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人生低谷期。那時候的你,剛剛被分手,出門忘帶鑰匙,排隊有人插隊,被上司批評,半路被鳥糞砸中,回家樓上搞裝修,泡麵沒有調料包,喝水都能塞牙縫……
禍不單行,倒黴不會只有一個黴點,原來是實踐出來的真理?
最近我在看阿蘭.德波頓的《人生學校》,一本堪稱成年人世界倖存指南的大書。在裡面我找到了為什麼人在倒黴時會發生喝水塞牙這種奇事的心理學現象。
阿蘭.德波頓說了一個很讓我信服的觀點:如果你覺得全世界都在針對你,很不幸,你自我厭惡了。
你遭受分手,即使是對方劈腿在先,潛意識裡你也許會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所以對方才會愛上別人,所以導致自我厭惡。你遭受上司批評,你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優秀才導致失敗,所以導致自我厭惡……
但在思維模式上,你會保護自己,生活越不順,越容易把自己看成是整個世界的受害者,特別敏感,覺得全世界都在針對自己。罵你的上司,和你分手的對象,插隊的人,不小心把咖啡灑自己身上的人,樓上搞裝修的人……
每個人都好像在嘲笑自己,不尊重自己,和自己作對。而如果你不加調節,讓自我厭惡越來越深,就會把自己折磨成一個性情乖張、戾氣深重的惡人。
正常情況下,如果服務員不小心把咖啡灑在你的身上,你會尋找對方的動機,她是偶然的還是故意的?如果是無意的則值得原諒。而自我厭惡深重的人一開始就認定對方是在針對自己,怒不可遏,事情會越鬧越大。
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在網上素不相識的人,會對別人隨意謾罵,惡語相向,刻薄貶損。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因為一碗麵少了兩塊肉就拿刀相向。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多看歹徒一眼,多說一句話竟也能引來殺身之禍……
因為自我厭惡深重、性情乖戾的人,把全世界都當成了自己的加害者,只有通過惡語惡行羞辱,貶低他人,把別人變得渺小,心理才能稍加平衡。
所以平時如果可以,儘量與人為善,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正在經歷了什麼。即使遭遇不明所以的謾罵,也冷靜一點,想想可能付出的不必要的代價。
如果對方是一個性情乖戾的人,你和他針鋒相對,他覺得你在針對他,你就危險了。
另一方面自我厭惡的人一直深陷痛苦中,因為對自己安心的人無須打擊別人。理解自我厭惡的人,不要去火上加油,對你不安全,再說他自身的痛苦對他本就是最大的懲罰了。
面對生活的壓力與不順,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要任其發展成自我厭惡,因為喜歡自己,才是一生浪漫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