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毒眸(ID:youhaoxifilm)
文丨符瓊尹、張娜 編輯丨何潤萱
古裝劇在2019年有啞火的跡象,而劇集的戰爭早已從題材到劇集種類。
2019年年底《慶餘年》的熱播,最高市佔率一度超過50%(數據來源:雲合數據),但2019年古裝劇仍是以慘澹收場——據云合數據顯示,2019年上新劇集有效播放TOP 100中,古裝劇份額佔24部,有效播放佔比30%,兩個數據皆是近三年最低,更別提6月的幾次撤檔事件,及越來越嚴的古裝管控。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而對傳統劇集來說,2019年的戰爭已不僅限於題材和類型之間了,還有劇集種類。愛奇藝、騰訊、B站都相繼推出了互動視頻標準,愛奇藝還推出首部互動劇《你的微笑》;各大平臺包括抖音、快手都在布局豎屏劇,愛奇藝的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2》還加入了互動功能。
無論是互動劇還是豎屏劇,都是平臺在用戶留存方面做出的嘗試。2019年,平臺在會員付費內容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從《陳情令》到《從前有座靈劍山》再到《慶餘年》,會員還需付費進行超前觀看的行為引起了廣泛談論;而《陳情令》從音樂專輯再到線下見面會的一系列IP運營,也都讓大眾看到了劇集粉絲運營的廣闊空間。
平臺對用戶內容上的探索不會停止,而劇集行業的發展也在更新著。毒眸還發現,2019年是劇集行業「工業化」氣息最濃厚的一年。
從劇集產品來看,《長安十二時辰》《全職高手》《九州縹緲錄》在投資體量、劇組規模、技術手段上均有突破;從行業的科學管理流程來看,阿里影業在「製片管理軟體」上的入局是對加速行業整體發展的一個信號:劇集行業正在日趨規範化和標準化。
1
古裝進入調整期
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主流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2019年上新劇集有效播放TOP 100中,古裝劇份額佔24部,有效播放佔比30%。但在2018年,這一數據曾經是27部,以及有效播放38%的佔比。包括在連續劇霸屏年度榜單中,往年總是包攬前三的古裝劇,在2019年卻有了啞火的跡象。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回到2017年,此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擇天記》三部古裝劇的熱播讓外界無法忽視古裝IP帶來的市場潛能;2018年的《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如懿傳》也同時佔盡風頭。
到了2019年,年度榜單前三裡除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打響年初第一炮後,緊隨其後卻是現實主義題材的《都挺好》,和電競愛情題材的《親愛的,熱愛的》成為年度爆款,打破了古裝劇此前一直霸佔前三的市場格局。
如果具體而談古裝劇下滑的原因,首先離不來的是政策調控。
2019年初,正在衛視上熱播的《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古裝劇突然遭遇緊急下架風波。之後沒多久,一封「史上最嚴限古令」在網絡上流傳開來。
其中描述出,「總局調控升級,從即日起至6月,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大都不允許播出」。一時之間,業內對於古裝劇的熱情也驟降至冰點。
雖然這則消息從來沒有得到官方的蓋章認證,也有人稱在72小時內限古令已經解除了,但依舊讓不少影視從業者都捏了一把冷汗。
到了6月底,隨著《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等幾部古裝大劇的紛紛上線,再次點燃了暑期檔的觀劇熱情,讓古裝劇重回觀眾視野。
不過,即使《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成為了2019年口碑和熱度兼具的作品,但也經歷了臨時宣布定檔,以及用「裸播」的低調方式來保證項目的順利播出。
《陳情令》低調開播
臨近十月獻禮時,廣電總局再次下發《關於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追加了「8月開始不得播出娛樂性較強的古裝劇、偶像劇」的規定。
多部古裝劇都在積壓排隊等待上線的時機,促使業內對於古裝劇的態度也從之前的追捧到如今的敬而遠之。直到年底,「百日展播」活動正式結束,《鶴唳華亭》《從前有座靈劍山》《慶餘年》《劍王朝》《大明風華》等大批古裝劇開始洩洪式的上線,有了年末回暖的跡象。
但從整體上看,由於2019年古代題材劇的政策收緊,古裝劇備案部數和集數都有了明顯下降。
根據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信息顯示,目前公布的2019年1月至11月通過拍攝備案的電視劇共計811部,而古裝備案數僅有56部,較去年同期減少過半。
而橫店影視城董事長桑小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2019年的開機率也有所下降,截至12月13日橫店影視城共接待了304個劇組,而2018年時則有378個劇組。」
自從古裝劇成為廣電總局的審查重點後,早在2018年就已經出現數量大幅減少的傾向。去年毒眸報導的《當電視劇遠離電視,它離「消失」還遠嗎?| 2018年盤點》中也曾提及,如今更多的影視製作公司已經將重心移至現實主義題材之中。
2019年又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點,有關部門也要求各臺紮實做好劇目的編排播出工作。「獻禮年代劇」自然成為了2019年各大衛視排播劇目的重點布局,現實主義電視劇的創作佔比呈壓倒性的優勢。
既有《外交風雲》《在遠方》《奔騰年代》《激情的歲月》等行業獻禮劇;也有《都挺好》《小歡喜》等劇能夠直擊時代熱點話題。
《都挺好》中的「作爹」蘇大強爆紅
根據《2019中國電視劇年度風向標報告》顯示,從2019前三個季度的電視劇備案情況可以明顯看出,當代題材電視劇佔比近七成,古裝題材電視劇佔比一成左右,貼近現實的當代題材電視劇已經成為備案的主流選擇。
即使到了明年,五大衛視在2020年招商會上公布的片單中,依然主打現實主義題材。除了湖南衛視共出現了5部古裝劇之外,目前東方衛視公布的17部劇目、浙江衛視公布的10部劇目、江蘇衛視公布的8部劇目中,古裝劇的數量均為0。
現實主義題材不僅佔據主流,且逐漸細分為律政、軍旅、懸疑、甜寵愛等領域,類型化也成為2019年比較明顯的變化之一。
改編自真實的「雷霆掃毒」案件的刑偵正劇《破冰行動》;國產懸疑劇《無主之城》;驚悚迷你劇《不思異:電臺》《不思異:錄像》等劇的出現,雖然不及一些古裝和都市情感類題材形成爆款,但也憑藉差異化的劇集內容,有著不少垂直類的用戶。
《無主之城》在懸疑的基礎疊加了荒島冒險、感染者以及AI等元素
同時,打破次元壁的漫改劇也成為電視劇市場一股清流。2018年播出的劇版《快把我哥帶走》《火王之千裡同風》就已經掀起了漫改劇熱潮,2019年也有《從前有座靈劍山》《全職高手》《奮鬥吧,少年!》等劇,代表著動漫產業與影視行業之間進行了密切聯動。
在2020年裡,也會有《一人之下》《長歌行》《狐妖小紅娘》《熱血傳奇》等漫改劇處於籌備和待播的行列之中。
2
視頻平臺話語權加重:
將替代傳統劇集公司?
雖然古裝劇在2019年遇冷,但電視劇市場依然不斷有大小爆款走了出來,只不過這些熱鬧卻似乎與老牌A股劇集公司已經無關了。
據毒眸統計,最新的Q3財報顯示,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紀、新文化、唐德影視等10家有電視劇業務的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並不理想。
其中7家營收同比增幅下降,8家公司的扣非淨利同比下滑,多家公司在2019年播出的電視劇項目數量減少。
歡瑞世紀除了一部《聽雪樓》已經播出之外,目前佔據存貨前五的影視劇仍然以古裝劇為主,播出存在未知;鼎龍文化也受到限古令等因素影響,2019年只有一部網劇《璇璣圖》開機;曾參投《克拉戀人》《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長安十二時辰》等多部影視作品的印紀傳媒甚至在2019年被終止上市等等。
從目前年度熱播期有效播放量的Top 10來看,熱播電視劇背後也已經鮮少有老牌上市公司的主投身影出現了。
除了《親愛的,熱愛的》有華策影視、《小女花不棄》後有完美世界的參投之外,年度熱播電視劇背後更多的是推出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的正午陽光;《小歡喜》背後的檸萌影業,在2019年也有其他兩部《九州縹緲錄》《全職高手》已經播出;以及推出《陳情令》的新湃傳媒等新銳劇集公司。
其他頭部製作公司裡,新麗傳媒在2019年共有《芝麻胡同》《驚蟄》《精英律師》《慶餘年》四部大劇播出;耀客傳媒播出的項目是兩部古裝劇《大宋北鬥司》《白髮》;歡娛影視有《皓瀾傳》;悅凱影視的《大明風華》也正在熱播;貳零壹陸影視的《少年派》;中匯影視的《鶴唳華亭》等等。
但在梳理2019年主流電視劇背後的製作公司時可以發現,除了不少新銳劇集公司出現之外,視頻網站的自製實力也在逐漸增強,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的企鵝影視等出品製作的電視劇數量已經高於傳統製作公司的量產。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年三大視頻網站自製劇布局中,騰訊視頻以50部的數量領先,優酷、愛奇藝分別以32部、34部的數量緊隨其後。
其中,愛奇藝自製劇《破冰行動》憑藉推理刑偵題材在類型劇中脫穎而出,成為年度播放Top 10榜單裡的一匹「黑馬」;優酷的《長安十二時辰》拿下豆瓣8.3的評分,表現同樣亮眼;騰訊視頻則憑藉《陳情令》讓「博君一肖」成為年度熱詞之一。
《破冰行動》是TOP5中唯一一部平臺獨播劇
就在自製劇數量和質量持續走高的基礎上,視頻平臺將內容同樣反向輸送給衛視,「先網後臺」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比如愛奇藝的《破冰行動》在央視八套也已經播出等等。
臺網聯動的變化,也意味著頭部劇集資源集中到了視頻平臺手裡,劇集製作公司也與平臺關係更加密切,電視劇行業格局發生了扭轉。
包括在2020年的電視劇待播名單裡,據不完全統計,愛奇藝目前公布的77個劇集待播項目中,自製劇達50部以上,佔比超過65%;騰訊視頻有37部劇目,而旗下企鵝影視參與出品的作品達到21部,佔到總比的57%;優酷目前公布的27個待播劇集裡,至少17部劇集裡有優酷出品的身影,佔總數量的63%。
發力自製劇,可以讓平臺一方面改變以往單純購買版權的被動局面,豐富了劇集庫的內容類型和數量;另一方面隨著愛奇藝、騰訊視頻在2019年內會員相繼破億,關於行業觸到了用戶增長天花板的聲音屢屢傳來,視頻平臺也來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如何才能尋找到激發付費用戶新的增長點?自製劇、獨播形式也就成為了一種新的思路。
回看2019年各大視頻平臺的排播方式,大劇依舊是拼播態勢明顯,既可以豐富劇集內容,也能降低播出風險。其中,愛奇藝、騰訊視頻拼播劇數量和有效播放相當,均超130部,累計600億以上有效播放。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不過,2019年在拼播之外,為了體現內容的核心競爭力,平臺也在紛紛打造「獨播」的概念。根據云合數據顯示,2019頭部TOP 100連續劇中,獨播比例達到了37%。在有效播放TOP 20中,7部均為獨播劇,其中愛奇藝佔據5部獨播劇的位置、騰訊視頻則是2部。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在收穫的成績上,各大平臺的獨播劇各有千秋。愛奇藝的《破冰行動》成功破圈,成為口碑和熱度兼具的作品;騰訊視頻的《陳情令》憑藉用戶的觀劇熱情,豆瓣評分一路從開畫的5.1分增長到了8.3分,成為暑期檔的爆款代表;而優酷的《長安十二時辰》也創造了2018年以來優酷劇集會員拉新的新紀錄。
3
2019年,工業化讓國劇的想像力落地
「我們跟美國的整體工業化水平應該差了不只十年,再往上。」 2017年,愛奇藝副總裁戴瑩在娛樂資本論舉辦的娛樂產業年會上談到工業化時如是說。
雖然追趕之路仍是「道阻且長」,2019年三部投資過5億的劇,也體現了國劇製作者們在大項目操盤和特效管理上的升級,並讓2019年成為近幾年工業化氣息最濃厚的一年——
一是規模顯著提升。大IP改編劇《九州縹緲錄》,劇組團隊人數最多時超3000餘人,全劇服裝總數上萬套,共拍攝了288天,其中特效製作就佔去210天。該劇還製作了中國電視劇史上CG資產最多的一場戲——除八萬多士兵外,還包括501面軍旗,和50個投石車,及兵刃器械無數。
二是製作更加精細。成為2019年「高分國劇」代名詞的《長安十二時辰》,耗資5000萬元搭建唐城,片尾呈現的職位繁複:有古建築復原、雕塑、盔甲設計製作、服裝紋樣等。全劇的特效鏡頭達9000多個。
美術指導金楊從業曾對澎湃新聞說,以前拍戲,籌備兩三個月,拍攝兩三個月,最多半年一部戲就完成了,但《長安》從籌備、看書、畫圖、搭建外景、製作道具到開機、殺青,歷時快兩年時間。
三是技術更加先進。首次大篇幅呈現線上虛擬世界的《全職高手》,便成了首部使用了動作捕捉+引擎拍攝技術的國產劇。
在好萊塢,引擎拍攝技術多數被運用於《奇幻森林》《猩球崛起》等電影中。後期團隊共用了6個月的時間來還原《全職高手》超300分鐘的虛擬世界部分,涉及的工作人員共50個工種,動用566人,體量接近普通電影的3倍。
《全職高手》中大篇幅呈現了虛擬世界
三部作品能出現,意味著劇集工業已具備一定的「品控能力」。
《九州縹緲錄》《全職高手》出品方檸萌影業的董事長蘇曉曾對媒體說,工業化意味著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短板:「不是說靠一兩個藝術和技術特別高超的人就能夠把它做出來,整個劇組多的時候3000多個人,每一個工種都非常重要。」
《九州縹緲錄》製片人徐曉鷗也曾對媒體表示,該劇拍攝期超過10個月,但項目超支比例仍舊控制在個位數範圍內,便得益於精細的項目管理流程。
當然,「品控能力」並不是頭部項目的專屬,2019年製片管理軟體的進一步升級,為更多劇組提供了項目管理上的軟體支持:2019年,雲尚製片管理系統被首次寫入阿里影業財報,成為阿里影業新基礎設施的新成員,截至去年6月已為四十餘餘個項目提供服務。
阿里的加入也為發展了多年的製片管理軟體行業帶來了整體提速。6月,國內首個製片管理軟體劇易拍系統落地橫店,為橫店影視行業的集數發展提供了支撐。
阿里影業的雲尚製片管理軟體
「提高劇組效率、合理進行風控管理是劇易拍的直觀優勢。」北京小土科技營銷總監孫靜介紹,比如,一部1000多場戲的手工分場統計大約需要一周時間,通過應用軟體的統籌功能只需要2~3分鐘。
此外,該應用軟體還為影視劇拍攝提供了財務監管功能,從劇組籌備、拍攝、後期,做到全程清晰、公開生產。國內目前幾大製片管理軟體也都具備這類功能。
劇集的想像力就在高新技術和科學管理的支持下持續落地。與此同時,觀眾的注意力也越來越被幕後製作所吸引。從微博討論來看,2019年「選角」上了8次熱搜,而2018年只有2次;2019年「服化道」上了3次熱搜,而2018年只有1次。在《長安十二時辰》播出期間,「長安十二時辰美術概念圖」這樣的細分作業也上了熱搜。
可見,有價值的幕後工作在逐漸浮出水面,越來越不會被輿論場所淹沒。由騰訊影業出品的《慶餘年》播出後第二天,編劇王倦就因出色的改編上了熱搜。而早在2019年6月份,王倦就曾因《大宋少年志》中出色的反轉以「大宋少年志編劇太厲害」登上熱搜。
4
劇集出現新物種
阿里大文娛優酷副總裁鄭蔚曾在2018年說過,視頻網站的競爭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如果產品形態沒有更新,就相當於一直在寫八股文。於是2019年,產品形態的更新開始小有規模——平臺在互動劇與豎屏劇兩種形態上多有布局。
2019年6月20日,愛奇藝推出的《他的微笑》,是平臺建立了自己的互動視頻標準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互動劇。騰訊、B站也隨後推出了互動視頻技術標準。
但是想像中的戰場並未到來:本預計於2019年播出的騰訊《拳拳四重奏》和優酷《大唐女法醫》都未上線,《他的微笑》之後愛奇藝也再無互動劇方面的動作,似乎都在為2020年蓄力。
《他的微笑》
互動劇之外,在豎屏觀看的短視頻開始蠶食劇集觀看時長的當下,平臺開始布局每集時長僅5分鐘左右的豎屏劇。
毒眸曾在《豎屏劇卒於2019?》中盤點,騰訊視頻有《我的男友力姐姐》《萌寵君》等;火鍋視頻出品了包括《我的二貨男友》《公主病的剋星》等多個種類的十多檔豎屏劇;優酷在8月啟動《加油吧思思》項目。
年底的豎屏劇還傳來喜訊:12月28日,首部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在騰訊微視開播,每集時長僅為一分鐘,上線兩天全網播放量就已經破兩千萬。
豎屏劇的戰場,要比互動劇熱鬧的多,短視頻平臺也頗具戰鬥力:2019年4月,快手上線「快手小劇場」版塊,為劇情類視頻創作者搭建了一個聚合推薦平臺,細分戀愛、霸總、逆襲、鄉村等14個模塊。8月,快手宣布直接將該版塊獨立出來,打造一款名叫「追鴨」的APP。
據《2019快手內容生態報告》,快手小劇場已收錄1722部情景劇,累積觀影人次高達1.1億,平均每部有1.5萬人觀看。
快手劇《人魚村莊》
抖音的短劇布局要來得更晚一些:2019年10月,抖音官方公眾平臺發布消息,抖音面向大眾和全行業招募微綜藝、短劇、短紀錄片或其他創新類型內容合作。其中要求短劇總集數不少於20集,特殊類型單獨評估。同時鼓勵豎屏形式,但不排除橫屏。
這兩個短視頻平臺目前都已有了人氣作品:快手人氣最高的短劇之一《這個王爺我想退貨》,總播放量已突破2.7億,平均每集播放量超1000萬。
快手上還有著「一人分飾N角」的短劇風潮,其中佳木斯的老鐵「老四的快樂生活」還與《野狼disco》作者寶石GEM成了2019年「東北文藝復興」的重要一員。
12月5日才更新的抖音短劇《曼曼今天遲到了嗎》粉絲已破155萬,點讚數破1000萬。
抖音短劇《曼曼今天遲到了嗎》
豎屏劇迅猛發展,甚至開始搶佔起了互動視頻的地盤。愛奇藝於2019年10月播出的豎屏劇《生活對我下手了2》裡,就使用了互動視頻功能,根據官方數據,有超過95%的用戶都選擇了使用互動選項。
短視頻帶來的「劇集變形」,也開始影響到了傳統劇集的製作。在2019年毒眸與Sir電影聯合舉辦的文娛大會劇集論壇上,白一驄就曾表示,看到《慶餘年》《靈劍山的改編後感覺到,觀眾在意的其實不是製作結構,或者一些很沉重的東西,反而是一些特別小的點:「今天的觀眾越來越容易被一些很小的,在我們看來蠻適合做短視頻的點所吸引。而過去我們在改編的時候,更習慣性往一個偏重度的內容改編。」
互動劇在2019年雖遠不如豎屏劇熱鬧,但在愛奇藝、騰訊、B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標準的情況下,這仍是片被看好的紅海。
據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互動劇用戶規模將突破1億。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當前中國互動劇產業市場和技術都不成熟,用戶規模基數較小,未來在產業投資增加、5G技術落地、行業標準完善的推動下,互動劇劇作數目快速增加,用戶規模隨之增長。
5
分帳劇破紀錄背後
劇集的下一個戰場?
5500萬+。這是2019年分帳劇分帳的最高記錄,由《絕世千金》締造。而這個記錄還在持續更新中。
除了打破最高記錄,2019年的分帳劇還在多方面有了突破。
一方面是平臺的規則方面,3月愛奇藝發布劇情短視頻付費分帳模式,以「會員付費+廣告付費+招商」的分帳模式與合作夥伴共享收益。4月優酷發布全新升級後的網絡劇分帳細則,鼓勵微短劇及愛情、青春題材劇創新;
另一方面是出現了現實題材,其中就有愛奇藝上線8天破1000萬的《謀愛上癮》。
據云合數據總結,「分帳高,長尾好,題材突破」是2019年分帳劇的特點。
從雲合數據來看,分帳劇的突破意味著龐大下沉市場的需求:與傳統電視劇相比,分帳劇受眾平均年齡更小,擁有更多女性用戶,高中以下學歷佔比更高。
下沉市場的潛力不僅體現在分帳劇,還在「客廳」上。在2019年毒眸與Sir電影聯合舉辦的文娛大會劇集論壇上,酷雲互動CEO分享了2019年電視大屏用戶正在下沉的趨勢:僅就三線及以下城市來說,電視大屏用戶呈連年遞增趨勢。
且從2019年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日均使用時長來看,下沉市場用戶活躍度也遠高於一二線城市。
數據來源:酷雲互動
億級會員之後,平臺顯然也意識到了下沉市場這片廣闊天地。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CEO龔宇在2019年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說,目前一二線城市付費會員的滲透率已經很高了,所以後續的用戶獲取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愛奇藝會面對低線城市的年輕人做一些內容,比如說年輕女性向內容,但是高線城市也有部分受眾,所以內容上沒有特別清晰切分。」
而騰訊視頻副總裁王娟曾對媒體表示,除下沉市場外,海外市場也蘊含了巨大的成長潛力。平臺海外布局的詳細內容將在毒眸後續的流媒體年度盤點中分析,敬請關注。