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9月27日上午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啟動,百餘名社會各界人士及騎友代表,見證了這項起源於義大利、落戶雲南的國際賽事,在中國正式進入第七個年頭。
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作為「格蘭芬多」品牌落地中國的唯一一個賽事,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是雲南省體育局著力打造的知名體育賽事品牌。經過六年的運營推廣,格蘭芬多已經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成為雲南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大眾性、國際性自行車騎行盛會。2017年曾經榮獲「國家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稱號。
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2020年,儘管新冠疫情對體育賽事活動帶來一定影響,但為響應國家關於逐步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號召,並且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在疫情期間推廣線上比賽的要求,在充分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今年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將以線上和線下賽事相結合的方式來舉辦。
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在啟動儀式上,雲南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曉憬表示,回顧格蘭芬多6年來的成功舉辦,有6個特點和經驗值得總結:一是五級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二是三級教體局通力協作,賽事由省級統籌、州(市)安排協調、縣(市、區)具體抓落實,讓多日跨地區舉辦賽事得以實現。三是由專業的賽事公司執行,通過諾迪維公司引入先進的辦賽理念和國際化標準,同時以紮實的基礎保障、嚴謹的工作作風、專業敬業的精神來舉辦這項大眾性賽事,呈現了國際化的高水準。四是展示了雲南獨具魅力的賽道,六年來,賽事所到之處,美景和文化無處不在,雲南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吸引了40個國家和地區的車手;賽事體現了歷史與文化交相輝映、民族與國際交融匯合的特點。五是媒體的全力支持、企業的積極參與。六是賽事與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結合,助力雲南脫貧攻堅工作,推動了雲南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推介了雲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顯現了義大利格蘭芬多的雲南味道。「對於新周期的格蘭芬多,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設計,希望新的格蘭芬多,是有文化的格蘭芬多,是有故事的格蘭芬多,更是有生命力的格蘭芬多。」張曉憬說。
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延伸閱讀】
關于格蘭芬多
【Granfondo初生 義大利1970年】
Granfondo在義大利語中意為「漫長的旅程」。1970年7月12日,切塞納蒂科,一個義大利與巴爾幹半島間亞得裡亞海沿岸的港口小鎮,沿著風景秀麗的多山路線,一場以競賽與遊覽相結合形式的名為諾裡·科利賽(Nove Colli)的自行車派對開始了。流動的摩託車與固定的站點為選手們提供醫療支援;興高採烈的志願者在食品區提供零食、水果和飲料;民眾們自發地把汽車停在十字路口排成賽道圍擋;熱情的觀眾們站在道路兩旁吶喊助威;當地最著名的自行車雜誌在現場進行報導。
這個活動迅速席捲了整個義大利,不論是以增進友誼、欣賞風景、挑戰自我還是獲得成績為目的,無論是專業車手還是業餘車手,都近乎瘋狂地愛上了這項集騎行、比賽和旅行為一體的活動。如今,諾裡·科利賽已經發展成為了義大利最大的自行車派對,每年都會接待13500名車手,成為具有挑戰的路線、精美的商品、專業的博覽會、充足的援助站、高效的技術支持及盛大的騎友聚會。諾裡·科利賽是義大利人對于格蘭芬多一詞最好的詮釋,格蘭芬多也漸漸成為了這項參與人數眾多的長距離自行車賽事的代名詞。
【Granfondo往事 美國 2009年】
2009年,Carlos Perez(卡洛斯·佩雷斯)和Levi Leipheimer(利瓦伊·萊法伊默)開始在美國舉辦格蘭芬多賽事。
2010年夏天,Levi's GranFondo的賽事總監Carlos Perez(卡洛斯·佩雷斯),對美國長距離自行車比賽這一新興市場進行了調研。此後,格蘭芬多賽事在美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各地推廣者開始紛紛向佩雷斯尋求經驗。從2010年到2017年,短短的7年時間,北美的格蘭芬多賽事已由當初的幾個迅速增加到200多個。
如今,格蘭芬多在美國涵蓋了小規模賽事、由數百人參加的地區性中等規模賽事以及上千人參加的大型國際賽事,這也為選手們挑戰自己,挑戰時間,追尋勝利提供了更為廣大的平臺。
【Granfondo 七彩雲南 2014年】
2014年,「格蘭芬多」概念走進中國,落戶雲南。6年來,9個城市,32段騎行,3000多公裡,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萬餘名選手,格蘭芬多與七彩雲南,攜手相伴已走進了第6個年頭。選手們一起穿越昆明、玉溪、楚雄,邂逅德宏、保山、大理和麗江。比賽中,熱情淳樸的雲南人民,身著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服裝,載歌載舞,夾道相迎;一路上,選手們體驗著當地特色的民族風情,感受著自行車活動的樂趣。
選手們用自己的堅持、勇敢和拼搏,踐行著格蘭芬多「漫長的距離,偉大的堅持」格言。
堅持與拼搏,託舉26個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格蘭芬多成為享譽國際自行車賽事領域的業餘自行車多日多站賽標杆,是雲南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大眾性、國際性自行車騎行盛會。(記者 張成 龍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