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逛春熙路!」
對於成都人來說,這是一句有力量的話,它能讓人從被窩裡立刻鑽出來。成都人為啥這麼喜歡春熙路?春熙路對於成都人又是怎樣的存在?
上周小妹帶朋友逛春熙路,無意中闖入了一個展——百年春熙·流動的盛宴,發現了成都人愛春熙路的秘密。在這場關於時間的盛宴中,春熙路連接人與歷史的脈絡被展現得清清楚楚。
正好,小妹要和大家聊聊春熙路憑啥子代表成都?看完這場展覽所展示的「春熙路的前世今生」,或許你就懂了…
1924-1929 連接兩路,取名春熙
1924年,為規範商鋪私搭亂象,一條連接東大街與總府街商業場的街道修建於此,江子虞先生取《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將此條路命名為「春熙路」。
1928年,在原有春熙路南段、北段的基礎上,增建春熙東路、西路。同年,孫中山先生銅像落地春熙路街心花園,成為春熙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景觀。
此後,以孫中山先生銅像為中心,向東南西北輻射的四條街道,不斷豐富和蛻變發展,成為了成都最為繁華的購物商圈——春熙路商圈。
1930-1979 商家入駐,風雨飄搖
30至50年代,眾多商家入駐於此。許多成都百年老店如亨得利、鳳祥樓就是在此時期入駐於此的。
1936年,三益公公館改造完成,春熙路擁有了當時成都設備最為齊全的娛樂場所,戲園、茶園、國貨商店一應俱全。
隨後,1940年第一家獨立西餐廳「耀華茶點室」入駐,1946年「新聞大廈」竣工完畢投入使用……越來越多的商家入駐,春熙路一躍成為集購物、餐飲、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型商業街。
60、70年代,是全民經濟大蕭條時期,春熙路商圈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陣痛期。1966年,春熙路還曾被迫更名為「反帝路」。
1980-1999 繁榮鼎盛,穩步發展
隨著時間的飛逝,春熙路也迎來了自己的「人生巔峰」。街道商鋪悄然變成了一棟棟高大的洋樓,成為見證成都發展歷史的新載體。
80年代初開始,春熙路的發展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發展態勢,百貨公司、磁帶店、洋貨店絡繹不絕。繁華鼎盛期,春熙路開了800家商店。
1991年,春熙路南段的金融市場也出現了,從商業到金融,春熙路勢不可擋。1992年,春熙路首個夜市開張,夜間經濟的快速發展,直接拉動整個春熙路的蓬勃發展。
2001-至今 全新開始,全新紀元
21世紀初是春熙路的全新開始。古稀之年的春熙路,於2001年接受了大規模的重新改造,2002年開街後,10萬遊客蜂擁而至,成功炸街。
此後十餘年,伊勢丹、茂業百貨、群光廣場等相繼出現,春熙路進入新紀元。2014年1月14日,巨型「大熊貓」正式亮相IFS國際金融中心之後,新一代網紅地標也從此誕生。
「百年春熙路,一部成長史」。一直以來,這裡總是聚集著最潮流的年輕人,春熙路也逐漸成為成都繁榮與時代的代名詞。
在「百年春熙」這場展覽中,除從人與城市,街道與店鋪的歷史中記錄春熙路的發展外,女性服飾變遷所體現的春熙路時尚史也正在這裡上演。
春熙路的時尚,並不僅僅體現在高樓大廈的耀眼霓虹中,它還體現在春熙路每場時裝走秀、藝術展覽、塗鴉裝置等活動中。
往來於此打卡拍照,記錄此時此刻春熙路之景的每個人,你們都是構成春熙路時尚的一份子。
「春」是生機、「熙」表示興旺。
百年以來,風雨飄搖,春熙路終究是實現了當初「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的繁榮願景。即使是受疫情影響的今年,春熙路的地位也從未改變。
今天的春熙路
站在歷史的發展今天,在一張張新老照片的對比中,看百年老店的發展史,再回憶春熙路的成長,也就明白了春熙路為什麼能創造傳奇,成為「中西部第一商業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中國商業第三街」了。
誠然,春熙路是購物天堂、美食天堂、休閒天堂,是成都的經濟中心。但我覺得春熙路更像是成都的文化高地,在城市的發展歷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也成為成都人的精神所在。
春熙路之大,一文寫不下。但春熙路見證的故事仍在繼續,從未停歇。
如果再有人讓你介紹春熙路的歷史,就把這條推文轉給ta並帶去看這場時間的盛宴吧~
百年春熙·流動的盛宴
一場關於時間的盛宴,在珍貴的圖片和文字中,找尋人與時代的記憶脈絡。
地點:春熙路伊藤洋華堂左側春臺視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