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論古往今來最為傳奇的女人,必定有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一席之地,作為最出名的"紅顏禍水",克利奧帕特拉不僅將凱撒和安東尼迷得五迷三道,最後還運用她的美貌與智慧守住埃及,作為末代統治者這位悲哀的女皇想用纖瘦的身軀抵擋歷史的進程,最後都是徒勞無功。
1埃及豔后
埃及豔后與凱撒大帝並不只是單純的浪漫故事
按照父親的遺言克利奧帕特拉原本應該是要嫁給弟弟,和他共同統治埃及,但是兩個強權者難以共存只有開戰,擁有軍隊的託勒密十三世有明顯優勢,克利奧帕特拉被迫逃離到敘利亞,她一直尋求機會奪得政權,碰巧凱撒追擊龐培一路追到了埃及。當時羅馬一直擴充自己的版圖,已經將整個地中海都收入囊中,實力十分強勁,作為羅馬的統帥凱撒的到來給克利奧帕特拉帶來了新的希望,於是她讓人用毯子裹著自己送到凱撒那,運用她的美貌和智慧將凱撒說服。
2凱撒大帝
但其實當時的三巨頭關係破裂,雖然埃及已經衰弱但實力猶在,對於凱撒來說是戰勝對手重要的戰略夥伴,而託勒密王朝卻不太講信義,龐培以為埃及會庇護他,結果逃到那就被埃及人殺了,克利奧帕特拉的到來給凱撒帶來的不僅是這個女人自身,還有她背後潛在的整個埃及的力量,克利奧帕特拉深知自身所帶來的利益,用這個跟凱撒談條件,當他助她打敗託勒密大軍奪回政權,埃及將是他忠誠的盟軍,所以說是克利奧帕特拉的美貌徵服了凱撒不如說是利益的打動。
3託勒密王朝
克利奧帕特拉美夢破滅
託勒密十三世的父親當年就是在龐培的支持下坐上王位的,所以龐培逃亡時才會往埃及跑,沒想到託勒密卻是向凱撒投誠,將龐培殺了獻給凱撒,然而凱撒看不上他的行徑,後來站在克利奧帕特拉這邊,女王上位,為了政權與另一個弟弟結婚,過後與凱撒在一起生了個兒子。公元前46年女王一家到了羅馬受到凱撒盛情款待,克利奧帕特拉一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凱撒的位置,卻沒想到公元前44年,凱撒遭遇刺殺死了,克利奧帕特拉的美夢破滅,加上羅馬人民對她厭惡至極,只能逃回埃及。
4屋大維
凱撒去世後的勢力被他的養子屋大維和將軍安東尼瓜分,公元前41年安東尼召見克利奧帕特拉,看到新希望的女王突然心有一計,於是歷史性的場面就出現了,女王將船隻全塗成金色,用紫色的布做成風帆,維納斯裝扮的克利奧帕特拉坐著,旁邊一群歌姬在翩翩起舞,克利奧帕特拉運用自己成熟嫵媚的樣子俘虜了安東尼的心,女王離最後的成功似乎只有一步之遙。
5安東尼
安東尼是位勇猛的將士,想趁著凱撒死了將羅馬拿下,他召見克利奧帕特拉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文學家西塞羅曾評價安東尼是個貪婪、好色下流的人,克利奧帕特拉抓住安東尼的性格特點,將自己的魅力全部展現出來,反客為主獲得主動權。可惜她選錯了人,安東尼和屋大維的關係漸漸惡化,雖然安東尼的軍力比屋大維要強,但是政治和外交都不如他,鬥爭中一直十分被動。
6埃及豔后與凱撒、安東尼
艷后與兩個男人的糾葛更像是與權力的糾葛
這位埃及豔后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並不能幫上安東尼,到了緊急關頭,克利奧帕特拉見形勢不對就乘船逃跑了,安東尼看她跑了頓時喪失戰意也跟著離開,失去主帥的士兵們偶如一堆散沙慌亂不已,毫無懸念的戰敗,屋大維順勢一舉攻進埃及,安東尼已知大勢已去只有自刎以避免被俘遭受羞辱。克利奧帕特拉不想就這麼結束了,使盡渾身解數都沒有得到屋大維動容,最後埃及豔后退出了歷史舞臺。艷后到底是愛凱撒還是安東尼,其實她的最愛只是權力,女王和凱撒的關係說是戀人更像是良好合作夥伴,他們都看上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才結合在一起,而安東尼遇見克利奧帕特拉時,她閱歷豐富正值風華,有著成熟女人獨特的魅力,克利奧帕特拉從見面開始就費勁心思,為安東尼編織了一個美好愛情的網將他牢牢套住,其實都是凱撒死後她急需一個新的靠山,移情之快可見她眼裡只有權力。
結語:
後世人對埃及豔后一直褒貶不一,有人說她賣弄色相,靠出賣自己滿足權力的欲望,有人說她很偉大,以一己之力讓埃及多存在幾十年,過去這麼久對她心裡所想只能憑藉個人的猜測,或許她純粹只是因為野心,又或許她只是因為熱愛國家,都已經無法考證,但他的美麗與智慧卻是真切的,手無縛雞之力遊走於兩個男人之間,支撐起整個王朝手段確實了得。
參考文獻:
《切斯特·貝提三號紙草》
《古代埃及史》
《古埃及生活》
《埃及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