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猛鬼追魂:地獄世界
克裡夫·巴克,生於英國利物浦,畫家、作家、劇作家、導演。他的天分使他能夠藉助各種媒體向世人展示他腦中那些令人戰慄卻又令人著迷的黑色幻想。在早期通過寫小說成名之後,克裡夫!巴克於1986年根據自己的小說編寫劇本並執導了第一部電影作品《Hellraiser》。在很多人看來,即使大家都承認這是一部恐怖片中的經典,但也會同時認為它沒能脫離爛惡恐怖片的範疇。大量的鮮血和被撕成碎肉的屍體讓很多人的感官無法承受這部怪異的電影。
但我個人認為《Hellraiser》代表著一種類型電影的巔峰。恐怖影片裡再沒有另一部作品象《Hellraiser》這樣大膽而固執的探索和表現黑暗——一個與光明相對的,人類主觀世界的謎題禁區。或者說,僅在電影這個領域裡,再沒有另一個藝術家象克裡夫·巴克一樣不斷的探索和思考人類恐懼的本質。別的導演是藉助恐怖這個主題來展示技術,而克裡夫·巴克藉助恐怖和黑暗來展示靈魂。「我的作品就是我內心的告白。」克裡夫·巴克這樣說。
與死亡搖滾等其他與死亡相關的藝術不同,克裡夫·巴克的作品強調的不只是瘋狂、顛覆、破碎、墮落等主題,他就好像一個苦行僧,主張的是藉助肉體的痛苦達到靈魂的救贖,追求的是一種由魔入道的境界。鮮血和殘破的軀體是克裡夫·巴克作品中的符號,象徵著恐懼,欲望等這些人類最原始的情感。
「Hellraiser」系列的主人公Pinhead,那個滿頭滿臉插滿了針的傢伙就是一個地獄苦行僧(Cenobite),當他面無表情的說出:「歡迎來到地獄!」「我就是痛苦!」「我將把你的靈魂撕裂!」這些經典臺詞時,嘴裡冒出的地獄寒氣足以凍僵罪者的靈魂。虐殺只是肉體的痛苦,是表象,靈魂的刑拷才是真正的地獄,是實質。
影片裡打開地獄之門的鑰匙是一個魔盒,當擁有骯髒靈魂的人得到它後就會被它所誘惑而忍不住打開地獄之門,地獄修道士帶有鋼鉤的鐵鏈就會從地獄伸出,把罪者撕成碎片,成為地獄的祭品。而這僅僅是開始,肉體粉碎後靈魂仍將繼續在地獄承受苦難的輪迴,永不超生。
克裡夫·巴克清瘦溫文,讓人很難把他與那些無窮無盡的黑暗幻想聯繫起來。除了電影和文字,克裡夫·巴克的繪畫更是摒棄所有形式直接把他內心裡具體或抽象的幻象表現到畫布上。除了《Hellraiser》系列,《Candyman》系列,《Nightbreed》,《Lord of Illusions》這些恐怖片經典外,克裡夫·巴克還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製作了當年廣受好評並獲得一尊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小金人的文藝路線正劇《眾神與野獸》(Gods and Monsters),主演之一伊安·麥克蘭(Ian McKellen)(即《魔戒》裡可敬可愛的甘戴夫的扮演者)也獲得了提名。
克裡夫·巴克還參與製作了一些電視劇集,為電腦恐怖遊戲Nightbreed、Undying設計劇情,製作《Hellraiser》的系列漫畫,還設計製作了一系列名為「靈魂刑拷」的玩具模型,這個系列的模型已經出了兩套,可以說是克裡夫·巴克FANS們不可錯過的收藏珍品。
另外,從技術角度來看,《Hellraiser》系列電影中的化妝和鬼怪造型的設計是我所知道的所有不使用電腦CG技術的恐怖片中最好的。即使是在已拍攝完的《Hellraiser》系列除去第一,二集之外的另外四部克裡夫·巴克沒有直接參與製作的影片(只是原著小說)中,雖然探討黑暗面的深度有所下降,但影片中鬼怪的造型卻繼承了的克裡夫·巴克一貫鍾愛的妖異邪惡冷肅的黑色風格,而這種風格只克裡夫·巴克此一家,別無分號。
《Matrix》裡面基努·裡夫斯和勞倫斯·費施博恩等人的一襲黑色皮衣已經成了
「酷」的代名詞,但早於《Matrix》十幾年前就拍成的《Hellraiser》第一集中地獄修道士們所穿的黑色緊身皮袍加上血淋林裸露著的筋肉和扭曲的五官,實在不知比《Matrix》酷出幾分。克裡夫·巴克用仿佛同地獄做了交易得來的想像力讓觀眾以從未體驗過的近距離面對地獄,一種強大的黑暗力量緊扼住你的肉體和靈魂,直到影片結束,你確認自己回到了現實那一刻為止。
I have seen the future of horror, his name is Clive Barker.
(我看到了未來的恐懼,他的名字是克萊夫巴克。)
--史蒂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