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志願軍司令員劉亞樓在剛剛組建的人民空軍司令部中,主持召開了中共空軍黨委常委擴大會議。
此次會議中,志願軍空軍該不該參加抗美援朝,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會議上,劉亞樓嚴肅地說:
「美國空軍肆無忌憚地對朝中邊境狂轟濫炸,佔據了朝鮮上空的絕對制空權,對志願軍的後方造成了嚴重威脅,也對志願軍的戰鬥行動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戰爭形勢,要求志願軍空軍必須迅速開赴前線,支援志願軍地面部隊同美軍作戰。儘管我們的力量還十分弱,但我們必須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堅決同敵人的空軍打到底。」
誠如劉亞樓所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美兩國的空軍力量確實相差巨大。
當時,我國空軍只有新組建的兩個殲擊航空兵師,即一個轟炸機團,一個強擊機團,飛機總數也只有200架上下。而美國的空軍實力就不一樣了。截至1950年10月底,連同美國的海軍艦載機在內,就有了將近14個大隊,1100多架飛機。
就光論飛機數,美國在韓戰的投入,就是我國的5倍之多。更別說美軍的飛行員,還都是曾參加過二戰的老飛行員了。要知道,他們的飛行時間可都在1000個小時以上啊。
在了解這種情況之下,我軍各指揮員還在考慮將我國的首批飛行員放到抗美援朝戰爭之中,這所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勇氣啊。
空軍黨委常委會最後決定:在正式參戰之前,先以飛行大隊為單位進駐前沿機場,並在蘇聯空軍的掩護下,選擇有利時機,進行實戰練習。
那麼問題來了,讓誰來當志願軍空軍的司令員呢?
最後,彭德懷和高嵐在商討之後,將這一重要職位交給了劉震。
而在此之前,劉震剛剛從第13兵團副司令升任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
1950年11月4日,被中央從武漢調來的劉震來到了劉亞樓的住處。等劉亞樓見到劉震之後,便開門見山地跟劉震講明了此次調他來京的緣由:
調你去東北軍區空軍工作的任務是,準備組織志願軍空軍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你將擔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
劉亞樓的這番話,讓劉震吃了一驚。用劉震的原話來說,就是「自己搞陸軍建設和作戰指揮還有點辦法,搞空軍是萬萬不行的」。劉震本想推辭,但他見劉亞樓一直鼓勵自己,也就答應了。
人民空軍是剛剛從陸軍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技術軍種,大家都沒有經驗,只能摸索著去幹。困難肯定是會有的,但也要看到有利的條件。國家向蘇聯請了一批顧問,幫助我們訓練機關和部隊;蘇聯還派了一些空軍部隊配合我們作戰。你去東北後,要儘快抓緊時間著手建立志願軍空軍領導機構,我們幫助你一道進行。——劉亞樓
劉震在領命之後,很快便趕到了瀋陽,並在瀋陽開始了志願軍空軍機構的籌建工作。1951年3月15日,在劉震的一番努力之下,志願軍空軍機構在安東正式成立,劉震也被中共軍委正式任命為志願軍空軍總司令。
也是在志願軍空軍機構成立之後,志願軍空軍的首批參戰部「空軍第4師第10團第28大隊」,於12月4日開始了實戰鍛鍊。
實戰鍛鍊的對手是誰?正是囂張已久的美國空軍!
1951年1月21日,在朝鮮北部南市地區的上空,爆發了噴氣式飛機激烈無比的空戰。這天上午,美國空軍出動了20架F-84噴氣式轟炸機突擊清川江大橋。而面對美空軍的咄咄逼人之勢,我軍第20隊大隊長李漢則立刻率領了6架米格-15戰鬥機攔截。
6架打20架,新飛行員對老飛行員,怎麼說也是我們吃虧。但是,李漢卻創造了奇蹟,他在這第一場空戰之中,經過一番激戰,成功地擊傷了美軍一架飛機。而這一戰鬥,可以說是初步揭開了我軍空戰之謎。
事後,空軍首長也非常為戰鬥的勝利感到高興,並發來賀電:年輕的志願軍空軍是能夠作戰的,是有戰鬥力的。
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就在距離上次擊傷美機的8天之後,李漢又首創了志願軍空軍擊落美機的成績。
那時在1月29日的下午1點30分,我軍雷達發現美國飛機之後。
這天下午,一批美國飛機出現在了安州和定州上空,企圖再次襲擊安州車站與清川江大橋。而面對美軍的再一次偷襲,李漢再次率領8架戰機出徵。
李漢率隊加大油門,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定州以西上空。
「101注意,目標120度,高度6000米至7000米,距離80公裡,注意搜索!」李漢的耳機內傳來了空軍第4師師長方子翼的命令。
李漢靠著師長的情報,繼續率隊迎著美機而去。漸漸地,李漢也看清了美國飛機:敵機是F-84,分上下兩層,每層8架,都是4機在前,左右側後各有雙機掩護。
兩方對峙,當美機到達李漢右下方時,李漢立即發出了攻擊命令:「1中隊攻擊,2中隊掩護」。隨後,李漢率機群直衝敵機群最上層。
一時間,敵人的弱點暴露無疑,在李漢的俯視之下,他一眼就看出了敵方企圖左轉彎擺脫。於是,李漢立即率隊繼續追擊。
李漢先瞄準敵長機,因角速度太大,前置量拉不出來了,只好改打美機3號機。他穩穩地將敵機套進了瞄準光環,猛地一按炮鈕,等一串炮彈射向敵機後,敵機便拖著長長的黑煙栽了下去。
「打掉一架!打掉一架!」耳機裡響起了我8號機魏夢雲的喝彩聲。
可只打下一架怎麼夠呢?李漢接著攻敵4號機。不過當時由於衝速太大,李漢一下子便衝到了敵4號機尾噴管處,還沒來得及開炮,敵機尾噴管的強大氣渦流把他的飛機衝了個大翻轉。
危機之下,李漢立即將飛機放平,向後方警戒。這時,敵另外8機正在向1中隊機群攻擊,李漢掩護中隊迅即迎頭衝上去,發出了火力截擊。敵機慌忙四處逃散,但仍有一架敵機窮追不捨。
這時,李漢由於攻擊時動作太猛,僚機全部甩掉了,而且處於被動態勢。他立即以最大油門、最有利的迎角直線上升擺脫。
這一招還真靈,敵機被甩得遠遠的。敵機見追不上了,便掉轉機頭跑了。李漢立即掉轉機頭,加大油門,直衝向敵機。
敵機沒想到剛剛逃脫自己追擊的飛機瞬間又反撲過來,只得直線南逃。李漢緊緊咬住敵機不放,待接近敵機時,按下炮鈕,這架敵機尾巴又拖著長長的黑煙逃離了戰區。
最後,此次空戰以李漢擊落美機3架而結束。而此戰結束之後,美國遠東空軍也不得不承認:志願軍的米格飛機在清川江與鴨綠江之間,幾乎佔了絕對優勢。並且自此以後,美軍便把這一地區的空域稱為「米格走廊」。
也是自此之後,一場持續了兩年零七個月的激烈空戰就此展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場空戰的空間之廣闊,規模之大,武器之先進、戰鬥之激烈,都是世界空戰史上所罕見的。
總的來說,這一場抗美援朝戰爭,既是我國史上第一場戰爭,也是我國開國之初的重大事件。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抗美援朝決策也是必要的、正確的。雖然於此戰中,我國付出了重大代價,但這場戰爭對新中國,對整個世界的積極意義和影響是深遠而重大的。
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得知道抗美援朝這一歷史事件。我們不僅可以在此次戰爭中看到我們前人堅定不移的精神,還能了解到我們領袖到底有多麼的偉大。#韓戰70周年#
而關於如何了解這一歷史事件,我非常推薦著名軍史學家李峰的著作——《決戰朝鮮》。此書全景式的再現了韓戰的歷史命運,也更為全面的揭開了韓戰隱藏下的隱秘歷史,另外還附有極其珍貴的歷史照片,真的是非常良心的書,絕不划水。
一套《決戰朝鮮》上下兩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去看看】購買,《決戰朝鮮》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