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無論你的營銷都有多麼高明,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做背後的支撐。在講到娛樂化思維在產品開發層面的運用時,我們有一個觀點:產品進化論。這個進化論的核心就是產品根據用戶的需要變化而進化。它的進化分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工具、玩具和道具。
這三個階段中,產品的特點、賣點都是不同。從工具到玩具和道具,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進化方式,但是你又不能簡單地以為工具階段就不好。這個進化過程的表述,只是代表隨著人的需求的不斷升級,我們的產品也應該隨之而升級。有些產品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成為道具,但是這不妨礙它具有某種道具的屬性,也不會影響它們的市場表現。
產品進化的外部動力是用戶的需求變化,內部動力是企業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在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的雙重驅動之下,企業必須對自己的產品產品驚醒升級進化。產品進化的方向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產品進化背後動力來源歸根結底其實是用戶需求的變化,是用戶的需求從實用性逐漸升級為娛樂性。因此企業產品的進化方向應該也是這個路徑和方向。從娛樂化思維所界定的需求角度,我們給產品進化描繪的一個路徑是:工具、玩具和道具。
簡單來說,就是產品最初的形態應該是工具形態,幫助用戶解決具體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滿足用戶對於趣味性和美的娛樂性需求,產品應該進化為玩具,滿足用戶對有趣、好玩、美麗的追求。用戶的好奇心通過趣味性滿足之後,用戶進而又對情感、尊重、意義產生更高的需求。這個時候,產品就應該升級為道具,滿足用戶這方面的娛樂性需求。
對於什麼是工具和玩具,大家應該都比較容易理解。最直觀的的答案就是,工具就是具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實用性,玩具就是要具有趣味性。但是很多不熟悉娛樂產業的人可能不清楚到底什麼是道具,這裡需要對道具做一個解釋。
我們這裡所謂的道具,是指演出戲劇或拍攝電影時所用的器物。比如我們看到武俠電影中的俠客形象,通常都是戴著一個鬥笠,腰間挎著一把刀或劍。這些就是道具。我們在這裡不是要解釋道具是是什麼,而是要弄清楚道具在戲劇中的作用。
道具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塑造角色形象,讓觀眾一眼就能知道這個人是俠客還是惡霸,是富人還是窮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這個道具能夠讓我們一樣就能認清楚這個人的身份,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道具。否則,看了這個道具等於沒看到。也就是說,如果這個道具本身不能非常直接幫助人們辨識角色,也不能傳遞任何意義,那這個道具就是無用的道具。
我們產品進化論中的道具是指,你的產品要讓擁有它的人因此獲得較高的識別度和關注度。因為你的產品,別人就能辨別這個擁有產品的人是什麼樣的身份和地位,會因此對這個人產生一定的關注度和好感度。舉個例子,一個人因為擁有一輛賓利汽車會被外界認為是一個富有的人、成功的人、社會地位高的人。而一個人如果擁有一輛牧馬人,他會因此被認為是熱愛生活、喜歡自由和冒險等等。這就是產品的道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