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說到那一些勇猛之士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固定的詞語來形容,最為高級的顯然是「力能扛鼎」,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最為出名的便是西楚霸王項羽,其次便是「力能擒虎」,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也不多,像隋朝名將韓擒虎便是因為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有這麼一個名字。
能擒虎乃至打虎,在古代被公認為勇猛的象徵,而憑藉打虎成名的武松,更是因此受到大家的尊敬,人們將其尊稱為"打虎英雄"。但同樣是在《水滸傳》中,李逵也殺了一隻老虎,而且比武松還多殺了三隻,為什麼到了功名不顯,甚至還因此被人恥笑呢?
李逵在回家接母親上梁山時,因為自己是通緝犯的身份,所以不敢走大路,專門挑那條有些沒人走過的小道。然而沒人去的地方卻有一頭猛獸,李逵為了幫母親打水而離開了一小會兒,等到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母親已經不見了,四處尋找,卻只找到了一些殘肢,已經被老虎吞了下去。
李逵為報母之仇,拔出他的駒來連殺四虎,於是當地百姓視為英雄,一大群人請他到家裡做客,好酒好菜招待,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跑去看"虎英雄"。結果有人認出是朝廷的通緝犯,於是將李逵灌醉送到官府。
一起跟隨李逵回家的梁山好漢朱貴得知消息後,聯合兄弟朱富,用麻子掀翻李雲,將李逵救出梁山,原本不屬於梁山的朱富和李雲也上了梁山(與朝廷勾結,沒有退路)。
李逵回到梁山後,談起下山過程中的種種。當李逵說到殺四虎為母報仇時,宋江率先取笑說:"你殺了四虎,今日山寨又添兩隻活虎,正宜慶賀",眾壯士聽後哈哈大笑,開始宰牛煮羊。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這似乎有點不近人情,畢竟李逵剛剛失去了母親,其他男人不安慰也就算了,何必取笑他呢?其中涉及的因素極其多元,既有李逵個人的原因,也有其他英雄人物的性格,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宋江的主導作用。
首先,李逵的性格極其單純,經常做出一些"和稀泥"的事情,所以他經常被梁山好漢嘲笑;其次,他不會因為被取笑而生氣,更不會記仇,所以我們也是肆意取笑,毫無畏懼;又一次是梁山好漢們"見過世面",他們認為自己做得更驚心動魄,李逵用刀殺虎值得一笑。
最後是宋江唱主角,李逵對宋江是救命之恩,宋江在江州要被判刑,是李逵帶頭搶了法場,又給他退了出來,為什麼宋江要帶頭嘲笑李逵?因為宋江自始至終只是李逵,作為他的僕人而不是朋友,所以當聽到李逵的傷心往事時,不會傷心,反而會去取笑他,以此來樹立自己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