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山真的存在中華虎鳳蝶。」昨天,長期研究、調查中華虎鳳蝶的劉光華先生致電本報記者,稱其在棲霞山風景區內觀察並拍攝到了中華虎鳳蝶。
棲霞山早春植物印證猜想
據劉光華介紹,去年,他看到了本報關於「棲霞山發現了大片杜蘅群落」的報導,認為棲霞山有「昆蟲中的大熊貓」中華虎鳳蝶存在的可能。
憑著報導,劉光華在棲霞山地區發現沿途生長有大片大片的二月蘭、心葉堇菜、紫花地丁等早春植物。「我對找到中華虎鳳蝶就更有信心了。因為以上幾種野花都是中華虎鳳蝶非常愛吃的蜜源植物。」劉光華說,在接近半山腰的位置,他突然看到一隻蝴蝶在頭頂上一閃,向遠處飛去。「因為我調查、研究中華虎鳳蝶已經有很多年了,所以從該蝴蝶飛行的姿態和速度來判斷,一看就知道是中華虎鳳蝶。」
經仔細地觀察,無論是從顏色、形狀還是斑紋等各個方面,他都確認無疑。而後在3-4個小時內,又在相距不遠的地方相繼看到了4隻中華虎鳳蝶。
杜蘅葉片發現中華虎鳳蝶卵
在杜蘅群落的所在地將近二三百平方米的範圍內,劉光華發現開滿了堇菜類的紫色小花,一叢叢的杜蘅生長在其間。
劉光華小心翼翼地一片一片翻著杜蘅的葉片,大約找了1分鐘左右,突然驚喜地發現其中的一片葉片的反面布滿了圓圓的顆粒,「淡綠色的、晶瑩剔透,直徑不到1毫米,排列非常整齊,共10顆,一看就知道是中華虎鳳蝶產的卵。」然後在距離1米左右的另一株杜蘅葉片上也同樣發現了類似的蝶卵。為了不過多的打攪它們,劉光華趕緊離開了這個區域。
棲霞山是潛在虎鳳蝶棲息地
近幾年中華虎鳳蝶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今年在棲霞山首次發現了它們,說明棲霞山的生態環境比較優越,特別是其寄主植物——杜蘅的大量分布,以及其蜜源植物的大量存在來分析,棲霞山有可能是目前南京地區潛在的、比較大的中華虎鳳蝶棲息地。
劉光華說,他認為這些虎鳳蝶有可能是著名昆蟲專家吳琦先生當年放養的。「吳琦先生是我的老師。上世紀30年代美國一位生物學家曾在南京龍潭,發現了中華虎鳳蝶的蹤跡,此後,中華虎鳳蝶一度絕跡。直到1982年吳琦先生在南京牛首山附近再次發現了中華虎鳳蝶。」劉光華說,當年,吳琦先生曾將牛首山的虎鳳蝶幼蟲放養到棲霞山原火車站地區。(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