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最大規模港口岸電正式運行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12月7日,美維凱娜號遊輪停靠重慶市奉節縣赤甲遊輪碼頭,從該碼頭低壓岸電接口箱進行接線充電,自此,重慶市最大建設規模和最大供電容量港口岸電,奉節縣赤甲碼頭10千伏港口岸電正式進行運行。

奉節縣赤甲遊輪碼頭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長江幹流,地處著名的長江三峽和白帝城風景區內,停靠船舶均為長江三峽遊輪,常年停靠遊輪次數較多,停泊時間較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以及重慶市「兩江四岸」綠色生態建設工作部署,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大力發展港口岸電,加快燃油替代,全力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減少長江流域臨時停靠船舶的汙染排放,推動長江流域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該項目自2019年9月啟動,設計為3艘躉船泊位,泊位為平臺式,單泊位允許停靠1艘或並靠2艘遊輪,可同時為6艘遊輪提供充電服務。岸電系統設置完全獨立的供電系統,主要包含岸基供電設備、高壓電纜通道、電纜收放設備、岸電電源預製艙、低壓岸電接口箱及岸電系統運營管理平臺等。岸電系統進線電源引自碼頭就近10千伏電源點,高壓電纜管理系統將10千伏電纜輸送至岸電電源預製艙,將10千伏轉換為0.4千伏,通過標準化岸電接口箱向停靠泊位的船舶提供岸電電源。

由於奉節縣赤甲遊輪碼頭地處三峽庫區內,區域地理位置特別,水文複雜、水位落差大,最低水位時躉船離岸距離落差為250米,岸電技術複雜、建設難度高。

經綜合考慮,此次特別將10千伏電纜上船方式設計為漂浮式浮箱導纜分段通道,訂製浮箱450個,按需求分為45組,每個浮筒橋10個浮箱,相鄰浮箱之間間隙5米,在水位發生變化時,維護人員通過高壓電纜捲筒及鋼索卷揚機配合操作按組卸、裝浮箱。

同時,充分考慮浮箱迎水面的接觸面積,採取門字型不鏽鋼管兩端插入浮箱專用孔螺絲固定,鋼管中間位置固定活動帶鎖扣導纜雙尼龍滑輪,並用鋼索穿浮箱兩側鋼環進行捆綁式固定。在岸上地鎦和躉船鋼索固定點進行可靠連接,浮筒橋上每隔30米,浮箱組與組之間三處採用鎖扣式活性聯接,避免江水流速湍急和風浪大時的衝擊造成浮箱散落或顛覆,浮筒橋之間間距5米,便於漂浮雜物通過。

據了解,該港口岸電預計年供電量577.5萬千瓦時,每年替代船用柴油使用量1559.2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57.06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基本覆蓋(電能替代)
    本報訊 記者王旭輝報導:黃石長江沿岸重點碼頭實現岸電全覆蓋,蕪湖26個大型貨運碼頭實現港口岸電全覆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近日透露,截至目前,長江綿延2800多千米的「水上高速公路」上850個泊位的1200餘套岸電設施已經建成,實現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基本覆蓋。
  • 長江湖北段重要碼頭岸電全覆蓋 船舶靠泊「零排放」
    湖北日報訊 (記者彭一葦、通訊員鄒平、吳舒)12月22日從國網湖北電力獲悉,國網湖北電力已在長江沿線湖北段完成259套岸電設施的安裝調試及上網投運,重要碼頭岸電設施已全覆蓋,船舶在這些碼頭停靠,將不再燒柴油發電,而是接通岸上的電源,既降低用能成本,又大大減少港口城市空氣汙染。
  • 重要碼頭岸電全覆蓋!首個LNG加注碼頭!湖北綠色航運「加速跑」
    想當年,湖北省的沿江港口岸線整治工作掀起了全國性的環保、綠色港航發展浪潮。在規範了湖北省的沿江岸線後,不僅還岸於民,還使得港口的發展更加健康有序。然而,隨後江蘇、浙江的呼聲越喊越高,動作越來越多,從沿江的浮吊整治到生活汙水全面接受,再到岸電的大規模普及使用到LNG船隻的投入使用,他們走到了前列。
  • 岸電,讓三峽遊輪旅遊更綠色更美好
    甘先生乘坐的「長江黃金2號」遊輪一靠上湖北宜昌秭歸港茅坪遊輪碼頭,就接上了港口的岸電。靠泊的船舶依靠岸電供能,沒有黑煙,聽不到噪音,成本也降了,一舉多得。特別是遊輪載遊客量大,造成能耗大、汙染物排放量大,因此,岸電的推廣使用帶來的綜合效益十分突出。  「以前用燃油發電,一到晚上噪音特別大,旅客的體驗感差,產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對環境造成汙染,費用也高。」
  • 宜昌三峽機場「航空綠電」廊橋岸電系統GPU正式投運
    宜昌三峽機場「航空綠電」廊橋岸電系統GPU正式投運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4日電 12月14日,宜昌三峽機場與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合作的「航空綠電」廊橋岸電系統GPU正式投入使用。廊橋岸電系統包括400赫茲靜變電源設備和地面空調設備,能夠在飛機停靠廊橋期間替代飛機APU,即利用電能替代燃油向飛機提供電力和空調,從而減少燃油消耗、航空排放及噪音汙染,降低行業整體運行成本。2018年9月,民航局制定印發《民航貫徹落實工作方案》,明確了提升飛機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和機場新能源車輛應用等主要任務。
  • 廣州港:保衛「碧水藍天」 泊位岸電覆蓋率超68%
    2019年,廣州港股份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綠色港口,以碼頭岸電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新沙、新港、糧通、黃埔等非新建碼頭岸電改造項目,累計建成船舶岸電系統18套。目前,廣州港現有專業貨櫃泊位25個,岸電覆蓋泊位17個,覆蓋率達68%;岸電覆蓋專業幹散貨泊位9個、汽車滾裝泊位4個,覆蓋率100%。
  • 2020港口關鍵詞:一體化、綠色、生態、智慧
    江西港口集團已於1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並提出採取「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的辦法,紮實推進區域港口碼頭整合,確保今年6月底基本整合到位,江西港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此外,滬蘇浙皖四地近期都表示,今年將全力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一體化將駛入「快車道」,這也必將促進該地區「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的進程。
  • 長沙港13套岸電系統年節約成本46萬 減排1671噸以上
    5臺新裝的智能岸電樁以及8臺升級改良後的岸電樁全部投入使用。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長沙報導隨著長沙港三期岸電項目工程在2020年11月底順利送電,5臺新裝的智能岸電樁以及8臺升級改良後的岸電樁全部投入使用,確保了長沙港所有待閘船舶都能用上清潔岸電。
  • 全球十大港口有七個在中國!中國港口規模,世界第一
    全球貿易九成來自海運,而全球港口規模排名前十的、有七個來自中國。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我國經濟發展碩果纍纍,而港口發展就是其中最霸氣最優秀的存在:中國港口規模,以絕對的優勢穩居世界第一。
  • 規模、技術穩居全球第一:請收下中國港口這張「國家名片」
    「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530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均佔7席。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裡以上。
  • 全球最大電動船舶正式開工 其電池實現多項突破
    12月24日,寧德時代宣布消息,近日由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北宜昌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全球最大純電動綠色商用船舶「長江三峽」1號正式動工。這艘郵輪預計投資將達1.5億元,可容納1300個位置,是目前世界上設計建造的電池容量最大、客位最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純電動客船。
  • 國內首臺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正式投入商用
    魯網8月10日訊(記者 孫曉文 通訊員 劉春修)山東港口集團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再添新利器,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海若01」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正式投入商用。按照山東港口總體部署,山東港口青島港加強智慧綠色港口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打造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樣板。目前,山東港口青島港在智慧綠色港口建設中已取得了諸多領先全國乃至全球的有益嘗試。2019年11月28日,全球首個運用氫動力和5G技術的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投產運營,氫燃料電池組給自動化軌道吊提供動力,使軌道吊實現完全零排放,環境無汙染。
  • 2020年全球港口貨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航運市場低位運行、國內...
    1、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航運市場低位運行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預估2019年全球集運行業需求增速由2018年的5.1%下滑至3.1%,供給增速為2.9%,行業供需格局較2018年有明顯改善。
  • 湖南最大的港口,與南京燕子磯齊名,每年港口吞吐量達到1億噸
    湖南省是一個內陸省份,地理位置上屬於我國中部地區,但是在湖南省境內並不缺乏港口,比如說長沙市的長沙新港,就是是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擁有2000噸級的碼頭,湖南省幾個主要城市,比如湘潭,益陽,衡陽,常德,株洲都有港口,但是湖南省最大的港口卻是嶽陽市的城陵磯港口。
  • 湖南將建設首套離岸浮動式錨地岸電系統
    我省將建設首套離岸浮動式錨地岸電系統可大量減少洞庭湖接駁船舶造成的環境汙染華聲在線4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雅惠)今天,國網湖南電力發布消息,決定在東洞庭湖建設我省首套離岸浮動式錨地岸電系統,解決該水域接駁船隻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
  • 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全球排名前十港口,我國佔七席
    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全球排名前十港口,我國佔七席 2020-12-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球排名前十港口中國佔七席 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530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均佔7席。 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裡以上,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區域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鐵路和水路運輸。
  • 全球排名前十港口中國佔七席!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530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均佔7席。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裡以上。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區域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鐵路和水路運輸。
  • 《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實施,明確26項重點任務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韓政)8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獲悉,近日經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由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實施方案》放眼於西部地區合作和國際互聯互通,對未來5到15年重慶市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作出了總體部署。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 港口物流等板塊爆發
    原標題: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 港口物流等板塊爆發   受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消息刺激,港口、物流、紡織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