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常州,鹹鵝,在春節前或更早的時候,鄉下,大街小巷,陽臺,牆頭,隨處可見一道靚麗風景線,這在江蘇溧陽及鄰近安徽交界的地方都很常見,幾乎成為當地的另一張名片,很多出名的鹹鵝皆以當地地名命名,以其口感獨特,鹹香回味,成為年夜飯上一道必不可缺的硬菜!清代《真州竹枝詞引》中這樣記載:「醃肉雞魚鴨,曰,年餚,煮以迎歲……」;如今,溧陽人過年,依然繼承了這一傳統,總要醃點東西才算是過年。這種被時間賦予的特殊鹹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舌尖享受,區別於腊味、滷味、燒味,是溧陽人精心烹製的家鄉年味。溧陽鹹鵝,口味鮮美,是溧陽人鍾愛的家鄉味道!
在江蘇常州,溧陽獨特的地形地貌,廣袤的丘陵地區雜菜頗多,自然條件適合鵝的生長。聽說以前,每年秋後(收稻子後)農戶的鵝已養到最肥,但離春節殺鵝還有一段時間,農戶為了節約糧食,等到草枯時便開始宰鵝,由於當時沒有冰箱,只能先醃製再拿出來曬,使之成為臘、香、鹹、鮮的一道美味。每當進入寒冬,農家將飼養的草鵝宰殺清洗晾乾,然後用粗鹽遍擦鵝身內外直到見鹽漬,俗稱「出汗」,然後在鵝肚內塞進八角茴香等香料,然後疊放在陶缸裡,用青石塊重壓其上,一周後翻動一次,確保鹽滷完全浸漬盡透,大概20天可出缸晾曬,需晾曬至鵝油滲出即可。煮或蒸鹹鵝,肥而不膩,臘香四溢,是溧陽人家的傳統美食。
鹹鵝,對於江蘇溧陽人來說再熟悉不過,據老一輩們講,以前條件艱苦,難得吃上肉,但到了臘月,日子再難每家每戶也要醃上一點肉,留著過年招待親友、供奉祭拜,因此那時家家戶戶的門口總掛著鹹鵝。醃製的鹹鵝煮前需要用清水泡五個小時左右,去除多餘的鹽分,然後蒸或煮1個小時左右方可食用,可直接裝盤做涼菜,也可搭配泡飯、白粥食用,肥而不膩、生津開胃;也可做成鹹鵝煲、明爐火鍋,和冬筍、萵苣、豆腐等配菜一起涮著吃;做火鍋底料的話,切塊後清水浸泡1小時加入火鍋中。真空包裝的風鵝由於包裝前就已煮熟,開袋切塊即可食用。記得早先溧陽有家鹹泡飯店,名字不記得了,反正做的鹹泡飯味道堪稱一絕,就是用了鹹鵝的骨架熬製出來的。遇到感冒發熱,食慾低下,或者運動洗澡過後身體丟失鹽分過多的時候,來一碗鹹鵝煲燉的鹹鵝泡飯,那就是酣暢淋漓,一大碗吃下去,滿頭大汗,令人回味無窮。
溧陽的鹹鵝可做冷菜、熱菜、湯類。不論是嫁娶喜事,壽誕喜宴,朋聚友酌,還是家庭餐桌,都少不了這道菜。醃製的鹹鵝保質期大概為一年左右,每年11月至來年2月曬乾掛在通風處即可,來年2月至11月需冷凍保存(如果想吃嫩軟肉質,可以少曬,直接冷凍保存)。真空包裝的風鵝常溫保存或冷藏都可,保質期一般為4個月左右。每到臘月時分,在溧陽各個鄉鎮店鋪門口都可以看到一排排醃製好的鹹鵝,它們成為冬季裡的一道「風景線」,深深地烙刻在溧陽的飲食文化中。
蒸熟後的鹹鵝,鵝肉厚實精緻,皮泛著油光,暗紅色的肉,夾一塊入口,滿口瞬間被那股濃鬱的鹹香填滿,肉質細膩,絲絲入味,那樣的鹹味恰到好處,配上一口加熱的黃酒,真是妙不可言。鹹鵝雖然很香,但還是要注意控制量,畢竟是高鹽高脂的食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對於吃,大家也越來越講究了,在烹飪這道菜的時候更加注意混合營養,加入蘿蔔、萵筍,凍豆腐等食材,分散吸收一些滷味油脂,讓其口感清爽清淡一些。溧陽鹹鵝,口味鮮美,是溧陽人鍾愛的家鄉味道!小夥伴們,你吃過溧陽鹹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