分歧者,碧翠絲不顧測試官的勸阻,毅然選擇了無畏派,同時她所堅守的秘密,也將會在不久的以後成為影響終身的重要要素。
沒有人會懷疑梅爾.斯特麗普、朱迪.福斯特和凱特.溫絲萊特這三位影后的表演實力,然而看見她們這麼不挑戲,接下一些反烏託邦色彩的科幻電影中的花瓶角色時,還是會好奇她們在想什麼?一位好演員,什麼戲都能演,這是專業演員的基本能力,接演什麼戲不是問題,演出了什麼,才是永遠的焦點。偶爾演出一些爛戲,或許演員也會覺得無奈(明明劇本很動人的),然而偶一為之地接點閒戲,賺點零花錢,也是好萊塢不時提供的誘惑。
在這部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Divergent)中,看到凱特.溫絲萊特飾演發動奪權政變的博學派領袖,頓時就想起了《極樂世界》(Elysium)中的朱迪.福斯特和《記憶傳承人》(The Giver)的梅爾.斯特麗普。之所以會把三人聯想在一起,理由之一,她們都是女強人,但對人性都極盡扭曲,都要求絕對的權力。理由之二,她們外型都強調冷酷,從髮型、服裝到亮相方式,都極相近。理由之三,戲份都不多,卻同為恐怖製造者,而且註定失敗,徒勞無功。
平心而論,類似三部電影臉譜化的反派首領請誰來演,結果都差不到哪去,關鍵在於劇本平談,角色沒有立體刻痕,只要冷酷,再加一點莫測高深,再配一點攔阻無效的挫敗感,就符合導演的需求,但是能請到知名女星來搭配女魔頭,畢竟能創造一點噱頭,或許這亦是製片願意花大錢請巨星的原因。
《記憶傳承人》可惜之處於在作家洛伊絲·洛利在二十年前就出版了小說,她的概念啟發了許多後繼的反烏託邦奇幻小說,她創造的原型人物,因此也成為後繼緒爭相模彷的樣板,據說梅爾.斯特麗普原本就是這套小說的愛好者,所以小說終於拍成電影時,她就接下首席長老這個角色。事實上,她的戲份也是這三位影后中最多的,從白到嚇人的長髮,加上光影投射的傳奇,言必稱抱歉的假道學以及目露兇光的表演,雖然詮釋女魔頭的新意不多,還算有樣模有樣,只可惜,理應「知道天下事」的長老,就是防不了記憶傳承人的暗中一手,甚至也參不透記憶傳承可能帶來的統治危機,識人不明,也防堵無方,這樣的角色如何讓人心生恐懼?
《極樂世界》中的朱迪.福斯特則是最讓人扼腕的演出,並非她不適合殺人不眨眼的國防部長角色,而是從動機到手段,都讓人一眼就看穿了,既無心理層次,更無複雜盤算,連原本該有的法語口音(象徵階級與出身),也全都換人配音了,文戲武戲全都不起眼,讓人只想問朱迪.福斯特到了拿了多少片酬才願意演出這麼膚淺的角色?這款表演不是讓人油生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嘆息嗎?
凱特.溫絲萊特的解釋比較好玩,她強調主要是小孩的同學聽說她要演出《分歧者:異類覺醒》,覺得酷斃了,尤其是她飾演的博學派領導,不惜以藥物控制青年,遂行奪權心願,還真像極了強逼年輕人去做那些他們不愛做的事物的威權家長或校長,既然孩子都認為她能演出這種青少年奇幻小說是很酷的事,更讓她覺得值得一試(其實,這是非常公關稿式的回答,以孩子傳奇響應小說傳奇,避開專業演員如何挑揀劇本與角色的疑問)。
真正有趣的是《分歧者:異類覺醒》中的凱特.溫絲萊特,固然一身勁裝打扮,總覺得福態了些,動作也刻意穩重了些,後來才知道拍片時,她已懷了五個月身孕,為了遮掩微凸的小腹,她還會隨身攜帶類似公文卷宗或iPad的道具,手上有物件,手勢就能微遮腹肚,當然,動作戲時則要請替身代勞。
凱特.溫絲萊特曾說過,她很討厭加盟店(franchise)這個單詞,一旦成了制式化的架上商品,少了個人特色,只是成人穿上制服的制式商品,任人挑揀,也就可能遭人隨手拋棄。可是,好萊塢的夢工廠一直複製這種加盟店,產品,大量生產這種個人特色辨識度極低的角色,在重金厚利誘惑下,又有多少明星有免疫力呢?
一句話來總結,這部《分歧者:異類覺醒》,是部值得推薦一看的電影,特別是對於喜歡凱特.溫絲萊特的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